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lariswong (空心菜),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李小龙传奇(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10 19:59:05 2000), 转信
发信人: yuzhongmiao (雨中苗~我姐来北京啦,呵呵:)), 信区: Biography
标 题: 李小龙传奇7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Sep 8 13:57:02 2000)
第七章 以拳会友 武功情谊两相长
结交的朋友,有菲律宾棍王,有旅美华人国术界首领级人物,有曾是他手下
“败将”的全美空手道冠军,有美国空手道协会理事长,有美国跆拳道之父,有学者型
的日本武术师……他们时常在一起切磋交流,相互都受益匪浅。
不可想象离开了武术李小龙将会是什么样子。武术对李小龙来说像空气和水一样重
要,是他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为他赢来了声誉、财富;赢来了与他同命运、共患
难的妻子莲达;也赢来了鼎助他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朋友。
美籍日本人木村与李小龙的友谊,一直保持到李小龙生命的终结。
木村长李小龙十多岁,却心甘情愿做李小龙的追随者。跟木村情况相仿的,还有一
位美籍菲律宾人——达尼·依鲁桑杜。
依鲁桑杜40出头,身材矮壮硕实。他跟木村不同的是,木村是位武术爱好者,而依
鲁桑杜却是个武功高手,他极具武术天赋,并且有精深独到的研究。
依鲁桑杜出身于菲律宾的武术世家,他10岁起就跟叔父学习琉球手(空手道的前身,
流传于与菲律宾隔海相望的日本琉球群岛,故叫琉球手)。其后,学习过柔道、击杀术、
空手道、杖法、腿功、菲律宾拳等等。他年轻时旅美,后成了大学的体育教师。他不断
地寻访武林中人,虚心求学,广涉武术书籍,他将各国的武术融会贯通,试图创立一种
新的武术。
然而,当他看到李小龙的武术表演后,大为吃惊。事后,依鲁桑杜极谦虚地要求跟
李小龙私下讲手,切磋武艺,李小龙扎实的硬功、大胆的见解,使依鲁桑杜深深折服。
他放弃了打算创立一种新武术的计划,把自己的经验所得及广涉的资料毫无保留地奉献
给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
好些年后,依鲁桑杜回忆他与李小龙的交情,他说:“在我40岁时,大有可能为自
己创出一种拳术来。但因缘际会,我得以认识小龙,所以我准备终生习艺于其门下。”
依鲁桑杜甘愿以李小龙的门徒自称,他同时又是李小龙的挚友和兄长,他教李小龙
武术,帮他出谋划策,在李小龙人生的重要关头为他拿主意。在李小龙成了功夫红星后,
他不像有的人极力吹捧李小龙,也在吹捧自己。他不恭维,不奉承,而是客观评价。
依鲁桑杜说:“对我来说,小龙并非完人,他有着不少缺点,但无可否认,他确实
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天才。”
“小龙最使我难忘之处,并不只在于他的体能及武艺的不凡,而是他广博的知识,
不论对人生还是对武术。”
依鲁桑杜却没有提及他为李小龙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这正是他精神的可贵
之处。李小龙后来使用双节棍,玩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以及他在电影《龙争虎斗》中施
展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魔杖,都是依鲁桑杜倾心传授的结果。其中魔杖是菲律宾自古相传
的国技,已经成为一种功夫技巧,它不仅适合于杖,还适合于拳,以及矛、棍、斧等多
种武器。在美国,依鲁桑杜有菲律宾棍王之称。
李小龙对依鲁桑杜非常感激和尊敬。七八年后,李小龙已是红透半边天,性格变得
狂妄傲慢暴燥,很难与人相处。但在依鲁桑杜面前,他不敢张狂,而是尊敬如旧,把他
视为大哥。
在李小龙不多的武友中,还有一位父辈式的人物——这就是旅美华人国术界首领级
的人物严镜海。
李小龙有缘认识这位武术界的前辈严镜海,是因为严镜海的至友祖亚伦的缘故。那
时李小龙虽名气颇大,但多限于西雅图的大学和唐人街。别说美国各地,就是美国西部
其他城市的人,也压根不知李小龙其人。
一天,来西雅图访故友的祖亚伦看到在寓所前练功的李小龙,蓦然惊叹,这个亚裔
青年身手是那么遒劲快捷,灵巧流畅!祖亚伦末见识过截拳道,不知是亚洲哪国的拳法,
便上前探问。原来还是个来美没几年的、地道的中国人!
