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lariswong (空心菜),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李小龙传奇(2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10 20:08:50 2000), 转信

发信人: yuzhongmiao (雨中苗~我姐来北京啦,呵呵:)), 信区: Biography       
标  题: 李小龙传奇20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Sep  8 14:11:02 2000)


第二十章 电影艺术 假亦真来真亦假

    从影生涯极短暂,只有两年;电影作品非常之少,仅有四部。但他却能在世界
影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事隔二十多年,他电影的魁力依然不减。这是为什么?是他的
功夫绝顶,还是他的演技超群?或是其他的原因……
    李小龙真正的从影生涯仅两年,主演了四部功夫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
《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另一部《死亡游戏》只拍摄了15至20分钟的胶片,他死
后出品的《死亡游戏》已不是他创作中该片的原貌。
    李小龙从影生涯极其短暂,影片作品数量亦非常之少,却部部堪称精品,释放出耀
眼的光芒。
    轰动与卖座是不足以说明李小龙电影的巨大成就的。在李小龙成名之前和之后,都
有极走红的影星影片,但过了若干年后,再观其作品,人们会觉得新闻媒介炒错了对象。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看李小龙的电影,仍会深深地为之震撼,仍会觉得魅力无
穷。
    原因安在?
    厚积薄发
    李小龙在武道上,可谓一帆风顺,少年得志。而从影,却是命途多舛,大器晚成
(相对他寿命而言)。在好莱坞,他的潜能曾偶露峥嵘,在几部电视剧中担任过配角,给
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李小龙在《青蜂侠》中的加藤一角首次跟观众见面时,一位评论家
撰文道:“李小龙的演技确实突出,看得出他并不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李小龙6岁上银幕,13岁习武,其间的准备已是非常充分,自然会初上荧屏便令人
刮目相看。但由于好莱坞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等诸多原因,使得他迟迟不能如愿以偿。
    他自小喜好表演,在好莱坞从影不成,逼着他观赏研究了不少出色的影片,涉猎了
许多电影方面的书籍,琢磨自己在未来影片中的表演,加之天赋不低,一有出头之机,
自然水到渠成。
    李小龙是真正以功夫大师的身份来做功夫演员的。他的功夫已到炉火纯青、出神入
化的境界,应付影片中的功夫表演自然游刃有余。但他表演绝不轻松,这是因为他对所
有事物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
    在港台影坛,象他这样身怀绝顶功夫的人跻身影坛是非常之少的。有人甚至毫无功
夫,却拍出了名噪一时的功夫片,他们依赖的蒙太奇手法和特技镜头,给观众造成功夫
盖世、天下无敌的假象。另有不少人虽会功夫,却是那种适宜于表演的功夫,花巧而不
实际。
    功夫亦如美女,化装出来的美女是不耐看的,耐看的是天然本色。李小龙的功夫片,
绝不会给人“技穷”之感,只会觉得他仅在此片中露了两手,还有众多的绝技藏而末露。
李小龙的武学功底博大精深,他展示的功夫自然耐看。
    李小龙还是个学者化的演员,他的武学、哲学造诣很深,但他的气质毫无书卷之气,
这往往会使人忽视他的知识内涵。这种内涵,作用于电影的效果是间接的,但又是深沉
的。
    浅显是不少港台影片的通病,浅显的影片却往往能媚俗,博得观众廉价的掌声。虽
轰动一时,最终却如过眼烟云。商业片原本如此。收回成本、再创利润是制片人的唯一
目的。
    李小龙的影片也属于商业片,但他较好地做到雅俗共赏,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咀嚼
——影片有丰富深沉的内涵。这正是他多年修养积蓄的结果。
    李小龙绝不为钱而滥拍片,他一年两部的进度远远低于港台明星拍片数量的平均水
平,他追求的是少而精。
    李小龙回港发展之初宣称:“我就是有意地让世界人士作一比较,是中国拳术高明,
还是外国拳术高明。人是不可以貌相,人受人尊敬的是技术、知识和智慧。我相信在动
