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Poem_ci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Nov 15 20:21:06 1998), 站内信件

发信人: lux (淡水~画地为牢), 信区: Poem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Mon Aug 31 21:36:59 1998) , 站内信件

    前些日子和iami略谈了几句,就想写些关于现代诗的东西,因为委实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喜欢古诗的,所以很想推荐些现代的供大家鉴赏,
也就抛砖引玉写些自己的体会,希望大家讨论。
    其实诗歌和其他艺术体裁走的路是大致相同的。比方说画吧,无论是
中国的水墨山水还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的油画,这些古典的东西都传达着
最同样的perfect(我觉得这个字比较精确),这是种理想主义的唯美的
东西,它是不存在于人间而存在于天堂的。中国的古诗就更是如此了。它
或是勾勒出立马横戈的英雄,或是写意出怀才不遇的迁客,或是迷恋于温
柔甜蜜的两厢死守,或是沉溺于咫尺天涯的遥夜思念,诗中的人物形象都
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有缺憾也是周遭令人无奈的环境,那也平添了一种悲
剧的气氛,一种和氏壁式的瑕疵。如果用完美来形容古典是毫不过分的。
    但是当人们从理想主义的酣梦中醒来时,人做为一个个体觉醒了。在
也不能满足于昏昏欲睡的梦境,他首先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世界。于是,
在文学上现实主义出现了,在诗歌中我想应该就是现代诗吧。现代
诗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表现。看到什么就要表达什么,想到什么就要表
现什么,不管表达的是不是美,(而且往往不是美,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丑
陋的本比美好的多)只把这个实实在在的世
界描写出来,只把自己所有美好和丑陋的东西焕发出来,甚至有的时候为
了表达这世界的丑陋把他夸大突出,只是为了唤起还在沉睡的人们,这也
许就是Yixr所说的呐喊吧!
    所以大凡读诗者喜欢古诗,因为美好的事物是有种天生的吸引力的。
但是如果真的要读诗,那就不能回避现代诗。那其中焕发着一种看透一切
,改造一切的力量,这种力因其强大而无法完美,因其猛烈而无法平和,
但他那为所欲为的表现力直将一切都揭破都解析,直把诗人要表现的袒露
在读者面前,教你去爱去憎去欢欣去呕吐。
   去看看现代诗吧,因为他们其实在为大家呐喊。


发信人: Iami (子虚), 信区: Poem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Tue Sep  1 00:22:17 1998) , 站内信件

    我不同意把古体诗和现代诗比作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说法。因为:

      1。 古体诗和现代诗差别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不容置疑的,
古体诗的形式美远胜于现代诗,表征在平仄、韵律,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
运用上。诚然,形式不胜内容,穿着彩衣的丑女不会让人产生美感;但对
普通人来说,绝大多数女人总要尽其所能地去买几件好衣服穿的,好象没
有女人不注意其外表的。诗歌也如女人,格律便是好衣服。

      2。 不能说古体诗的内容不及现代诗。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摹情抒志
上,古体诗中一样有对社会的认识。杜甫的三吏三别北征,杜牧的咏史,
张元乾的《曳杖危楼去》,刘克庄的《国脉微如缕》,张养浩的《山坡羊》
都不失为佳作,与现代诗比起来其呐喊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是一些
没有名气的诗人的作品,如反映南宋权臣贾似道的' 没巴没鼻,霎时间漫天
漫地' 和' 经量' ,表达的就是对丑恶的社会的批判,精彩。当然,古体诗
反映的不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所以会看不到其社会意义。

      3。 现代诗的社会价值在降低。这也是诗的发展趋势。申包胥借秦兵
哭七昼夜秦王歌《无衣》,重耳和秦穆王宴席互咏而复晋,可惜时代已经不
回了。

    总的来说,古体诗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排除有时也过于注重
形式了,如有人为了平音的清浊不惜改变原意;现代诗则强调自由,不仅是
格律上的自由,也包括人生态度的自由。古体诗不是养在瓶子里的花。我个
人认为这种演化是一种退化的过程。


发信人: lux (淡水~画地为牢), 信区: Poem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Wed Sep  2 20:39:37 1998) , 站内信件

【 在 Iami (子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同意把古体诗和现代诗比作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说法。因为:
:       1。 古体诗和现代诗差别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不容置疑的,
: 古体诗的形式美远胜于现代诗,表征在平仄、韵律,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
: 运用上。诚然,形式不胜内容,穿着彩衣的丑女不会让人产生美感;但对
: 普通人来说,绝大多数女人总要尽其所能地去买几件好衣服穿的,好象没
: 有女人不注意其外表的。诗歌也如女人,格律便是好衣服。
   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差别果真只是形式上的吗?子虚不会说所有的诗歌内容
表达都一致吧。其实古之有四言然后屈原创楚辞;楚辞穷而五言兴,以及后来的
七言、词等等,一代都有一代风靡的艺术形式,如果各类诗歌的差别仅仅是形式
上的我想也不会古人也不会闲着没事创造出如此层出不穷的诗歌体裁
了,其实诗歌各种形式都有它擅长表达的意境,也都反映出哪个时代的情节
,如五言的古朴对应着汉王朝雄浑高古的社会环境,七言的博大对应着唐的多姿多彩的
社会背景,小令的尖新对应着宋柔弱文质的社会风气。同样现代诗所表达的
如现代人的茫然与困惑,用古体诗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知子虚感觉到没有?
:       2。 不能说古体诗的内容不及现代诗。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摹情抒志
: 上,古体诗中一样有对社会的认识。杜甫的三吏三别北征,杜牧的咏史,
: 张元乾的《曳杖危楼去》,刘克庄的《国脉微如缕》,张养浩的《山坡羊》
: 都不失为佳作,与现代诗比起来其呐喊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是一些
: 没有名气的诗人的作品,如反映南宋权臣贾似道的' 没巴没鼻,霎时间漫天
: 漫地' 和' 经量' ,表达的就是对丑恶的社会的批判,精彩。当然,古体诗
: 反映的不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所以会看不到其社会意义。
   我不是说古体诗的内容不及现代诗,至于古代诗能不能反映出我们的时代,我
也不敢妄做断言,不过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个古诗还是吟
的是绝大多数,子虚上面提到的那些是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多半是表露出一种
痛心疾首的哀愁,至于按剑而起力挽狂澜的决绝可就难得了,如果只是陈述、哀痛
我想距离那撕心裂肺的呐喊还是有差别的吧。
:       3。 现代诗的社会价值在降低。这也是诗的发展趋势。申包胥借秦兵
: 哭七昼夜秦王歌《无衣》,重耳和秦穆王宴席互咏而复晋,可惜时代已经不
: 回了。

