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chy (凯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漫漫路途上一座叛逆的丰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r 11 13:45:13 2000), 转信
发信人: may31 (斯通熊), 信区: Literature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Apr 16 15:30:17 1999)
漫漫路途上一座叛逆的丰碑 陶跃庆
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洛
威尔城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家庭是来自加拿大法语地区
的移民,父亲是工人,凯鲁亚克在洛威尔城度过童年,然后到
纽约的一所中学读书。除了一门心思想当足球明星外,这位未
来作家的童年和少年并没有多少值得记录的戏剧性经历。幸
运的是他有着超人的记忆力,从小人们就把他称为“记忆超群
的孩子”。当他以后审视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时,他曾经生活
过的每一条熟悉的街道、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都成为他作品
中极好的素材。
1940年,凯鲁亚克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在大学
期间,他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艾伦.金斯堡、
威廉.巴勒斯、尼尔.卡萨迪等,他们后来一起成了“垮掉的
一代”的中坚。当时,这些人经常在一起共同体验着性爱、吸毒
和爵士乐所带来的迷醉状态。对于凯鲁亚克来说,虽然有这些
朋友作伴,紧张、刻板的大学生活依然象一张无形的网,束缚
了他那渴望自由的灵魂。此时适逢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厌倦学习的凯鲁亚克便离开学校,进入美国海军部工作。但没
过多久,他因所谓“精神分裂症”而被解职。
作为作家,凯鲁亚克的写作生涯可以追溯到1942年。当
时,他在洛威尔城的《太阳报》任体育记者。但是,他真正的文
学创作却应该从1950年他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小镇与城
市》算起。遗憾的是该小说没有受到当时批评界的重视,这使
凯鲁亚克十分气愤。此后,他从事过各种各样艰苦的工作,如
水手、铁路司闸员和看林人等等。
从1952年起,凯鲁亚克几次周游美国,还到过墨西哥。游
历生活既给他带来无数新鲜的刺激,也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
他用一筒电传打字纸,仅用三个星期,就完成了《在路上》一
书。1957年,《在路上》正式出版,立即引起极大震动。主人公
狄恩.莫里亚蒂对传统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反叛行为在战
后年轻的一代中产生了深刻共鸣。批评界也一改往日的冷漠,
称此书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这部
作品连同金斯堡的《嚎叫》(1956)一起被公认为“垮掉的一代”
的代表作品。
《在路上》一书发表后,凯鲁亚克便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以
后,他又连续发表了许多作品,如《达尔马流浪汉》(1958)、《萨
克斯医生》(1959)、《寂寞的旅客》(1960)、《孤独的天使》
(1965)等,另外还有许多诗歌和戏剧。同《在路上》等早期作品
一样,这些作品也都带有很强的自传性。
1969年,凯鲁亚克因酗酒而死,年仅47岁。
也许,我们对于《在路上》一书所描写的内容会感到陌生。
的确,即便在今日美国,“垮掉的一代”也只是一个过时的名
词,一个人们借以怀旧的标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垮掉的
一代”的许多作品仍然在精神、主题与形式上影响着美国当代
文学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路上》一书凝聚着深刻的时代
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出现。
五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无论在政治上、文化上还是日常生
活上都笼罩着一种压抑个性的气氛。战后几年经济的高速发
展,使美国很快进入了大消费社会,人们陶醉在这繁荣里,普
遍认为成功只意味着按照现存秩序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地
位,任何个性化的生活都被认为是逾矩行为而为人所不屑。与
这种安定、富足的日常生活相对照的,是人们精神状态的极度
紧张,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争的阴影却没有消失。冷战的恐
怖气氛使得人人自危,对于国家安全的病态担忧夹杂着抽象
的道德色彩,不仅毁掉了无数个人的一生,也使人无法表达自
己对公共生活的看法。人们只有被迫退回到舒适然而单调的
日常生活里,成为群体中的一分子,麻木、驯服、没有个性。与
此同时,文化上流行看一种贵族化的倾向。现代主义不仅被接
受,而且被扶上了艺术传统中高雅文化的宝座。这使得新的僵
化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它以尊奉知识和现有的文化道德作
为基础,蔑视大众艺术和其他具有个性的实验作品。
这种生活上的实惠原则、政治上的冷战心理和文化上的
贵族倾向使五十年代初期的美国处在一种麻痹的状态中,它
与战后整个西方世界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尖锐对立,这种表
面的暂时的稳定必然随着人们深入的反思而逐渐动摇。许多
有识之士为此大声疾呼:“当今的时代是随大流和消沉的年
代。人们没有勇气,不敢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敢用自己的声音
说话。”他们把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形象地比喻为,‘单面
人”(One一Dimension Man)。
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垮掉的一代”率先从实践上冲破了
