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oleStory (Lethe),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小人物,大英雄(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Apr 26 11:10:11 2003) , 转信


《小人物,大英雄》是美国作家莱昂纳·弗莱彻根据由影帝霍夫曼主演的好莱坞最为成功
的影片之一《英雄》创作的电影小说。这部小说在不很长的篇幅里,以幽默生动的笔调塑
造了柏尼和强恩这两个感人的美国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他们是小人物,生活不如人意,
生存卑微,但是,到了紧要处,却表现出人性中的善良、美好、高尚等优秀品质,也因此
振奋了人心,激发起同情心。他们也是“小”人,但是,在关键的时候,由于良知和道德
,他们做出了英勇果敢的事情,小人物于是成为大英雄。 
  弗莱彻在这部小说中,为了主题上的开掘,非常注重人的形象的刻画。他没有像一般
通俗小说家那样过分地或者只是注重于情节的曲折而忽视性格的刻画,忽视社会问题及人
性思想的成分。弗莱彻笔下的柏尼和强恩并没有被作者简单化而被定格为简单的“类型性
”人物,相反,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复杂多变的立体人物。 
  小说开始的场景就是法庭,柏尼在受审,被指控卖了好几箱偷来的五加仑桶装乳漆。
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对于柏尼的第一印象就很深刻,但这一深刻印象主要是坏印象。他
不具备一丁点英雄的气质和素质。他不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也不是一个为
了崇高理想去战胜邪恶的英雄。他身材矮小,皮包骨头,鼻子大而怪,长着一双乌溜溜的
贼眼。他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脸上写着失败。最为滑稽又可恨的是,就在受审的当儿,
我们的主人公还是瞅准了机会偷了他的辩护律师的钱款,虽然没有贪婪到一锅端。像这样
一位人物,人们怎么愿意又怎么可能在他身上找到英雄的影子呢?由于柏尼根本就不是男
子汉,看起来没有道德感,没有志向,其妻子芙琳把他撵出家门,纯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小说作者在一开头对柏尼的描写使读者自然地降低了对他的期待值,苛刻的读者或许根
本不会同情这样一个人物,反而会认定他是社会渣滓。但是,这正是作者高明之所在。因
为这样一个人有后来遇到坠机乘客需要帮助的情况时,可以说是奋不顾身(虽然一开始不
是这样)地救出机上所有人员,这表现出的闪光点与柏尼平时的表现形成巨大的反差,更
成功的体现出柏尼身上平凡中的伟大。 
  而且,尽管柏尼是个小偷加骗子,在他身上仍然一直有着一些美好的东西,他渴望人
们的理解和爱。妻子与他离异时,他深感难过,他为失去妻子、失去家庭难过,因为他仍
然爱她,他也特别看重儿子对他的感情和评价。他的偷窃史虽然始于幼稚园,但儿时的他
可是一直以为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的。酒吧老板不相信他这种人有儿子时,
柏尼十分伤感,更害怕像他儿子这样一个好孩子,这样一个对他满怀崇拜之情的正正当当
的孩子到头来发现父亲原本是个道德败坏的堕落分子。柏尼也正是在去接儿子乔伊看电影
的路上遭遇到暴风雨和飞机失事的,正是他救出了54人,使坠机无一人死亡。尽管他一开
始有些不情愿,但坠机事件的发生逼出了他伟大的一面,当然,促使他不顾自身生命安全
,冲进燃烧着并快要爆炸的飞机的主要原因是和他儿子年龄相仿的小乘客傅瑞基的恳求。
这个孩子一张充满忧伤和恐惧同时也充满了希望、信心和期待的脸在那一刹那间彻底地触
动了他。这里有他对儿子的爱。不过,就在他救电视台第四频道播音员葛吉儿之前,他还
是贼心不改,先偷了她装有信用卡等物品的皮包。这意想不到的细节令人对柏尼可恶的一
面增添了一份了解,但也完全符合柏尼的身份和德性。 