  至于现代诗的社会价值,我想要回到那以文章取卿相的时代是不可能了,但我们
终究还是需要诗歌和其他的艺术来升华我们的灵魂,我想有这一点作用,那也几够了。


发信人: Iami (子虚), 信区: Poem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Thu Sep  3 14:45:33 1998) , 站内信件

    在没有弄清诗歌的作用前奢谈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差别是毫无意义的。诗歌是
因情生感、有感而发的,因此诗歌的作用表征在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和丑恶的揭
露与鞭挞上,无论摹情抒志咏史记事或是lux 所说的“呐喊”都没有脱离这个前
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今中外的诗歌所反映的内容并无区别。“现代诗所表达
的如现代人的茫然与困惑”也是个人情的外在表现,而且未必有“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简洁精彩。

    我之所以举的都是反映社会黑暗面的例子,是回应lux 在第一篇所说现代诗
的出现是“人们醒来看见满目疮痍的世界”。古体诗并不逃避社会,而是同现代
诗一样产生于社会,并反作用于社会的。我一直不清楚lux 所说“呐喊”具体是
什么含义,一定要做歇斯底里的疯人语才算“呐喊”?我的理解是能唤起人们的
共识就是呐喊,否则就是苍白无力的疯人语。倘若说古人没有“按剑而起力挽狂
澜的决绝”未免也看轻了古人,稼轩的“看试手,补天裂”,岳飞的《满江红》
,就连易安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语。

    当然,诗歌除了受作者的自身因素的限制外,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环境的限
制。诗歌从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曲到现代诗,格式上的翻新与社会的发
展息息相关,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使信息的增多,原有的诗歌体式容量不足以表达
情感上,而并不是内容上的扩充,而且这种翻新中很大一部分是继承。若说一种
体裁一定对应一种意境,我不敢苟同,试问在宋词中翻用唐诗是否就不合时宜了?

    我之所以提倡厚古,是因为现代诗在继承上乏善可呈。纵观中国几千年的诗
歌发展历程,格律与韵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中国古体诗歌的美所在。倘若在
泼污水时连婴儿一起抛弃,这种做法还值得提倡么?

发信人: moontree ( 月 亮 树), 信区: Poetry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hu Sep  3 20:25:47 1998), 转信

:诗一样产生于社会,并反作用于社会的。我一直不清楚lux 所说“呐喊”具体是
:什么含义,一定要做歇斯底里的疯人语才算“呐喊”?我的理解是能唤起人们的
:共识就是呐喊,否则就是苍白无力的疯人语。倘若说古人没有“按剑而起力挽狂
深有同感。只有诗人本身能够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并透过大千世界,云云众生的
生老死灭看到了世间悲剧的本质(这个就各有各的看法),以直白的笔法将这种情绪
表达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才能叫呐喊。空有喊的形式,如果不能让读者感受到
作者心灵深处要表达的东西,只能说是苍白。
在表达相同的情绪(有了内容)后,才能谈到形式的区别。呐喊本身并不就一定是一种更
值得提倡的方法。在危急的关头(当初鲁迅的情况)呐喊可以最大激发读者内心的
情感。但呐喊制后一定要提出解决方法,否则,光呐喊本身不能让读者保留更多的
兴趣。许多人都有流浪歌手的情结,就我个人看来,多少日子的艰辛在几句歌声
里所表达的东西可以直入你的内心。关于社会的问题呐喊表达的比那些委婉的
手法效果要好,但同时要求作者对社会了解的更透彻。


发信人: yixr (一个空壳), 信区: Poetry
标  题: 浅说现代诗和古诗 (汇集)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hu Sep  3 20:42:13 1998), 转信


  我不愿意卷入这中空对空的争论。我的观点是现代自由体诗和古代格律诗
  之间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题目,空论无益。对与我只能结合自身感受来谈。
  高论没有,只举两个小例子。

   1。雨巷 想必大家都读过。“春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也许朋
   友们也读过。 我想几乎每个人都会看出戴的匠心:把现代主义的风神注
   入这一古典意象。他不就象征了现代人寂寞彷徨的心态么。这不是继承又
   会是什么么?


  2。再举个可能不太出名的小诗《苍茫》。(主要因为懒不爱敲长的 :))

     苍  茫

   傍晚的落霞,
   下垂到柔静的水底
   随夕日的消逝,
   渐渐暗淡至于无色。

   森然地,漠然地,无边的苍茫。
   荡然的,懵然地,无边的苍茫。
   驮着疲倦的浅紫的人间呢?
   没入丛丛的苍茫。

   请稍微仔细的感受一下,看看它与古代的诗歌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其它的先不说。(他们为什么从吟唱到呐喊,请用心体会社会发展
 的洪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