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 信区: Poem_ci
标  题: 方舟子: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Nov 28 20:20:29 1998), 转信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方舟子·

  蒋捷有一首《一剪梅·舟过吴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好象还给后人谱成了
曲,我曾经听人唱过: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词师承稼轩,风格多变,小令的通俗谐畅,深沉悠扬,更是得稼轩真传,
在晚宋诸词人中无出其右者。近日翻《竹山词》,发现他后来把它改成了一首《行
香子·舟宿兰湾》: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送春归、客尚蓬飘。
    昨宵谷水,今夜兰皋。
    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料芳踪、乍整还凋。
    待将春恨,都付春潮。
    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改得并不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放在最后,韵味深长,言已尽而意无穷
,顿成千古绝唱;一搬到开头,就成了起兴的平常景语,毫不希奇了。后一首比前
一首字数多,内涵反而不如前一首。诗,实在是跟长短无关的,三言两语,给读者
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抵得上千言万语。清朝有位董士锡,不信这个邪,硬把
小山的“落花人独立,微语燕双飞”拉成了一首《忆旧游》:

    怅韶华逝水,万点胭脂,零乱成堆。
    花面非人面,早芹泥送冷,独下空阶。
    燕儿似惜花落,双影尚徘徊。
    又暗雨如丝,和愁织遍,凄绝池台。

    萧斋怨离阻,盼旧侣归时,与诉春怀。
    泪眼无晴日,有当年笑口,知为谁开。
    买欢剩买肠断,从此怕衔杯。
    算好梦偏遥,东风惯带幽恨来。

  洋洋百余言,跳不出小山那十字,把话说足说透,还不如小山那样轻轻地画出
一幅淡彩画。这样的词,写它干什么?至于当代的“词人”,填着毫无灵气的词,
还要自顾自怜加上比词还长的自注,更等而下之,不说也罢。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