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scream (IrockUroll), 信区: Poetry
标  题: 性和两性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21日23:10:5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性和两性诗

 
2003-8-31                  作者:超二流            浏览次数:22 
  
性和两性诗

试论“性和两性诗”的最后界限 
——兼谈伊沙、红袖添香、超二流的两性诗 
超二流 

“性属于人类生物学的中心问题。变幻莫测的性渗透了我们生存的每一个方面,在
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从本质上说,性的功能并不主要是生殖……性
的基本功能也不是给予和获取快感。”当代西方社会生物学家E.O.威尔逊先生在《
论人的天性》中如是说。当然,威尔逊更多的是把性纳入生物学的范畴。他从性的
最微观结构入手,从性的起源、分工、繁殖、差异和进化等方面客观、科学地进行
了引证和分析。而另一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所著的《性
爱与文明》一书中,对性和两性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弗氏在《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一文中针对艾伦费尔斯提出的两种性道德即“自然
的性道德”(本能的)和“文明的性道德”(文化的)的差异时总结说:性道德给
人类造成了种种恶果,因为无论哪种性道德都会加速现代人的神经质或紧张不安,
他认为这种现象在当今的社会状况下蔓延得尤为迅速。的确,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和忽视情感结果的一夜情或者物质式的性爱方式,一方面使爱情变得淡而无味,一
方面又给现代人带来了身心(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很快就使人陷入灵与肉的
孤独深渊。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来说历来就有“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之金科戒律
,民间流行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成了影响数辈人的时尚,所以自古就有“贞女
”之说,而与“贞女”相呼应的就是那个遮天蔽日的“贞节牌坊”。到宋元明清,
女人失节成了明插标签的禁果,女人一旦失节,轻则被红牌罚下重则灵肉俱毁。除
了少数“荡女”偶尔抗节不从而外,不敢失节成了国女们一条墨守不变的成规。不
说失节,就是一言性也被人白眼,现在雅一些也要说你无格。关于性无格调之说,
已故的随笔大家王小波先生不仅有过很精彩的论述,而且他还专门为格调制作了一
把度量尺: 

对于“礼”和“色”,大致可以有三到四种不同的说法。其一,它们是不同质的东
西,没有可比性;其二,礼重色轻,但是它们没有共同的度量;最后是有这种度量
,礼比色重若干,或者一单位的礼相当于若干单位的色;以上的分类恰恰就是科学
上说的定类(nominal)、定序(ordinal)、定距(interval)和定比(ratio)
这四种尺度(定距和定比的区别不太重要)。这四种尺度越靠后的越精密、格调既
然有高低之分,显然属于定序以后的尺度。然而,说格调仅仅是定序的尺度还不能
令人满意——按定序的尺度,礼比色重,顺序既定,不可更改,舜就该打一辈子光
棍……于是,孟子的格调之说应视为定比的尺度,以格调来度量,一份礼大致等于
一百份色……任何年代都有些不争气的家伙写些丫丫乌的黄色东西,但是真正有分
量的色情文学都是出在“格调最高”的时代。这是因为食色性也,只要还没把小命
根一刀割掉,格调不可能完全高……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和“文革”时的中国人
一样,性心理都不正常。正常的性心理是把性当作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但不是全
部。不正常则要么不承认有这么回事,要么除此什么都不想。假如一个社会的性心
理不正常,那就会两样全占。这是因为这个社会里有这样一种格调,使一部分人不
肯提到此事,另一部分人则事急从权,总而言之,没有一个人有平常心。作为作者
,我知道怎么把作品写得格调极高,但是不肯写。对于一件愚蠢的事,你只能唱唱
反调。 


