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lariswong (空心菜),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李小龙传奇(19)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10 20:08:22 2000), 转信
发信人: yuzhongmiao (雨中苗~我姐来北京啦,呵呵:)), 信区: Biography
标 题: 李小龙传奇19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Sep 8 14:10:39 2000)
第十九章 龙争虎斗 三大宏愿终告成
一直想主演好莱坞影片,这个机遇又一次来到。与邹文怀飞赴美国,谈妥《龙
争虎斗》一片,他不仅是主演,还是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开拍。
又几经磨难:编剧易人,临时演员不听调遣,他自己给剧毒的眼镜蛇咬伤……巨片拍成,
由此而成为世界性的大明星。
1972年秋,李小龙完成他的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猛龙过江》。他不待公映,
只作了短暂的休息,便投入《死亡游戏》的摄制。
当时他还没有拿出《死亡游戏》的剧本。而在还没有故事梗概之前,他的创作冲动
来自一个极模糊,场面又极宏大的心愿——那就是让全世界最伟大的武术家和运动家荟
萃一堂,同在一部影片中出现,那是多么辉煌且不可思议的情景。
菲律宾棍王兼美国棒球明星依鲁桑杜(依鲁桑杜在末到大学任教前,曾做过职业棒
球运动员)即将来香港访问一事,促成李小龙把这一心愿变成银幕画面。李小龙写信给
他,把设想告诉他,请他在港多停留些日子,一道拍摄《死亡游戏》的镜头。
依鲁桑杜是李小龙在美最早结识的武术界朋友之一,他们的关系是互为师徒。李小
龙教他咏春拳,他教李小龙棍法。在洛杉矶武馆,依鲁桑杜曾一度做李小龙的教头助理。
依鲁桑杜愉快地接受李小龙邀请。在香港,他们筹划了一个星期,然后拍摄了一些
零散的,但又最富有刺激的搏斗场面。
同时,李小龙还把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阿布杜尔·贾巴尔(Abul·Jabbar)邀来香港拍
片。贾巴尔身材高达7英尺4英寸(约合2.23米),李小龙站在他面前,犹如一个小孩,离
贾巴尔的肩头还差5英寸。
贾巴尔是美国职业篮坛最辉煌的球星,有篮坛五星级上将之称。在美国,篮球是最
热门的体育竞技项目,贾巴尔的名气远比李小龙大。
然而,贾巴尔却是李小龙的学生。在洛杉矶武馆,李小龙曾单独授予他截拳道。贾
巴尔虽高大,却非常灵活,弹跳力极好,并且有西洋拳的基础。贾巴尔对李小龙不拘泥
任何形式,充分发挥个性技能的武术十分敬佩,他说:“李小龙的截拳道是当今世界最
高水平的武道。”
贾巴尔是洛杉矾湖人队的主力队员,十分繁忙。李小龙—个电报,便把他召来。李
小龙在片中与他演对手戏的目的,就是展示他的截拳道,如何抗御和制服比他身材高大
并且武艺高超的敌人。
李小龙与贾巴尔,也只是拍了些零散的镜头。
《死亡游戏》仅仅开了个头,李小龙便全力以赴投入《龙争虎斗》的筹备拍摄工作
中去。
李小龙还在美国好莱坞仿惶时,曾夸海口立下三大宏愿:一是推广弘扬截拳道,使
中国功夫传遍全世界;二是使华语片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认识中国电影;
三是在欧美的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
前两大宏愿,可以说已基本实现。他已成为美国武术界传奇式的英雄,中国功夫早
已由美国西部向东部突进,渐成热潮。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美国本土热门
的东西,必然会影响全世界,继而是欧洲的功夫热、拉美的功夫热、澳洲的功夫热。这
种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甚至还反馈到港台澳及东南亚的华人世界,使得对武术有所疏
远的华人,再度热衷于古老的中国功夫来。
李小龙主演的影片,不是第一个打进国际市场的,但他却是第一个最成功地把华语
片打进国际市场的先行者。他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先在东南亚闹了个满堂红,
继而又风靡贝鲁特、罗马、布宜诺斯艾利斯、悉尼等大都市,在美国还创下在港人眼里
是天文数字的6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1972年底,《猛龙过江》公映,又在港澳台及东南亚掀起李小龙热,并波及全世界。
李小龙已实现前两大宏愿,就差最后一个宏愿——在欧美影片中担任主角。
李小龙并不是没碰到过这种机遇。在他履行嘉禾公司的片约之时,就回绝了好莱坞
20世纪福斯公司拍摄《无声笛》的计划。李小龙确实是意气用事,仅仅为印度之行与詹
姆斯·高宾闹矛盾之事而出一口怨气,为此,他还得罪了老朋友施里芬。
李小龙不后悔失去这次机遇。他认为机遇还是会有的,不仅仅是好莱坞邀他客串主
演电影,他还会成为好莱坞某大公司的长期签约明星,因为他而建立中国功夫片的明星
运作机制。
原本,施里芬最有可能促成李小龙梦想成真,他最熟悉李小龙的功夫及演技,对李
小龙也最热心。他为《无声笛》上马而飞赴香港遭李小龙冷遇,且不说他与高宾请人写
剧本的两万美元泡了汤,他亲自动笔耗时一年的代价又作何计算?
