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Poem_ci
标  题: (评论)陈东东:丧失了歌唱和倾听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an 29 10:36:18 1999), 转信

陈东东
          丧失了歌唱和倾听
            --悼海子、骆一禾

  布罗茨基在论述曼杰斯塔姆的一篇文章中说:“‘诗人之
死’这几个字听起来总是比‘诗人之生’这几个字更为具体。”
因为,“生命”和“诗人”几乎是同义词(或许也同样模糊不清),
“而‘死亡’-即使作为一个词--则差不多像诗人自己的
作品即诗那样明确。”布罗茨基的这一解释大概也适用于有关
诗人之死的另一个事实--诗人之死总是要令人思考的那个
具体的死亡事件背后的含义,正像一个合格的读者总是要发
现一首诗的真谛一样。现在,当我面对两个诗人--海子和
骆一禾的死亡,我所关心的也不仅仅是这一事件本身。
    海子死于自杀。他于1989年3月26日下午5点30分在山海
关和龙家营之间的一段慢车道上卧轨,被一辆货车拦腰轧为
两截。他带在身上的一份遗书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海
子把遗稿全部托付给了骆一禾,这些遗稿包括巨制《太阳》
(由诗剧、长诗、大合唱和小说等构成)、三百多首优秀抒情短
诗和一些其它作品。
    在海子离去后的第49天(5月14日),骆一禾因脑出血而晕倒
在凌晨。他被送往医院做了开颅手术,但是不见疗效。他昏
睡了18天,于1989年5月31日下午1点31分在北京天坛医院病
逝。骆一禾的绝笔,是5月13日夜写成的纪念海子的文章《海
子生涯》。
    我了解他们,但并不跟他们熟识。我曾经见过一禾一面。
那是去年(1988年)夏末,在一个黄昏,在北京的鲁迅文学
院。当我走进屋子,一禾正凭窗而坐。他在倾听--鸟啼、
虫鸣、黑夜落幕的声音。他是那种南方气质的诗人,宁静、
矜持、语言坚定。他谈的是海子,说话的时候,眼光闪现出
对诗歌中音乐的领悟。一禾给我的来信,谈的也是海子,
以及海子之死。
    由于他那凭窗的姿势,我把一禾看成了一个倾听者,一
只我诗歌而存在的耳朵。而海子则是嗓子,海子的声音是北
方的声音,原质的、急促的,火焰和钻石,黄金和泥土。他
的歌唱不属于时间,而属于元素,他的嗓子不打算我某一个
时代歌唱。他歌唱永恒、或者站在永恒的立场上歌唱生命。
海子的悲哀可能是,他必须在某一个时代,在时间里歌唱他
的元素。把带着嗓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一定为这个世界上的
迅速死亡--尤其是声音的迅速消失而震惊。这个世界迫令
他在短暂的几年里疯狂地歌唱,并使他不满足于只用一副嗓
子歌唱,海子动用了多重嗓音,鸣响了所有的音乐,形成了他
那交响的诗剧。美丽、辉煌、炽热,趋向于太阳。如此广泛
和深入,如此的歌唱加速度使他很快达到了声音的最高处,
到达了使声音全部返回的洪钟的沉默、永久的沉默。这样的
沉默过于彻底了--海子自己扼断了自己的歌喉!
    海子属于我们这些诗人中最优秀的歌唱。与海子的歌唱
相对应的,是永恒优秀的倾听之耳。一禾有同样优异的嗓
子,可是他从来不谈论,也尽量不让人注意他的歌唱。他谈
论的始终是他的倾听,他愿意让其他的耳朵与他共享诗之
精髓和神的音乐。一禾的这种优异,集中于他对海子歌唱的
倾听。当一些耳朵出自不同的原因纷纷向海子关闭的时候,
一禾几乎是独自沉醉于海子的音乐里,并且因为领悟而感
叹。今年春天,一禾成功地演讲了“我考虑真正的史诗”这
一题目,他的演讲不仅透彻地分析了海子的诗篇,并且对那
些诗篇更是有创见的丰富。
    对于诗歌来说,歌唱和倾听是同样重要的,有时候,倾
听对于诗歌甚至是更加根本的。在海子和一禾之间,事情就
是这样--由于一禾特别恳切的倾听、要求、鼓励、磨炼和
提高海子的歌唱;由于一禾特别挑剔的倾听,海子的嗓音才
变化得越来越悦耳--
                  黄金在天上舞蹈
                    命令我歌唱
    倾听者正是歌者的黄金。
    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如此年轻,又如此杰出,在这
个世界上短暂地停留。死的时候,海子25岁,一禾28岁,他
们最重要的作品都还没有完工。他们是一对密友,互相敬佩
和热爱,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个尽情歌唱,一个就倾听和
沉思。他们对大真理怀有同样的热情和信心,竟然在同一个
春季相继离去。
    当一个扼断了自己的歌喉,另一个也已经不能倾听,当优
异的嗓子沉默以后,聒噪和尖叫又毁坏了耳朵。由于这两个
诗人的死,我们丧失了最为真诚的歌唱和倾听。
                          (1989。6。15)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