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dfall (暖暖*GG是奴隶主),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真实与虚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24 13:08:52 2003), 站内信件
自从1943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不知廉耻的人》以后,玛格丽特·杜拉斯相信自己的
才华,很快又把自己看成是天才。她一直写作,在法国文坛有了一点名气,但还是过得不
舒畅。
直到1984年,《情人》出版。说得更确切一点,是《情人》电影使杜拉斯红极一时—
—那一年,专奖励青年作家的龚古尔文学奖也给了这位年已古稀的女作家。杜拉斯逢人有
了说不完的题材——她自己。
她学法国贵族的腔调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
她已不清楚她是谁,也不清楚这个写作的杜拉斯是谁。
在她走完人生历程前不久,她把自己的伤口重新阅读了一遍,在一本未刊登的小册子
边白上,用细密的笔迹写上这样的注:“这就是杜拉斯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杜拉斯?
玛格丽特擅长戴上各种面具,有意故弄玄虚,搅乱线索,掩饰事实。她是写自传的专
家,说心里话的知已,大家很容易相信她说的真情。但是她自己却会第二次、第三次否定
或改正她说过的真情。哪个真情更真,连她自己也弄不清楚。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杜拉斯相信她小说中人物存在,更超过相信她生活中的情人和朋
友的真实性。
杜拉斯说有两次人生:她生活的人生和她叙述的人生。如何区别这两个人生,使她传
记作家为难之极。
关于《玛格丽特·杜拉斯》这本书
劳尔·阿德莱(Laure Adler)在1998年发表《玛格丽特·杜拉斯》,获得费米娜奖,
这部作品试图弄清这位作家的生活真相,但并未奢望挖掘全部真相——显然,这不可能。
1992年秋天,劳尔·阿德莱怀着崇拜的心情拜访了杜拉斯。几次往来谈话后,她向杜
拉斯透露心意,要为她写一部传记。
杜拉斯听了耸耸肩,给她递上一杯咖啡后没有接口。
杜拉斯讨厌人家打听她的生活,还认为要写传记应该由她自己来写。
阿德莱知道,要得到她的同意是徒劳的。她购买了杜拉斯的早期几部小说,遇到许多
关于生平和文学的疑问,集中以后再去问她。那天,杜拉斯开始谈到一些她的童年、少年
……
以后,阿德莱跟杜拉斯有好几次长谈。她还奔波各地,查阅殖民地图书馆档案,访问
杜拉斯熟悉和生活地方,采访杜拉斯从前的情人、朋友、邻居、亲戚。
临死前,杜拉斯同意把她的私人档案资料、出版书籍、样稿、剪报、电影脚本、照片
、未完成的计划、《情人》一书手稿、个人手册……共16只纸箱,全部转交给现代现出版
资料馆。阿德莱还得到杜拉斯和哲学家迪奥尼·马斯科罗(Dionys Mascolo)所生的儿子
让·马斯科罗(Jean Mascolo)的帮助,允许她查阅他掌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87.220.17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