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tj (dudu),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宽容 十三 伊拉斯谟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Oct 12 16:44:46 1999) WWW-POST
十三 伊拉斯谟
撰写每本书都会出现危机,有时出现在前五十页,有时却直到稿子快要结束时才冒
出来。的确,一本书如果没有危机,就象一个孩子没有出过天花一样,也许这正是问题
的所在。
这本书的危机在几分钟前出现了,因为想在一九二五年撰写论述宽容思想的著作似
乎相当荒谬,也因为我迄今为这部基础研究而花费的那么多宝贵时光和艰辛劳苦可能徒
劳无益了。我很想用伯里、莱基、伏尔泰、蒙田和怀特的书点燃篝火,也想把我自己的
著作丢进火炉付之一炬。
这该怎么解释呢?
有很多原因。首先,作者与自己定下的命题形影不离,一起生活了这么久,难免也
会感到枯燥无味。第二是怀疑这类书完全没有实用价值。第三是担心这本书只会为不那
么宽容的同胞们提供把柄,他们利用书中一些次要的史料为他们自己的可恶行径进行辩
解。
可是除去上述问题(在大多数严肃图书中这些问题也的确存在),这本书还有一个
无法克服的困难,即它的“结构”。
一本书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开头和结尾。这本书倒是有个开头,但是能有结尾吗
?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我可以举出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它们表面上打着公正和正直的旗号的,实际上却
是不宽容的结果。
我可以描述那些痛苦的日子不宽容被抬举到了至高无上美德的地位。
我可以痛斥和嘲弄不宽容,直到读者异口同声地大声疾呼:“打倒这个可恶的东西
,
让我们全都宽容吧!”
但是有一件事我做不到。我说不清怎样才能达到我奋力追求的目标。现在有各种各
样的手册向我们讲述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从饭后的闲谈到如何表演口技。上星期日我看
到一张函授课程广告,不少于二百四十九个题目,学院保证学生的水平能登峰造极,而
且费用很少。但是至今没有人提出如何有四十(或四千)个课时中讲明白“怎么做到宽
容”。
历史据说是能解开许多秘密的钥匙,但却无法帮助我摆脱这种危急情况。
的确,人们可以写出大部头的专业著作,谈谈奴隶制、自由贸易、死刑和哥特式建
筑,因为这些问题是非常明确具体的。即使任何资料都没有,我们至少还可以研究在自
由贸易、奴隶制和哥特式建筑中大显身手或大力反对的男男女女的生平。从这些优秀人
物讲述他们的命题的方法,从他们的个人习惯、社会联系,从他们对食品、饮料和烟叶
的嗜好,甚至从他们穿什么样的马裤,我们都可以对他们热情赞助或恶毒诋毁的理想得
出某些结论。
可是从没有人把宽容作为自己的职业。热烈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人只是出于很大的
偶然性。他们的宽容只是一个副产品。他们所追求的是别的东西。他们是政客、作者、
国王、物理学家或谦虚的美术家。在国王的事务中,在行医和刻钢板中,他们有时间为
宽容美言几句,但是为宽容而奋斗却不是他们的毕生事业,他们对宽容的兴趣就象对下
象棋和拉小提琴一样。这伙人非常怪异混杂(想一想斯宾诺沙、弗雷德里克大帝、托马
斯、杰弗逊和蒙田竟会是好朋友!),要发现彼此性格中有共同之处几乎不可能,尽管
一般来说,从事共同工作的人都有共同的性格,不论这个工作是从戎、探测还是使世界
免于罪孽。
因此,作家很想求助于警句。世界的某一处有一句警句,能应付各种进退维谷的困
境。但是在这个特殊问题上,《圣经》、莎士比亚、艾萨克·沃尔顿和老贝哈姆都没有