  柏尼在坠机的抢救过程中,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英勇,但是,满脸污泥的他没有引起
记者们的丝毫注意。他救了人,却丢了车,丢了一只他唯一值钱的东西——鞋。等到站在
前妻门口时,艾琳不愿听他解释失约的原因,认定他这种人只是终生的失败冠军。 
  作者写到这里,这部小说的第二个中心人物强恩登场了。他让柏尼搭了车,并静静地
听完了柏尼所讲述的救人事迹。在车上,流浪汉柏尼打量了另一个流浪汉——强恩。后者
皮肤棕黑,衣着邋遢,年龄与柏尼相仿。但柏尼没有注意到强恩那双显露出智慧的黑眼睛
。强恩的家就在他的这辆破车上,他是靠卖空罐头来维持生计的,其生活境况的窘迫可以
想见。这些情况为下面情节的出现作了自然而有效的铺垫。 
  假使柏尼救出的人员都是些普通人,或者至少不干新闻这一行,那么,也许除了一些
有关飞机失事的简短报道以外,事情也就会慢慢过去了,可作者匠心独运,在中间放置了
吉儿这位事业有成的播音员兼记者。她实际上就是在获得“给卓越的真相追寻者”的银麦
克风奖之后急于赶回电视台,才在途中遇到飞机失事的。吉儿是个专业记者,负责调查采
访和播音。她一直怀有一个愿望,即碰上一个能高扬人性中善良、高尚一面的故事题材。
而现在,这样的题材出现了,她本人还是这一故事中的受益人。吉儿不顾自己的伤势,顽
强地要找出真相来,也就是说要找出那个不是乘客的神秘男子来。这个神秘男子救难的故
事通过第四频道播出后,产生了极大震撼力,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寻找英雄的消息传遍全国,可就是柏尼没有听到,他唯一的破烂电视机还是好说歹说
连蒙带骗卖给温瑟摩的。英雄不露面,电视台经理为了使因为这次报道而已经红遍全国的
电视台得到这个连吉儿都一直认为也许不可能存在的题材,建议悬赏100万美元,征求独家
采访。这次,柏尼在卖吉儿的信用卡时,从酒吧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这个悬赏消息。不幸
的是,就在这时,假装来买信用卡的三位便衣警察逮捕了柏尼,他们怀疑柏尼是一个信用
卡偷窃集团的头目。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借悬赏采访写上了极具讽刺意味的一笔。到电视台领赏的
人们的队伍排成了长龙,这些人平时看上去很可能比柏尼体面,然而都是为了金钱不顾脸
面的小人。作为真正的救难英雄的柏尼却无法前去领奖,而且,根本就没人相信他会是那
个英雄,问题在于他就是那个“独行侠”。这正是小人物悲剧生活的又一层面。人们对小
人物的傲慢与偏见无法消除,而作者正是要通过柏尼来说明平凡之中有伟大,小人物身上
也有伟人的品行。 
  柏尼不能去领奖,但即使去了,也没有人相信他,因为他拿不出证据,他当时根本没
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悬赏,早就把现在不少幸存者回想起来的那个神秘男子当时拎着的那只
鞋扔在强恩的破车上了。可以想像,强恩拿出了这只鞋与失事现场找到的另一只鞋配得天
衣无缝时,他被接受了,被确定就是那个救人的英雄。 
  《小人物,大英雄》的作者在塑造强恩这个人物时,手法与写柏尼的有所不同。柏尼
一出场时就是一副无赖相,干点不大不小的坏事完全是“正常的”,后来一表现出不小的
英雄气概来便使读者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而强恩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也是诚实的。他
聪明可人,英俊率直,五官端正,神情深沉,所以,在吉儿的眼里,这简直就是一张英雄
的脸。但是,他冒名顶替,不知廉耻,为了钱,可以没有道德,作为局外人的读者因此便
更加觉得强恩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否定性人物,读者对他只能感到对卑鄙小人的不屑和厌恶
。但是,强恩在享受了一番荣耀和舒适之后,开始希望退出,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
个冒牌英雄,而且,他不知道柏尼身陷囹圄,以为随时会来戳穿他。不过,强恩迄今为止