作片中,对各种首要的条件我已经付出了忠诚,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磨练,我有信心,自
己的表演是最好的。”
    李小龙绝非咄咄狂妄之辞,此时的他已修炼多年,准备充分,火候已到,第一部片
便不同凡响,并显出他巨大的潜力与后劲。
    武道要义
    李小龙跟传统的中国武师不同,后者对武道要义秘诀守口如瓶,秘而不宣,只是在
性命攸关的非常时刻授其嫡传弟子。李小龙却不然,他不惜采用最有效的现代传播媒介
来弘扬他的武道哲学,来宣传他的截拳道。
    这自然是电影。
    截拳道动作的最大特点是:“简单”、“直接”、“神速”。它几乎没有过程,拳
脚就决速直接地击于敌手的要害,将敌手打倒。
    例如在《精武门》中,李小龙被敌手重重封死。若是其他功夫片或其他流派的武术,
总是要运用多套招式化解,连消带打,险象环生。李小龙却是用“切破法”,拳脚快速
凶猛,简单明了。李小龙借自己的打法,来证实某些武艺实在不适宜实战,应当摈弃。
    李小龙在电影里展示的功夫,会使人觉得这不是在演戏,而是实战。李小龙在片中
的打斗,几乎不带表演的成份。譬如《猛龙过江》中那场餐馆后巷的巷战,一切使人感
觉“这是真的”,“这正在眼前发生”。
    “真实”是李小龙功夫片的最大特点。截拳道,因其“简单”、“直接”、“神
速”,决定了它不适宜表演。它没有繁琐花巧的动作,往往动作的开始就是打斗的结束。
因此,截拳道是一种不适宜表演的武术,它不悦目,但实用。
    李小龙的“连环三脚”是非常有名的。在《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中,观众见到
李小龙凌空飞跃踢脚。其实,李小龙跳不了那么高,是他在罗维及邹文怀的说服下借助
了弹床。观众对这一动作大为赞赏,李小龙却极反感,因为缺乏真实感。因此,在他自
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中,他就不使用弹床,不惜剔去令观众拍案叫绝的凌空翻腾
的动作。
    电影界、武术界的人士对李小龙功夫片的一致评价是:李小龙演的是真功夫。
    李小龙竭力反对运用电影技巧来“制造”人所不及的“绝技”,如“隐身”、“穿
墙”、“飞檐逾屋”、“水上飘行”等等(这种绝技在港台功夫片中几乎泛滥成灾)。真
功夫或许不好看,但是耐看。假功夫尽可蒙蔽一时,但难欺骗一世。
    因此,李小龙在影片中展示的功夫,既不怕电影及武术界的行家挑剔,又经得起时
间的考验。
    截拳道的宗旨是实用,如果掺入虚伪的东西,必然会将现众引入迷途,从而误人子
弟。
    李小龙是为功夫而电影,不似众多的功夫演员,是为电影而功夫。
    然而,李小龙毕竟是在拍电影,并且是拍商业电影。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为功夫而
功夫,把电影观众全然弃之不顾。他不可能将他的截拳道拍成科教片,而应是喜闻乐见、
雅俗共赏的情节片。
    因此,他在不损及他的截拳道要义的前提下,适当地使动作“精彩”一些,幅度
“夸张”一些,套数“复杂”一些,过程“延长”一些。另外,李小龙还特意为观众设
计了一些动作噱头。
    他在片中的打斗前或打头中,总要搞一些辅助动作,如脱去上衣展示强健发达的胸
肌;运气热身并练功,舞棍打拳,动作精彩之极;用蔑视鄙夷的眼光看着敌手,看得敌
手或不知所措,或暴跳如雷,或胆战心惊;潇洒利索地拉高裤脚,扎马步;击中对手时
发出胜利的叫喊,或欲发力前的怪啸……
    李小龙在实际比武格斗中,并不这样。这些“花架子”对打斗本身是没什么益处的,
但也没什么害处。这些噱头却很受观众喜爱,效果出奇地好。在戏院中,观众一见李小
龙的这番表演,往往会高声喝彩,热烈鼓掌。
    从欣赏的角度讲,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真正做到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
比众多“只有热闹,而无门道可看”的港台功夫片显然要高出一筹。
    超人哲学
    李小龙所饰的角色都是凡人,如《唐山大兄》中的华侨工人郑潮安;《精武门》中
出身贫寒的、霍元甲的弟子陈真;《猛龙过江》中那个什么都不懂、洋相百出的乡下佬;
《龙争虎斗》中的少林弟子李。
    然而,他们又都是超人。
    人们从这些主人公中,可或多或少地找到李小龙人生经历的影子。与其说李小龙在
演他们,不如说在演自己。
    李小龙的电影,具有浓烈的自我意识。无论是当时或是以后的电影观众,都不是欣
赏李小龙所饰的角色,而是欣赏李小龙本人。
    李小龙将自己的功夫与哲学尽悉倾注到主人公身上,如赋予他们血肉。
    李小龙的超人哲学,已不再是尼采的超人哲学,而是中西文化撞击下的,融于李小
龙血脉心灵的一种哲学。
    李小龙所饰的人物皆出贫寒,他们都又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这种地位与名声