因此,李小龙出演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不是已有现成剧本的《无声笛》,而是剧
本平庸、美国味太浓的中国功夫片《龙争虎斗》。这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尽在情理之中。
《龙争虎斗》是华纳公司前任副总裁弗烈德·温特杜尔一手促成的。
温特杜尔曾做过纽约一家夜总会的经理,后加盟华纳公司担任创作副总裁,并担任
过《福斯托音乐会》、《神探智擒色情犯》等著名影片的制片人。他看过李小龙演的好
莱坞电视剧后大发感慨:“我希望今后所有的惊险片,都要进行类似武术打斗那样的徒
手肉搏,那比拿枪狂扫一番要刺激得多。”
温特杜尔跟李小龙有一些私人交情,他由此而动念为李小龙筹划一部中国式的功夫
片。1969年,温特杜尔把自己的构想提交公司高层,结果被否定掉了。这一切,李小龙
均蒙在鼓里,温特杜尔是不会把高层的秘密泄露于外人听的。
后来,李小龙回港发展,红遍半个地球。温特杜尔认为请李小龙主演好莱坞影片的
时机已成熟。这时,他遇到一个志同道合者——道具及美术设计家保罗希勒。
保罗希勒也是来自纽约,曾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讲师兼舞台美工师。他后来到好
莱坞发展,除干美工的老本行,还担任过《驯悍记》一片的制片人。保罗希勒也很欣赏
李小龙的电视、电影,并有其独特的见解:
“从哲学意义上说,功夫片类似于美国西部片,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一个人有能力控
制他们周围的环境。”
“在我们生活的复杂社会里,人们往往有一种对周围世界无可奈何之感,绝大多数
人感到对来自自身以外的压力无法反抗。而在功夫片里,你却看到有那么一个人能够改
变和控制周围的环境,这正像在西部片里一样,一个人可以单枪匹马除暴安良,伸张正
义。我认为这种追求比某些影片要深刻得多。现今武术界所追寻的东方哲学的本质,以
及西方人突然对东方哲学发生兴趣,还有对远东研究的蓬勃发展,都表明这远非一时之
时尚。”
温特杜尔和保罗希勒,分别担任《龙争虎斗》的制片人及助理制片人。
当温特杜尔和保罗希勒有了拍摄好莱坞第一部中国功夫片的意向后,便一起去拜访
金像奖剧作家史达灵·施里芬。
施里芬表现得很热心,他非常赞同他们的意向,说:早就该为李小龙拍一部中国功
夫片。
但施里芬拒绝合作。香港之行受到的冷遇,使他不可能不会有想法。李小龙因印度
之行而对詹姆斯·高宾怀恨在心。李小龙也曾抱怨过施里芬奉行的是中庸之道(这是施
里芬从李小龙那儿接受的中国哲学名词),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两边都不得罪,实则
好歹、善恶不分。
施里芬说:我掺合在里面,会使李小龙重新勾起印度之行的旧怨,反而会搅掉你们
的计划。施里芬表示,他可提供中国功夫及李小龙截拳道方面的资料。
温特杜尔和保罗希勒请人写了一部《血与钢》的电影文学剧本。上报华纳公司,很
快就得到批准。
温特杜尔设法与李小龙取得联系。这时,李小龙已开始了《死亡游戏》的拍摄。但
他不会放弃他盼望了快10年的主演好莱坞影片的机遇,毅然停止《死亡游戏》,先口头
上答应了温特杜尔。
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还得依赖于邹文怀。邹文怀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使李小龙
上了一个台阶。他把华纳公司邀他主演电影的消息告诉邹文怀。那意思是,他要重返好
莱坞,成为好莱坞的职业电影演员。
不知邹文怀是否担心李小龙远走高飞,一去不回。他提的建议使李小龙非常兴奋。
邹文怀说,你现在不只是个职业演员,还是制片公司的老板。现在是他们有求于你,你
干嘛不以协和公司的名义与华纳公司合作。影片成功,不仅你出名,你的协和公司也出
了名。还有你获的利不只是片酬,还·可按比例分成。
邹文怀指点迷津,李小龙茅塞顿开,对恩公道:对,如今我的协和,也可跟国际大
公司华纳平起平坐,平分秋色了!