,一直是个小人物,一直在生活的边缘挣扎,从未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他知道自己现在
也不配,但他舍不得放弃,尤其舍不得放弃吉儿。这个漂亮的女人不仅聪明,情感丰富,
而且事业成功,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和吉儿这样一个男人们梦寐以求的伴侣呆在一起
,而且她还很崇拜他,维护他,不自觉地美化他。他很矛盾,他希望自己说出真相,又不
愿说出真相,吉儿对他的好印象对他来说变得很重要,他渴望她柔软的双唇,而她一旦知
道了真相,一定马上会对他嗤之以鼻。作者对强恩的这一矛盾心理刻画得生动逼真,令人
信服,因而很成功。 
  强恩难以割舍仅凭一只鞋就获得的荣耀和爱戴,但灵魂却被折磨得难以安宁。他就像
上了旋转木马的人,停不下来。但是,强恩逐渐想出了一个减轻罪恶感的计划。他通过电
视鼓动大家从平凡的小事做起,给周围的人一点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生
存价值;他到儿童医院探访,安慰鼓励生病的孩子。慢慢地,强恩性格上的缺陷在消失,
他变得富于人性,能够关心他人,顾及他人的需要。这一切举动,赢得了大家更多的敬重
,吉儿更是倍受感动。不过,随着强恩对吉儿越来越眷恋,他却因此更不敢妄想得到她了
。他害怕自己的谎言,时刻感到自己在深掘坟墓,他不愿拖吉儿陪葬。开始以为电视台不
可能兑现悬赏才一念之差去冒充英雄的小人物强恩现在人格升华了,变得高尚起来。这里
,作者揭示出又一个小人物的伟大之处。 
  电视台卫查理导演准备搞《真人真事》节目,以充分挖掘强恩的价值。强恩置身其中
,很不自在,也很不安,最后压力大得让他喘不过气来。后来,在吉儿因为要追寻出强恩
的背景而通过戴探员提供的地址来到柏尼住处时,无意中发现了柏尼从飞机上偷来的她的
银麦克风奖座。吉儿以为是强恩偷了卖给柏尼,而现在柏尼要敲诈强恩。这时,传来了强
恩要跳楼自杀的消息。小人物柏尼毕竟还是不计前嫌,毫不犹豫地独自爬到窗外的墙上劝
强恩放弃自杀的念头。作者通过几个寓意丰富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这两个小人物的思
想境界。强恩说他一直等着柏尼揭发他,他俩居然要了两份咖啡,互相倾吐心声,并戏剧
性地谈妥了100万美元的分配方案。柏尼要花钱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后来柏尼差点从墙
沿上摔下去,吉儿相信柏尼对强恩不利,所以可能被推下去,但吉儿低估了小人物的高尚
之处。这一次,强恩救了他。强恩还坚决表示,如果柏尼摔下去了,他也就不愿被救了。
这些细节及对白,闪耀出普通人的人性的光辉。这时的吉儿也知道了真相,但他们三人都
没有向外人捅破,他们已经从这个英雄故事中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对人的行为有了更
为深入的看法。 
  弗莱彻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完整的小人物形象,赞美了他们的某些品德,同时,
虽然常常不失时机地凭借叙述者的优势对他们进行善意的调侃(这两个小人物也经常自嘲
),但也对他们的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小说结尾处,作者让芙琳重新接纳柏尼,破镜
重圆后的家庭益发充满了爱。柏尼又带儿子逛动物园去了。这时一个母亲冲过来哀求他救
救掉到狮子笼里的小女儿。他一开始也不很情愿。他决不会像小说中受过训练的消防队员
那样救人前先考虑安全,或者像摄影记者那样认为去拉要跳楼的人是“太不专业”的,而
是又要一展其“英雄本色”了。在柏尼和强恩这样的人物身上存在着许多不可容忍、难以
饶恕的缺点,他们在社会上属于极渺小的人物,怎么可能完美?但他们有时的举动又是那
样地震撼人心! 
  其人何其小,其事何其大。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5.2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