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eauty (小倩☆梦里丁香雨落),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论语别裁--子路第十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23日15:03:2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论语别裁(下论) 
子路第十三

--------------------------------------------------------------------------------


    现在讲《子路第十三》篇,以连贯的观念来看,这篇文章是对上论《为政》篇
以后所作的发挥。就是说一个人学问的内在修养与外用,当然包括了过去所谓作官
的学养,乃至作人与做事的道理。

                          先天下之忧而忧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一节文字非常简单。子路问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他两个观念:一个是“先”,
一个是“劳”。这两个观念,发挥起来蛮多。

    所谓“先”,就是在“为政”的原则上作领导人,一切要为人之先。关于先,
大家都读过宋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中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这个“先”的观念,即从《论语》这里来的。中国政治哲学解释“先”
字,多半用老子的话“外其身而后身存”。为政作主管的,尤其是作战带兵的,都
是这样:自己站在前面,有艰难困苦与辛劳,我领先担负了;利益方面也是先让人
家,自己不要,这是“外其身”,而实际上最后的成功还是自己,这是领导的“先
之”的道理。

    “劳之”,也是处事领导的原则。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
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政治思想非常高。
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
则恶心生。”一个人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
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来的。所以古代许多懂得为
政的人,都善于运用“劳之”的原则,使得官吏、百姓没有机会耽于逸乐。“劳”
包括了勤劳、劳动、运动许多意义。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人在辛劳困苦
的时候,对人生的体会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发挥出来。不过这是好的一面的看法。
另一方面,也有把这个原则反用了的。所以同样一个学问,正反两面如何去用,在
乎个人的道德。这个“劳”同时也包括自己。在个人修养中,一个领导人宁可有困
难时自己先来,有劳苦的事自己先做;绝不能自己坐着享受,有困难都让别人去。
这样永远带不好人,尤其带部队,打起仗来,就看得更明显。

    孔子说了这两点,子路请益,要求老师多告诉他一点。孔子又说了一个“无倦”,
这两个字在文字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不疲劳,一切要更努力;用现代语来说,就是责
任的观念要加重,自己没有“懒得做”的感觉;从历史上严格体会,做一个政治上
成功的领导人的确是很苦的。如果恪守这种原则,即使是看公文这件工作,也令人
觉得很苦。因为真正负起责任来,往往就没有私生活,难免有时会厌倦。在前面也
说到过,历史上像周公那样忙碌辛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周朝
的政权,存亡绝续之际,维持八百年之久,可归功于周公一手所建立的典制。而且
我国文化集中整理成一系统性,也是由周公开始的。当时周公的身份、地位,用“一
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够形容。实际上,他与武王是亲兄弟,是成王的叔叔。可
是他对人如此的谦虚,如此的负责任,如此的勤劳而无倦,这种修养实在难得。一
个人在自己负到那样的重责,达到那样的地位时去体会它,才更亲切。

    上面是孔子告诉子路的三大原则。孔子为什么对子路作这样的答复?这须要我
们用头脑去思索一下了。假使子贡、子夏问从政的问题,孔子也许不是这样答复。
我们知道子路的个性很有侠气,脾气一来,动辄“算了!”或者“干了!”这一类
的个性,容易债事。有些人是慢吞吞的个性,就容易误事。所以孔子严格告诉他这
三个原则。但是,我们每人自己反省,个性上有这种成分没有?学问修养的道理,
就可在这三个重点上去体会了。

                                  才难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
    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仲弓出去做鲁国权臣季家的管事,来问从政的原则。孔子告诉他在行政上领导
政治的道理:“先有司”,有司是职务代称,也就是管事的,读古书时经常看到它。
孔子是说,首先重视每个人的职权,要制度化,不要乱来。在古代专制政治的时代,
尤其在春秋战国的时期,一个领导人,一个帝王,本身就是法制。尽管中国过去也
是讲法治的精神,但在君主专治体制下,往往有“言出法随”的情形,他的话就是
法律,他要怎样做就是法令。所以孔子告诉他不可犯这毛病,先要把权责分清楚,
制度建立起来。

    其次,领导人对人要“赦小过”。谁都难免有错误,尤其当领导人,要能原谅
人。一个领导人,不单是主管,还要兼作老师,所谓“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
领导人同时是老师,同时是父兄,对部属小小的错误,马马虎虎让他过去,充其量
喊到房间里告诫他。在历史上看到的名臣,遇到部下犯了错误,当众不说,召到房
间里,关起门来责备一顿。出了房门当主管的自己背了过,宣称是自己的错,不关
那个部属的事。古代许多大臣都有这种器度,不是用手段,而是一种厚道的修养,
这是爱人。

    第三,要能够“举贤才”,就是提拔有才能的人。这里发生一个问题了,仲弓
提出来问,他说有那么多部下,怎么知道哪一个是人才?人才的选拔不易,在历史
上经常看到有人“拔于稠人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很多人才,当他没有机
会表现的时候,永远默默无闻而埋没终生。譬如带一师的部队,这一师人当中,一
定有人才,但却没有办法发现。有了发现,就在稠人之中——在很多人之中把他提
拔起来,给他机会,随时培养出来。历史上许多前辈提拔后辈,都是这样。

    但贤才到底是难得,所以仲弓就说,无法知道谁是贤才,怎样去分别呢?孔子
说,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选。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没有表现的
机会,只好等待别人去发掘了。所谓:“博施济众,尧舜犹病诸!”

                          孔子要正什么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迁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
    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
    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有一天,子路和孔子在讨论一个为政的问题。孔子周游列国都很失意,比较好
的是在卫国那些年,而且卫灵公对他也的确很重视。所以看孔子的传记,当时许多
地方使大家怀疑,有人以为孔子可能在卫国要当宰相;有的怀疑孔子想把卫国的政
权整个拿过来。这段讨论的背景就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情况。子路有一天问道,看卫
灵公的样子,非常重视老师,假使他希望你出来从政,有意把政权交给你,“子将
奚先?”(我们要注意这个“将”字,表示当然不会成为事实,假设语气。)老师
你看为政之道,第一步是什么?第一个重点先开始做什么?孔子说,假定有这个事,
第一件事是正名。子路说:“有是哉?”这是非常怀疑的口气,意思是说,正名有
这样重要吗?因为正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所以子路不相信。并且说,老师,
人家说你是个迂夫子,你真是迂啊!名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我们注意,先讨论这个“名”。中国文化中过去的名,包括了些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后世有一门学问叫“名学”,就是逻辑、思想的研究。严格讲,正名就
是指确定思想的观念。以现代的语汇来说,“文化思想的中心”即为正名的重点。
也可以说,在逻辑思想上分别得清清楚楚,就叫作正名。