祖亚伦回到洛杉矶,向严镜海叙述他的惊人发现,称李小龙是“功夫奇才”、“不
平凡中的不平凡”。严镜海具有宽容大度的长者风范,他逾越门户之见,摈弃年长及首
领的尊位而亲来西雅图,去拜访这位尚属无名小辈的功夫奇才。
李小龙对严镜海的“驾到”,并末受宠若惊,而是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功夫展示出
来,并且毫不留情地将与其讲手的严镜海大弟子击倒在地。严镜海丝毫未流露出责备之
色,而是欣赏李小龙的性格和追求。在以后的场合,严镜海不存门户之见,总是向他人
推祟李小龙。
李小龙与严镜海结为忘年交,李小龙敬他为义父。而在功夫面前,奉行能者为师。
李小龙教严镜海咏春拳;严镜海帮李小龙完善截拳道。严镜海年轻时曾是举重冠军,他
把举重技巧改进为健身法,无保留地传授给李小龙。李小龙依法苦练不辍,肌肉更发达,
耐力更强韧,爆发力更凶猛。
李小龙是旅美中国武师中,第一个公开招收外国人为门徒的。在古代中国,功夫被
视为传家至宝,传授范围只限于家族之内。若授与外人,必须结为父子般的师徒关系。
李小龙悖逆古训的做法,自然引起持保守观念、格守门户之见的中国武师的不满。他们
认为,国术外泄,华人将会失去在美赖以生存的资本。
严镜海很赞赏李小龙离经叛道的做法。他认为华人在美生存,靠的应是智慧和勤劳。
功夫的防身御敌功能毕意有限,因为美国人普遍拥有枪支。他不相信刀枪不入的古老神
话。
1964年8月,婚后的李小龙携带妻子莲达移居洛杉矶。李小龙常能与严镜海见面,
俩人商议台伙开办武馆,并马上付之行动。前来武馆习武者不论种族、民族和国籍,只
要对中国功夫持有兴趣和热情者一慨欢迎。严镜海年迈事杂,武馆的教头和管理实际上
是李小龙一人,而莲达则做李小龙事务上的助理。
武馆一设立,便引起西部众多武师的竭力反对,他们放出风声,请李小龙“好自为
之”、“信守中国国术的行规”。
自负好斗的李小龙当然不会惧怕这些威胁,但为了避免同胞间的倾轧,对自己的计
划作出修正。开初,李小龙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学员,学习的内容包含多种中国
武术,以满足不同学员求学的兴趣和需要。现在李小龙在与学员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只
教他们截拳道。因为截拳道是李小龙独创的,不会引起将中国其他门派武术流泄之嫌。
李小龙天真地认为,这样便可平息那些武师的怨言,从而避免“踢馆”之类的不愉快事
件。
结果,李小龙仍收到一封挑战书。挑战书的落款是来自旧金山的一名姓黄的功夫教
头。他在书中以严厉的言辞抨击李小龙的“叛逆”行为,并谴责李小龙执迷不悟,一意
孤行。其“行径”引起旧金山国术界的强烈不满,导致他迫不得已下此战书,与李小龙
讲手见个高低。如果李小龙被打败,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将武馆关闭,二是停止
将功夫授予外国人。”
战书末提到“如果李小龙胜了,他们将如何”之类的言辞。这已不再含有讲手的公
平竞技的意味,而是讨伐异己的檄文。
黄教头在战书中称:“我是代表三藩市(旧金山)国术界的!”这封战书可以说是旧
金山整个国术界对李小龙下的最后通碟。据洛杉矾几位保持中立的武师分析,黄教头等
人的用意是吓退李小龙而关门大吉,而不是以功夫作最后一博。结果出乎他们意料之外,
李小龙见战书怒发冲冠,他回札的答复是:“好!这又怎么样?”