给我们留下什么东西。也许乔纳森·斯威夫特(按我的记忆)接近了这个问题,他说,
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宗教信仰做依据憎恨旁人,却不能爱别人。遗憾的是,这条真知灼
见还不能完全解决我们目前的困难。有些人对宗教的熟悉不逊于任何人,也最从心底里
仇恨别人。有些人全无信仰宗教的天性,却对野猫、野狗和基督世界的人类倾注了真挚
感情。
不行,我必须得出自己的答案。经过必要的思考(但是没有多少把握),我要讲述
一下我自己所认为的真理。
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
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
的信念。
在如今超爱国主义的时代,我们总是热情地叫嚷要百分之百地相信这个,百分之百
地相信那个,但是我们不妨看一看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它似乎一直对标准化的理想很
反感。
纯粹依靠人喂大的猫和狗是人所共知的傻瓜,因为如果没人把它们从雨里抱走,他
们就会死亡。百分之百的纯铁早已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混合金属:钢。没有一个珠
宝商会费尽心思地去搞百分之百的纯金、纯银手饰。小提琴无论多好,也必然是由六七
种不同木材组成的。至于一顿饭,如果是百分之百全是蘑菇,非常感谢,鄙人实难领教
。
一句话,世间绝大多数有用的东西都含有不同成份,我不明白为什么信仰要例外。
我们“肯定”的基础里要是没有点“怀疑”的合金,那我们的信仰就会象纯银的钟一样
总是叮当作响,或象铜制的长号一样刺耳。
宽容的英雄们正是由于深深赞赏这些,才与其它人分道扬镳了。
在人品的正直上,诸如对信仰的真诚,对职责的无私忠实,以及其它人们所共知的
美德,他们中大多数人本来可以被清教徒法庭视为十全十美的完人。我想讲得更深一些
,
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人活着和死了以后本可以进入圣人行列,可是他们的特殊意识逼迫他
们成为某一个机构的公开可怕的敌人,而这个机构自称只有自己才有权力把普通百姓加
封为圣人。
这些英雄怀疑天国的神灵。
他们知道(一如前辈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浩瀚无际,头脑正
常的人绝不期望能够解决。他们一方面希望并祈祷自己所走的路能最终把他们引向安全
的目的地,另一方面又不相信这条路是唯一正确的,其余的全是歧途,他们认为这些歧
途尽管迷迷动人,足以陶醉头脑简单的人,却不一定是通往毁灭的罪恶之路。
听来这与《宗教问答手册》和伦理学教科书上的观点截然相反。这些书宣传由绝对
信念的纯洁火焰照耀的世界具有绝对的美德。也许是这样。但是整整几个世纪里,尽管
那团火焰一直以最强的亮度熊熊燃烧,但普通大众却不能说是幸福美满的。我并不想搞
激烈的变革,但是为了变换一下,不妨试一试别的光亮,宽容行会的兄弟们靠着它一直
在审度着世界的事情。如果这试验不成功,我们还可以回到父辈的传统里。似是如果新
的光亮能把一缕宜人的光芒照射在社会上,多带来一点仁慈和克制,使社会少受丑恶、
贪婪和仇恨的骚扰,那么收获一定会很大,我肯定,所花的代价也会小得多。
一点衷言,待价而沽。下面我必须接着讲历史。
最后一个罗马人被掩埋后,世界的最后一个公民(取其最佳最广泛的意义)也泯死
消亡了。古代世界充满了人道的古老精神,这是当时先进思想的特点,只是过了很长时
间,它才平安地重返大地,社会才又一次有了安全的保障。
正如所见,这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
国际商业的复苏为西方贫穷的国家带来了新的资本。新的城市平地而起,出现了新