王小波的格调尺度为性划上了一个度量单位,但以性入诗究竟有没有最后的界限呢
?通常,中国的文人精英都讲究作品的力度、主题的向上提升度,实际上仍然是主
题高高在上,创作犹如金字塔建筑:直*最高点。向上是没有界限的。问题是现在
的一小撮不甘传统的文人要掉转脑袋一个猛子往下扎,这向下难道也没有个限度吗
?从《乐俯》、魏晋南北朝诗歌到上个世纪的朦胧诗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每
个时期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即中心主题。谁离开了这个中心主题,谁就是异类甚
至异端邪说。现在好了,有人向下了,而且一下还下得很厉害。比如由主题写作(
文革时期假、大、空)下到无主题写作,由纯艺术写作下到口语写作,由形而上写
作下到形而下写作,由大脑写作下到身体写作,由不在场写作下到在场写作,由红
色写作下到黄色写作,由多性写作下到两性(或单纯性)写作等等。我认为这是了
不起的好事。理由如下:视觉一贯朝上容易患上视症,简单地想一想,把人放在一
个大时空里,哪里还存在着上下之分呢?既然向上无限度,同样向下也没有限度。
所谓的限度当然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在作祟。再说古今中外,又有谁界定了哪样题材
能入诗哪样题材不能入诗呢?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不是说是百种香花齐放
或者百个向上的诗家争鸣。 
曾任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医学科学部主任的阿兰.格莱格博士说过:我们在性的问
题上要么无知,要么世故;要么压抑,要么刺激;要么矢口否认,要么任意放纵;
要么是惩处到近乎残忍,要么就是利用到近乎盘剥;要么遮遮挡挡、神神秘秘,要
么就是廉耻不顾……而在中国这个具有浓郁传统伦理道德的国家里,对性的问题更
是处于极度混乱状态之中。其实,性本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每个人一生不可或缺
的日常部分。而性欲亦是构成我们日常生活、思想和情感的一部分。也可以这样说
,性欲根植于我们的梦想、渴望、恐惧和挫折之中。在我们的异常交往中,性的影
响几乎无处不在。但性欲和两性文化并不在我们的生命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世界著
名性教育家凯查色里安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上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只不过
是内在的生物学过程的反映和表现形式。弗洛依德也认为利比多(libido,or 
sex drive)是一种生物性本能的心理表现。从生物学和本能的观点上,我们可以
这样说:繁殖和情色是性的首要目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性又是自我概念、身份表
现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弗氏认为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具有性意识。单从性功能
来说,性除了具有繁殖和表达情色而外,还具有人际交往、两性侵犯等其他生物的
、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功能。但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团体的形式存在,使
得任何个人的表现形式都要求纳入这个大团体的集体文化和意识形态之中,所以,
性问题最终也就构成了一种性文化,在中国其中又部分地转化成了性政治。正由于
性具有无限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性和两性的关系和功能在
文学艺术中也具有无限的表现可能。它完全可以表现人性的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也
就是说,性其实是艺术的一种日常表现题材。特别是目前的中国诗坛,更需要有极
具探索的诗人多写两性诗,写出精品。因为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看,对性和两性的
囚蔽比起西方国家的文化要失去人性的多,所以,性和两性题材在揭示人性深处因
性和两性文化的扭曲而造成的人性裂变方面就更加生动有力。 
我在《在性狂欢的背后》一文中,对中国目前在性和两性诗歌方面的写作现状有过
如下论述:在经历了杂语喧哗与狂欢拼贴之后,语言形式上的诗歌游戏应该退出时
代大舞台了!那么,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老三界(朦胧派诗人、朦胧后
杂语诗人、70/80后新诗人)已经在诗歌形式(部分涉及到内容)的探索上作出了
自己应该和力所能及的努力。这之中也有一批批智慧独具的天才诗人为中国诗歌的
海洋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高潮。但是,中国诗歌始终存在着像是失窃过的空白地
带,就是性和两性诗。奇怪的是,稍稍用心观察我们目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
,就会吃惊地发现:性的畸变和两性的浮躁、扭曲、裂变、尴尬随处可见。而且,
这些性和两性的非正常关系和非正常现象绝对体现了当下现实中的另类精神畸裂。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监控下,性和两性的大量不良繁殖不能不说明了社会文化
价值和道德风尚的悄无声息地盲向演变。性和两性是目前中国诗人以及一切先锋艺
术家们(包括视听方面)必须倾心关注的一个重要区域。如果说有人已经意识到这
一点,或者已经在艺术和作品上走出了第一步,我认为他们的努力远远不够,中国
的诗人和艺术家太多了,在某个领域里出几个“职业”的“专家”,冒出一些对世
人有影响的经典之作,再自然不过…… 性和性文化,的确涉及到了一切领域:宗
教、哲学、政治、科技、道德和文学包括人性都与性密切相关。心理学家雪丽.特
尔克认为性是维多利亚时期文化的中心。艾略特在《普鲁弗洛克和其它观察到的事
物》中大部分诗作都围绕着性和两性展开,从而拉开了《荒原》的写作帷幕。克劳
迪亚.斯普林格在《性、记忆和愤怒的女人》中说道:“性对于科技来说并不陌生
。科学文章以公正和客观的真理为外衣,却依赖于与性和性别有关部门的男权制的
隐喻。”弗洛伊德和叔本华等把性作为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如果研究得透彻和展
示得深刻:性能表达一切。诗歌对于性和两性,也是如此。当然,要对性文化进行
研究,非我所能及。中国有个自称性学专家的狂人李敖,以为自己已经把性文化研
究到了很高的境界,其实,只要仔细审视一下他的各种专论,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很
肤浅的人。因为他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他只是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学部分
当了个不是很精通的翻译而已。真正的性学,还没有在中国出现。而真正把性和两
性写成经典的诗歌,也还没有。 
针对目前中国的新锐诗歌现状,结合我所读到的伊沙、红袖、以及我的两性诗歌来
具体地谈谈性和两性在诗中的表达极其优势。 
伊沙的两性诗: 