回札由信使传到黄教头手中,黄教头和师兄弟及门徒已经住在洛杉矾的一家华人旅
馆里,他们自己将自己逼进维谷。龙虎相斗的讯息很快在洛杉矾国术界传开,严镜海赶
到武馆,他说他虽末跟黄教头讲过手,但早巳耳闻他的名气,是旧金山国术界的绝顶高
手。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告诫小龙切不可掉以轻心。
讲手在一处废弃的仓库里举行,观战者早已把空旷的仓库挤个水泄不通,除了国术
界的教头弟子,更多的是来自唐人街的华人。黄教头那方,站有三十几人,除他的弟子,
不少是从旧金山赶来的黄的同仁,来为黄助威。这天,严镜海、祖亚伦带他们的弟子站
在仓库西侧。木村和依鲁桑杜专程从西雅图乘飞机赶来——不知他们怎么得到的讯息。
李小龙心中十分感动,如被击败,不但自己的事业严重受挫,而且愧对了这些兄长父辈
般的朋友。
莲达站在李小龙身后,她已身怀六甲。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怀孕的妇女是不宜随意
乱走的,但她坚持要来。莲达具备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但又不是那种守旧的,将自己
囿于家务中的贤内助。她乐意参与丈夫的事业,做她所能做的一切,并为此付出代价。
当丈夫功成名就、万众瞩目之时,她又悄悄地退到一边。
黄教头先声夺人,义愤填膺大声数落李小龙的种种罪状,以期在气势上压倒敌手。
李小龙一言不发,他不屑跟黄教头唇枪舌战,而是要以拳脚论输赢。
黄教头脱去上装,袒露出胸膛纹的双虎(黄教头生肖属虎,浑号黄老虎)。李小龙也
脱去上装,穿着紧身背心,他没有纹身,他生于龙年,性情似龙,就是一条龙。
李小龙侧目看了严镜海、木村、依鲁桑杜一眼,目光在莲达身上停了一瞬。莲达温
柔坦然地一笑,目光含着必胜的期望。这是莲达的聪明之处,虽然她此刻紧张得浑身冒
汗,心儿嘣嘣跳个不停。
竹节响了三声,黄教头猛啸一声,如虎蹿扑到李小龙跟前。接着他挥拳朝李小龙脸
部重重砸去,又倏然变招,五指攥如铁钳,去掐李小龙心窝的要穴。招式变化太快,李
小龙只得应招化解,显得有些仓促。旧金山来的武师,大声喝彩助。
黄教头将多种拳法融为一体,变化多端,形如鬼魅。李小龙那时的截拳道尚未完善,
他以从小练就,并且得心应手的咏春拳与之相拆。在黄教头凶猛而诡谲的拳法面前,李
小龙暂处下风,未能把咏春拳的精髓充分施展出来。李小龙的眼睛盯着黄教头出招变幻,
被黄教头牵着鼻子跑。
李小龙挨了黄教头几下拳脚,虽末被重创,败相已显露无遗。自然。黄教头也吃了
李小龙几拳,但李小龙的拳路滞阻,中有停顿,似在患得患失,不敢贸然顺势攻击。
此刻,莲达几乎紧张得不敢以眼正视,但她仍努力保持镇定,脸上挂着勉强的微笑
——尽管她知道小龙这时根本无暇目睬自己。而李小龙的朋友和门徒此刻亦如莲达一样
心悬若丝垂,手心都捏出汗来。
严镜海肃穆而立,不动声色。他熟悉并相信李小龙的功夫,看过黄教头的招数,对
他的功底也有个大约的了解。李小龙屈居下风,是为了窥视体察对方的招数。
龙争虎斗,双方已搏斗了三分钟。好几次,李小龙险被逼到场圈之外。
突然,李小龙叱喝一声,声音末落,铁拳已砸黄教头胸膛,吟地作响。黄教头踉跄
后退,不待站稳,拳点已接踵而来,骤雨冰雹一般。忽听众口惊叫一声,黄教头硕实的
身躯给李小龙一脚踢悬,如巨石重砸坠地。黄教头就势一滚,翻身而立,不料一拳又劈