的巨大反差,更能体现出他们平凡中的非凡。
    他们往往深受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心灵严重扭曲,而如非人一般。如《唐山大兄》
中,郑潮安胸前佩有母亲赠的玉,这块玉告诫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轻举动则惹横祸”。
郑潮安忍得太痛苦了,直至佩玉被对手打碎,母训不复存在,他的手脚才从锁链里解脱
出来,以牙还牙,以暴除暴。
    在《精武门》中,师兄秉承师父遗训,三番五次警诫陈真不可随便与铃木宽动武。
杀父(师父)之仇焉能不报?师父遗训焉能不尊?陈真忍得太苦太累,他忍无可忍,只能
将师父遗训暂置一旁,瞒住师兄,夜闯铃木宽武馆。
    他们终究又是反传统、反权威的。他们要充分展现自我,而不让自我消失在传统观
念中与权威的巨翼之下。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中,以“天地君亲师”为大。这些人物,
将母诫师训弃之一旁,天不怕地不伯,皇帝老子都不怕,他们全然超出于凡人之上,心
中只有一个偌大的“自我”。
    李小龙塑造的现代超人,又酷似古代的武侠,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他们对女性,
格守的是禁欲主义。这与中国古代武道讲究“入境”须“戒色”的信条完全吻合。
    在《唐山大兄》中,李小龙对衣依一见钟情,他不敢向衣依表示爱,他对衣依的爱
最终是毫无结果。在《精武门》中,李小龙与苗可秀是一对准备结婚的情侣,但在戏中
却没有渲染他们的感情纠葛,爱情在他的心中已不重要,他一心挂念的是复仇。到了
《猛龙过江》,李小龙在爱情上如一个白痴,苗可秀对他极有好感,钟情于他,他却无
动于衷。
    影片中的李小龙心中只装有一样东西——功夫。
    他对性的态度更是排斥,在《唐山大兄》中,他被人骗醉宿娟一宵,翌晨忏悔不已,
不敢见人。在《猛龙过江》中,他见那意大利女郎以肉体面对他,他如见魔怪,惊恐不
已,落荒而逃。到了《龙争虎斗》,身为武僧的他,更是视女色为“虚无”。
    现实生活中的李小龙却不是这样的,但仍然是一个真实的李小龙。李小龙在性与功
夫的态度上言行不一致,他行为上确有点“好色”,而他在宣扬武道时却主张“戒色”。
李小龙在影片中的安排,实则是他平时武道言论的延伸。
    这一现象,曾引起众多人士的非议。但至少有一点,李小龙在电影中保全了他的超
人形象的完美。
    李小龙塑造的超人,是极真实而又极现实的。主人公所处的时代是现时,或是离现
时较近的时代。他们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李小龙的电
影与观众不存在距离感,观众会认为,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超人的出场,再平常也不过,全然是一个普通人,就是现实中的你我他。主人公虽
身怀绝技,最后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不会使观众觉得突冗,观众会觉得:这是可能
的,我通过努力,也能够达到这点。
    李小龙塑造的超人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正因为这点,他的电影对观众,尤其是对
热爱武术与渴望强大的观众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鸣。
    读者在阅读评介李小龙电影的文章时,往往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习惯以李小
龙的名字替代片中主人公的名字。这是因为李小龙的电影自我意识太强的缘故。李小龙
的电影,是极个性化的电影。这种电影,生命力自然强。
    民族心理
    李小龙的电影,无一不贯穿“我是中国人”这一母题。
    李小龙借电影弘扬中国功夫,维护中国人的自尊,证明中国人是不可欺辱的。
    不少批评家认为,李小龙的电影有着浓郁的义和团色彩和打倒洋鬼子的排外心理。
他们以李小龙的电影为什么深受海外华人,甚至黑人、波多黎各人青睐来证实这一点。
    在欧美,李小龙跟众多的少数民族一样,深感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之耻辱,李小龙
确有借电影渲泄积郁于胸的愤懑之意向。他的意向与欧美的少数民族相吻合,李小龙实
现了他们将白人打翻在地,一泄心头之恨的梦想。他们把李小龙当偶像崇拜。
    这种状况在港澳台、在今日的大陆亦是如此,中国人在近、现代史上饱受西洋人及
东洋人的侵略与压迫,人们曾渴望反抗外来侵略与压迫的英雄出现,李小龙正是这种英
雄的化身,他为中华民族出了一口怨气!