a.1:压制的疼痛和对压制的叛逆 
性压制代表了传统文化压制的一个点。虽说中国的女性对这种压制历来都缄默不语
,甚至由于长期的惯性引发的病态心理:她们的潜意识中反而认为这是很合乎常理
的自然之事,她们甚至一心要做一名良家妇女。所谓的良家妇女,就是传统文化中
所说的遵从三从四德的女人。但是,毕竟有那么一些叛逆女性要起来反抗。伊沙在
他早年的《口哨》中,就写了这样一位勇敢的在传统眼里简直就是作风败坏的女性
:“姐姐 在麦地/和一个人睡觉//我手握弹弓/在树上放哨//妈妈没出现/我在吹口
哨//我的口哨……//很多年 姐姐/一听见这口哨//就哭!就哭!”我放哨肯定是姐
姐安排的,我“手握弹弓”放哨又说明姐姐的叛逆是软弱无力和无奈的。妈妈是慈
爱的,但在这里,妈妈肯定是标准的压制者。很多年后,姐姐听见口哨就哭,姐姐
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哭自由的疼痛,因为她叛逆的结局仍然是失败的;另一
个原因是哭压制者妈妈,要是不是当年***压制,她的结局可能相反,让人无法想
象的是这个压制者竟是生养自己的亲爱的妈妈。我们都是自己文化养育出来的孩子
。诗的效果多少都带有一定的震撼和撕裂性。 

a.2:精神阳萎的隐喻 
受性学常识知识的教育,我们知道性功能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器
质性的、精神性的和文化性的原因。精神性的阳萎成因比较复杂:文化的、社会的
、伦理道德、男女权限的、不良教育的等等。从很多理论学家在他们所提出的关于
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学模型来看,他们偏向于“条件机制”,即制与某种经历有关的
非快感决定了相应的精神反应。我个人认为,性文化的压制性是造成精神障碍的先
决条件。伊沙在他的《我是我自个儿的爹》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类似“俄狄浦斯”似
的反骨自有其优秀的一面,但他在《哭泣》中表现出来的大胆的阳萎隐喻就更精彩
:“隔壁独居的男人/每到夜里发出奇怪的声音/‘哦!我的肾!我的肾……’/这
是什么事情?/我无法设想隔壁的景象/赶紧捂住自己的肾脏/‘哦!我的肾!我的
肾……’/这是什么事情?每当夜色降临/这个国家的男人低声合唱/‘哦!我的肾
!我的肾……’/声音中充满忿懑和忧伤/他们为何哭泣自己的肾脏?”以前,外国
鬼子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除了亚洲人种的原因外,旧时的国人因为贫穷面色憔悴
,再加上饱受性压抑之苦,也确有三分病相。现在解放了,但性压制的惯性还存在
,长期的非心理性心理必然要引出器官上的肾脏病变。精神阳萎在很多人中已成既
定事实。 
红袖添香的两性诗: 