打而来,黄教头狼狈倒地。李小龙跟上就是一脚,黄教头仿如筋骨寸断,气机阻塞,哀
唤“休战”。
黄教头认了输。他毕竟是武门中的好汉,仍不失风度地向李小龙拱手辞别。他身子
晃颤几下,正欲倒地,门徒急过来将其扶持,懊丧而沉默地撤离。
李小龙的朋友和弟子把他簇在中央,向他祝贺。莲达站在圈外,满眼星星的喜泪。
李小龙却末流露出丝毫赢家的骄色,他懊恼悔恨不已。他不满自己的表现,认为这
场比武时间拖得太长,而末在数秒之内决出胜负。
事后,李小龙与严镜海、依鲁桑杜和木村等人一道回忆比武的经过,寻找比武时间
拖拉的原因。首先是黄教头招数多变诡谲,使李小龙感到迷惑,而不敢贸然出击,速战
速决;其次是李小龙受咏春拳固有打法的局限,咏春拳最初是五枚尼姑创立的女子拳,
女子受体能的限制,在重击敌手之后,就要后退或避闪,以防被敌手纠缠鏖战。这次比
武,暴露出咏春拳在追击敌手方面的弱点,因为李小龙是强汉,而不是弱女,要像最后
那样乘胜连击,痛打敌手,使敌手无以喘息,无可招架。
这以后,李小龙注重加快自己的进攻节奏,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手招数如何,都
果敢地迎头痛击,将防御置之脑后,一直到击倒击败放手为止。
这次交锋,是李小龙在美国华人国术界的正式比武,使得李小龙名声大振,那些对
他不满的功夫教头,再也不敢贸然向李小龙挑战。
莲达是李小龙生活上的忠实伴侣,同时也是辅佐他事业成功的有力帮手。莲达自从
嫁给李小龙,放弃了做一名女功夫师的初衷。她以李小龙为中心,悉心尽意做一位中国
人所要求的贤妻良母(她次年生下大儿子李国豪)。李小龙是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行驶
的船,他一回到家中,恍如进入宁静港湾,无限温馨。
中国古代功夫哲学讲究“戒色”。一个功夫师,若要想进入最高境界,就得彻底戒
色,远离妻妄,甚至不看女人,独隐深山.足不出户,一心修炼,方能修得正果。李小
龙的行为。自然跟古训相去甚远。他原本就有嗜好女性观其表演功夫的“怪癖”。因此,
知夫如己的莲达常常伴随李小龙去做功夫表演,甚至李小龙在屋前的草坪练功时,莲达
也尽可能放下手头的家务,腆着臃肿的孕腹站一旁观看,待李小龙停下,便说一些熨贴
激励的话。
李小龙常带莲达去逛街,逛街的含义只有莲达一人谙知,那是逛书店的代名词。除
书店,李小龙对其他店铺一律不感兴趣。他们常去的是一家旧书店,那里常会出现旧版
的中国古代哲学及功夫之类的书。李小龙很快建立起私人书库,他稍有空暇就一头埋进
书海里,迷不释手。他练就出不受干扰的本事,不论户外如何喧吵,孩子如何哭闹,他
都能安安静静地看书,并且久久沉思。他出外,也必带一本书在旅行袋里,一有机会就
拿出来看。那时他们的生活不安稳,经常搬家,如山的书籍成为他们的累赘,尽管如此,
李小龙对购书仍乐而不疲。
正是因为李小龙吸取了丰富的养料,为他日后成为功夫大师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小龙大战黄教头的故事在美国西部的唐人街广为流传。然而,出了这圈子,李小
龙的名字仍鲜为人知。他渴望成功,他迫切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像拳王阿里式的人物,人
