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k (大漠孤烟),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老夫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1月12日09:48:0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老夫人
----------------------------------------------------------------------------
----
  1941年1月14日,玛丽亚·胡斯蒂娜·鲁维奥·德豪雷吉整整一百岁。她是参加过独
立战争的军人中唯一健在的后代。
  她的父亲马里亚诺·鲁维奥上校算得上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上校出身于外省庄园
主家庭,生在施恩会①教区,在安第斯军里当过上尉,参加了恰卡布科战役,经历了坎
恰拉亚达的挫折,曾在马伊普作战,两年后又参加阿雷基帕的战斗②。据说,在阿雷基
帕战役前夕,阿塞·奥拉瓦里亚③和他交换了佩剑,互相勉励。著名的塞罗阿尔托战役
发生在1823年4月初,由于是在山谷展开的,也称塞罗贝尔梅霍战役。委内瑞拉人总是妒
忌我们的荣耀,把这一胜利归功于西蒙·玻利瓦尔将军④,可是公正的观察家,阿根廷
的历史学家,不会轻易受骗,知道胜利的桂冠应属于马里亚诺·鲁维奥上校。是他率领
一团哥伦比亚轻骑兵,扭转了那场胜负难分的马刀和长矛的战斗,为后来同样著名的阿
亚库乔战役作了准备。那次战役他也参加了,并且受了伤。1827年,他在阿尔韦亚尔⑤
直接指挥下在伊图扎因戈英勇作战。他虽然和罗萨斯有亲戚关系,却站在拉瓦列⑥一边
,在一次他称之为马刀比试的战斗中击溃了游击队。中央集权派失败后,他移居乌拉圭
,在那里结了婚。大战⑦期间,他死于奥里韦⑧白党军队围困下的蒙得维的亚。当时他
四十四岁,几乎算是老了。他和诗人弗洛伦西奥·巴莱拉是朋友。军事学院的教官们很
可能不让他毕业;因为他虽然经历过不少战役,可是从没有参加学院考试。他留下两个
女儿,玛丽亚·胡斯蒂娜是小女儿,也是我们要介绍的。
  ①施恩会,创建于1218年,最初的宗旨是和摩尔人交涉,赎回被俘虏的基督徒。
  ②智利和秘鲁的“解放者”圣马丁于1817年1月12日率领安第斯军在智利恰卡布科山
麓大败保皇军队,进军圣地亚哥,后在坎恰拉亚达受挫,1818年又取得马伊普之役的胜
利,奠定了智利的独立。
  ③奥拉瓦里亚(1801—1845),阿根廷军人、爱国者。
  ④玻利瓦尔(1783—1830),委内瑞拉将军、政治家,有“拉丁美洲解放者”之称

  ⑤阿尔韦亚尔(1789—1853),阿根廷将军、政治家,曾和圣马丁一起发动1812年
十月革命。1827年在伊图扎因戈击败巴西军队。
  ⑥拉瓦列(1797—1841),阿根廷将军,在圣马丁麾下转战智利和秘鲁。坚决反对
独裁者罗萨斯,但最后败在罗萨斯手下。
  ⑦这里的大战是指乌拉圭总统里韦拉对阿根廷独裁者罗萨斯进行的战争,从1839年
持续到1852年,以1852年2月3日乌拉圭将军乌尔基萨在卡塞罗斯附近大
  ⑧奥里韦(1792—1857),乌拉圭将军、政治家,在罗萨斯支持下反对里韦拉,18
42至1851年间围困蒙得维的亚。
  1853年末,上校的遗孀带了两个女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安置下来。她们没能收回被
独裁者充公的乡间产业,那些失去的辽阔的土地虽然从未见过,却久久留在记忆中。玛
丽亚·胡斯蒂娜十六岁时和贝尔纳多·豪雷吉医师结了婚,贝尔纳多不是军人,却在帕
冯和塞佩达①打过仗,黄热病流行期间,他行医染病身亡。他留下一男二女;长子马里
亚诺是税务稽查员,想写一部关于他父亲的详细传记,常去国立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资
料,但没有完成,也许根本没有动笔。大女儿玛丽亚·埃尔维拉和她的表哥,在财政部
工作的萨阿韦德拉,结了婚;二女儿胡利亚嫁给莫利纳里先生,他的姓虽然像意大利人
,其实是拉丁文教授,很有学问。我不谈孙子和重孙辈了;读者已经可以想像出这是一
