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hampaign (原野),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和毛泽东一起行乞记》-26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Nov 28 21:11:18 1999), 转信

             第二十六章 到安化途中
  在微山山脚下与小和尚法一作别,走了百码左右,我回过头来看他时,他
细小的身影正在慢慢向着山上的古庙爬去。当时他距离我们很远,然而他还是
一样显得寂寞和可怜。他是多麽的忧伤,我为他感到难过,但毛泽东完全没有
这种感觉。“润之,”我说:“你看看小法一,难道你不觉得难过吗?”
  毛泽东驹然回头看了看,随即说道:“看看他有什么用呢?你真是太感情
化了。”
  我们朝安化县城走下去。安化是湖南重要的产米区之一,走到安化县城需
要两天的时间。但我们却无须赶路,因为沿途风景优美,我们又有许多话题来
消磨时间。
  我们对微山寺的僧人生活留下很多有趣的印象,因此,我们行经路旁的一
家茶馆之时,便决定停下来休息,写我们的日记。可是只写了两三行,我们就
把笔放下,开始谈论起来。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真是太大了。”我说:“甚至儒家也受它的影响,在
唐、宋两代尤其如此。”
  “佛教为什么发展到这样大的势力呢?”毛泽东问道。
  “我解释说:“第一、因为它对普遍的真理有重要的阐扬,并提供了一种
完满的人生哲学。第二、历史上的中国帝王都有宗教的天性或哲学的倾向。
  “帝王有宗教的天性?”毛泽东问道。
  “是的,”我答道:“特别是唐代的帝王,你知道他们曾封孔子以『王』
的尊号,并勒令全国各州府县一律修建孔庙。这个运动始自唐代,差不多同时
,他们又把类似的荣誉赠给老子,因为里黧瘐李,和皇帝同宗之故。他们宣称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道教道观的建立也是在唐代开始的,由官方发动而遍及全
国。佛教虽然是外来的宗教,但也受到欢迎,当时佛教的寺院也遍及全国各地
。于是,在唐代,中国便有了三个由官方承认的宗教:儒教、道教和佛教,共
存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下……。
  “是的,我知道。”毛泽东说:“我记得,唐代有一个皇帝,曾有意把佛
骨搬到中国来。”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和尚玄奘,在印度住了十多年,研究佛教理论。
”我接下去说:“他带回中国来的佛经,超过六百五十卷,他和他的弟子翻译
了其中的七十五卷。玄奘是家传户晓的人物…他也是唐朝人。”
  “太奇异了!”毛泽东评论说:“三个大宗教彷佛都是在唐代开始传播的
。不过孔子只能算是哲学家而非教主。”
  “是的。”我表示同意:“虽然老子後来被道教徒尊为始祖,但他只能算
是哲算家。中国人现实主义的性格,我们加以研究,就会发现这是很有趣的事
情。中国人可能有宗教信仰以指引生活,但绝少发展到宗教狂热的地步。那就
是为什么三个宗教能够和平共存的原因。”
  “是的,几个宗教能够和谐地共存,对国家来说,是很好的事情。”毛泽
东说道:“那就是说,我们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宗教战争。历史上有些宗教
战争竟持续百年之久!在中国历史,我们从不曾听说过有这样的事发生。”
  “是的,那确是真的。”我同意说:“但还不止此。在中国,几个宗教不
仅可以在社会中和平共存,并且也和谐地存在于每人的心灵之中;这和唐代的
皇帝是没有什么相干的。在我自己的家庭中,就有这种现象,便是很好的例子
:像其他任何家庭一样,我们有一个刻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但我祖
母希望我们对圣人怀有特别的敬意,于是又加上了一个孔夫子的牌位。後来她
对佛教也有好感,于是又悬挂了一幅释迦牟尼佛的画像。最有趣的是,当她听
过欧美的基督教传教士讲过道之後,她认为那些人既然系从很远的地方跑来传
教,那麽,他们的宗教必然也利于人生之处。于是,她在佛祖的旁边又挂上了
一幅背着十字架的耶稣画像。我常常把我祖母所设的神坛称为『宗教共和国』
。这是很多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典型事例。”
  “这不仅是我们宗教自由的一个好例证,并且,正如你刚才所说的,也显
示我们中国人宗教本性的薄弱。”毛泽东说:“还有一个事实是,儒家思想在
中国的影响比佛教和道教都更广泛和巨大,佛道二家仅被认为单纯的宗教。但
孔子的思想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力量呢?在两千多年之後的今天,它的影响
力依然不衰。那些帝王为什么会对孔子的估价这样高呢?是不是由于孔子坚强
的人格呢?”
  “儒家影响力之所以能够持续不衰,系由于两个原因。”我解释说:“碰
巧那些帝王们和所有的高级官吏,都对孔子特别崇敬,于是他们规定在高等考
试中,孔子哲理是与试者必须通过的要目。在这种情形之下,假定你不研究孔
子的哲理,那麽,在你一生中,你便不可能获得好的职位!还有,他的哲理也
的确可以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指南。他非常恰当地告诉世人,什么
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在另一方面,老子佛家的理论则没有这些。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孔子给我们一些实际而具体的请示。”
  “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停止讨论,把这些都写在我们的日记上。”毛泽东
道:“这是很重要的。”
  于是我们便停止讨论,开始写日记。我们写完之後,时间巳近正午。我们
也感到饿了。访问过微山之後,我们有很多问题要谈,也有很多东西要记下来
,因此,我们巳经错了我们长途步行的节奏。现在我们既然仍坐在那里继续谈
下去,便决定在那家荼馆吃中饭,吃过饭之後再行上路。
  毛泽东问女店主是否有米饭。她说有,但却没有什么菜:没有鱼,没有肉
,甚至连一个鸡蛋也没,只有一些蔬菜。我们认为有蔬菜便巳经很够了,我们
的消化系统巳习实于素食。然而我们是否还有钱呢?
  毛泽东说,他知道我们的包袱里还有些钱,他提议我们好好地吃上一顿米
饭和蔬,把所有的钱用光。“然後看看我们前途的遭遇将会如何。”他说。我
表示同意,并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吃过中饭之後,由于天气太热,难以行路,于是我们便在茶馆的荫凉下睡
了一个午觉。当我们缓缓地再上路之时,巳经是下午四点钟左右了。
【海生注】:从这段可看出来,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虽然中国有外患内乱
,但中国人的心胸仍是相当宽广而对相异的事物和见解都仍能和谐相容的。

--
    感情是一个难以驯服的野马
    理智却是一个严厉的马夫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