们可以不知总统是谁,却不会不知阿里。
中国古代功夫哲学,推崇淡薄功名,“真人不露相”、“无为即有为,无名是有
名”。李小龙熟谙这些箴言,却又将其弃之一边。这一方面出于他好胜的天性,另一方
面是美国文化对他的影响。我们难以想象李小龙生活在封闭的古代中国社会将会是什么
样子,但我们可以肯定,如果李小龙在开放的现代美国社会仍恪守古老的箴言,就不会
有叱咤全美武术界的李小龙。
李小龙决定在美国作巡回表演,以扩大他的影响。他把他的想法告诉莲达,立即得
到莲达的支持。莲达为李小龙收拾行李,同时,也把她的衣物放进旅行箱里。李小龙很
诧异:“怎么你也去?”莲达亦诧异地反问:“怎么我不能去?”李小龙向她解释,在
中国,妻子怀了孕只能安安静静躺在家里。莲达笑道:“我虽是中国人的妻子,却是生
活在美国,医生告诫孕妇,怀孕期间要多做健身运动,生下的孩子才会健壮。”
李小龙携妻愉悦上路,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发生这类因民族、风俗等差异造成
的“小磨擦”,而撞击出来的火花却是和解和睦。李小龙这次巡回表演的地方是美国中
部的城币,以后再找机会分别去美国的东部和南部。
他们坐在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列车上,眼帘里是一望无际的中部大平原。李小龙的思
绪飘得很远,他在香港及美国的唐人街,常听到老辈人叙述早期华工的悲惨故事。那时
美国为了开发中、西部,决定修筑一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因劳力缺乏而去中国招募劳工,
早期华工像“猪仔”似地卖到美国,他们干最苫最累最险的活,拿最低的报酬。铁路修
完了,美国不再需要华工,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排华。早期华工作为第一代移民虽在美国
生存下来,却毫无地位和声望。真正使美国人改变偏见的,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移民,
他们大都进入美国的中产知识界,出了李政道、杨振宁这样的令全世界瞩目的人物。他
们是旅美华人的骄傲。
“中国人必须靠实力证实自己!”这个顽强的概念始终激荡于李小龙胸中。
正是如此,促使他毅然参加全美空手道大赛。
当时他正在中部城市芝加哥作功夫表演。效果不如他设想的那么成功,观看其表演
并产生浓厚兴趣的仍是亚裔移民(尤其是东亚等国的移民),而真正的美国人却很少问津。
在表演过程中,他不时受到挑战,并且多是一样肤色的中国功夫师。李小龙虽然轻而易
举将他们击败,但却有股难言的悲哀。他觉得旅美华人特别喜欢内耗,喜欢在同胞之中
充好汉。而不像日本人那样齐心协力拧成一般绳,以证实整个日本民族的力量。因此,
旅美的日本武师在公开场合表演,几乎末闻有日本武师上台去挑战。即便会有,也是抱
着弘扬日本武术的目的,使之影响更大。
李小龙不忘自己是个中国功夫师,却不抱狭隘的民族观念,因此他交的功夫朋友是
多民族、多肤色的。李小龙在表演中,结交了一位从事记者职业的法裔美籍武术爱好者
西蒙,他年轻时曾在法国殖民地越南呆过,对中国武术产生兴趣(中国武术在越南颇流
行)。西蒙在与李小龙的交谈中突然说道:“你功夫这么高强,怎么不去全美空手道大
赛显显自己的实力?”
