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佛光掠影),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别 跟 我 谈 格 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10日20:11:38 星期四), 转信


前些时日,听说某企业总经理读了一本叫〖格调〗的书,对其大加赞赏,稍后为所有高
级员工都
买了一本,并要求他们读一遍。后来又在晚报上看见一篇“不能读〖格调〗的五类人”
的文章,说什
么喜欢吃红烧肉的不能读……我一时好奇,忍不住也拿来此书翻了一翻。粗粗看了一些
后,因为实在
无法赞同书中那种故做姿态的“格调”,而将其束之高阁了。回头想想哪些将此书如此
看重的人们,
心中颇为不是滋味,难道我们这个社会对格调的理解已肤浅到这么流于表面的“装璜”
了吗?我想,
若以书中的观点来看,我是很没有“格调”的,不过我也宁愿不要这种处处以小资产阶
级情调妆扮自
己并以之为荣的“格调”。再后来,看到了一篇批评这本书的文章,〖别跟我谈格调〗
。摘录如下:
 
别 跟 我 谈 格 调
文/ 流光飞舞                                                                
       ---读〖格调〗
    我很奇怪一个人活了四十多岁怎么会突然回过头来怀疑自己的阶级属性呢?每天早
晨看见父亲大人竖在长身镜前一寸寸寻觅对面那个男人身上残留的中产阶级乃至下层贫
民的漏洞,便顿时觉得异端邪说的力量实在可怕。资产阶级社会的阴影投射到我们家竟
是如此辉煌的一个光晕,父亲他老人家断章取义地稀释了一个可怕的恶习。追溯其根源
就是那本书--〖格调〗。不知道它对其他中国劳苦大众是否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我们
这里的确投竿见影,我都怀疑父亲他拿出曾经信奉毛主席语录都没有过的虔诚和热情在
膜拜着它,举手投足,每一个眼神,贯彻始终。
    一次有位颇为自命不凡的客人在饭桌前侃侃而谈他高超的保龄球技艺,我听得喷喷
不已,父亲半天不开一腔,我心知肚明,晓得他那点资本不敢拿出来招摇,不料待客人
正眉飞色舞的当口,他慢条斯理地丢出包袱--“近前有本叫〖格调〗的书,阁下看过
没有?”客人哑然,不知如何接话。--“呵呵,据我了解在西方,凡是保龄球馆开得
越多的城市其格调也越低,换言之只有中下阶级才打保龄球!”我亲眼看见“笑容凝固
”以及“哭笑不得”同时作用在一张脸上的精彩瞬间。可怜的客人!
    虽然都听出是玩笑,但格调这东西,竟好像卡在身体里的一根鱼刺,如着不提及不
会在意,可一旦想起来才发现它竟一直卡在最要命的部位,隐隐做痛。我敢保证在“你
很难看”和“你很没格调”之间的批评,父亲必然欣然选择“你很难看”。毕竟”难看
”是上帝惹的祸,同本人努力没什么干系。格调却是要命的一切体现。英文CLASS只有五
个看似轻松的字母,中国人的眼睛翻译过来就附加进去好多。
    父亲这些天翻箱倒柜找出一些以前的旧衣服别别扭扭地套在身上,其中大多都已破
损。我忙到书上一找,果然事出有因,书上提供了一条真理:上层阶级都喜欢穿旧衣服
。于是某人就自行总结了它的逆定理:凡是穿旧衣服的都是上层阶级。这相当于说“好
汉不吃眼前亏”的逆定理是”不吃眼前亏的都是好汉”。很好笑吧?
    明明是冒犯美国大众的一本书却把个四十多岁的中国人弄得颠三倒四,一下子找不
到了感觉。吃饭走路,穿衣打扮,统统像欠谁似的。我随意翻了一下这书,发现其实冒
充上层阶级容易得要死,只要你把傲慢和财大气粗贯彻在与你相关的每个细节就是有格
调。
    你要喜欢穿旧衣服,不经常洗的那种,衣领可以有若干黑渍的那种,因为你有足够
的自信,我没有必要穿新衣服取悦任何人;你穿过于整洁的服装是不对的,因为那是“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表现”;你打领结打的很标准也没戏,歪歪斜
斜最好让人以为你根本不会打,那最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你上层阶级的地位;还有雨衣的
颜色,如果你穿黑雨衣或相关深色雨衣那你没救了,你准是贫民阶级,只有穿米黄色才
可以暗示出对可能溅上污渍的危险毫不在意的自信;你家草坪要是天天修剪得一根杂草
没有你,也和上层阶级没什么关系;还有你家的车道是笔直还是弯曲,要是还嫌不够直
,那你绝对是准中下层--要那么直干什么?你家地方显然不够用,“婉蜒的车道才占
地方啊,越不实用越有格调……还有你家的围墙…·门牌……
    哦,不能再列举了!你能理解这是怎样一种生活吗?就好像站在一鸡圈里慷慨激昂
地教授怎样奋斗才能使一只鸡飞得更像一只天鹅,却忘了根本是站在两个世界里,鸡根
本不存在飞多高的问题,它的问题。是下多少蛋——这样说虽然残忍,但无懈可击。把
衣服穿脏穿旧的前提是有衣服而且是制作精巧的衣服穿,这个前提就要命啊!
    短期之内父亲大人仍将义无返顾地徘徊在通往贵族的路上。尽管于我看来不管他怎
么折腾,他都是那个时刻处于奋斗和焦虑中的中产阶级--还有他下颌与眉心突儿的比
例也充分暴露他再怎么奋斗充其量也注定只是个中上层阶级。
BTW:提醒各位出门前注意一下你的衬衣领和西服之间的缝隙是否过大,那是没格调的表
现!!… …

--
流年" Y2K+2,杀死敌机...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lu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