    现在“正名”的意义懂了,再说本文。孔子说,如果要谈为政,先要把思想领
导清楚。把文化思想的路线作正确的领导,非常重要。子路一听,认为文化思想是
空洞的东西,这个何必管它呢?孔子就骂他说,你这个家伙,真是野蛮、胡扯。一
个真有学问的君子,对一件事情不了解,不要乱下断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懂就是懂,不懂不要勉强说懂,就告诉人家我不懂,这才是君子的风度与修养。“盖
阙如也”,宁可保留这个缺陷,对人说这一门我不懂,没有研究。孔子教子路这一
点作人的道理后,继续告诉他“必也正名”的道理,一气呵成的说明中心思想的重
要。

    政治的重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论。在理论上讲不过
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有时我们读历史,看政治的演变,都
离不了“名正言顺”的原则。“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没有文化的政权,就没有文
化的社会,那么立法的制度就建立不好,法治没有良好的基础,一般老百姓就无所
适从了。所以领导的重点,还是思想的领导、文化的领导。这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
重要,其实影响非常深远。

    说到这里,我们若以思想问题来讲,人类的全部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思想战
争史。一直到今天这个阶段,站在哲学的立场来看,全世界人类文化的思想,正陷
落在瘫痪状态,空虚贫乏。讲好听点是物质文明在发达;讲难听点是物质的欲望在
扩张,蒙蔽了人类的智慧。也许目前感觉不到,再过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感到的。
因此我们现在对于自己的文化复兴,要作承先启后融贯中西的工作,这是刻不容缓
的重大使命。从事文化工作的人,要晓得自己这神圣而艰巨的责任。是谁给的责任?
是自己要自己挑的,挑起继往开来的重任,才能搞思想。如果以现实的环境来看,
搞思想的人常是穷苦一生,默默无闻。但每个历史的演变,都受这种潦倒一生的人
思想的影响。在他本人死后,领导了世界人类。以个人的现实生活来讲,搞思想、
搞文化的穷苦一生,对他有什么用?可是他精神生命的价值就是如此伟大和长远!
这就看个人的认识,自己选择要走什么路。

    现在引伸孔子提到的“正名”问题与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如果到了“民无所措
手足”的状况,一般人无所适从,不晓得走哪条路好,那就问题大了。我们不要忽
略了这个问题。有些事看来毫不相干,但影响的后果非常大,这就叫做文化思想了。
文化思想看来毫不相干,但形成时代潮流,对国家命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甚至可
以说文化思想左右了历史,所以在政治哲学的观点上就更要注意了。一个政治领导
人,对于许多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情,譬如路上丢一个香烟头,是毫不相干的,但
你丢一个,他丢一个,人人都丢一个,就形成了都市污染,积微成渐,不相干的事
成了大问题。就是孔子讲的,名不正,思想就不纯正,“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个
时代,老百姓不知哪个思想是对的。

    所以孔子的结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这个“名”字包括了思想文化的
内涵。同时由此可见,思想文化在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而且我们真正的传统思想,
事无不可对人言。在理论上,逻辑上绝对站得住,不是空洞的理论,一定可以做得
到的。现在思想的风气,都是讲“应用”的思想,不是基本的哲学思想。因此人心
愈乱,民风日下。

    孔子所以说为政的道理,首先是思想文化的问题。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思想文
化和言语行为的原则,就是讲究实践的,说得到一定做得到,而且很容易其实的做
到。这就是中国政治哲学最高的原则;不谈虚无高深的理论,要其实可行。总之,
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最重要的,这个思想就归于“正名”的内涵,缩小范围,就
是名称与观念的重要。所以我们平常作宣传的人,用一句标语,一句小标题,也必
须要经过仔细研究,搞错了,也可说就是“正名”的偏差。

                            问舍求田

    下面大体讲作人的道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
    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
    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樊迟有一次向孔子请教农业的技术问题,稻子要怎样种得好。孔子说,那你不
要问我,不如去问有种田经验的老农。樊迟又问如何种菜种花。孔子说,这些事你
问我,我不是不懂,但只懂一点,不如去问老经验的种菜、种花的人。樊迟退出去
了以后,孔子就对学生们幽默的说,樊迟这个小子,竟来问我这些农业技术问题。
其实,我只教你们作人做事的大原则,并没有教种菜的技术。如果身居上位,作一
个领导人,本身好礼、诚敬,下面就自然敬业乐群了。这点我们应当要注意,在任
何地方,领导人的意向,有一点偏向于某一方面,不久之后,整个风气都会偏向某
一方面。不但是坏的偏向会出毛病,好的偏向如果不善加引导,也会出问题。所以
道家、儒家都讲无为而治,由此知道领导人的学养,是要很注意的。孔子现在是讲
好的偏向,他说上面的人处处好礼,讲究文化思想,下面的人就诚敬严肃,成为风
气了;上面的人如处处爱人,牺牲自己,帮助别人,那么下面的人心,受上面的影
响,当然人人都服从你。尤其带兵,所谓“先之,劳之”,在艰难困苦中,先替下
面的人想办法,只有一餐饭可吃,让大家先吃,有剩的自己再吃,不然自己饿肚子。
当然不能为了手段才如此做,要真诚的这样做,那么人民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上
好信”的信,不但指有信用,讲了的话兑现,还包括了信人、信己,要做到疑人不
用,用人不疑。那么下面对你没有不付出真感情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人心归向,
贤才毕集,百姓感戴,携家带眷,前来依附,还怕没有人来替你种田吗?

    但话说回来,后世儒家的知识分子,因此都不肯自力谋生,只想作领导人——
作官的毒素也种因于这种思想流弊了。实因误解孔子的教学生主旨所致。

    因此,下面便说到从政与个人修养: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以为?

    孔子说,学识的修养基本,要先读诗。并不是要政治家成为一个诗人,因为春
秋战国以上的文化思想,直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时代的《诗经》,可以说是包括
了一切知识的通才之学,所谓虫鱼鸟兽的名称,以及人情风土的知识,由诗的内涵
中都可以了解。培养一个政治人才,必须先使他有充分学识,成为通才,样样都会。
在古代知识范围,比现在简单。读诗读得好,学识渊博,不一定做事做得好。所以
读诗以后,要授之以政,给予经验了。

    如果所学与行政配合不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不能通情达理,那就要外放出去,
使于四方,各处去多经验、多历练。这就和后来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
道理一样,经验不够,就使于四方,到处去增加人生的经历,然后再回来考察他,
如果处理事情还是不能专精、深入,那么再培养、训练也没有用。这种人才,只能
成为书呆子,从唐代以后,多半是打入翰林院。明清两代,进士出身进翰林院的很
多,进了翰林院,就是进入研究院去研究研究,有很高的名望,很高的待遇,可是
难得外放作官。在过去有许多人一辈子都待在翰林院里,如果经翰林院出身,而能
再从事地方行政的,我们从清朝两百多年的史实来看,多半成为双料大员,纵不能
成为国家了不起的能臣,至少也不太错。看看清朝翰林院的制度,是非常妙的,仅
仅书读得好的人,就只好翰他一笔在此林中了。所以孔子说,书读好了的人,从政
经验不够,就派他到外面多经历人情世故。回来还不能深入,就不是从政的大才,
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由此可见人的才具与学识,不一定能够完全配合得起来。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
是人为的。领导人本身端正。(正字包括的意义很多,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
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
正。如果本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结果是没有用的。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这是孔子对当时历史文化的一个批判。他生长在鲁国,也继承了鲁国的文化,
鲁国文化要保存周朝文化和周公流风遗政的精神。后来孔子多半在卫国,在卫国住
得比较久。由卫国回来以后,才正式从事著作,删诗书,定礼乐。他认为卫国的文
化、政治,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还能始终保存着周代封建当初的“兄弟之邦”的精
神。孔子这句话是感叹,也是赞美。总之,言下之意,颇多感慨!