李小龙中止了中部的巡回表演,与莲达赶回加州。赛场设在一所私立学校的体操馆
里,去时,已开始比赛。
空手道是日本的国术,又是当时在美国流行最广的东方武术之一,美国人对东方武
术的认识仅限于空手道。这是日本人善于推销自己,采取开放式授徒方式的结果。在美
国,有全国性的日本国术大赛,却没有全国性的中国国术大赛(日本国术是由古代中国
流传过去,尔后才自成一体的)。中国的功夫师仍将自己封闭在华人圈子里,并且瓜分
地盘、不越雷池一步。
赛场汇集了各种肤色的空手道选手(这是中国武术地域性比武难以见到的),其中最
引入注目的是金发碧眼的九段高手罗礼士。罗礼士曾蝉联三届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夺
标呼声最高。
李小龙过去虽与日本空手道拳手较量过,但对空手道的比赛规则却很陌生。因此,
他不急于报名参赛,而是观察比赛规则及选手的身子。李小龙发现,选手的身手皆平庸,
这使他兴趣大减,他几乎想拔腿而去。
罗礼士出场了,罗礼士凌厉的拳势,第一回合就将对手击败。
原来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李小龙素来喜欢与强者较量。他按捺不住。跑到记分台
前报名参赛。
李小龙遭到拒绝,理由是比赛已经开始。
是罗礼士成全了李小龙参赛的愿望。罗礼士虽不是大赛的组织者,却声誉极高。结
果,最具冠军相的罗礼士因其善举而痛失金牌。
起初,李小龙参加第二轮淘汰赛,取胜如囊中探物。愈往后,难度愈大,但李小龙
仍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最后只剩下李小龙和罗礼士进入总决赛。最后对手是罗礼士,
这在李小龙意料之中;而李小龙最终与他争夺冠亚军,是罗礼士开初不曾料到的。
两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李小龙并不因为对方的善举而手下留情。李小龙守的是空
手道规则,打的却是咏春拳,凶狠泼辣异常。罗礼士不曾遇到过这种订法,虽顽强拼搏,
却难以对李小龙造成威胁,最后仍落败局。
罗礼士非常恼怒,他甚至后悔自己的善举,如不这样,金牌怎么会给这矮小狡诈的
中国人拿去?
罗礼士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冷静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认为自己确实
技逊一筹。对手怎么练就这一身硬功?于是,罗礼士寻到李小龙住处,作一次礼节性拜
访。
素来讨厌客套的李小龙见到罗礼士,只字末提是由于罗礼士的帮助才使他获得参赛
资格一事,更末流露出感激之情(他的这种件格常使人产生误解,认为他忘恩负义),而
是马上拉罗礼士去讲手切磋武艺。
不打不相识,李小龙和罗礼士成了好朋友。两人的功夫各有千秋,便取长补短。李
小龙教罗礼士咏春拳,以锻练攻击速度及力度;罗礼士教李小龙高踢法,使李小龙的腿
击技法更全面。这以前,李小龙只采用低踢法,攻击对手腰以下的部位,而摈弃高踢法,
以为这种踢法威力不够。结识了罗礼士后,李小龙改变自己的看法,练就一套过硬的高
踢功法。
李小龙是美国第一个把功夫带进银幕的东方人。电影中常见李小龙凌空一踢,就是
罗礼土教的技法。李小龙对朋友的恩德,不喜欢口头表示,而是以行动报答。待他在影
坛站稳脚跟后,便把对拍电影抱有兴趣的罗礼士拉了进来,与他在影片《猛龙过江》中
演对手戏。
罗礼士是这样回忆他们的交往的:“当时,李小龙是不太喜欢高部位踢法的,但我
对他提出我的看法,我认为可以从任何角度及任何高度起脚进行攻击,踢出来的威力完
全不会减弱。”
“自认识李小龙,我们常常在一起研究武术,我学他的中国功夫,他学我的高踢法,
这样,大家都有了显著进步。”
