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Poem_ci
标  题: (评论)西川:怀念骆一禾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an 29 10:29:14 1999), 转信


西川
             怀念
       这远方的太阳:深渊的火
       精神寒爽,独自灿烂
       不使我们被庸人和时代所赦免
           --骆一禾《世界的血。第二章第二歌》

    对于诗人骆一禾来讲,本世纪中国最后的10年,将不同
于欧洲十九世纪最后的10年,我们将面对新世纪的曙光。在
我们这个时代,要成就高迈的诗歌、宽广的诗歌,必要求诗
人以其人格的力量做后盾;屈原、鲁迅,所有属于开辟文学
未来的人们,必要求其文学观和世界观的同一:这是由于,
就纯文学领域而言,我们目下的种种努力无异于空谷足音,60
年来我们可资汲取的新文学财富不多--比较中国文学与世
界文学,前者不是太过丰盛,而是较为苍白。一禾从他开始
文学思考以来一直坚持这种观点。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
记得1982年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所谈论的关于彼得三次不认
耶稣的事。这个同时兼有道德和哲学寓意的宗教故事见载于
《新约》的四福音中。“立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
对他说的话,鸡叫两遍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思想起来,就
哭了。”(《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七十二节》)一禾以这个故事
来说明人格的问题涉及信仰。由于他对诗人天生的弱点、矛
盾和高尚的了解,他首先升华了自己,同时带给了我们强大
的光照。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禾是我的良师,80年以来我受益于他,
以至在他病逝之后我竟觉得恐怕在我将来的岁月里,再也不
会遇到一个象他这样近乎接近完美的人,以至我竟觉得真实的他
此刻依然上升,而我们这些留在大地上的人不过是一些幽暗的
身影,出没于街头巷尾,纸张书籍之中。
    海子自杀后,一禾曾对我说,现在,他只有十个朋友了。
我有幸属于这十人之列。然而这样一位高尚的诗人,直到他
去世,我才发现自己对他知之甚少。他身前更多地是去帮助
别人,了解别人,谈论别人;我们在一起时他则更多的谈论
海子。只有一次,一禾几乎谈到了他自己。那是在1989年5
月初的一个晚上,在我家里,我给他看一本法国人奥斯卡。德
韦尔所著的有关占星术的书。一禾的星座是宝瓶星座,主宰
行星是天王星。我给他读了书中与他有关的章节:“宝瓶座的
人是新思想的开拓者,如果给他以完全的行动自由,让他随
心所欲地去思考和决定,那么他会表现出卓越的工作才能。
他是一个创新者,层出不穷的念头和突如其来的直觉,使他
能预感到未来。”“(他的)才能几乎全部集中在智力或精神生
活方面。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有敏锐的直觉,并富有幽默
感。……他对于一切开拓性的事业、发明创造、前沿科学、
改革创新和神秘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一禾始终微笑着听
我读书,待我读完,他说,书上说的基本正确。那天晚上他
临走时借走了这本书。去世前他写有一首题为《壮烈风景》
的短诗,诗中写道:“星座闪闪发光/棋局和长空在苍天底下
放慢/只见心脏,只见青花/稻麦,这是使我们消失的事物。”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道:“让他的目光脱离自己周
围卑微的事物吧。”“我们不再攀登高位而攀登永恒。”如果说
思想是人类的使命,人类最高的义务,那么诗人骆一禾恰好
具备真正宜于思想的头脑,并且在他平和的面貌和随便的衣
着之下,有着他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对于苦难人生的
关注,以及对于宇宙大真理和万物之美的迫切向往。现在,
由于一禾的死,我们有了谈论和倾听他的机会--
    骆一禾,1961年2月6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临安,少时
曾从父母在河南省农村劳动。1979年秋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
系,1983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编辑部
工作。1989年5月14日凌晨因长期用脑过度和先天性脑血管
畸形而出现大面积脑出血。在北京天坛医院昏迷18天之后,
于五月31日13点31分去世,时年28岁。
    一禾之死看似偶然,而其实却与他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深
刻的内在联系。一个以诗歌为装饰或游戏的人,不可能象
他那样切实体味到“诗歌的深渊”。在那巨大的深渊里,这个
勇敢的人搏击,翱翔,尽管有时恐惧,有时感到孤独,但最
终不畏天忌,说出了他所知道的有关形而上的上帝的秘密,
表现出人的正直,并为此付出代价。就象乔丹。布鲁诺1585年
左右在《追荐宴》一书中预言自己死亡的情形一样(“倘使他
一旦要在天主教罗马的土地上死去,即使在大白天,也不难