                          斗屋升基之争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
    有,曰:苟美矣。

    孔子在卫国看到一位世家公子,并不是近代语所谓的公子哥儿。古代的公子是
世袭的,大体上都由长子继承。除非这个家族犯了罪,否则是代代相传下去的。例
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等等,这些都是公子。他在卫国看到一个世家公子名字
叫荆,这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包括他的思想观念和修养,都很值得推重。譬如在
修缮房屋这件事上来说,刚刚开始有一点可住时,他便说,将就可以住了,不必要
求过高吧!好比有一幢配给的房子,虽然小了点,人口多住不下来,将就在走廊前
加一小间,马马虎虎够了就好。后来又扩大一点,修好一点,他就说,已经相当完
备了,比以前好多了,不必再奢求了!等于原来配的房子只有十二个榻榻米,现在
改了第一期的国民住宅,好了一点。他说好了,已经很受用了。后来又扩充一点,
他又说,够了!够了!太好了。

    孔子讲这件事,在我们初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岂但卫公子做得到,我们
大家都做得到。所以有时候读《论语》,觉得把这些话都记载进去,好像圣人的经
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读书要与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的增长相互配合。我
们要知道,古代一个世家公子,可不那么简单。据我所了解,有些朋友因家庭出身
不同,吃的穿的硬是很讲究。有一位朋友,年纪相当大,名望地位也很高。他托人
买一件汗衫,因为是老牌子,找遍了香港、英国,后来在香港一个老店才买到,价
钱非常贵。代买的人也买了一件,穿起来的确舒服。这位先生对日常生活,就是如
此考究。他也有他的理论:没有钱宁可不买,要买就要买好的。譬如皮鞋,一双好
的皮鞋,又舒适,又漂亮,又牢固,可以穿两三年。花两百元买一双普通皮鞋,几
个月换一双,计算下来,花的钱一样,既不舒服,又不好看。皮鞋如此,其他也是
一样。这就知道,世家公子的习气,确是不同,由此也就了解到人生,所谓“从俭
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一个穷子小出身,渐渐环境好了,自然会奢侈起来,这种
习惯容易养成;用惯了以后,一旦穷了,再要想俭省,就困难了。

    所以孔子提出卫公子荆的这个观念,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的四书五经,教年
轻人去读,在他们是一件痛苦的事,实在难懂,像这些必须要配合人生的经验去体
会。如果在学校里教这些书,仅从文字上讲解,学生听了自然会反感的。这实在难
怪学生,只好责怪“人生”了。

    其次说到盖房子,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讲到郭子仪:唐明皇时候,安禄山作乱,唐室将垮的政权,等于他一个
人打回来的。在历史上,唐代将军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个人。他退休以后,
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在兴工建筑的时候,他闲来无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
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这名泥水匠对郭子仪说,
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
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他这番话,拄着杖走了,
再也不去监工。这个泥水匠讲的,是祖孙三代的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就
想透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更通达了。

    第二个故事,唐末杨玢在尚书任内,快要告老退休的时候,他在故乡的旧屋地
产,有些被邻居侵占了。于是他的家人们要去告状打官司,把拟好的起诉书送给他
看。杨玢看了,便在后面批说:“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
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他的家人看了就不去告状了。

    第三个故事,和杨玢的类似,据说(待考)出在清代康熙、雍正间的桐城人张
廷玉。他是清代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据桐城朋友说,桐城有一条巷子名
为“六尺巷”。张廷玉当年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地,官司打到县衙
里,张家总管便立刻把这件事写信到京里报告相爷,希望写封信给县令关照一下。
张廷玉看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诗寄回来,这首诗说:“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
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的总管于是立即吩咐让了三
尺地出来,那个邻居看到张家居然退让了三尺,他也让了三尺出来,于是留下了六
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条巷道。

    从这几个故事,我们就可了解孔子之所以讲到一个世家公子的生活,能够修养
到“知足常乐”,只求温饱,实在是很难得的。像这样修养的人,如果从政,就不
会受外界环境的诱惑了。

    刚才提到郭子仪的起建汾阳王府,我们再看看唐人的两首诗: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赵嘏经汾阳旧宅诗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年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
                      ——张籍法雄寺东楼诗

    上面两首诗的词句都很简单,但包涵的意味却发人深省;比起“长城万里今犹
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如何?

                          政治、经济、文化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有一次孔子又到卫国去,他的学生冉有跟着去服务,到了卫国一看,政治很清
明,社会进步了,繁荣起来了。于是孔子说,好呀!好繁荣呀!冉有就问,像这样
繁荣了,再进一步该怎样做?孔子说,使社会繁荣,是为政的原则。繁荣了还不算,
还要使国民经济基础稳固,人人富有。冉有又问,社会繁荣了,国民收入也提高了,
那么再进一步又该做甚么呢?孔子说,那就是文化与教育了。仅是繁荣了,如不加
上文化教育,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民族,会堕落、沉沦的,这是很严重的。繁荣、
富有、文化教育,是政治发展的三阶段。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这是孔子平常的感叹。他感叹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行。孔子在这里说,假
定真正有人相信我,“期月而已可也”,期月就差不多了。如果照我的政治理想去
做,三年的时间,这个国家就有大成果,可以变成一个富强康乐的国家。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看这一节书,首先要了解,孔子是引用古人的话。其中“善人为邦百年,亦可
以胜残去杀矣。”这两句话,是孔子以前的古人说的,只有下面一句“诚哉是言也!”
是孔子自己的话,也就是孔子对于古人那两句话的感想、评语。以现在的话来解释,
孔子说,这两句话的确说得不错,真有道理!