“李小龙是个很‘自我’的人,他很看重自己,常常向人夸耀自己的长处,很多人
不喜欢他这种作风,于是人们便说他骄傲,我想他招人妒忌就是这个原因。但对我来说,
我完全不介意,因为我明白这是他的个性。”
“不论我的想法对不对,总之我觉得他是个强人,是个值得自负的人,也是世界上
武功最好的人: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
全美空手道大赛结束不久,李小龙又遇到一次充分证明白己的机会长堤国际空手道
大赛。时间是1964年的初冬。
这次大赛是美国空手道协会主办的,严镜海与该协会理事长艾伯嘉相识,向他推荐
李小龙。于是艾伯嘉便邀请李小龙作为表演佳宾出席这场大赛。
在大赛开幕式上,李小龙表演了他的咏春拳,令所有选手及观众叹为观止。因为李
小龙动作太快,令人眼花目眩,只知其精妙,而不知其精妙所以然。所以,应选手及观
众的要求,李小龙在大赛闭幕那天,将咏春拳化解为单项进行表演。其中以“蔽目粘
手”、“寸劲拳”、“无影拳”,最令人叫绝。
“粘手”是咏春拳的基本功法,在香港,李小龙曾以木桩练粘手功法。赴美后,李
小龙常跟依鲁桑杜、木村等人对手练习。具体动作,是两人互相搭住桥手(指、掌、拳、
腕、肘、臂等协调运作为一整体),做互相攻击和挡格。“蔽目粘手”是粘手中的高难
动作,双方把眼睛蒙住,完全靠手的触觉和第六感觉。
第六感觉是功夫哲学中玄之又玄的东西,古代认为是神的昭示或人神感应,现代多
认为是人的潜意识,是天赋或特异功能。李小龙似乎有天生的敏感,他在美期间曾多次
遭敌手暗算,他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及时避闪或反击,从而化险为夷。
这次表演,李小龙跟依鲁桑杜搭档,双方都蒙住眼睛,灵巧而敏捷地进行攻击和挡
格。因李小龙跟依鲁桑杜是老朋友,故应观众的要求,让他们推选了一名会中国拳术的
韩国拳师上来。这回是李小龙单方面蒙住双眼,与韩国拳师演习粘手。韩国拳师“欺”
李小龙“双目失明”,多次试图攻击,却连连被李小龙挡格住,同时又受到李小龙的攻
击。在场者膛目结舌,仿佛李小龙手上身上都长满了眼睛。表演完毕,观众报以雷鸣般
的掌声。
“寸劲”是咏春拳独有的发劲方法,指的是在短到数寸甚至一寸的矩离内所爆发的
劲道。咏春拳主张近距离贴身快速攻击放手,寸劲尤其重要。按照力学原理,物体在加
速度之后产生的力量最大。如打铁,锤必须高扬后落下;如一颗石子从十米高落下,击
起的水花肯定比一米高处落下的大,因此,拳的劲道要大,也必须屈臂后猛击,以保证
有足够的距离加速。而寸劲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发出大的力。这是因为
咏春拳讲究快速,若屈缩桥手再出击,势必造成空隙给敌手挡格或反击的时机。
李小龙表演寸劲拳时,请一名拳师站守马步,他后面放一张椅子。李小龙在距他四
寸处,手臂也不用后屈出拳,那拳师如重锤猛击,后跌坐椅子上,椅子也随之后移数尺
之远。
最精彩要数“无影拳”。与李小龙临时搭档的是一名空手道黑带高手。李小龙向他
讲明要攻击他哪个部位,连续八次,李小龙拳拳都击中。这高手虽招架挡格(不能以掌
贴在该部位之上),但因为李小龙出手太快,拳路无影迹可辨,这高手猝不及防。
李小龙当场解析他得手的原因:一是速度快若闪电;二是近距离;三是拳路讲究变
化;四是面部不带任何表情,因为老练的对手可从表情中窥破你的图谋;五是眼睛不要
盯住所要攻击的部位,这实际上是给对方以暗示。将此五点揉为一体,突发快拳,待对
方意识到时,已来不及化解挡格。
李小龙表演完毕,众多观众涌了上去,高喊李小龙的名字,把他抬了起来。
这次表演获得极大的成功,意味着李小龙的功夫得到美国武术界的承认,是他功夫
事业的一次飞跃。美国空手道协会理事长艾伯嘉称他的拳术“简直太神了!”