找到火把簇拥在他周围”)诗人骆一禾把自己提升到必然之
中,提升到命运的高度:“这一年春天的雷霆/不会把我们轻
放过。”(《灿烂平息》)
    海子身前在同我谈到一禾的诗歌时,曾说一禾的诗是从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因此带有本质的单一性,与其同
旋的思维方式形成对照,在我看来,一禾的诗歌以爱为根,
结成幻想的果实;只是这幻想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形象为出
发点的幻想不同,一禾的幻想与其哲学性的宽广的沉思有关。
究竟其宽广的沉思以什么作疆界,我无法说清,但沉思对于
一禾是至关重要的。他在沉思中听到了血涌,并起立歌唱。相
信凡是读过一禾早期诗歌的人,都会同意,一禾早期的诗歌大
多是温暖的,注重细节和场景的,且以亮色为主,在语言上
表现为平易,在内容上表现为青春。在一禾行将自北大毕业
时,他曾抄录了一册他自己的诗歌送我,我对那些诗歌的印
象大致如次。85,86两年,是一禾深入思考诗歌的两年,其
间几乎搁笔,后来他开始了雄心勃勃的诗歌创作,写下了分
别长达3000行和5000行的长诗《世界的血》和《大海》。
    《大海》我不曾读过,《世界的血》我也只是大略通
读过一遍,不能说有深刻的理解。《世界的血》分6章:第
一章飞行(合唱),第二章以手扶额(祭歌),第三章世界之
一:绿色生命(孤独动力),第四章曙光女神(颂歌),第五章
世界之二:本生生命(恐惧动力),第六章屋宇-给人的儿
子和女儿,我们仅凭长诗各章的标题便可想而知,这部长诗
是谨严构思的产物,排除了一时一地的思想火花,放弃了仅
仅依靠灵感的写作方式。这部长诗以血为核心,以人的孤独
与恐惧为两翼,展开生命的主题。面对苦难,死亡和黑暗;
“黑暗是永恒的,而光明/必须运行。”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
度看,《世界的血》属于荀子那一路创作。主题是肯定的,人
在天地宇宙间有其积极的作用。心灵的眼睛既看到了万物严
酷的一面,又看到了万物壮丽的一面,心灵把真正的死亡称
作“牺牲”。从这部长诗中,我们已经找不到具体的场景和细
节,有的只是紧张的幻象,仿佛诗人自身已经高高升起,无
所不在,与此相适应的诗歌语言陡峭而绚丽。
    与其说一禾在其晚期诗作中所着意描述的是天堂,不如
说是充满了噩梦的地狱。但在这地狱中没有堕落,只有搏斗。
    海子曾称一禾的诗歌以大海为背景。他说这话的根据大
概是一禾的另一部长诗《大海》,对此我没有发言权,但是请
相信海子的话,他的看法不会有误。
    一禾曾有一个宏大的构想,那就是海子、我和他自己,
一起写一部伪经,包括天堂、炼狱和地狱,这部伪经现在
是无法完成了。
    一禾还曾跟我谈到过他的另一部长诗的构思。他希望有
朝一日能够写出一座城市,在大海之下--其规模大约与十
六世纪意大利多米尼克派僧侣奥凡。康帕内拉所描述的“太阳
城”有某些相似之处--只有穿过大海的人才能抵达这座城
市。但这部长诗他同样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了,我宁愿把这座城
市看作已经完成的一禾本人。或许有人会认为一禾的创作应
该属于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学观
念虽然高级,但是经过本世纪初欧洲现代派文学及我们时代
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这类观念已经显得陈旧。然而,
对于文学的潮流,一禾有他自己的看法,简而言之,即登上
顶峰的文学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学。诗歌自精神始自精神
终,其灵光不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减弱,亦不因
种族、地域的差异而变质。这正是里尔克在本世纪初所表达
的观点相同:艺术作品应当具有“共时性”,它们都是人类各
种“向往”和“恐惧”的“物化”,古典艺术、中世纪艺术和
现代艺术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延续性。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禾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以为这类聪明作品的产生,说穿了
是作家心力的底下。他曾经兴冲冲地给我读《世界文学》1987
年第4期是刊登的美国批评家本。德莫特所写的《六十年代是
否损害了小说》一文:“这些作家这一些最能引起兴趣的人,
有时候活象暗中勾结在一起,在通力合讲一篇故事,而且只
有一篇故事,主题一成不变,就是人间的无情。”他们要向我
们指出--简直无休无止,不遗余力--人们在相互观察,
期待着病态的反应。“在一禾看来,这种情况已经渗入中国文
学。
    所以我把一禾的死看作中国健康文学的一大损失。有他
存在,就有一种尺度存在。我在这里回忆的,不过是一禾全
部思想的万分之一,而且不能说是他最重要的思想,它们有
些已随一禾而去。一禾去世以后,曾有一位朋友来信,说海
子选择了死,所以他干干净净地去了,而一禾未曾选择死,
所以他至今依然以某种神秘的方式生活在我们中间。这当然
是一种美丽的说法,不过对我来讲,一禾的确已经不在了,
虽然有时我还在夜晚梦见他,但1989年6月10日在北京八宝
山,是我和别人一起拉着他的灵床来到火化室门口,事实总
是这么残酷,哀莫大焉。
                                1990年2月20日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