的阶层。他们资助艺术、解囊购书,还投资给随着繁荣而兴起的大学。一些“人道思想
”
的支持者大胆地以整个人类作为对象进行试验,高举叛旗,打破旧式经院哲学的狭小局
限,与旧的虔诚之徒分手了,因为后者把他们对古人智慧和原理的兴趣看做是邪恶肮脏
的好奇心的体现。
一些人站在了这一小队先驱的前列,这本书以后的部分全是他们的故事,其中最可
称赞的要算那个温顺的灵魂:伊拉斯谟。
他固然很温顺,却也参加了当时所有的文字大论战,并且精确地操纵了各类武器中
最厉害的一种——幽默远程大炮,从而使自己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炮弹里装着由他的智慧制成的芥子气,径直射往敌人的国土。伊拉斯谟式炮弹的种
类繁多,很危险。一眼看去似乎毫无害处。它没有僻叭作响的明显导火索,倒象是绚丽
多采的花炮,可是,上帝保佑那些把这些玩艺拿回家让孩子玩的人们吧。毒气肯定会进
入幼小的心灵,而且根深蒂固,整整四个世纪都不足以使人类免除后遗症。
这样一个人,竟出生在北海淤泥沉积的东海岸的一个索然无味的小镇子,也颇为奇
怪。十五世纪时,这些被水浸透的土地还没有达到独立富足的全盛时期,只是一群无足
轻重的小公国,处于文明社会的边缘。他们长年累月闻着鲱鱼味,因为鲱鱼是他们的主
要出口品。即使招徕一个客人,也只能是个走投无路的水手,他的船在阴沉的岸边触礁
沉没了。
这样讨厌的环境会形成童年的恐惧,但也会刺激好奇的孩子奋力挣扎,最后摆脱出
来,成为那个时代最知名的人物。
他一生下来就事事不顺当。他是个私生子。中世纪的人们与上帝和大自然亲密无间
,
诚挚友好,对这种事情比我们现在要计较得多。他们为之甚感遗憾。这种事既然不应该
发生,他们当然也就很不赞同。不过除此之外,他们的头脑过于简单,没有想到要去惩
罚播篮里的小生命,因为这不是孩子的过错。伊拉斯谟的不正规的出生情况并未对他造
成很大不便,它只是表明他的父母太糊涂,根本没有能力应付局势,只好把孩子和他的
哥哥留给了不是笨蛋就是流氓的亲戚照看。
这些叔叔和监护人不知道怎样打发他们的两个小监护对象,母亲一死,两个小家伙
就无家可归了,首先他们被送到德汉特的一所负有盛名的学校,那儿的几个教师加入了
“共同生活兄弟会”,不过我们如果读一读伊拉斯谟后来的信件,便可以判断出,这些
年轻人只是在共同生活这个词的完全不同的意义上“共同”。继而,两个孩子分手了,
弟弟被带到豪达,置于拉丁文学校校长的直接监督之下。校长是三个被指定管理孩子继
承的微薄产业的监护人之一。如果伊拉斯谟时代的学校象四个世纪以后我参观过的学校
那样糟,我只能为这可怜的孩子感到难受。更糟糕的是,三个监护人这时已经挥霍了孩
子的每一分钱,为了逃避起诉(那时荷兰法庭对这类事情毫不通融),他们急忙把他送
进修道院,让他出家修行,还祝他幸福,因为“现在前途有保障了。”
历史的神秘磨盘终于从这些可怕的经历中磨出了具有伟大文学价值的东两。中世纪
末期,所有修道院中半数以上的人都是只字不识的乡巴佬和满手老茧的种田人,这个过
于灵敏的年轻人形孤影单,多年被迫与这些人住在一起,一想起来真觉得不是滋味。
幸运的是,施泰恩修道院的纪律松弛,使伊拉斯谟能把大部分时光用在前任修道院
长收藏的拉丁文手稿上,这些手稿搁置在图书馆里早已被忘记了。他吸吮着卷==浩繁的
著作,最后成为古代学问的活的百科全书。这对他以后有很大的帮助。他总是在活动,
很少去参考图书馆的书。不过这倒没关系,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记忆加以引用。大凡
读过收有他著作的十大本卷宗或是只通读了其中一部分的人(因为现在人的命太短促了
),
一定会对十五世纪所说的“古典知识”大加赞叹。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48.16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8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