b.1:现代人精神的孤独和萎缩 
红袖的《自己的王国》就很典型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精神萎缩和孤独。红袖在处理日
常细节时很有天赋,他善于借用常见的物像来表达自己的特定状态下的心境。比如
象这样的句子:“最大的隐私是在纸上偷情/花瓶里叫喊”、“……把裸体/放在镜
子里展览”、“只有黑暗,我无法阻挡/灯一熄,它就溜近来”,生动而形象地把
一个受情性之欲煎熬的主人公摆在了读者的眼里,初一看,诗里的主人公似乎是一
个“荡妇”,但透过诗的结尾再结合全诗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既
然诗中的房主倍受情性之欲的煎熬,但她(或他)又离不了这种令她熬不欲生的“
王国”,生存的无奈陡然显露了出来。显然,红袖是在借题发挥:借“情性之苦”
写“人性之寂”。 
b.2:性欲本能的快乐是一种生存真实的快乐 
对欲望的体制性压制当然会造成欲望的病变,长期的心理病变又会引起生理的连锁
病变。这就是惯性的力量!文化惯性也是如此。就是到了文明开化程度较高的今天
,时人中还是有人言性色变,甚至一听见“性”或看见“性”字,就毫无原则地直
喊“下流”、“肮脏”,殊不知性欲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本能有什么错?所谓对
错,传统的标准当然是传统文化中为我们树立的那座大碑:伦理道德!本能是个体
的,道德是社会的,个体本能必须遵从社会公德,这是社会的定律。如果本能在个
体的范围内实施或获得就不会影响到社会公德了,那么,这样的本能有什么错呢?
红袖在《痛》一首诗中,就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这种属于他个体的性欲的本能。“你
尽可以深入呵深入/贞洁在引诱毁灭般的快感/我不是一碰就破的陶罐/不是名画的
赝品,有陈年心病/井渴了,太阳,月亮,还有圣人/都会坠落”。把眼界放宽一些
,我们似乎听见了红袖对自由和人性的渴求。同样的主题在《问题是这一身雪白》
和《今夜骄傲的门栓》里也有绝妙地体现:“在你温暖的手掌下/一团生面被你慢
慢揉软……问题是这一身雪白/还需要烹饪的火焰” ,“你硬我就软/你沉默我就
呻吟/你飞我就悬在空中/不知道会坠落在哪个朝代”,抛弃一切囚蔽,享受自由人
生,多么的罗曼蒂克! 

超二流的两性诗: 
c.1:急速式感情造成的**恶果 
《杀人练习》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诗中的我已经喜欢了三个多月的女友上了别人的
床,于是我就在臆想和谵妄中开始玩起了刺杀女友的练习……细读此诗,谁都可以
发现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喜欢了女友三个月,体现了新世纪新人类的恋爱特点:
急速式感情。这种急速式感情的牢靠程度,本诗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有句俗语说得
好,现在时新只求结果不求过程的恋爱。从本诗的写作动机和实际效果来看,我还
是倾向传统的恋爱过程。我认为,恋爱的品位就在过程中,失去了过程的爱情,就
失去了美。②、正因为是急速式感情,所以我的女友才有可能上了别人的床。由此
可见,急速式感情是不牢靠的,本诗中出现的情感破裂也是自然和正常的。③、诗
中的我无法忍受这种意想不到的结果,于是就出现了心理严重**:臆想着杀死女友
并且在行为上开始做杀人的练习。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对这种感情破裂的真正原
因的无知,另一方面又道出了存在在“我”的骨质和灵魂深处的男权主义。**是因
为女友对我的背叛,但为什么背叛,我却不去深思。这也体现了时下人们普遍的一
种浅表心态。这里还有一个传统思想在作祟:即女性在男权主义者的眼里仍然是私
品,是一种应该独自霸占的“物”。④本诗的结果是想杀女友的那晚女友没有来,
暗示杀人只是一种**心理中出现的臆想和谵妄。这种结局留给了人们更多可能的猜
测和想象,这是诗的奥妙之处。 