邹文怀作为协和公司的合法合伙人,同李小龙一道飞往美国,同华纳公司商议合作
事宜。
华纳公司对李小龙一行高度保密,但是李小龙的面孔已为美国观众所熟悉,记者盯
梢采访。在他们飞抵美国的第二天,消息就刊在洛杉矶的报纸上,在好莱坞引起较大的
轰动。
李小龙是这样回忆的:“啊,不得了!每天都有七八十个电话找我,希望我能有一
份差事给他们。”李小龙被美国的传媒炒成东方第一位功夫影星,《血与钢》被炒成好
莱坞巨片,许多好莱坞电影圈的人士,都以能与李小龙合作这部巨片的制作为荣。
好莱坞的大制片公司如美高梅、哥伦比亚、联美等,也都派要员四处活动,竭力把
李小龙拉过去,许诺的条件比华纳优惠,但一时泡制不出功夫片剧本。在这种情况下,
华纳公司破天荒地采取了屈尊之举,他们不是互提条件,而是华纳公司单方面地全部接
受协和公司提出的条件,并且率先在合约上签字。
若不是因为李小龙,像协和这样的小公司在好莱坞巨头眼里,根本就不算个玩意。
这是李小龙的胜利,更是邹文怀的成功。
李小龙与邹文怀,改变了华纳公司单方面制作的初衷,而改为两家合作;制片资金
由华纳公司负责,拍摄与制作在香港,这样,协和作为合作方的地位不是可有可无的;
剪辑好底片后,英语版的后期制作在华纳公司,国语版则由协和公司负责,票房收入按
两种版本进行划分,其它事宜则另附细则,或再商议。
按照邹文怀的暗示,李小龙没有立刻在合约上签字——尽管华纳公司的做法使他们
意外地满意。合约给带回香港,李小龙大笔一挥,使他的第三大宏愿成为伸手可触的现
实。
这部影片的制作资金预算是60万美元(但实际上用了80多万),这在好莱坞属一般标
准,但对港台等华语片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部巨片。这使得依然是空壳的协和公司名
声大噪,大有与邵氏、国泰等大公司平分秋色之势。
该片的英文片名是《ENTER THE DRAGON》,中文片名为《龙争虎斗》。李小龙喜欢
以“龙”为片名,一则取自自己的名字,二则象征中国。李小龙对原剧本《血与钢》不
甚满意,提了一大堆意见。制片人温特杜尔向李小龙保证,他们会请好莱坞最杰出的电
影剧作家改写成电影分镜头剧本。
温特杜尔对这部影片充满信心,他说:“对武艺来说,这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好象
在跳一种致命的芭蕾舞,不管他们之中的敌意,我们无法拒绝经由他们的步伐,领悟到
惊心动魄的打斗。”
1973年元月,华纳公司的人飞赴香港。他们有:制片人温特杜尔、保罗希勒,导演
罗勃·高洛斯,演员杰凯利、约翰·萨克逊、安娜姬贝莉等。
高洛斯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早年曾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他是个摄影师出
身的导演,他摄影的第一部影片《卡德莱克》就不同凡响,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提名。
高洛斯在《龙争虎斗》封镜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感想:
“拍片时最令我吃惊的是李小龙何以演得那么好。有人曾告诉我:李小龙不需要把
戏‘演’出来,他全身都是戏,他只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行了。是的,他确实使我惊
讶不已。他是一个好演员,也是一个超群绝伦的武术师。”
“你就是花上100万美元,在好莱坞的布景厂里,也难再见到香港那种东方式的情
调。那种场面、音响,甚至气味,合起来给予参与拍摄的人一种强烈的、逼真的实感。
东方的确是世界上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它包括无尽的奥秘和可能性。”
尽管高洛斯对李小龙、对香港赞不绝口,但美方人士却适应不了香港的气候与环境,
也适应不了李小龙玩命的工作方式和暴躁的作风。
《龙争虎斗》的拍摄可谓多灾多难。
嘉禾厂的拍摄条件远比好莱坞差得多。因故事情节主要是在荒僻岛屿上展开,岛上
搭建了大规模的外景场地,大部份镜头要在这里拍摄。
辛苦自不用说,几乎每一个美方人员都染上疾病。港方参加演出的演员有石坚、钟
玲玲、茅瑛、杨斯等,他们也叫苦不迭。
李小龙对人太严了。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要求这部影片要超过前三部影片,他
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苦思苦想,呕心沥血,他吃的苦头、付出的精力自然比任何人都大。
同时,他又把对自己的严要求强加于任何人头上,不光是对演员,对灯光、美工、化妆
等人员亦是如此,使人不敢马虎,但心存怨言,觉得他在吹毛求疵。
分镜头剧本与拍摄几乎是同步进行,即边拍边写,依据是整个故事框架和拍摄的实
际状况与效果。
--
寒 往 黄 长 焚 苦 尘 冷
月 昔 烛 夜 心 思 旧 霜
拥 淡 耗 耐 耐 耗 淡 拥
霜 旧 思 心 夜 烛 昔 月
冷 尘 苦 焚 长 黄 往 寒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44.7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olARISWONG.bbs@smth]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