Poetry 版 (精华区)

● 王家新
取道斯德哥尔摩
 
  记得在编写出《九十年代诗歌记事》后,一位诗人朋友在肯定了这个记载着一代中
国诗人近十年来写作历程的编年式文献后,在电话中建议我能否把这些年来的诗歌翻译
情况也加进去,这个建议颇出乎意外,但我马上意识到他说的其实正是我们应该去做而
尚未去做的一切。是的,这才是我们所真实经历的文学的历史。无论承认与否,我想几
乎在每个中国现代诗人的写作生涯中都包含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对翻译诗的倾心阅
读;同样,无论我们注意与否,在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设中,对西方诗歌的翻译一直
在起着作用有时甚至起着比写作更重要的作用:它已在暗中构成了这种写作史中的一个
“潜文本”。
  而在这样一份有待提出来的名单中,有一位正是瑞典现代杰出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
罗姆,以及瑞典诗歌翻译家、汉语诗人李笠。我相信像《黑色的山》这样的译作最初在
八十年代发表出来时,一定吸引过远远不止我一人的注意和喜爱:
    汽车驶入又一道盘山公路,摆脱了山的影子
    朝着太阳向山顶爬去
    我们在车内拥挤。独裁者的头像也被裹在
    报纸里。一只酒瓶从一张嘴传向另一张嘴
    死亡和胎记用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体内生长
    山顶上,蓝色的海追赶着天空
  这是一首瑞典诗,还是一首现代汉语诗?我只能说这是一首精湛、透明、富有层次
感、可以让我一读再读的好诗:特朗斯特罗姆为它提供了一种奇异的生成方式,而李笠
为它提供了语言(汉语)的节奏和质感。不错,诗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但读了这样
的译作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诗同样可以是在翻译中找到或“生产”出来的东西。拙劣的
翻译在这里不去谈它。一首诗,在另一种语言里,在另一位优秀的翻译家那里,完全可
以达到一种再生——有是甚至是一种比原作更耀眼的再生。
  所以,问题只在于谁来翻译,以及怎样对待翻译。诗歌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或意义
传达,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这不仅是写作的前提,也同样是翻译的前提。甚
至,有时在翻译中比在一般的写作中我们会更深切地体认到这个前提,因为翻译才是两
种语言的交锋、互映,而在这种相遇中,它比其它的写作行为更能唤醒我们对自身语言
的意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需要翻译并不仅仅是为了读到几首好诗,在根本上如本雅
明所说,乃是为了“通过外语来拓宽拓深自己的语言”。在《翻译家的任务》(乔向东
译)中,本雅明这样说到:“更确切地说,因为纯语言的缘故,翻译建立在对自身语言
考验的基础上。翻译家的任务在于在自己的语言中将受困于另外一种语言魔咒中的纯语
言释放出来,在再创造中将囚禁于一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因为纯语言的缘故,他
得从自己语言衰败的藩篱中突围出来。路德、沃斯、荷尔德林和乔治已经拓宽了德语的
界域。”
  我想这恰好正是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几代优秀的文学翻译家和诗歌翻译家们所梦想达
到的境界,正是通过他们的这种不懈努力,现代汉语的界域在不断拓宽和更新,现代汉
语所包含的语言的可能性在不断呈现。这里,我不拟全面评介李笠的翻译,但我想他起
码正是这样来要求自己的翻译的。早在十五、六年前,李笠已开始了对特朗斯特罗姆的
翻译,从北京到瑞典,在陆续译完了诗人的全部作品后,又回过头来对其译作进行了修
正甚至重译。而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更精确地接近原作,更是因为“纯语言的缘故”
,一如本雅明所说。如果把他的一些诗的初译和重译相对照,我们便可以想象出一个本
雅明意义上的翻译家来:一方面,他“密切注视着原著语言的成熟过程”,另一方面,
他又在切身经历着“其自身语言降生的剧痛”——为了语言的纯粹质地和强度,为了最
终从他的翻译中透出汉语本身的光亮。在《黑色的山》这首译作中,是瑞典的山和海在
闪耀吗,不,是一种已被提纯的汉语,是汉语之光在照耀原作。