    这一节书是连接上面政治发展三个阶段:繁荣、富强、文化教育的振兴一直下
来的。讲到繁荣与富强,我们想到现代的情况,像全世界都在谈发展观光,观光就
是社会繁荣的前奏。现在这样,过去历史也是这样。所谓观光,不免要连带有许多
对社会风气不好的事,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

    试举一个例子:曾国藩打垮了太平天国,收复南京之初,当然,南京在兵乱之
后,经济非常衰落,老百姓非常困苦。曾国藩第一步工作,就是恢复秦淮河的游乐
事业,歌台舞榭,什么特种营业都有。这些一恢复,经济的复兴就来了。经济的原
理,有如美国人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你口袋里的钱,放到我的口袋
里来。读了几年经济学,不如这句话实在、实用、有道理。好逸恶劳是人的常情,
要使有钱的人,把钱花到南京来,当然最好就是发展娱乐。曾国藩不但第一步恢复
了秦淮河的游乐事业,而且像他生活那样严肃的人,为了繁荣地方,听部下的建议,
自己还到秦淮河去逛逛,以示提倡。曾国藩还遇上几个名妓,其中一个死了,曾国
藩送了一副挽幛,题道“未免有情”。更相传其中有一个妓女,艺名少如,也颇有
文才,要求曾国藩送他一副对子。曾老先生打算用他的艺名“少如”这两字嵌到联
中,先写上联:“得少住时且少住”,意思是能偷闲在这里休息片刻就休息片刻。
因为要考这女孩子的文才到底怎样,便要他自对下联,不料这女孩很调皮,开了曾
国藩一个大玩笑,提起笔来写道:“要如何处便如何”。这只是相传的故事,并不
完全可靠。但曾国藩为了使南京地方的经济复苏,先恢复秦淮河的繁荣,这是一个
史实。

    然后就是管子的政治道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最后是文
化教育,真正的文化教育。古代中国政治,为王道的道德政治;后来讲事功,是来
自霸道的思想,不是王道。王道政治的代表,在三代以下是周朝。经过好几百年,
祖孙几代的努力,他的文化风气才养成。所以周朝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那
么久远,乃至变成中国文化的渊源。这就是所谓“善人为邦百年”,急进是不行的。
一个理想的政治风气,最后孕育成一股文化的力量,不是简单的。但这种不以事功
取胜,以道德为先,才可胜残止杀,化解人们彼此斗争、仇恨、残杀的心理。但是
一个社会、国家,要达到这个程度,必须有百年的教育,百年的文化,不可能在短
时间内完成,要经过三四世才行(一世三十年)。孔子年纪大了以后,有了丰富的
经验,所以这两句,说得非常切实。换句话说,文化历史的成果,不是一下子做得
到的,起码要百把年,好几代才能做到。所以急求事功,往往没有好的结果。因此
接下来说:

                          仁德须加累积成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对于王道仁政的推行,孔子在这里,再作一个原则性的定论。他说要实行王道
的仁政,亲眼看见成功,是很难做得到的。必须要加以时间的培养,隔世或隔代的
努力;有了安定的社会基础,有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教育,然后才能“世而后仁”。
我们看历史,先不管王道不王道,每一个朝代真正的安定,都要开国以来百把年的
根基才行。从近代史来说,就看清朝一代,他们由孤儿寡妇带了三百万人入关,统
治了四万万人,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把年来的努力,才开始有真正的安定。
像“春满乾坤福满门”,描写当时国家、社会的安定现象,实在也是得来不易的。
可是在乾隆的末期就又开始变了,马上又走下坡。再回溯上去看明代、宋代、唐代,
甚至汉代,都是如此。每个朝代开始,社会在大变乱之后,真正过安定生活走上轨
道,大体上都要百年的时间。当然恢复很容易,长治久安比较难。所以那年去日本
开中日文化会议,我曾面对他们的国会议员、大学校长、教授们说,我到了日本,
看见东京的繁荣,日本朋友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这并没有什么稀奇,一个国
家,一个社会,安定下来,二十年时间,谁都做得到。但你们日本人要知道,日本
今日的繁荣,是中国人三千万军民的血汗所施予的。我说世界上两件东西最可怕:
一是刀,一是钱。过去你们军国主义,把刀磨快了想统治全世界,后果怎样你们已
经知道了。现在你们有了钱了,又想买通世界,这种思想将来所得的后果,一样可
怕……”

    闲话少说,再回到正题,我们要注意“必世而后仁”这句话,经过一世,才能
行其仁政的道理。例如一个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孩子,希望后代优秀,也要“必世
而后仁”。培养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儿女有所成,还不大可靠;儿女如果照你
的教育,再教育下去,到孙子这一代,才有希望。相反的“世而后败”,试看社会
上富豪之家,也几乎没有超过三代的殊荣。做父母的很辛苦,白手成家;第二代做
儿子的虽然不太过分,总比老子会花钱;到孙子一代出手可大了,完全是纨绔子弟
的作风,甚至有些马上败掉了;因此又轮到第四代曾孙在闹穷。穷了又再俭省成家,
如此循环往复,永远像一个轮子在转。

    这里又顺便讲一个故事。陶朱公的次子在楚国犯了死罪。因为楚王有信任的大
臣庄生与陶朱公很有交情,于是陶朱公的太太要丈夫写信给他,把儿子救出来。陶
朱公打算叫第三个儿子带黄金千斤,连同信件去见庄生,相信不会有问题。可是长
子不肯,因为宗法社会的长子,有特别的地位,有责任与权力,所以争着要去。但
陶朱公不答应,他说如果长子去送这封信,一定是把老二的尸体运回来,不是把人
救回来。可是长子硬吵着要去,太太不懂事,帮长子说话。陶朱公被吵得没办法,
于是就让长子去了。不过同时吩咐太太准备好次子的丧葬事宜。长子到了楚国见到
了庄生,交上了书信和黄金。庄生因为是陶朱公的事情,不能不办。适逢这年楚国
有灾,古代相信天象,每逢天灾。国家要做好事以求化解。于是庄生去见楚王,建
议大赦,楚王接受了他这项建议。但这个消息泄漏出来了,被陶朱公的长子听到,
他就后悔老二的事用不着托庄生,大赦一定会放出来的,千斤黄金白送了,心里舍
不得。殊不知这次大赦,正是庄生为了救他的弟弟想出来的办法。所以又去看庄生,
提起大赦的事。庄生当然很聪明,立即知道了他的心理,就写了一封回信,将千斤
黄金退回。对他说你弟弟的事刚好遇到大赦,用不着我帮忙,我可以不管了。然后
庄生连夜进宫再见楚王,请求慢一点发布大赦令。他报告楚王,在大赦令的范围中,
有一个死犯是陶朱公的儿子,如果不把他先正法,别人还误会我庄生贪污,误会你
楚王不公平。于是楚王下令把陶朱公的次子杀了,翌日颁大赦令。陶朱公的长子只
有把弟弟的尸首运回,家里却已布置好了灵堂。陶朱公的家人问,为什么事先会知
道这样的结果?陶朱公说,我们白手成家,大儿子跟着吃苦出身,对钱看得太重,
岂肯轻易花用。而这位老友最清贫,绝对不会受贿赂,我送给他钱是私人感情,他
才肯受用。而我们的三子,出生时家里就很有钱,他花钱花惯,送了千斤黄金,绝
不会心痛,也绝不会再去问的。我所以断定,老大去了一定是把兄弟的尸首运回来。
这则故事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去体会,涉及到个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心
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等等。