个体面然而没落的家庭,具有史诗般的家史和一个在流亡中出生的女儿。
  ①塞佩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一个峡谷,1859年乌尔基萨率领的军队在此
打败米特雷。帕冯,阿根廷圣菲省的一条河流,1861年9月17日,米特雷率领布宜诺斯艾
利斯军队在此附近打败乌尔基萨。
  他们默默无闻地住在巴勒莫,离瓜达卢佩教堂不远,据马里亚诺回忆,坐有轨电车
时可以望见那里水塘边几间外墙未经粉刷的小砖屋,不像后来那种用镀锌铁皮搭的棚屋
那么寒酸;当时的贫困不如现在工业化给我们带来的贫困那么严重。当时的财富也不像
现在这么多。
  鲁维奥家住在一个百货商店楼上。楼梯安在一侧,很狭窄;栏杆在右面,通向一个
阴暗的门厅,厅里有一个衣架和几把扶手椅。门厅进去是小客厅,里面有些布面的椅子
,再进去是饭厅,放着桃花心木的桌椅和一个玻璃柜于。铁皮百叶窗老是关着,光线暗
淡。我记得屋里总有一股陈旧的气味。最里面是卧室、卫生间、盥洗室和女佣的房间。
家里没有多少书籍,只有一卷安德拉德①的诗集,一本有关上校的评述,书后有手写的
补充,一部蒙坦纳和西蒙编的西班牙一美洲词典,当初由于分期付款,并且奉送一个搁
词典的小书架,才买下这部词典。他们有一笔老是滞后寄来的退休金,和洛马斯德萨莫
拉的一块土地的租金收入,那是以前大量地产中仅存的一小块。
  ①安德拉德(184—1882),阿根廷诗人,创办了几家报纸,并参加政治活动。
  在我故事所叙说的时期,老夫人和寡居的胡利亚以及她的一个儿子住在一起。她仍
旧痛恨阿蒂加斯①、罗萨斯和乌尔基萨;第一次欧洲战争使她痛恨那些她知之甚少的德
国人,对她说来,那次战争同1890年的革命和塞罗阿尔托的冲锋一般模糊。1932年以后
的印象逐渐淡忘;常用的比喻是最好的,因为只有它们才是真实的。当然,她信奉天主
教,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信奉三位一体的上帝和灵魂不朽之说。她两手数着念珠,喃喃念
着她不太明白其中意义的祷告词。她习惯于过圣诞节,不过复活节和主显节;习惯于喝
茶水,不喝马黛。对她来说,新教、犹太教、共济会、异端邪说、无神论等等都是同义
同,不说明任何问题。她像父辈们那样从不用“西班牙人”一词,而用“哥特人”②。
1910年,她不相信来访的西班牙公主谈吐居然出乎意料地像西班牙移民,而不像阿根廷
贵妇人。这个让人困惑的消息是她女婿丧礼时一个有钱的亲戚告诉她的,此人平时从不
登门,有关她的新闻在报纸社交栏里经常可以看到。豪雷吉夫人喜欢用老地名;她平时
提到的是艺术街、寺院街、平治街、慈悲街、南长街、北长街、公园广场、前门广场。
家里人助长了她这些脱口而出的老话,他们不说乌拉圭人而说东岸人。老夫人从不出门
;也许她根本没有想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一直在起变化,在扩展。最早的印象是最生动的
;在老夫人心目中,家门外的城市还是早在他们不得不迁出市中心以前的模样。那时候
,牛拉的大车在六月十一日广场歇脚,巴拉加斯别墅区散发着凋谢的紫罗兰芳香。我近
来梦见的都是死去的亲友,她最近常说这种话。她并不笨,但据我所知,她从未享受过
知性的乐趣;她有的先是记忆,后是遗忘的乐趣。她一向很宽容。我记得她安详明亮的
眼睛和微笑的模样。谁知道这个曾经很漂亮的、如今心如死灰的老妇人有过什么人一般
的激情呢?她喜爱那些同她相似的、无声无息地生存的花草,在屋里养了几盆秋海棠,
有时抚弄她已看不清的叶子。1929年后,她变糊涂了,用同样的词句,按同样的顺序,
像念天主经似的讲过去的事情,我怀疑那些事情已经和印象对不上号了。她对食物也没
有什么辨别能力,给她什么就吃什么。总之,她自个儿过得很滋润。
  ①阿蒂加斯(1764—1850),乌拉圭将军,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张联邦制,反对中央
集权。
  ②哥特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对西班牙人的蔑称。
  据说,睡眠是我们最神秘的行为。我们把三分之一的生命用于睡眠,却对它缺乏了