  正是以这样的翻译,李笠和他的翻译界优秀前辈一样,加入到现代汉语诗歌的写作
历史之中并对之做出了贡献。的确,翻译不是创作,然而它对一种语言的写作史的意义
并不亚于许多写作。正如我们已看到的,在中国现代新诗不到百年的历史中,许多诗歌
翻译家对它的建设性贡献其实是远远大于许多诗人的。不妨举例说,一个诗歌翻译家戴
望舒要胜于那时的一万个左翼诗人,而作为洛尔迦诗歌的译者的戴望舒,其对后来诗人
尤其是对自早期北岛以来的诗人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作为诗人的戴望舒。这样讲,是
因为借助于对洛尔迦诗歌的翻译,汉语作为一种诗歌语言的质地、魅力和音乐性才有可
能出乎意料地敞开自身,我们甚至可以说,汉语在戴望舒翻译洛尔迦时几乎被重新发明
了一次!是的,翻译不是创作,但,正是因为这样的译作出现,汉语诗歌的写作才有可
能摆脱自身的局限和语言惯性,并被诗人们提升到一个新的维度。
  这里,我一再使用了“现代汉语诗歌”这个概念。我当然注意到这类“说法”近些
年来在诗歌界的广泛使用,它或是体现了一种文化焦虑及诗学意识的觉醒,或是仅仅被
作为某种文化策略。然而,无论别人怎样,我不想盲目、空洞地使用这类概念,正如我
不想抽象、静止、封闭地来设定语言尤其是像现代汉语这样一种“新生语言”的本质。
这么说吧,我宁愿把现代汉语视为一种历史的话语实践,或一种对文化再生的伟大想象
。无论如何,它没有一种先天、既定的本质需要我们来固守,它要求的只是不断的拓展
、吸收、转化和创造。我想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来谈翻译的。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坛上
,似乎对“翻译体”的嘲笑已成为风气,“与西方接轨”也被作为一种罪名扣在一些诗
人的头上;然而“翻译体”又有什么不好,多少年来正是它在拓展并更新着现代汉语的
表现力,而“接轨”也并非为了成为别人的附庸,相反,如同历史已表明的那样,这恰
恰是现代汉语诗歌壮大、成就自身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我们有时是需要“取道”斯德
哥尔摩或都柏林或彼得堡才能回到我们所热爱的汉语深处的。诗歌创造——现代汉语诗
歌的创造,正是这样一种为那些热衷于文化政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业。
  大概在十五、六年前吧,我从南方移居到北京。我开始希望从我的诗歌语言中透出
一种能和北方的严酷、广阔、寒冷相呼应的明亮。这时我认识了李笠。我从他那里不断
读到特朗斯特罗姆。也许其他诗人特别倾心于像“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这类典型的特
朗斯特罗姆式的诗句并从中受到启发,而我只选定了他的几首短诗读来读去,其中就有
这首《黑色的山》(不过那时我读到的是这首诗的初译,它的语言还不像现在这样纯粹
、干净)。然后是一九八七年夏天,我到了大连。我乘车行驶在寒冷而明亮的滨海山坡
上,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上上下下,而我被一种言词的光明所深深陶醉,我感到自己正从
阴郁的过去出来——言说光明的时刻到了!而同时,仿佛有一道影子掠来,有一首诗再
次找到了我——我相信正是这首《黑色的山》,哪怕当时我可能对此并不自觉。于是我
写下了我的《光明》:
    一个从深谷里出来
    把车开上滨海盘山公路的人
    怎不惊讶于
    一个又一个海湾的光亮?
    (那光亮一直抵及到山间松林的黑暗里
    刀一样,在脑海里
    留下刻痕)
    又一个拐弯,一瞬间
    山深入海
    海进入群山
    又一道峡谷,汽车向下
    再向下,进入
    悬壁巨大的阴影
    (车内暗起来)
    然后,一个左拐弯!永远
    那车在爬一个无限伸展的斜坡
    永远,那海湾扑来的光亮
    使我忆起了一些词语
    和对整个世界的爱
  一首“向什么什么致敬”的诗就摆在这里,用不着我再多说。它虽然是一首并不成
熟的早期之作,但在今天,在经过了风雪雨霜的十多年后,我愿把它献给我亲爱的朋友
李笠,并以此来祝贺《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在中国的出版。
                          2001,1,20
  (该文为李笠译、中国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序言之一)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