    所以说我们这一代的儿女,再好也有问题存在;主要的,他们在此时此地长大,
安安定定,由小学读到大学,父兄尽管穷,他们的学费和零用钱总有得用的,他们
哪里真能晓得世事艰难?所以说要在痛苦的环境中施予教育,必要置之死地而后
生,他才能真正知道人生、社会、国家、民族的重要,将来也许他会有远大的成就。
由此理扩而充之,讲到国家天下,使它合于王道仁政的原则,“必世而后仁”,这
是不易的定论。

                              正己而后正人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这是中国政治思想重点所在,也是孔子所说名言——“政者正也”的引伸。主
要是要求于领导人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春秋》责备贤者”的惯用
语。这是说明孔子作《春秋》的主要宗旨,是为了时代的衰颓,社会风气的败坏,
尽他对于历史的责任。他并不苛责一般人,因一般人大都是盲从的,听命的;他责
备的是领导者,当权者,或者有道德学问而负这种责任的贤者。倘使这些人搞错了
方向,会导致历史的重大罪过,因此《春秋》以中正责备贤者。《论语》中这里的
观念也是如此,解释为政的道理在于先求自正,后来曾子《大学》的正心诚意等一
系列思想,也是孔子这一观念的引伸、演绎。到了唐代,真德秀著《大学衍义》、
《心经》(儒家的心经)、《政经》等书,就是强调这个重心给帝王和领导者看的,
所以唐代以后,用《大学》、《中庸》的正心诚意思想,作为领导人必然的修养,
也是根据孔子这里的思想。

    这里在文字上的解释很简单,政就是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这
句话译成现在的白话文就是:假如本身公正,去从政,不必讲,当然是好的。“不
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政者正也,要正己才能正人。假使自己不能端正作榜样,
那怎么可以辅正别人呢?

    下面跟着这一政治原理,描述一则冉有的故事。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
    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这一段记载很妙,也是孔子的幽默处。孔子学生冉有,当时在鲁国的权臣季家
做事,职位很重要。在鲁国的历史上,季家当时很糟糕,想争夺政权,不臣的迹象
都显露出来了。在上论《八佾篇》中就曾记载,季氏旅于泰山,孔子曾找冉有,问
他能不能想办法救季家,纠正他的思想。冉有说不能,可是冉有还在季家做事,有
一天冉有退朝后,见到了孔子。(中国古代都在朝上处理公文,也等于是现代每天
的朝会,讨论政治,处理公事。)

    说到这里,我们有许多感慨。现在大家都觉得每天的会议太多,头大得很,这
是中西文化合璧的过渡时期的现象。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人事变化古今大不相同。
古代官制人事比现在少得多。就清代而言,康熙年间,全国上下二十余省,从中央
到地方的正式朝廷官员,只有二万五千多人。就此人数,办理约四万万人的政治事
务。当然,我们看到清末的政治非常腐败,但是在腐败中间,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就说那时腐败衙门的师爷们,每天上班,大多已在下午两三点钟,吃过午饭,睡好
午觉,鸦片烟抽足以后才上班。可是他们今日事今日了,难得有拖到好多天才办的。
难道说这是制度问题?实在难以下一评断!

    再看古代,皇帝都是早朝,非常辛苦。就以清朝的皇帝而论,承继中国五千年
文化的正面,专权到了极点,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以致皇帝从来不能睡得舒服。凌
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如果贪睡起不来,就有一个老太监跪下来叫;如果叫不起来,
就由另一太监,打一铜盆热水,绞一条热热的面巾,覆到仍在睡梦中的皇帝脸上,
替他擦一把脸,硬把他拖起来,替他穿上龙袍,拉着去主持早朝。吃饭也没有人陪,
孤家寡人一个人吃。清代先祖的法制:不能由皇后陪,最多下命令找一个喜欢的妃
子陪他吃。人到了这个地步,权力固然可爱,可是有许多事情,就没有味道了。我
们顺便讲到这些,是要注意早朝制度。

                            闲话一句

    几千年来,一切国家大事,都决定在早上,乃至个人的处理政事,也是如此。
如曾国藩当年理政,就不大开会,而是找部属们一起吃早饭。有一个人不到齐,他
就不动筷子,利用吃早饭的时间,讨论了事情。所以对于过去的早朝和现在的会议,
我们可以好好对比研究一下,对于自己国家将来制度的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一点。

    这里是说,一天冉有退朝回来,孔子问他为什么今天回来这么迟?冉有告诉孔
子,因为有政务须要商量。孔子说,我清楚得很,看起来好像是国家的大事,虽然
我没有参加,不过就好像亲自听见一样。孔子这个话非常幽默,想来,他说此话时,
一定作了一个幽默的微笑,等于打冉有一棒。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
    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
    “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一天问孔子,他说一般人都说,不要随便说话,尤其是从政的人,在上
面领导的人,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兴邦”,有这个道理吗?孔子说,话并不是那
样说法。“一言而可以兴邦”,这句话是一个原则,譬如说有一句一般人都知道的
话“为君难,为臣不易。”这不就是一句话吗!做领导人困难,做干部也不容易。

    这也就是孔子的机会教育,他对自己的国君,不好意思直接教训。可是趁这个
机会,举出这句话来作例子,无形中教育了他。鲁定公本人就是领导人,所以他说
假使一个人懂了“为君难,为臣不易”这句话,就可以兴邦了,事业前途无量了。
这段文字很简单,如以历史的事实来讲,一言可以兴邦的史实很多,试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论:“创业难,守成也不易。”就是这个道理,不
但国家天下事如此,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由贫穷而变成富有,是创业难,至于子
孙的守成,又是一个大问题。究竟哪一个难?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上,素来认为两
皆不易。另一个例子,宋高宗曾说过,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其实这句话,春
秋战国时,卫国的蘧伯玉也这样讲过,人由于年龄的增加,经验的累积,回过头一
看,才发现过去的错误。这些都是“一言兴邦”的实例。

    引伸到下面的“一言丧邦”,一句话而亡国的,又可以举很多例子了。历史上
楚汉之争,刘邦的长处,是听从别人的话,他的所以成功,是对于别人的好意见马
上接受。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上一些成功和失败人物的性格,会发现很有趣的对比。
有些人的性格,喜欢接受别人更好的意见;不过,能立刻改变,马上收回自己的意
见,改用别人更好意见的人太少。刘邦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而项羽对于自己的主
意就绝对不会改变,绝对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对于这一点,在个人修养上是要注意
的,尤其作为一个单位主管,往往容易犯一种心理上的毛病,明明知道别人的意见
更对,更高明,可是为了“面子”,为了“下不了台”而不接受。这种心理,大而
言之是修养不够,小而言之是个性问题,自己转不过弯来。现在,我们看看项羽在
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决定:当项羽打到咸阳的时候,有人(据《楚汉春秋》的记载是
蔡生,而《汉书》的记载是韩生。)对他说:“关中险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
都以霸。”劝他定都咸阳,天下就可大定。

