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df (变量),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笑星马季(3)(转寄)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Jan 15 14:44:16 1998), 转信

发信人: bns (kitty),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笑星马季(3)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Thu Oct 16 19:31:10 1997), 转信

   三、两次机遇


  1956年,马季正式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

  世人皆知,马季的师傅是侯宝林,当然不错,但,拜侯为师,还是后来的事。
当时领导确定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都是马季的老师,侯宝林为责任老
师。4个名师教一个,像今天的独生子似的,千顷地,一棵苗,“水、肥、土、种
、密、保、工、管”,8字宪法齐备,还愁不成才吗?

  1957年的外地巡回演出对马季的技艺是一个大的促进。这次巡演历时将近
半年。不妨模拟《地理图》报地名的方式说说行程:从北京出发,先到保定、石家
庄、郑州,经武汉、长沙,再到南昌、南京、无锡、苏州、青岛,又回到北京,整
整转了一大圈。

  那时候,曲艺的各种艺术形式全面发展,不像现在这样,相声孤花独放。中国
广播说唱团曲艺名家云集,纷纷献上拿手的技艺,单弦、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
南坠子、山东快书,轮流上阵,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过相声所占的比重较
大,一台七、八个节目,相声占3场,就是马季和杨紫阳、刘宝瑞和郭全宝、侯宝
林和郭启儒各一场。侯宝林、郭启儒担当“大轴儿”,所到之处,备受欢迎。有时
日夜两场,演出频繁而紧张。对于初出茅庐的马季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又是千载难逢的观摩机会。马季的场次一般放在前面,下场以后,站在幕边,端
着茶杯,准备为老师润嗓子,同时全神贯注地观摩老师的精彩表演。

  巡回演出归来,中国广播说唱团分为两个演出队,马季独领一军。这样,他异
军突起,迅速打开了局面。才华遇到机遇,犹如良种恰逢阳光雨露。

  1961年,戏曲,曲艺界规模浩大的挖掘传统遗产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这
为马季又提供了一次系统地学习传统相声的机会。名剧《赤桑镇》就是那时候挖掘
出来的。

  荟萃老一辈相声精英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当然是挖掘传统相声遗产的重点单位之
一。全团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团领导柳荫亲自坐镇。每周开会一次,专门进行这项
活动,雷厉风行,雷打不动。

  挖掘传统相声遗产活动成绩斐然,一共回忆、整理传统相声80段,然后付印
成书,就是曲艺界人人皆知的所谓“四大本”。后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版过多种版
本的传统相声选集和大全之类,哪一种也离不开这“四大本”。当时马季获得一套
“四大本”,就像抱了个金娃娃,如饥似渴,反复阅读,时过不久,一些传统相声
已倒背如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季是传统相声艺术沃土培育的新苗。如果没有传统相声
艺术的功底,就不会有今天的马季。当然,应当补上一句:如果没有传统基础上的
创新,也同样不会有今天的马季。只因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相声艺术,马季势头迅猛
的创新活动才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硕果累累,历久不衰。


--
m;33m※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38.212.66]m

--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