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Poem_ci
标  题: 现代主义及现代诗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Sep 27 08:09:24 1998), 转信


Stone_Mei(寒烟)


                       一:现代主义概述

    现代主义是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及文艺符兴,启蒙运动等名称相提并论
  的一个概念.对于文学来说,现代派指的是精神上以非理性主义为中心,以反传统为原
  则的文学创作流派.

    当传统的艺术形式不能再充分地展现这个扑朔迷离丰富多变的世界时,就需要新的
  方式,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便由此而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对生存的怀疑,绝望,对
  生命的阴晦和失落时,就导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泛滥.

    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共同倾向是怀疑正统,否定现代文明,沉向内心世界,沉向无意识,
  向往没有理性的明白却有清晰的体验,重视人的独创和想象,向往没有约束2的自我表
  现,向往真正的自由和永恒.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现代派似乎是反现实的,但骨子里却是彻底的反映现实.他反映
  的是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反映的是真实的生存状态,反映自我的丧失和追寻,
  而这追寻往往把主观世界的真实当成唯一的真实!

    一句话来说,他本身就是"苦闷的现代的象征!"



                    二:现代主义的起源及发展

    现代主义发源于1870--1890年代,唯美主义是其萌芽,爱伦.坡和玻德莱尔是其鼻祖,
  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则是其开端.尤其是玻德莱尔的<<恶之花>>,由纯粹唯美主义与
  自然主义的融合产生了现代派的第一个流派--象征主义.

    接着的较大的现代各流派有: 法国的后期象征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意大利的未来
  主义,英国的意象派诗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和英国的意识流小说.最后,又由现代主义
  走向现在还时髦却争论不休的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一些较小的但并非不重要的流派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旋涡
  派,神秘主义,二战后和的法国存在主义,法英美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派,美国
  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及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注:此处的某国并不代表该流派就限制在该国内,只是这国家是一个相对的中心.



                    三: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种带有真正求索性质的文学运动都离不开先导的哲学及思想基础.

    现代主义以唯心主义哲学及各种非理性社会科学作为他的思维活动基础和逻辑起
  点.康德的批判主义,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
  哲学,直觉主义,二战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马里坦的新托马斯主义理论,还有弗罗
  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埃因斯坦的相对论哲学变革等,构成现代主义文学的坚实而杂乱
  的精髓.

    一句话,现代主义就是远离传统的稳定平衡态的变异!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经过数十年的淘汰,现代主义文学已经产生了许多公认的名著,有名的作品更是
   汗牛充栋,这里仅仅列出一些较常见的作品:

        象征主义:玻德莱尔<<恶之花>>
                 叶芝 <<基督重临>>,<<驶向拜占庭>>
                 T.S.艾略特 <<荒原>>,<<情歌>>,<<四重奏>>

         意象派诗歌:
                 庞德 <<在地铁车站>>,<<诗章>>
                 桑德堡 << 雾>>

         未来主义:
                 马里内蒂 <<未来主义宣言>>

                                                                       
         表现主义:
                 卡夫卡 <<审判>>,<<城堡>>,<<变形记>>
                 尤金.奥尼卡<<毛猿>>,<<琼斯皇帝>>
                 恰佩克 <<万能机器人>>
                 斯特林堡 <<鬼魂奏鸣曲>>

         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 <<追忆流水年华>>
                 伍尔夫 <<灯塔>>,<<波浪>>
                 乔伊斯 <<尤利西斯>>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达达主义:
                 布勒东 <<溶化的鱼>>,<<娜佳>>

         存在主义:
                 萨特 << 厌恶>>,<<墙>>

                 加谬 <<局外人>>,<<西西福斯神话>>
                 索尔.贝娄 <<雨王汉德森>>,<<洪堡的礼物>>

         荒诞派:
                 贝克特 <<等待戈多>>,<<秃头歌女>>

         垮掉的一代:
                 金斯伯格 <<嚎叫>>

         黑色幽默:
                 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
                 品钦 <<万有引力之虹>>
                 伏尼哥特 <<世界末日>>

         魔幻现实主义:
                  阿类奥拉 <<换妻子>>
                  马尔萨斯 <<百年孤独>>

                等等,等等.


                     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的文学是不是属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世界各国的学者们仍在争论
   不休.

     一般认为,现代主义的终止和后现代主义的脱胎产生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后现代
   主义来源于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的极度膨胀,来源于商品意识的无所不在的扩张,来
   源于生命意义和文化深度的消失,来源于一切的复制化,平面化和庸俗化,最终导致的
   反文学,反美学,反文化,反对一切的极端倾向.

     哈桑曾指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现代主义--除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外
    --之所以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的权威形式,恰恰是因为中心再也不存在了,因此后现代
    主义便走向同正在崩溃的事物有着深层联姻的艺术无规状态--或走向通俗. "
    (见<<走向后现代主义>>)


                    六:现代主义在中国

     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现代主义.

     从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国一直是一种动荡和自我闭塞的社会状态,一直一厢情
   愿地循着自己的足迹徘徊前进,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精采还是无奈.

     八十年代初期,由王蒙,刘心武等一些作家率先采用意识流的小说创作手法,从此
   各种现代艺术形式蜂拥而出,乱七八糟,头晕目眩.那一段时间的文学,大多数都是肤
   浅的模仿的伪现代主义,只有结合自身民族和国家社会环境状态的文学才能称得上
   是一种真正的文学流派.

     后来崛起的余华,莫言,王朔,王安忆,韩少功等,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一些对现实
   的充分反映,对文化本质的阐述而不是东施效颦.但是,他们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
   讲,是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回归.只是,已经存在过的印迹就无法抹去.出现的便是一
   种斑驳的杂合品,看的人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现在的外面世界呢?除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仍持续如潮,欧洲的存在主义
   还有些余情未断,别的现代主义流派都已经成为历史.后现代主义,则不仅仅局限在
   文学上,它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潮,一种包含科学和艺术的文明景观,而
   且不知不觉已经渗入到各种现实中,成为席卷一切的洪流.中国,将来也会融入这股
   洪流,一条依稀有着自己特色的大支流.




                      七:解读现代诗

    对于现代主义文学来说,最主要的两种文学形式就是小说与诗.解读现代诗其实是
  理解和读懂现代诗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因为现代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非
  理性和不可分析性,解读的目的就在于正视和理解这种不可分析性,而不至于在现代
  诗的充分丰富和怪异面前显得无可适从.

    任何一种作品都是形式和内容的复合体,现代诗也不例外.现代诗的形式非常自由,
  各种各样的诗体都可能出现.但是既然是诗歌,就免不了有格律,节奏,用韵等形式上
  的限制.对于各种各样的诗体要求我们不是专业学者,不懂也没有必要去弄懂.我们关
  心的只是现代诗所给予我们的整体感觉,一种整体上和谐或者怪异反正能引起共鸣或
  者关注的韵律.

    现代诗的内容更是无所不包,所有的一切:思考,交谈,风景,行为,情绪,幻想,做梦,
  甚至随机的词语组合都可以认为是诗歌.有些诗歌专为背叛而背叛,专为发泄而发泄,
  专为荒诞而荒诞,专为无聊而无聊.我们毕竟是一个有着传统的诗歌和文学欣赏价值
  的国度,有着长时间的古老民族的价值判断尺度,这些诗歌,我们并不能全看懂,也不
  需要全看懂.我们所能作的,便是尽量去感性把握现代诗的意象,把握他的整体意境,
  获得一些审美体验,引发一些对世界的新的体会,领悟,思索和发现.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


--
※ 修改:.fzx 于 Sep 27 08:19:43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