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essieguan (针儿), 信区: Poetry
标  题: 生命的困惑之一之二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Dec  6 01:51:12 1998)

                    生命的困惑

                   之一:知识的效力

    我看的第一本诗集——可能是文革时代的——是一本技术拙
劣而充斥谩骂的书,里面大赞周总理而大骂刘少奇,以致很长一
段时间我都认为刘少奇是大坏蛋而诗歌与拍马屁唱高调差不多。
略为解事晓得理解的偏颇后,对政治就很有了些厌恶与不信任,
并且十分憎恶应制诗文。

    由此我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知识让人超脱,也让人软弱。我
在认为刘少奇是个大坏蛋时是很坚定的,在不认为他是时是很迷
惑的(不是迷惑于刘少奇的好坏,而是迷惑于政治的多变)。我
想文革中的绝大部分人也是同样的感觉,在认为文革正确时是很
坚定的,在不认为文革正确时是很迷惑的。

    虽然我和文革没多大关系,但我觉得我能理解那种疯狂——
我只能很遗憾地把整整一代人曾经的梦想称之为“疯狂”(在看
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后,走出电影院,见到阳光,感觉十分惆
怅),我不能为文革辩护,因为参与的人绝大多数并不是孩子,
但封闭是否会令人象个孩子呢?只简单地接受别人想你接受的东
西——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

    我喜欢《百年孤独》,这本书把一个落后国家的惊人的封闭
与愚昧刻划出来(而且是艺术的刻划,简直太妙了),马孔多小
镇上的人们就象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象奥雷连诺上校不断
地炼小金鱼)。没有知识的结果就是愚昧,就是象孩子——惹人
怜爱,却又最残忍最脆弱:我们谁没见过孩子哭?我们谁没见过
孩子拉帮结派玩“孤立”?我们当孩子时哪一个没有折磨过蜗牛
或蚂蚁?人道是后天产生的,老庄的思想只是天真的童话而已。
同样,孩子的“恶”是极有限的,恶行也是在后天产生。我持的
观点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论”,也不是荀子的“性恶论”,我持
“无善无恶论”:人长大后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你的知识。
(这里的“知识”并不单指学校教育,更不单指智育。)

    我想:知识是软弱的,但因为它对人的影响,它又是必要的。

    我常常想弄清楚知识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因此有个梦想:四
十岁时带部手提电脑到某个最贫困的地区去教一年希望小学。这
种想法十分自私,把孩子们当成了小白鼠——可我真的很想知道,
最先进的科技与最原始的村落结合起来,会是怎样的一种效果?
而且我也真的相信:知识只有与生命同一,才能体现它最终的价
值……


                      之二:分子的张力

    也算是从生死界的轮回里走过了一遭又捡回过小命的,也算
曾陪侍过病人眼看着生命的憔悴眼看着终结的,也算是细致地握
住了自己成长中每一个变化轨迹的,就总觉“生命”是很非凡又
很虚空的一个词汇,似与我有关,又似与我无关。

    只要想想,我们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空气中也飘满了分
子,我们也已经知道分子还可以再分,它们之间由于引力作用产
生了联系,而我们人类是看不见的——那,如果假设整个银河系
只不过是一个分子,是在某个更巨大的空间里飘浮着的一粒灰尘,
有某些更巨大的生物无视我们的存在……

    这个假设是我在一本该死的哲学书上看到的,怎么也忘不掉,
它和庄子说的两个国家的打仗是争着蜗牛的两只角上的地盘,和
鲁迅戏谐地说皇帝争什么“女娲氏之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自
然也可以学着说什么“天朝泱泱,无所不包,外国人要学习我们
的哲学了”之类,不过现在只感到十分沮丧。如果康德感到无比
敬仰的星星(大自然的神秘),只是等同于我们人体里的一个细
胞里的一个细胞核或细胞壁什么的……那我们的存在,简直就是
一个虚无,有那么多的偶然性与不可逆料性。据说“偶然”也是
由一个个“必然”构成的,但由于“必然”的头绪错综复杂,所
以我们碰到的最终还是“偶然”。

    所有的时代既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更可以说是一个
“中间状态”;所有的人既是社会的一员,也是一个个体,更可
以说只不过是一个“社会人”——只不过是一个“中间物”。

    人啊!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又有什么值得自卑的?

    我们已不能体会拉伯雷写《巨人传》时的心情了——在这个
日益琐碎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也仿佛变成了天空中的一粒尘,再
也不可能有文艺复兴时的豪迈——但我们还有机会把我们自己看
得无限无限小,这是一个机会,当伟人与我们平行时,你可以知
道,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是我,我是我自己。

                                            九八年十二月

--
m4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bbs.huizhou.gd.]m

--
※ 修改:.fzx 于 Dec  9 11:05:48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