    关于这一点,我们中国历史上曾有很多研究,国都应该定在哪里?历代都有讨
论。宋元以前,首都多半在陕西的长安,宋代因为国势非常弱,定都汴梁。当时也
曾有人认为洛阳是四战之地,不宜为首都。往下元、明、清八百多年来,首都则在
北京;民国成立以后,对于定都的争议,当时也有许多主张。一派主张定都北京;
一派主张定都南京;还有人主张定都到咸阳;又有人主张定都北京或南京都可以,
但是应该在长安、武汉等地设四个陪都。这一派人看到了将来国家的大势,要与国
际的局势相配合的。一个国家究竟定都在哪里,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方面的
配合都很重要,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现在为了配合将来时代,预为国家的大计研
究,这些历史,乃至于近代史、国际现势,都要研究。这是题外闲话了。

                          风头主义的英雄

    我们再回来讲,项羽对这个定都的建议不采用。他有一句答话很有趣,也是他
的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就凭了这句话,他和汉高祖
两人之间器度的差别,就完全表现出来了。项羽的胸襟,只在富贵以后,给江东故
乡的人们看看他的威风,否则等于穿了漂亮的衣服,在晚上走路,给谁看?他这样
的思想,岂不完蛋!所以项羽注定了要失败的。而同样的事发生在刘邦的身上又是
怎样呢?

    刘邦大定天下以后,他自己的意思要定都在洛阳。但齐人娄敬去看他,问他定
都洛阳,是不是想和周朝媲美。汉高祖说是呀!娄敬说,洛阳是天下的中心,有德
者,在这里定都易于王;无德则易被攻击。周朝自后稷封邰,到文王、武王,中间
经过了十几世积德累善,所以可在这里定都。现在你的天下是用武力打出来的,战
后余灾,疮夷满目,情形完全两样,怎么可与周朝相比?不如定都关中。当然有一
番理由,张良也同意,刘邦立即收回自己的意见,采纳娄敬的建议,并赏给五百斤
黄金,封他的官,赐姓刘。

    以这一件强烈对比的史实,清代嘉道年间,有个与龚定庵齐名的文人王昙,写
了四首悼项羽的名诗,其中有一首还说道:“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
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早摧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
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这是王昙悼项羽有名的四首诗之一。“秦人天下楚人
弓”,典故出在春秋战国时,楚王的一张宝弓遗失了的时候,人家向他报告,这位
皇帝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意思是说皇家保存与百姓拿到,都是一样,不
要太追究。王昙引用这个典故,说秦始皇死了以后,中国人的天下,凡是中国人都
可以出来统治。“枉把头颅赠马童”,指项羽在垓下最后一仗,被汉军将领四面围
困的时候,他回头看见追杀他的,正是他一个投降了刘邦的老部下,名叫马童。马
童见他回头,侧过脸去。项羽说,你不要怕,你不是我的故人马童吗?听说刘邦下
令,凡得我头颅的可赏千金、封万户侯。你既是我的故人,就把这颗头送给你。于
是项羽自刎了,这也就是项羽的气魄。“天意何曾袒刘季?”刘季是刘邦的名字,
这是说项羽“非战之罪,天亡项羽”那句话的错误,而项羽的错在哪里呢?“大王
失计恋江东。早摧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
中。”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关键。

    这里再插一段闲话。说到历史很妙,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烧书,对中国文化来说,
是一个大罪行。但是他的罪过,也只能负责一半。因为秦始皇不准民间有书看,把
全国的书籍集中起来了,放在咸阳宫,后来项羽放一把火烧咸阳宫,这把火连续不
断地烧了三个月,有多少书籍、多少国家的财富,由他这把火烧掉了。所以严格说
来,中国文化根基的中断,这位项老兄负有很大的责任。但后世却把这一责任,全
往前面秦始皇的身上推了。至于项羽的责任,由于对失败英雄的同情,就少提了。

    我们由“一言而可以兴邦”的思想见解,所以又牵引出许多闲话。现在我们的
国家,东方的国家,全世界的国家,都受了美国一句话的害,也就是一个政策的害。
美国的什么政策?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所谓“不准打胜利的仗,打有限度的仗。”我
们这一代的历史,大家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很显著的感觉,正是“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都在这个时代中,就没有感觉到,假使我们退后一百
年,或超前一百年来看这段历史,看看美国人这一政策的结果,害死了多少人?破
坏了多少国家?这个想作世界盟主的决策有多么滑稽!多么悲惨!“一言丧邦,一
言兴邦。”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由历史上的故事,比类引伸体会,必定更为亲切。
同时,我们身为现代人,再由现代丑陋的一面去看看,更可了解这道理。

    下面也是一样,鲁定公问,有人说一句话就可以亡国,有没有这种事?孔子说,
这个也一样的,不是如此随便解释就可以的。接着下面孔子讲的这句话就很妙了,
他说有人说,我并不乐意作君主,只是为了言出法随,谁都不能违背,可以完全依
照我的意思,达到我的理想,这样才过瘾。孔子为什么对鲁定公说这个话呢?其实
这情形也不止是鲁定公一人犯的错误,一般人都有他同样的毛病。试想为什么人总
喜欢抓权呢?因为有权力的人才能够随心所欲,才能够控制别人听自己的命令。所
以归纳起来,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以这种心理来从政,那就错了。下面的人不反对,
并不见得你个人的意见就是对的。问题在思想的本身,在于领导人的意见本身对与
不对。如果意见是对的,应该绝对信仰,不能违抗;如果领导人的思想不对,而要
人们一定都服从他,这就要丧邦了。

    “一言兴邦”与“一言丧邦”,连起来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大概地举了过去的
历史,以及我们自己在这个时代的风暴中,所亲身体会的经验,希望大家对这一节
能有更深的体会。

                              画龙点睛

    下面另外提到一个人叶公,他也是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用我们的口头语讲起
来是一个小皇帝。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叶公好龙”,就是有关于他的典故。前面曾
经提到过,此人在宫廷中墙上、梁上、柱上,到处画的、雕的都是龙。因之感动了
真龙来,他却又吓死了。后人对于好讲道德,而真要他行德时又不干了;又如好交
朋友,而朋友有困难时又不帮助了,这一类事故,便引用叶公的故事,说此人讲德
道、好交友,如“叶公之好龙”。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春秋时,人口少,土地辽阔,很需要老百姓,所以孔子说,能够做到近者悦,
远者来,就是最大的成功了。在领导人来说,跟随的人,不愿离开;在外面的人都
想回来;别处的人都想来投效,这就成功了。相反的,在你身边的人想离开,在外
面的人没有向心力,这就有问题。孔子这两句话,后世更引伸到外交上,能够与邻
近的国家,相处得敦睦;而距离远的国家,也愿意来交往,这就做得很成功。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
    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见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做地方官的为政大
原则。这就是前面提到过,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做一个地方首长,行政、
建设等一切制度,要顾全到后果,为百年的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的就
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接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两句名言,大家都懂得,不须多
说了。

