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mhe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信区: Poem_ci
标  题: 于坚谈诗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Apr 16 20:58:34 1999), 转信



    寻根诗、文化诗、嬉皮诗,翻着精神病学写自白,存在主义、人类末 
日、荒诞、西部牛仔、流浪、……一时间热闹非凡。这一切如果说是代表 
了时代潮流的话,那么,它们恰恰代表了一种逃避时代,对已往审美经验 
的盲目追随的潮流。这些表面看起来是对传统深恶痛疾的东西,实际上是 
对传统最恶劣部份的摹仿。 

  这些东西试图让读者背弃自己的生命,背弃自己已置身其中的生活, 
成为白日梦者。相信只有过去的、遥远的、神秘的、原始的、古典的或西 
方的,不可企及的东西才是美的、诗的。而日常生活总是灰色的、丑的、 
非诗的。 

  过去时代的理想主义被这些诗人弄得面目全非,俗不可耐,成为一些 
苍白无力的白雪公主、流浪汉和嬉皮士们的闹剧。这些诗作由于完全缺乏 
内在的精神气质而充满小聪明,油腔滑调以及文化补习证书、读书心得、 
注释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结构松散,毫无才气,胡乱拼凑一些意象积木,
五光十色却不见生命迹象,反而把诗人们心急火燎的功利欲暴露无遗。 

  这些东西当然无力影响读者,因此受到冷落,这正是中国诗坛一段时 
期自生自灭,无人理睬的原因。 

  真正倒霉的是诗人这一称号,比起“作家”来,它贬值了许多,在当 
代中国,在一些场合,诗人,乃是指一些罗曼蒂克的,玩世不恭的,言必 
西方性死亡、人类末日之类的,神经质的,动不动要自杀或者出走流浪的,
喝酒喝咖啡的、超深刻的、自作多情的,不值得与之认真的可怜家伙。 

  摘自于坚《棕皮手记·诗歌精神的重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ys04.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