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Poem_ci
标  题: (评论)西川:怀念海子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an 29 10:28:01 1999), 转信


西川

        怀念

    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
    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
    其中包含着疲倦、忧伤和天才
              -海子(土地王)(1987)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随着岁
月的流逝,我们将越来越清楚地看到,1989年3月26日黄昏,
我们失去了一位多么珍贵的朋友。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意味
着失去一个伟大的灵感,失去一个梦,失去我们生命的一部
分,失去一个回声,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
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
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只生活了25年,他的文
学创作大概只持续了7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象一
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
    在海子自杀的次日晚,我得到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消
息。怎么可能这样暴力?他应该活着!因为就在两个星期前,
海子、骆一禾、老木和我,还曾在我的家中谈到歌德不应该
让浮士德把“泰初有道”译为“泰初有为”,而应该译为“泰初
有生”,还曾谈到大地丰收后的荒凉和亚历山大英雄双行体。
海子卧轨自杀的地点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
道上。自杀时他身边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
《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说
选》。他在遗书中写到:“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一禾告诉我,
两个星期前他们到我家来看我是出于海子的提议。
    关于海子的死因,已经有各种各样的传言,但其中大
部分将证明是荒唐的。海子身后留有近200万字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他一生仅记的3篇日记。早在1986年11月18日他就
在日记中写道:“我差一点自杀了,……但那是另一个我--
另一具尸体……我曾以多种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我活了
下来……我又生活在圣洁之中”。这个曾以荷尔德林的热情书
写歌德的诗篇的青年诗人,他圣洁的愚蠢,愚蠢得辉煌!诚
如梵高所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
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任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
    海子死后,一禾称他为“赤子”--一禾说得对,因为
在海子那些带有自传性质的诗篇中,我们的确能够发现这样
一个海子:单纯、敏锐,富有创造性;同时急躁,易于受到
伤害,迷恋于荒凉的泥土,他所关心和坚信的是那些正在消
亡而又必将在永恒的高度放射金辉的事物。这种关心和坚信,
促成了海子一生的事业,尽管这事业他未及最终完成。他选
择我们去接替他。
    当我最后一次进入他在昌平的住所为他整理遗物时,我
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我所熟悉的主人不在了,但那两间房子里
到处保留着主人的性格。门厅里迎面贴着一幅梵高油画《阿
尔疗养院的庭院》的印制品。左边房间里一张地铺摆在窗下,
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他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快喇嘛教石头浮雕
和一本十六,十七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画册,右
边房间里沿西墙一排三个大书架--另一个书架靠在东墙
--书架上放满了书。屋内有两张桌子,门边的那张桌子上
摆着主人生前珍爱的七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很显然,
在主人离去前这两间屋子被打扫过:干干净净,象一座坟
墓。
    这就是海子从1983年秋天到1989年春天的住所,在距北
京城60多里地的小城昌平(海子起初住在西环里,后迁至城
东头政法大学新校址)。昌平小城西傍太行山余脉,北倚燕
山山脉的军都山。这些山岭不会知道,一个诗人每天面对着
它们,写下了《土地》、《大扎撒》、《太阳》、《弑》、
《天堂弥赛亚》等一系列作品。在这里,海子梦想着麦地、
草原、少女、天堂以及所有遥远的事物。海子生活在遥远的
事物之中,现在尤其如此。
    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你不能嘲笑一个诗人
的贫穷。与梦想着天国,而却在大地上找到一席之地的西
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不同,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
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
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
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
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那是1986
年夏天,我去昌平看他,我拉他去看了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小
说改编的苏联电影《白痴》,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
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至第
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
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然而海子却不是一个生性
内向的人,他会兴高采烈地讲他小时候如何在雨天里光着屁
股偷吃地里的茭白,他会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比如
“从好到好”,他会告诉你老子是个瞎子,雷峰是个大好人。
    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
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
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弥赛亚洪亮的召唤?海子曾自称我浪漫
主义诗人,在他的脑海里挤满了幻象。不过又和十九世纪欧
洲的浪漫主义不同。我们可以以《圣经》的两卷书作比喻:
海子的创作道路是从《新约》到《旧约》。《新约》是思想
而《旧约》是行动,《新约》是脑袋而《旧约》是无头英雄,
《新约》是爱,是水,属母性,而《旧约》是暴力,是火,
属父性;“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同于“一个人打你的右脸,
你要把左脸也给他”,于是海子早期诗作中的人间少女后来变
成了天堂中歌唱的持国和荷马。我不清楚是什么使他在1987
年写作长诗《土地》时产生这种转变,但他的这种转变一
下子带给了我们崭新的天空和大地。海子期望从抒情出发,
经过叙事,到达史诗,他殷切渴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诗歌帝
国:东起尼罗河,西达太平洋,北至蒙古高原,南抵印度次
大陆。
    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讲,要深入谈论海子其人其诗,以及
他作为一个象征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与社会所产生的意
义与影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海子一定看到和听到了许多
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
东西是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驱之一。在一首有关兰波的
诗中海子称这位法兰西通灵者为“诗歌烈士”,现在,孤独、
痛苦、革命和流血的他也加入了这诗歌烈士的行列。出自他
生命的预言成了他对自我的召唤,我们将受益于他生命和艺
术的明朗和坚决,面对新世纪的曙光。
    我和海子相识于1983年的春天,还记得那是在北大校团委
的一间兼作宿舍的办公室里。海子来了,小个子,圆脸,大
眼睛,完全是个孩子(留胡子是后来的事了)。当时他只有19
岁即将毕业。那次谈话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还记得他
提到过黑格尔,使我产生了一种盲目的敬佩之情,海子大概
是在大学三年级开始诗歌创作的。
    说起海子的天赋,不能不令人由衷地赞叹。海子15岁从安
徽安庆农村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
学工作,初在校刊,后转至哲学教研室,先后给学生们开过控
制论、系统论和美学的课程。海子的美学课很受欢迎,在谈及
“想像”这个问题时,他举例说明想像的随意性:“你们可以
想象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学生们知道他是一位诗人,要
求他每次下课前用10分钟的时间朗诵自己的诗作。哦,那些
聆听过他朗诵的人有福了!
    海子一生爱过4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
难,特别是他初恋的女孩子,更与他的全部生命有关。然而
孩子却为她们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诗篇。“荒凉的山冈上站
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四姐妹》)这与莎士比亚《麦克白斯》中三女巫的开场白异
趣同工:“雷电轰轰雨蒙蒙,何日姐妹再相逢?”海子曾怀着巨
大的悲伤爱恋着她们,而“这糊涂的四姐妹啊/比命运女神还
多出一个。”哦,这四位女性有福了!
    海子在乡村一共生活了15年,于是他曾自认为,关于乡
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但是他未及写满15年便过早地离
去了。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
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
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
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
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哦,中国
广大贫瘠的乡村有福了!
    海子最后极富命运感的诗篇是他全部成就中重要的一部
分。他独特地体验到了“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
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的内部上升。”现在,当我
接触到这些诗句时,我深为这些抵达元素的诗句所震撼,深
知这就是真正的诗歌,那么现在,他已经不必再讲他的诗歌“不变
铅字变羊皮了”的话,因为他的诗歌将流动在我们的血液里。
哦,中国簇新的诗歌有福了!
                                 1990年2月17日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