    下面举的一个例子,是法治思想与法理的重点,同时也与社会的道德观念有关。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
    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这个社会里,老百姓的思想、性格都很直爽,不狡诈。
一个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的儿子会挺身而出,作证人。我们这个社会风气有多好!
叶公这个话,我们要注意。无论是研究法律的,研究社会制度的,研究政治的,尽
管只看到这么几句话,要领会出,对于社会心理、政治心理、法律的最高法理、犯
罪心理,都有关系。

    孔子听了他这几句话,答复说,我们那边社会的情形,与你们这里就这不同了。
如果儿子做错事,当然父亲为了亲情,会为儿子隐瞒一点;父亲做错了事,儿子也
当然替父亲隐瞒一番,这是人情之常。也许你看来这样不够诚实,不够直爽,可是
所谓直的道理也就自然在其中了。这就是中国后世所谓法律不外乎人情的意思。假
如讲法治的道理,父亲偷了东西,儿子告密,并没有错,在法律的观点上看,是合
理的行为。从人情上看,作心理研究,这一对父子之间,早就有问题存在了。人与
人之间,不要说是父子,即使朋友之间,也不免有这一点感情。如果人没有这点感
情,而认为一定要这样做才是对的,这个问题很大。所以这一段,作深入的研究,
就有很多道理可以贯串了。

    接着转了一个气势,上面是谈为政有关的问题,下面则谈学问修养方面。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讲到这里我们要注意:孔子的整体思想都在谈仁,究竟对“仁”下的定义是什
么?千余年来,对于孔子的仁,敢下一个定义的很少。《里仁》全篇讲仁,那都是
讲仁的用,仁的行为,《颜渊》这一篇,孔子讲到仁,他下一个定义“克己复礼”
为仁,这是仁的体。颜渊再问方法,孔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就是修养到仁的方法。

    现在《论语》已讲了一半,如果明辨一下,孔子的“仁”究竟是什么?我的感
想,只可引佛学上一句话:“众盲摸角,各执一端。”从《论语》上所看到的孔子
思想,都是讲仁的用。如勉强抓住其中那一点,就认为是仁的全体,就等于“众盲
摸象,各执一端。”仁在孔子的思想中代表了很多,从形而上的本体,到形而下万
事万物的用,都归到仁。

    现在樊迟问仁,孔子讲的是对个人修养的仁,他说自己平常的言行,恭敬而诚
恳,做事尽心负责任,对长官、朋友、部下,对任何人无有不尽心的。恭、敬、忠,
这三个要点具备了的人,即使到了毫无文化的野蛮地区,也是了不起的。这是仁的
用,他希望学生们在内圣外王的修养,都能做到这个重点。

                          是不是——士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
    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
    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
    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上面曾经讲过“士”的观念,从一般的习惯,认为古代所讲的“士”就是知识
分子,这个话实际上很笼统。古代的士,必须内在的道德,外在的学识,两方面都
很好,才能称作士。子贡这里请教孔子,怎么样才叫士。

    孔子说,第一是“行己有耻”。“有耻”包括了很多意义,最基本的是自己的
人格道德没有污点,这是对于自己的要求。我们每人几十年交来了许多朋友,其中
的确有些人非常有耻,怕做错了事,怕难为情,自己没面子,不好意思。

    真正爱好面子这一点心思,培养起来,就是最高的道德。

    然后“使于四方”。“使于四方”,也可作社会关系来解释。强调一点来说,
这里可以认为是偏重于外交。孔子有许多国民外交的工作,乃至代表政府的外交工
作,都是子贡去做。所以狭义来说,做外交要“行己有耻”,是非常重要的。除了
外交官以外的人,一样用得到。如果“行己有耻”,当外交官到外国去,对于职责、
任务都能胜任愉快,这就叫士。孔子为什么作偏重外交的答复?我们要了解,孔子
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非常混乱,并不统一,各国诸侯,各自为政,处处用得到外
交,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一样。我常说,读《春秋左传》,就可以了解现在这个
时代,现在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放大。

    讲到这一点,又涉及历史哲学了,曾有人说历史是重演的,也有人持反对的意
见,认为历史绝对不会重演的。这就成了历史哲学上的争论。而事实上历史会不会
重演呢?我们可先读唐代窦巩的一首诗“伤心莫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
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这首诗全部都是哲学思想。东流的江水是一去不
回的,但江水永远在东流,历史的原则是不会变,所以也可以说历史是反复的。因
此认为要了解今日的国际大势,要读历史,尤其要读《春秋左传》,大原则不会错
的,不过要自己去领悟。

    因此我们读了这段书,知道孔子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认为“士”,有才能的
人,在外交上能达成任务,办得成功,是了不起的。子贡又问,这太高了,士也有
各种各样的,其次又该怎样?孔子说,在宗族之间都称他为孝子,在邻里之中,地
方人士都说他友爱,这也可称为士了。

    子贡又问,再次一点该如何才是士?孔子说,到处要讲信用,要守信。我们研
究儒家思想,这一点要搞清楚,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有些人要打倒它,实在不
晓得活用。我们过去读书,总是问这个孩子读书读通了没有?不会问拿到文凭没有;
学问要读“通”,要晓得活用的。孔子这里说的,一个人“言必信”,讲了的话一
定要兑现。“行必果”,做事一定有结果,有始有终。这种人该不错吧!可是孔子
说“小人哉!”这样是不错,可以用在自己作人方面,但并不一定可以处理国家大
事,这也可以叫作“士”。这是三种人才的分类。

    子贡于是再问,现在一般从政的人,老师以为他们怎样?孔子说,那些都是为
了领几斗米,拿点薪水的人,不必谈了。“斗筲之人”,这句话两个观念:一是只
为了找个工作吃饭的人,哪里把国家天下事摆在心上,这种人算不了什么。一是可
以解释为车载斗量的普通人物,太多了,不必谈。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猖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上面讲了人才的分类,人格的看法,下面就引用孔子的评语,中行的人,就是
行中庸之道的人,自己有中心的思想,而能调和、中和矛盾的思想或感情。孔子认
为这种人才还是太少,不易得到。

    其次孔子欣赏两种人,就是狂、狷之士,这种人往往是中流砥柱的人。就对交
朋友而言,平常无所谓,到了真有困难时,能来帮忙的朋友,不是狂之士,就是狷
之士。如何是狂?如何是狷?以前解说过,不必再重复了。

