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结论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an 7 16:53:55 2000), 转信
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
结论
----------------------------------------------------------------------------
----
我的叙述即将结束。以上,我在探讨美国的未来命运时,总是竭力把题目分成几个
不同部分,以便专心研究每个部分。
现在,我要把这些部分集合起来进行通观。我所做的通观可能不够详尽,但会更加
简明扼要。在我分析每个问题时可能不如以前清晰,但我能更准确地掌握全局。我就象
一个从一座通都大市出来,爬到近郊小山上去的旅游者。他出城一直往前走,行人越来
越稀少;他回首城市,房舍已经模糊不清,公共场所已从他的视野里消失,街道也难以
分辩了,但却一眼看清了整个城市的轮廓。于是,他好象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城市的整体
。
我对新大陆上的英裔人的整个未来的考察,也正是如此。这幅巨图的细部虽然还模模糊
糊,但我已看到了它的全景,对它的整体有了清晰的概念。
现在,美利坚合众国拥有或占据的领土,约为全世界可住人土地的二十分之一。
尽管土地如此辽阔,但如你以为英裔美国人种会永远停在那里不动,那就错了。他
们现在就已经远远越出了这个范围。
有一个时期,我们也曾有可能在美洲的荒野上建立一个大法兰西国,同英国人在新
大陆上平分秋色。往昔,法国在北美拥有的领土,几乎有整个欧洲那样大小。北美大陆
上的三条最大河流,当时都流经依法属于我们管辖的土地。住在从圣劳伦斯河口至密西
西比河三角洲之间的印第安各部,只听到我们法国的语言。分布在这片辽阔土地上的一
些欧洲人居民点,可使人想其它们的名称的祖国。比如,路易堡(LouisC bourg)、蒙
莫朗西(Montmorency)、迪凯纳(Duquesne)、圣路易(Saint-Louis)、万森(Vin
cennes)、新奥尔良(Nouvelle -Orléans)等,对法国人来说都是最亲切和听
熟了的名称。
但是,一连串举不胜举的原因,使我们失去了这笔可观的遗产。在法国人的人数本
来就不多,而且他们又没有进行很好建设的地区,现在连一个法国人都不见了。在还住
有法国人的地带,法国人也都是聚居在一块很小的地区,而且受着别人法律的管辖。下
加拿大的40多万法国人,如今就象一个古老民族的孑遗,迷失在一个新民族的汪洋大海
之中。他们周围的异族居民日益强大,不断向四面八方发展;甚至后来者居上,取代了
这块土地的原来主人,统治原来主人建设的城市,破坏原来主人的语言。这批居民原来
就是美国的居民。因此,我有理由断言英裔美国人不会留在联邦的范围里不动,而要越
过这个范围向东北〔西北〕方面推进。
在西北方面,只有几个不太重要的俄国人居民点;但在西南方面,墨西哥却象一座
大墙挡住了英裔美国人的去路。
因此,严格说来,只有两个互相竞争的种族,即西班牙人和英国人,今天在分占着
新大陆。
这两个种族的分界线,已为条约所规定。尽管这项条约对英裔美国人有利,但我毫
不怀疑,过不了多久,英裔美国人一定践踏这项条约。
在联邦南部边界的外面,墨西哥境内有一大片尚无居民的地区。美国人将先于有权
占有这片荒野的人开进这片土地。
他们将在那里占有土地,建立自己的乡镇。而当合法的所有者蹒跚来到时,将会发
现荒地已被人开发,而在他们的遗产上已有外来人悄悄地定居下来了。
新大陆的土地是谁先占据归谁,所以占有土地是对捷足先登者的报酬。
已经有人居住的地区,要想保护自己不受这样的侵犯也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已经说过得克萨斯境内发生的情况。美国的居民每时每刻都在向得克萨斯渗入,
在那里购置土地。他们虽然也服从当地的法律,但却逐渐使自己的语言和民情占据了统
治地位。得克萨斯地方目前仍属墨西哥管辖,但不久便会没有墨西哥人居住于其上。凡
是英裔美国人与不同种族接触的地方,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不必讳言,英裔人比居住在新大陆的其他一切欧裔人占有巨大的优势。他们在文化
、
实业和武力上,都远比其他欧裔人优越。只要他们面前还有荒地或人烟稀少的地方,只
要他们在前进途中遇不到使他们无法穿过的人口稠密地区,他们将不断地扩张下去。他
们不会停止在条约所规定的边界线上,而只会在各地越过这种假设的障碍。
英裔人在新大陆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加速他们的这种发展起了令人感叹的有利作用
。
在他们北部边界的上面,是北极的冰原;而越过他们南部边界几纬度,就进入了热
带。因此,英裔美国人正位于新大陆的气候最温和和条件最宜人居住的地区。
有人认为,美国人口增长的飞速运动,只是始于独立以后,但这个看法并不正确。
这里的人口增长,在殖民制度时期与现在同样迅速,即大约每22年就翻了一番。只是当
时的绝对增长数字以几十万计,而现在是以几百万计而已。同样的现象在一个世纪前未
被人发觉,而现在却被所有的人看得一清二楚。
属于同一国王管辖的加拿大英国人,其人口的增长和扩散几乎与生活在共和政府下
的英裔美国人同样迅速。
在持续8年的独立战争期间,人口仍按照上述的比例不断增长。
尽管在西部边界上有同英国人结盟的印第安部落,但向西部的移民运动也可以说从
来没有放慢。在敌人洗劫大西洋沿岸期间,肯塔基州、宾夕法尼亚的西部地区、佛蒙特
州和缅因州就住满了人。战后的杂乱无章,也未妨碍人口增加和阻止继续向荒地进军。
可见,法制的差异,和战的不同,秩序的好坏,只对英裔美国人的不断发展发生了微不
足道的影响。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没有任何因素足以全面影响到如此辽阔的国土的所有地点
。
因此,国内总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为遭灾地区的人民提供避难的场所,而且不管灾难多