    在《精武门》中,李小龙在外滩踢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牌;他把“东亚
病夫”的匾牌送回给日本武士,并痛打东洋人。此刻,戏院观众一片欢呼,酣畅淋漓之
极!
    在《猛龙过江》与《龙争虎斗》中,李小龙力战西洋拳师,将他们打得人仰马翻,
一败涂地,同样大快中国人之心!
    李小龙在电影中,似乎老跟空手道过不去。这与他在美国的经历有关。他初到美国
时,中国功夫默默无闻,而日本的空手道却在美国的武术界大行其道。中国功夫倍受歧
视,自不待说。李小龙在美国创立截拳道,曾被一些空手道人物视他为仇敌,李小龙为
此而屡受挑衅甚至遭致暗算。
    李小龙在电影中,自然有泄恨的成份,但他最主要的是证实:截拳道是当今世上最
先进的武道。在电影中,李小龙总是把空手道武士安排为敌对方。
    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直截了当强调空手道不如国术这一观点。但他这种观点,
最初不为店伙计(以小麒麟为首)所接受,他们认为国术不及空手道,要对抗洋人,就得
学空手道。当李小龙以国术大破空手道时,他们才心服口服,拜李小龙为师学国术。李
小龙与罗礼士决斗,大有国术大战空手道之用意。
    在《精武门》中,李小龙与铃木宽殊死搏斗,也含有中国拳术与日本空手道试比高
低的味道。
    最后获胜的自然是中国功夫师李小龙。
    作为电影观众,自然不会去探究李小龙以空手道为对手的含义,见李小龙所饰的中
国同胞获胜,顿觉扬眉吐气。同时,也为中国功夫之神威而深深地自豪。
    李小龙的电影轰动一时,其魅力且能久而不衰,原因之一是迎合了中国人的民族心
理。
    现在的问题是:李小龙的电影,在日本、在欧美也大受欢迎!
    人们在深入探讨李小龙电影之时,会发现李小龙并非那种一味排外的狭隘的民族心
理。
    他嫉恶如仇。
    他的爱憎标准并非以同胞与异族来划分的。他恨的是邪恶的外国人,对同胞中的败
类,他同样憎恨。
    在《唐山大兄》中,李小龙视为仇敌,并且将其消灭的正是一个中国华侨中的恶霸
(韩英杰饰)。在《龙争虎斗》中,韩(石坚饰)不仅是个中国人,还与李同出于一门武术
流派少林寺,可韩是个十恶不赦的魔头。
    李小龙的电影,除他的绝顶功夫为世界电影观众所倾服外,他的观念倾向也是能为
世界电影观众所接受的。
    这是他的电影具有国际性的双重原因。
--
                寒    往    黄    长    焚    苦    尘    冷
                月    昔    烛    夜    心    思    旧    霜
                拥    淡    耗    耐    耐    耗    淡    拥
                霜    旧    思    心    夜    烛    昔    月
                冷    尘    苦    焚    长    黄    往    寒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44.7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olARISWONG.bbs@smth]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0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