c.2:纯洁情爱理想的破灭带来人生理想的破灭 
《一个伪诗评家》写一个在书斋中一心要建立他的“理想国”的单纯而脆弱的文人
——三流的诗歌评论家在第七条街遭遇一个妓女之后心中“理想国”的破灭过程。
这个评论家很典型地代表了一部分中国文人的脆弱形象:他们很清高地在他们编织
的“理想国”的茧壳里梦想,或者像小孩一样在沙滩上堆他们的积木,而一旦接触
到世俗的风浪,他们很快就变得灰心丧气和对一切都绝望——“鸡巴的理想国……
”但他们表现的痛苦还是真诚的,毕竟他们对理想的热爱也许又是世俗中人所不能
及的。怎样在尘世的旋涡中建立真正的理想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难题!多年
以前就有不少所谓的热血诗人在那里高呼:重建新世纪诗歌精神!我似乎要提醒他
们:不要呆在书斋里空想,到现实生活中去做一名“砖工”吧,也许那样你的理想
才能真正实现。另外,诗中所描写的环境还说明了社会的另一种阴暗:隐藏在繁荣
表象之后的娼妓浮动…… 
另外,像马铃薯兄弟的《裸坐在夜的中部》、《货币与肉体》以及下半身个别诗人
的部分作品,也表达了这个时代某些微妙的特质。总之,由于性和两性最贴近人性
,同时又是相当敏感的题材,所以它具有特定的表达效果。性和两性题材的作品最
能反映真实的人性,表达生存的真实,把特定状态下的特定自我淋漓尽致地袒露出
来。性和两性题材还与生物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诸方面有着血肉关联,所以又能
透过性和两性反映人类社会生存中的方方面面。诗歌如此,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亦可
如此。比如张艺谋执导的《红高梁》等类似的影片,都有很经典的两性展示。在我
们的日常思维方式中,前面我已经论述过,所谓的伦理道德为性和两性题材的诗歌
树起了界碑。按照现在时尚人类的趋势流行,冲破这块界碑已是当然的了,从创作
原理上讲,性和两性中的所有题材(包括性爱本身)均可入诗,性和两性本身是我
们生活中最自然不过的事,既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不能表情正常
地言说呢?对这一点,时人大都心知肚明,但总有一些人,打着传统伦理道德和当
下社会公德的晃子,摆出一副崇高的姿态体制英雄式的挺身而出,站在世俗的广场
上振臂高呼:打倒性和两性!打倒说性和两性的人!其实仔细一想,理论道德和社
会公德本来就是框束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体制方式,是一种政治约束权力和行为。
它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人口众多生活低下的国家在一定时段内必须采用的工具。所以
,性和两性入诗就像酸菜罗卜镰刀锄头入诗一样自然,它的界限就是一个价值观的
界限:它针对诗歌艺术本身来说,是无限的,是多维的;但针对传统伦理道德和社
会公德来说,它的尺度是到不违背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为止。只要性和两性题材的
作品反映的不是宣扬烂交、强奸和肉体买卖关系,那么,它的触须究竟有什么地方
不能探及呢? 
对性和两性题材的入诗,只是对大自由的一种启示!  
 

--
爱是一种诗意的宗教。
   所有浪漫的起因都被搁置在最深刻的背景里,两颗心不再是空寂的庙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8.3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