当时的那种麻痹状态,他们把自己称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就是指被当时那种压抑的社会所“打垮”。这是一
群松散地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是他们
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即与社会所公认的一切背道而驰。他们鄙
夷那些循规蹈矩以获得社会承认的人,对于政治不闻不问,否
认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只追求无拘无束的自我实现
和自我表达。《在路上》集中表达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和态
度,因而成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作。
如同“垮掉的一代”的其他作品一样,《在路上》只是描写
了一群处于社会边缘、不务正业的流浪汉略带疯狂但充满乐
趣的生活。这种描写体现了一种新的情感和新的生活态度,那
就是对现实的背叛以及对实现自我与表达自我的肯定。这些
人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投入在路上的生活,以此来表明他们
决心逃避或者说退出代表社会的城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
种逃避或者退出看作是他们对现存社会的绝望或是对未来社
会的希望,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所不屑一顾的地方
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所谓
“正常”的生活必须以牺牲个性为代价;政治则仿佛是一场荒
诞派戏剧;而与爵士乐相比,那些高雅文化简直索然无味。他
们向往的是速度,是粗扩的西部,是爵士乐疯狂的节奏,是身
与心在迷乱状态下所体验到的激情。指责他们代表了一种颓
废的及时行乐是容易的,但是我们无法否认这未必不是一种
积极的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事实上,给他们冠以“颓废”一词
是否准确也值得怀疑。首先,在当时那种压抑人性的氛围中,
他们的出现本身就预示了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人们有权在此
时此地获得精神。其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人道主义
统传的一次回归。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只有
这样,人性的潜能才能得到合理的释放。而且,如果我们愿意
进一步思考的话,那么这种行为的背后还包含着一个极为浅
显却常常为人忽略的社会意义:完美的社会正义应当与合理
的个人追求相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无疑代
表了当时年轻一代人共同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我们不
妨借用这部作品的书名“在路上”三个字加以概括。“在路上”
往往给人一种纵横交错、飘忽不定的感觉,这正如书中所描写
的那些经历了现实生活中的战争与精神上的动乱之后的新一
代人那样,他们抛弃了旧有的社会道德和价值标准,迫切希望
用自己的眼光重新认识生活。然而,在菁芜庞杂的社会思潮面
前,他们又显得茫然无措。我们将会看到,爵士乐与东方神秘
哲学、毒品与存在主义、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与对现代科学技
术成果的崇拜,这互相矛盾彼此无关的东西被奇妙地融合在
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这种思想上的不确定性常常使他们在行
为上表现出虚幻与骚动不安。然而,“在路上”,同时也体现了一
种对生活的理解,在这无始无终、变幻莫测的漫漫路途上,你
永远无法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在他们狂放无羁的举止
背后,我们不难体味到一丝悲哀,这是一种人在无法把握社会
与自身时所必然产生的悲哀,这种悲哀使书中人物在享受性
爱、海洛因和爵士乐时所获得的喜悦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在路上”无疑也表现了一种生活的勇气,书中的那些流浪汉
们正是在路上建立了温暖的联系,共同逃避城市生活以及它
所代表的社会文明的压力。他们不留恋过去,也不幻想将来,
只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现在的每一个瞬间,从中体会着生活
永恒的价值。所有这一切使他们成为美国六十年代嬉皮士运
动的先驱。
必须指出的是,原文中语言的粗糙和结构的散乱有时甚
至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唯一可以为此辩护的理由或许
是它那狂放不羁的内容正好需要一个杂乱无章的结构。就连
凯鲁亚克本人也承认他的作品都是“信手拈来的散文”。但是,
这种文体也有它显而易见的特点,那就是贯串全文的一种向
前直冲的速度感。阅读这部作品,就好象是驾驶着汽车在高速
公路上疾驶,书中那种冲动的活力和狂放的激情不断为你加
大阅读的油门,令人欲罢不能。而且,作者在文中采用了第一
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自传式的对个人生活经历与感受的记
录,赋予整部作品一种自然、亲切的效果。同时,俚语的大量运
用,无疑为小说增添了许多生动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小说
形式上的这些特点,与当时的文学思潮密切相关。正如有位记
者记述的那样:战后的美国小说“仍旧集中力量把非文学的甚
至反文学的现实带进小说特殊的前景,不在形式上多下功夫,
而通过破坏传统内容的方式进行改革”。这也许多少能够帮
助我们理解《在路上》这部小说形式上的特点。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于“垮掉的一代”的作品译介有限,
希望《在路上》中文本的问世能够使中国读者对于这一流派有
一具体而较为全面的了解。由于我们才疏学浅,失误之外还望
读者批评指正。在翻译中我们参考了黄雨石、施咸荣同志有关
章节的节译,在此谨致谢意。
1989.1.华东师大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asi.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