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uangzi (秋水),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山海经是怎么样的一本书(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8日08:01:30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山海经》是怎样一部书?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山海经》的“怪”出名。其中的怪事、怪物吸引和激发了
无数学者的兴趣和想象。然而,这部怪书是怎样一部书,各家的观点却很不一致。
《山海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但司马迁认为它荒诞不经、不登大雅
之堂,“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因此对它没有什么说明。刘向、刘歆父子整
理《山海经》,将它公之于世,以为是大禹、伯益治理洪水时所记。班固依刘歆《七略
》作《汉书·艺文志》,把《山海经》列在“数术略”中探究地域、人、物等开头以判
其吉凶贵贱的“形法类”之首,这是对《山海经》性质的最早说明。东汉王景治水,明
帝赐以《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山海经》被视为衫的地理书。到《隋
书·经籍志》,《山海经》被冠于“地理类”之首,以后《旧唐书·红籍志》、《新唐
书·文艺志》等都把它归属地理书。很长一段时间,《山海经》是地理书似乎成了定论

但到了明代,胡应麟提出了异议。他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山海经》,古今语
怪之祖。”他的见解自有高明处,然而还没有说了此书的确切性质。清代编修《四库全
书》,将《山海经》定为“小说”,主伙它是“小说之最古者”。这里所指的“小说”
,是中国古代广义的小说,非今日所讲的小说。
除了把《山海经》归入形法、地理、语怪、小说之类,道教徒又把《山海经》看作黄老
之言,收入《道藏》。
本世纪初以来,学者们开始用新眼光考察《山海经》。鲁迅在《中国小说略》的《神话
与传说》篇中提出:“《山海经》……盖古这巫书也。”茅盾则从神话学角度指出《山
海经》是“一部杂乱无章的神话总集”。鲁迅的观点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许多学者所接
受。目前,学术界对《山海经》性质的看法主要有二:其一认为它是一部巫觋、方士之
书,是古人行施巫术的参考书。。持这一见解的人认为,虽然它记述了山川、异域,但
我系传闻这辞,很难考实,而且它并非以讲述地理为目的,不可视为实用的地理书。它
虽对后世志怪小说影响很大,但本身毕竟不能算是小说作品。其二是坚持《山海经》是
地理书这一传统观点。有的人还断言,《山海经》是“第二部有科学价值的地理书”。
持这派看法的大多是历史地理学家。而既是历史地理学家又精通古代宗教和神话4 顾颉
刚,则指出“这是一部巫术性的地理书”,试图在巫书和地理书之间得到一种兼顾。
《山海经》的作者虽然西汉刘秀(歆)题为尧,舜之际禹、益所记,东汉王充也这样认
为,但实在离事实太远。书中分明记载了禹益以后的很我事,又称“禹父”,引“禹言
”,提及秦汉郡县的地名,谈到铁。结此,隋朝颜之推用“皆由后人所¥,非本文也”
来解释,但¥入如此多的段落,也讲不通。现在一般以为《山海经》虽不是禹、益所作
,但其材料来源必定很早,开始是口耳相传,在流传中断增益演变,最后才写成文字。
而且此书不是成于一手,不是作于一时,也不是出于一地。有的学者分篇目业判断成书
的时间、地点和作者,并基本确定成书年代当在战国初至汉初这一段时间,但离问题的
解决还有很大距离。
还有人认为《山海经》是根据图画记述的。早在南宋,朱熹就指出:“《山海经》记诸
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云‘东首’,疑本依图画而述之。”后来明代的胡应
麟、杨慎,清代的毕沅也都认为《山海经》是《山海图》的文字说明。根据我国古代很
早就有绘制山川地图的记载,证以1973年马王堆墓出土的地形图,推测《山海经》成书
时有一种图画绘载山川道里、神人异物,是可能的。《山海经》里的一些文字也确实象
是图画的说明。但是,整部《山海经》都是图画的文字说明,还是只有 部分,意见也不
一致。我们今天所见的山海经图都是《山海经》成书以后绘制的插图。陶渊明有“流观
山海图”的诗句,但陶所说的山海图早已亡佚,不可考其绘自何时。又根据《史记·大
宛列传》,汉武帝按古图书而定昆化山,这古图书就包括《山海经》,那么其时应有一
部《山海经图》。但这套图是否就是最初的山海图呢?或者汉时有一套山海图,而《山
海经》成书时还有一套?这又是存疑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6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