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cecream (老树盆景),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彼得大帝传略(8-6)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Apr 11 13:09:59 2000), 转信
open: Permission denied
发信人: oldk (小衰哥), 信区: story
标 题: 彼得大帝传略(8-6)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Mon Apr 10 15:23:09 2000), 站内信件
当前讨论区:【文学】 小说连载(book)
版主:sky bird joy
[上一讨论区] [下一讨论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回信本版] [修改文章] [删
除文章] [发表文章]
发信人: xiaolang (浪子回头 ), 信区: book
标 题: 彼得大帝传略(8-6)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Apr 5 19:32:43 2000) , 转信
和谈进行期间,俄国军营内一直紧张地准备进行突围。沙皇在 7月 9日至11日召集了几
次军事会议研究突围方案,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人提投降的事。如果上方总司令拒绝
举行停战谈判, 7月10日的决定中写道:“则应将我方全部辎重付之一炬……”在另一
次全体将领和大臣参加的军事会议上,也谈到了同样的内容。
最后, 7月11日,在和约签订的前夜,军事会议详细制定了突围计划:决定扔掉影
响部队迅速行动的一切多余东西,只把“拉炮车的好马随军带走,将劣马宰而食之,”
将现存食品分给全体将士。有彼得参加的一次军事会议上作出的上述决定,清楚地说明
:俄军宁死不降,宁死不当俘虏的坚强决心。
沙皇对土耳其军营的内情也不甚了了。俄国军营只能猜测有炮轰土耳其的结果,但
并无确凿的情报足资证明。据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公使萨顿向伦敦报告说,土耳其三次企
图袭击俄国人,结果折损八千人。“如果俄国知道土耳其人惊恐异常,斗志丧失殆尽,
他们定当发挥己方优势,继续炮轰,然后出击,土耳其定会全歼无疑。”为什么土耳其
人急于讲和?这是因为他们已不堪俄国人“顽强精神”的折磨,他们万万没有料到会遇
上“这么可怕的对手”,故此他们宁愿逃走也不愿和俄国人遭遇,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可惜彼得也并不知晓自己部队打仗的全面情况。一次骑兵团团长伦内奉命攻占布劳
洛夫城成功。土耳其军队的交通线被截断,面临被包围的危险。但伦内的紧急报告被土
耳其人半途截获,结果报告没有送到彼得手,而落入了土耳其总司令手中。 瑞典国
王得悉和约签订之后立刻策马向土耳其军营奔去,径直闯进总司令的帐篷。
国王怒不可遏,土耳其总司令倒还能沉得住气。国王质问他为什么单方面和沙皇讲和不
等总司令回答,他又接着建议总司令从速选派两、三万人马,他可以把俄国沙皇擒来见
土耳其人。 查理的指责遭到总司令的反驳。他提醒国王不要忘记波尔塔瓦战役:“
陛下还没吃
够他们的苦头,我们可是看见了,您要是愿意打就请便吧,我可是要和平,我不能撕毁
和约。”
国王没有告别就从总司令的帐篷里冲出来,直奔克里米亚汗而去。他说服后者重开
战火。但克里米亚汗不敢违抗土耳其总司令的旨意。
远征普鲁特以失败告终,彼得心头沉重,当他躺在卧榻上辗转不能成眼时,他把这
次远征的突变情况作了一番详尽的分析。
把副院长沙菲罗夫和老元帅之子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舍列麦捷夫留给土耳其总
司令作为人质之后、俄国军队横渡普鲁特河向国境线进发。乌斯特·乌尔在日记中写道
:
“整个军队刚一渡过德涅斯特河,沙皇就下令作析祷。鸣炮庆贺普鲁特的解围,那都是
“整个军队刚一渡过德涅斯特河,沙皇就下令作析祷。鸣炮庆贺普鲁特的解围,那都是
上帝安排好的。”在 7月14日那天,彼得去查理巴德疗养,然后去托尔纳参加阿列克谢
皇太子与奥国皇帝妻妹夏绿蒂的结婚大典。 毫无疑问,普鲁特之行在彼得的一生中
留下了极不愉快的回忆。关于这一点在《北
方大战史》中有不同说法,“这次向土耳其的进军是一次极为冒险的行动。”还有一种
说法:“这次事件是一种灾难,令人痛心。”还有一种奇怪的逻辑,说是如果俄国军队
拿下普鲁特,那么这个胜利会给俄国带来新的灾难:“如果我们当时取得对敌胜利,那
么可能会更加深入敌人的腹地,也会更加相信犹大,结果事情无疑会更糟糕。”犹大,
这里指的是布兰科万,他曾答应协助彼得、但却役靠了土耳其。 还有另外一个至今
尚未揭破的神秘事件与彼得远征普鲁特有关,这个事件的秘密很
难说什么时候能够揭破。据说 7月10日,当普鲁特局势正值紧张的时候,彼得立下了一
纸遗嘱。“枢密院诸大人同鉴。朕须向诸位澄清下列事实,即朕与朕统领之军队在此次
征战中并无失误和过错可言,失利乃因情报失实,我军不幸被四倍于我之土耳其兵力所
包围,接应路线均遭切断,除非神灵出现,否则人力实难以将败局挽回,朕亦将沦为土
耳其人之阶下囚。……如朕不幸战死沙场,一俟死讯证实,望从速另立贤君。” 这
封遗书原稿没有保存下来。最初,1785年,是用德文发表的,是一个叫雅科夫·
施特林的彼得传说和故事(十八世纪把这种传说和故事称为趣闻轶事)的搜集者提供的
。俄文的遗书1786年才在刊物上发表。
由于没有原件,在历史学界所引起的争论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停止。有的人认为是伪
作,理由是遗嘱内容中有些地方不可信。十九世纪的著名历史学家尼·格、乌斯特里亚
洛夫指出,彼得不可能委派枢密院选定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因为太子阿列克谢和他的关
系在1711年前尚未紧张到要剥夺这位王储继承权的程度。
--
树欲动而风不止
谁之过也
※ 来源:·日月光华站 bbs.fudan.edu.cn·[FROM: 10.64.12.18]
[当前讨论区] [上一讨论区] [下一讨论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回信本版]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发表文
惶致矍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回信本版]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发表文
章]
*[日月光华站] [全部讨论区列表] [分类讨论区列表] [精华区列表]
--
早晨的时候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想你;
中午的时候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想你;
下午的时候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想你;
晚上的时候我睡不着觉,因为我饿了。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13.13]
--
哎,课题做得怎么样了?
哎,对象相得怎么样拉?
哎,借我的钱什么时候还?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hy2.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