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前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是王家新在这首诗中歌咏、倾诉、以期达到“一种灵魂上
的无言的亲近”的对象。在分析诗歌本身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这位诗人:帕斯捷尔纳
克原来是一位注重自我内在体验的现代诗人,但在苏联建国后被逐渐剥夺了自由写作的
权利,他经过长期沉默后,于50年代后期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又因被授予诺
贝尔文学奖再度受到国内的严厉批判,此后他不得不屈服于这种专制的压力,直到去世
。显然,在这首诗里的帕斯捷尔纳克的形象被强烈地涂抹上了诗人王家新的主观色彩,
用他的话来说,帕斯捷尔纳克比起苏联专制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他“活得更久,经受
了更为漫长的艰难岁月,……他更是一位‘承担者’”[8].但他的活着并非是媾和于黑
暗的年代,而是保持着自己的信念与良知,要比死者承受更多的痛苦和压力。
在《帕斯捷尔纳克》[9 ]这首诗中,王家新这样刻画这位诗人的境遇与精神:“
你的嘴角更加缄默,那是 // 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出 / 只是承受、承受,让笔下的
刻痕加深 / 为了获得,而放弃/ 为了生,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地死”. 诗中所有意
象几乎都集中于时代的苦难:“那些放逐、牺牲、见证,那些 / 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
逢的灵魂 / 那些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 // 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 /
在风中燃烧的枫叶 / 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面对苦难的唯一选择,只有承受。
帕斯捷尔纳克只有承受更疯狂的风雪扑打,才能守住他的俄罗斯,而承受的结果便不再
是苦难,“这是幸福,是从心底升起的最高律令”. 诗歌本身已经清楚地表达出了这些
意向,而且把它所能说的全部说了出来,这在90年代初的中国是震憾人心的。所以这首
诗一经发表便传诵一时,它以个人的睿智和忧伤体认了一个时代苦难的形象,然后确立
起了一种要求承担苦难并朝向灵魂的高贵的存在尺度。
也许后者是迫使王家新写作这首诗的更根本的冲动。这个存在的尺度是由帕斯捷尔
纳克所给予的:“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 / 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
痛”;“不是苦难,是你最终承担起的这些 / 仍无可阻止地,前来寻找我们 // 发掘
我们:它在要求一个对称 / 或一支比回声更激荡的安魂曲”;“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
、探询和质问 /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非常明显,这首诗中的个人化倾向,
所强调的不是从时代中抽身而退,也不是逃避对时代的责任和对传统的绝对反叛,而是
显现为人与世界的必然相遇,显现为个人对以往人类精神的主动承续,以及凭借一己的
存在来承担起人类命运与时代生活的全部压力。在这个意义上,帕斯捷尔纳克其实是一
个精神上的象征,他是王家新为自己及同时代人所矗立的精神高度,借以自我观照、涤
净心灵中的雾霭。
正是通过这种承担,个人也才能真正成其为个人。这意味着告别流行的轰响与喧哗
,穿透轻浮的言词与行为,以坚持某种真正属于内心良知、同时也真正属于人类整体的
原则。这个原则在诗中的体现,就是虽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但却要按自己的内心
写作。这也就意味着,这首诗透露出来自帕斯捷尔纳克的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坚守内心
的写作:“从茫茫雾霾中,透出的不仅是俄罗斯的灵感,而且是诗歌本身在向我走来:
它再一次构成了对我的审判……”[10]应该说这首诗中确实还提供了一个诗学尺度,写
作是个人对时代承担的具体形式,借用王家新自己在别处写下的话来说,写作是“一种
把我们同时代联系起来但又从根本上区别开来的方式。”至于写作的内心化的方面,则
意味着“把终生的孤独化为劳动”[11]. 这其实正是帕斯捷尔纳克在诗中的写照,他始
终是被作为一个按照内心良知写作的诗人来加以歌咏的,他以缄默的嘴角拒绝了世俗的
喧哗之声,而进入到心灵世界的孤独与忧伤之中。诗中对于这一形象深情的吟咏,也就
是诗人对自己的个体存在方式的确认和内在约束。
有关《帕斯捷尔纳克》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被认为是创造了一种“深度意
象”。这也就意味着它通篇都保持了一种朴素直接的表达方式,很少需要特别加以诠释
的修辞,亦没有那些浮于语言表层的装饰性意象,所有的语词都用来营造一个内心化的
意象,也就是以上所述及的全部内容。这在根本上正是一种按照内心的写作:表达的冲
动全部都来自于诗人最纯粹最内在化的要求。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