观看表演的,还有一位美国武术界头面人物——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李俊九也
是作为特邀佳宾出席大赛的,他对李小龙的功夫折服不已。他说:“在长堤国际空手道
大赛中,我开始认识李小龙,那次我和他分别在会中作示范表演。从那次开始,我们便
成了好朋友,常常互相拜访。”
“我无法再遇到一个像李小龙那般对武术狂热的人了。他能够成功除了一半是天赋
外,其余都是他肯去努力的结果。他实在非常努力。发拳快、准、劲,足以令他雄视武
坛。此外,他对各种武器的认识及纯熟,可以称得上是专家,就是这些已没有人及得上
他。”
“李小龙是个充满欢乐的人,我常常对人说他像个7岁的孩子,充满活力地到处跑
来跑去。他谈话时显得非常忠直,当我每见到他的时候,我内心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他那样坦白的人!’由于李小龙太坦白的缘故,有些人会很不
喜欢他。”
“李小龙证明了武术家亦可以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是第一个东方人在美国领导功
夫片走向白热化,替其他武术人士铺了一条从事电影的道路。”
李小龙在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中的出色表演,使他的名气在美国武术界不胫而走,
炙手可热。不少武师从千里万里之外赶来拜访他——日本武术家和里积就是其中之一。
和里积是一位大学体育系副教授,跟菲律宾裔的依鲁桑社一样,也是位学者型的武
术家。他与李小龙讲手切磋之后,认为李小龙的功夫见解比他们先进了100年,大有相
见恨晚之感慨。和里积在一篇文章中追忆他们的交往:
“我那时在一所大学教授拳击,我常常对学生说,如果你要发拳快的话,一定要减
轻出击的力量,但当我看见李小龙发拳的闪电速度,同时又强有力地击倒对方后,我的
理论便告粉碎!
同时我又发觉他的腰力运用得甚好,一切动作都很有规律,那时我才知道李小龙的
确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我开始对他产生敬意。
李小龙对我也很佩服和尊敬,他喜欢听我述说我怎样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在他寄给
我的信中,他经常流露感动和自我鼓励的字眼。有几次我为了筹募基金,找他帮我作表
演,我答应替他付机票,但他不接受,其他酬劳也不肯收,后来我说得多了,才勉为其
难地收了机票费。他说:‘我为了你的义举而表演,是不应该收酬劳的!’
李小龙是我的挚友,世上再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博学、真诚、具有勇气。他是一颗
不灭的星!他和一般的人是不同的。”
李小龙以拳会友,结交了不少著名的武术师,在交流切磋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受
益匪浅,日后创立截拳道,水到渠成。
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是李小龙人生道路上的转折。正是因为艾伯嘉把李小龙的表
演拍成资料电影,成为李小龙跻身美国演艺界的一次契机。
是年,李小龙仅24岁。
--
寒 往 黄 长 焚 苦 尘 冷
月 昔 烛 夜 心 思 旧 霜
拥 淡 耗 耐 耐 耗 淡 拥
霜 旧 思 心 夜 烛 昔 月
冷 尘 苦 焚 长 黄 往 寒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44.7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olARISWONG.bbs@smth]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3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