                          有恒为成功之本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这一路下来,都是讨论人的问题,以现代来说,包括了人才的分类、人格的类
别、人性的研究,这些都与为政有关系,到这里孔子引用南方人的话。春秋战国时
的南方,像楚国,在长江以南,道家的思想比较发达。事实上现在也是如此,如湖
南、贵州、四川一直到西藏,现代所谓的神秘学都比较发达。印度也是这样,在南
方神秘学比较发达,任何国家都是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北方的人个性坚强,行动
果断;南方人比较优柔,也比较聪明。不但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这是什么道理?
扩大问题来研究,是因地质影响人的个性,前面提过,顾祖禹著的《读史方舆纪要》
这本书,各地人的性格,都有其地方性的特点。

    古代把医和巫放在一起的巫术,包括了符咒,这些都是神秘学,涉及精神力量
的问题。说到这里,问题又大了,这里巫医,是古代巫与医并称。古代的记载,巫
为巫祝,后来医学有一科名“祝由科”,可也真灵。这些证明了人的精神可以控制
物质,转变物质的,物质的根本在精神。如湖南辰洲派的符箓,怪事很多。

    古代认为巫事虽是很浅薄的事,可是没有恒心,就学不会。孔子在这里引用南
方人这个观念来说“善夫!”认为这话非常对,是真理。为什么?任何人做事没有
决心,没有恒心,都做不成。常听人说中国功夫,什么是功夫?我说,方法加上时
间,加上实验,就等于功夫。有方法没有用时间练习,怎么会有功夫?任何一种功
夫都要有恒。下面孔子引用的两句话,“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易经》上恒
卦九三爻辞,卜卦用的。意思是说做事情,修德行,如没有恒心,做做停停,终归
没有结果,很难为情。这虽然是卜卦用的话,但真正懂了有恒的道理,用来处事,
就不必去求神问卜,只有“自求多福”了。这和后来荀子解说的:“善于易者不卜。”
是同一意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两句话用来解说前面所提到的“中行”的意义,是最恰当不过了。

    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
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样了,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别人纵然影响了他,
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关头,意见冲突,相处就不会融洽,自然而然变成同而不
和了。

                              乡愿之见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孔子,假如有人,乡党社会中的人都说他好,都欢喜他,像这样的人,
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绝对认可。子贡又说,假如大家都说他坏,又怎么样?孔
子说,也不可以如此随便附和。不如乡党中的好人喜欢他,乡党中的坏人讨厌他,
才能断定他的好坏。

    孔子这个道理,说明了一件事,就是我们现代说的“群众心理是盲目的”。所
以一个人对于善恶之间,很难判断。办地方选举或在司法上判案子,就要注意,有
时候群众认为不对的,不一定真的不对;群众认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的。由此可
见为政之难。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孔子说,君子之人,与他共事,容易得很。因为君子人多半爱人,多半平易近
人,比任何人好相处;但是要想做些什么事讨好他,就很难了。从历史上看,许多
好的大臣、好的领袖,都是这样,向一个好的主管提供一个意见,只要差不多,他
就会接纳,准予酌情照办;但要想使他真的心里很高兴,就很难做到了。至于说不
以光明正当的途径,而想讨好他,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君子人对于部下,信任、
体谅、因才起用。因此,作为一个主管的,对部下的建议,认为可行就采纳,不必
问这人本身的学识够与不够。倘希望自己得到百分之百的满意,对部下的品德、才
能、知识各方面都要求第一流,则不易得。当主管的不必什么事都要自己计划,要
量才而用,舍掉部下的缺点,用他的长处,下面一定能达成任务,这就是“使人也,
器之。”

    至于小人就很难共事。但是摸到他的心理,稍稍迎合一下,他就高兴了;乃至
其他一下,他都高兴。可是小人用人的时候,要求完备,样样要好,这做部下的就
很难了。

    孔子这些话,都是从政的经验,这就是圣人。把人情世故,透彻到极点。因此
我们知道做领导人的,用人不要过分要求,世上没有样样都好的人,爱打牌的劝他
少打一点,爱喝酒的劝他少喝一点。办好了事,让他去,不要求备。希望每一个部
下都是孔子,道德又好,才能又好,太不可能了。如果孔子来做自己的部下,自己
又是一个什么“子”,才能承当呢?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又是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君子之人很舒泰,这个泰字,包括了很多意义:度
量宽宏,胸襟开阔,光明爽朗,这就是泰。君子虽然很舒泰,态度绝不骄傲。小人
既骄傲,又自卑,心里像猫爪一样,到处都是毛病,心境就不泰然了。

        子曰:刚颜木讷,近仁。

    这一句话,包括一个人的三种个性。刚,很刚强,换句话说有脾气,而且是很
明显的有脾气,不对就是不对,绝不愿放在肚子里不响,教他做不合理的事情,他
绝不干。毅,是果敢,有决断。木讷,是看起来好象笨笨的,但很厚道、朴实。如
这三个因素具备的人就太好了,再不然有其中的一点,也都是近于仁道的人物。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
    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这里也来问,怎样才算一个士,孔子这里和回答子贡的,有所不同了。孔
子拿四个字来形容,他说一个人“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总是对人笑咪咪,不是
假笑,是内心愉快,这就是士。对朋友切切偲偲,很亲切,有感情,当然这个感情
并不是每天请吃牛肉面,而是在朋友有困难时,伸出援手。在兄弟之间,非常愉快,
不是冤家,真如骨肉,这样就是士。这几句话看起来好像教条,反省起来,我们每
天对朋友、对同事、对兄弟都能愉快相处,和蔼相亲,就不易办到,尤其对子路的
个性正好下一针砭。

                              国防第一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到这里,这一篇快作结论了,这篇开头说:“世而后仁”,又说“善人为邦百
年”才可以建立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我们知道周公、孔子,都在身死百年之后才
慢慢弘扬出他的文化思想,然后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至于军备武功,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善人来领导,只要七年之间,就可以保家
卫国了。“即戎”,把军事上的国防建设做好,可以用兵应敌。但要有上面的重点
——善人。善人并不只是做做好事,拿点衣服去送送人,做做冬令救济的善人。这
个善的意义很大,是包括了道德、学问、才能。这样的人领导人民七年,就可以富
国强兵了。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这是本篇的最后一段。我们翻开这篇第一段,是子路问政。现在把孔子这句话
放在《子路》这篇的最后作结论更妙。因为子路的个性比较冲动,喜欢用武力解决
问题。孔子骂过子路,“暴虎冯河”,只晓得用武力、用军事,偏向于武功,而不
懂得为政之道。可是在这里的结论,却主张一个国家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国防,不能
忘记军事。如果不教人民军事的知识和技能,不巩固自己国防上的战备,等于自己
要把国家丢掉,是不可以的。孔子在许多地方,表面上看起来,不大赞成用武力解
决问题,但对于国防的战备,他认为非常重要。个人的修养也是如此,随时要准备
战斗的精神,但不轻易用兵。中国武功的道理也是一样,练拳、练刀、练剑的人,
要练到最高的武功,可不是为了轻易杀害别人,而主要在于求得和平的自卫。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nC.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4.5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