大,总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因此,不要以为新大陆的英裔人的飞跃发展是可以阻止得了的。联邦的解体及其在
大陆上引起的战争,共和的废除和因此而在太陆上出现的暴政,虽然能够延缓他们的发
展,但阻止不了他们追补现实注定要由他们完成的使命。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叫移民
们止步,不让他们开进这片为勤奋的人敞开大门,为受苦受难的人提供休养生息场所的
沃野。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事情,都夺走不了美国人的气候、内海、大河和沃土。不良的
法制、革命和无政府状态,既消灭不了仿佛已经成为这个种族的主要特征的致富爱好和
进取精神,又不能完全摧毁使他们开化的知识。
因此,在未来的无法确知的事件中,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可以说
是即将到来的一个时代(因为我们这里说的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英裔美国人将布满从
北极的冰原到热带之间的整个辽阔大地,从大西洋沿岸一直扩散到太平洋之滨。
我估计,英裔美国人占据的领土,将来终有一天要达到全欧面积的四分之三。联邦
的气候,总起来说,要好于欧洲的气候。联邦的自然条件的优势,也大于欧洲。显而易
见,联邦单位面积的人口,有一天也能与欧洲抗衡。
在分成如此众多国家的欧洲,在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和中世纪的野蛮统治的欧洲
,
每平方里约的居民现在还能达到410人。有什么强大的力量能够阻止联邦单位面积的人口
有一天达不到这个水平呢?
只有再过几个世纪,美洲英裔人的几个分支才会出现差别,失去共同的外貌。我们
无法预见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在新大陆建立持久的不平等制度。
因此,不管英裔美国人大家庭各支的命运,由于战争或和平、自由或暴政、繁荣或
匮乏而会出现什么差别,他们今后仍能保持相同的社会情况和在这种情况下流行的习惯
和观点。
在中世纪,只靠宗教的纽带就把居住在欧洲的不同种族联合在同一文明之下。新大
陆的英裔人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们是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趋于平等的时代。
中世纪是一个教派分立和群雄割据的时代。当时,每个民族,每个地方,每个城市
,
每个家庭,都力图自保和独立。
但在今天,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趋势,各国好象都在走向统一。各国之间的文化联
系,正把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联合到一起。人们也不能继续孤立而不互通往来,或不能
继续对地球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在欧洲人与他们在新
大陆的后裔之间尽管隔着汪洋大海,但他们之间的差别还不如13世纪某些只有一河之隔
的城市之间的差别。
既然这种同化趋势正在使互为外国的人民接近,那它将更会有力地阻止同一民族的
后代互为外国。
因此,终有一天可以看到北美住上1.5亿人口。他们彼此平等,同属于一个大家庭
,
出于同一来源,具有同样的文明、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宗教、同样的习惯、同样的民情
、
同样的思想方法和同样的肤色。其他方面尚难断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世界上
将出现一个丰富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的全新局面。
当今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但好象在走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俄国
人和英裔美国人。
这两个民族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壮大起来。当人们的视线只顾他处的时候,它们突
然跻身于各国之前列,而全世界也几乎同时承认了它们的存在和强大。
其他一切民族好象已接近它们发展的自然极限,除保持原状而别无他图,但这两个
民族却在不断壮大。其他民族不是停滞不前,就是历尽千辛万苦地前进。唯有这两个民
族,正沿着一条还看不到止境的道路轻松而神速地前进。
美国人在与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障碍进行斗争,俄国人在与人进行搏斗。一个在与荒
野和野蛮战斗,另一个在与全副武装的文明作战。因此,美国人的征服是用劳动者的犁
进行的,而俄国人的征服则是靠士兵的剑进行的。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人以个人利益为动力,任凭个人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
慧,而不予以限制。
而为此目的,俄国人差不多把社会的一切权力都集中于一人之手。
前者以自由为主要的行动手段,后者以奴役为主要的行动手段。
他们的起点不同,道路各异。然而,其中的每一民族都好象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
终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
------------------
素心学苑 收集整理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