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aaaaaa (◆◆新郎◆◆),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矛盾论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25日09:29:2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
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这一点已经弄清楚
了。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
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从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的文章中看出,德波林学派有这样一种见解,
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那
末,在那一时间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原因,而是由于外部的原
因了。这样,德波林回到性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去了。拿这种见解去分析具
体的问题,他们就看见在苏联条件下富农和一般农民之间只有差异,并无矛盾,
完全同意了布哈林的意见。在分析法国革命时,他们就认为在革命前,工农资产
阶级合组的第三等级中,也只有差异,并无矛盾。德波林学派这类见解是反马克
思主义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
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侯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工
农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
激化而成为对抗,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不同于劳资间的矛盾;它们在社会主义
建设中形成巩固的联盟,并在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解决
这个矛盾。这是矛盾的差别性的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矛盾是普遍的、
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这是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
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结了
,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
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列宁自己
也正确地应用了它,贯彻于他的全部著作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
单的、最普遍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
交换。这一分析在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暴
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又向我们表明了
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各个部分总和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增长与运动两者)。”

  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
及研究)方法。”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
并推断革命的将来。
  
--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 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换 莫
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
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6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