解。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无非是清醒状态的暂时消失;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一种同
时包含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相当复杂的状态;对于再有一些人,它则是一连串不间断的
梦。如果说豪雷吉夫人平静地过了十年浑浑噩噩的时间,也许是错误的;那十年中的每
时每刻都可能是既无过去、也无将来的纯粹的现在。我们以日日夜夜、日历的数百页纸
张、种种焦虑和事件来计算的现在,并不使我们感到惊异;它是我们每天早晨有记忆之
前到每天晚上睡眠之前的经历。我们每天的经历是老夫人的双倍。
  我们已经看到,豪雷吉家的处境他们;他们是名门之后,历史书上却不常提到他们那位显赫的祖先的名字。有一条街道
确实以那位祖先命名,可是知道那条街道的人很少,几乎埋没在西区公墓深处。
  日子来近了。1月10日,一位穿制服的军人上门送达部长本人签署的信件,通知14日
将登门拜访。豪雷吉家把这封信拿给所有的街坊们看,着重指出信笺的印记和亲笔签名
。新闻记者开始前来采访。豪雷吉家向他们提供种种资料;显然他们都听说过鲁维奥上
校其人。素昧平生的人打电话来希望得到邀请。
  全家人为那个重要的日子辛勤准备。他们给地板上蜡,擦拭窗玻璃,掸掉蜘蛛网,
擦亮桃花心木家具和玻璃柜子里的银器,变换房间的布置,揭开客厅里钢琴的盖子,露
出丝绒的琴键罩。人们进进出出,忙碌非常,唯有似乎什么都不明白的豪雷吉夫人置身
事外。她微笑着;胡利亚让女佣帮忙,准备入殓似的把她打扮了一番。来宾进门首。先
看到的是上校的油画像,画像右下方搁着那把久经战斗的佩剑。家里生活最困难的时候
也没有把剑卖掉,他们打算以后捐赠给历史博物馆。一位殷勤的邻居搬来一盆天竺葵,
借给他们做装饰。
  聚会预计七点钟开始。请柬上的时间订在六点半,因为他们知道谁都不愿意准时到
场,像插蜡烛似的傻等着,七点十分,一个客人的影子都没有;家人们悻悻地议论不守
时的优缺点。埃尔维拉自以为是准时到的,他说让别人久等是不可饶恕的失礼;胡利亚
重复她丈夫的意见说迟到是一种礼貌,因为大家都迟到的话,谁也不会感到窘迫。七点
十五分,屋里挤满了人。街坊们看到菲格罗亚夫人的汽车和司机,欣羡不已,她虽然从
不请街坊们去做客,街坊们仍旧热情接待她,免得有人以为他们只在主教的葬礼上才见
面。总统派了副官前来,那位和蔼可亲的先生说,能和塞罗阿尔托战役的英雄的女儿握
手是他莫大的荣幸。部长要提前退席,念了一个简短的讲话稿,讲话中提到圣马丁的地
方比提到鲁维奥上校为多。老夫人坐在大扶手椅里,垫了好几个枕头,时不时耷拉下脑
袋或者落掉手里的折扇。一批名门闺秀在她面前唱了国歌,她似乎没有听到。摄影师们
根据艺术要求请来宾们摆出种种姿势,连连使用镁光灯。红白葡萄酒不够喝了,又开了
几瓶香棋。豪雷吉夫人一句话也没说:她也许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从那晚开始,她
便卧床不起。
  外人离去后,豪雷吉家吃了一些冷食当晚饭。烟叶和咖啡的气味盖过了淡淡的安息
香味。
  第二天的晨报和日报克尽厥职地撒了谎;赞扬英雄的女儿的奇迹般的记忆力,说她
是“阿根廷百年历史的活档案”。胡利亚想让她也看看这些报导。老夫人在昏暗的房间
里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她没有发烧;医生替她作了检查,宣布一切正常。几天后,老
夫人溘然去世。大批客人的闯入、前所未有的混乱、镁光灯的闪烁、部长的讲话、穿制
服的人、频频握手、开香槟酒的瓶塞声响,这一切加速了她的死亡。她或许以为玉米棒
子党①又来了。
  ①罗萨斯统治布宜诺斯艾利斯时期,他领导的人民复兴党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百
姓称之为玉米棒子党,因为该党的标志有玉米棒子图案。
  我想到塞罗阿尔托的阵亡的战士们,想到死于马蹄践踏的美洲和西班牙的被遗忘的
人们;我想,一个多世纪之后,秘鲁那场马刀长矛的混战的最后的牺牲者是一位老夫人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rw.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