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df (变量), 信区: Poem_ci
标 题: 古今传奇之--〈琴思竹〉 (fwd)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Jun 30 21:15:46 1998), 转信
冬日,一个难得的艳阳天。薜涛扶着久病的父亲外出晒太阳。坐在庭中,父亲
眯着眼睛,似睡非睡。
“涛儿,”父亲说,“为父有诗两句,可续?”
“父亲说来。”
“庭除一古桐,耸立入云中。”
薜涛若有所思,应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父亲侧目女儿,良久道:“此意不好,”又叹息一声,“涛儿,难为你了,若
是男儿,定有一番前程。”
不久,父亲一病不起,抓药治病耗去薜家银财,但终未见效。父亲弥留之际,
抓住薜涛手久久不肯放,薜涛泣道:“父亲,有何放心不下?”
父亲浊眼溢出一滴泪来,说:“涛儿,既为女儿身,应枝附干,叶荫后,切记
切记……”
薜涛为葬父,卖身青楼,十六岁那年,过着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日子。
薜涛的诗与琵琶乃成都一绝,达官贵人以交她为幸。一日,西川节度使韦臬宴请宾
客,召薜涛陪酒作诗,薜涛吟诗弹唱,使宴席宾客聊发少年狂。自此,薜涛便没再
出韦府,每日陪韦大人歌甜酒香,韦府成一片乐土。
久之,薜涛便念起外面的文朋诗友,韦大人不在府时,便溜出去,占一溪边亭
桌赋诗饮酒,其乐融融。这事终究让韦大人知道,韦大人非常气愤, 喝道:“贱
妇!既脱不了青楼习气,干脆让你与野风冷月相伴,看你如何?”
薜涛被罚到边疆松州。
无亲无朋无诗无琴的松州,薜涛终日浸在酒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薜涛终
耐不住野风冷月孤独,写诗向韦臬求情。
按辔岭头寒复寒,
微风细雨彻心肝。
但得放儿归舍去,
山水屏风永不看。
韦臬看了这诗,念起薜涛风华绝伦,才气可人,便将她召回,替她脱了乐妓籍,
又替她在西郊浣花溪旁建一间房。薜涛便隐居于此,答应韦臬山水屏风永不看。
薜涛与溪相伴,以诗为乐,闲得无事,将纸裁成小片用颜料染着,很精致,然
后将诗誉正于上,然后折成一只船在溪中漂,一时成都文人手中总有几张这样的纸,
人称“薜涛纸”。
元和四年,诗人元稹为东川监察御使,驻梓州,元稹见到薜涛纸,很惊讶,问
文友道:“蜀中有此才女,可否引见?”其此,韦臬已去世二年,40岁的薜涛已失
去了往日的风采,也消去了文人敬而远之的戒心。有人接薜涛去梓州见元稹,元稹
与大他10岁的薜涛相敬如宾,两人赋诗唱和,仅三个月交往,堪称知已。文友便拿
他们取笑,元稹很认真地说:“能与薜涛君相伴,为一生幸事。”
听元稹之言,薜涛不日回到浣花溪,她不肯再见元稹。
不久,元稹弹劾东川节度使严砺,反遭贬谪,贬至江陵府士曹军,薜涛十分担
心元稹命运,却不知怎样为他分担,只能用诗述说心中牵挂。
芙蓉新落蜀山秋,
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
日高独上望夫楼。
十年后,元稹读到此诗,感概万千,想薜涛以望夫的心情牵挂他,想与薜涛仅
三个月相识,竟牵着这么浓的情怀,不禁落下泪来。十年来,若不是皇上看中他的
诗,召回长安入斡林,还不知在哪里漂荡。人世沧桑,怎抵得一乱世知已。他写了
一首七律《寄赠薜涛》:
绵江腻滑峨眉秀
幻出文君与薜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
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
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
菖蒲花发五云高
长安成都相隔千里,两人无再相见。
薜涛晚年,在城西北的碧鸡坊建了一座吟诗楼,楼前栽了许多竹子,每日在竹
间弹琴赋诗。她给竹子起了个名字叫“琴丝竹”。她非常爱这片竹林。
死后,她就葬在这竹林中。
--
雪儿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