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邓小平传 15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un  5 08:04:47 1999),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nLiterate 讨论区 】
【 原文由 Baggio 所发表 】
发信人: green (green),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邓小平传 15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Oct  3 11:18:23 1998), 转信

第十五章

 

可敬的老人

 

1989——1983年

 

    毛泽东指定的三个接班人,刘少奇、林彪和华国锋,

有的去世了,有的下台了。邓小平所选定的第一个接班

人胡耀邦,结果也是这样,现在轮到赵紫阳。6月底,李

鹏呈交中央委员会一份关于赵紫阳在反党反社会主义动

乱时期所犯错误的报告书,大体上是说,赵没有坚持好四

项基本原刚和没有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说他对动

乱的发生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①。从组织角度上

讲,赵紫阳的命运与邓小平在1968年和1976年所遭遇

的命运一样,他丢掉了中央委员的职务,以及以中央委员

身份出任的一切党内职务,只是在他的名字之后加上“同

志”二字,允许他保留党籍。从此以后,他完全销声匿迹

了。时不时地他也打一两次高尔夫球,这说明他还不是

犯人。1992年传闻,说他有复职的可能,但在秋末,中央

委员会公布不改变对他的处理,这一谣言不攻自破。

    除赵紫阳本人失去了政治局和国家的职务之外,还

对其他几个中央委员作了降职处理,胡启立失去了他在

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职务。常委名单中增加了三名新

常委:江泽民、宋平和李瑞环。江泽民担任总书记。

    江泽民是一位未在预料中的人选。像李鹏一样,他

原也是一位技术工程师,在60-70年代担任许多技术部

门的工作。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喜欢大笑。江在上

海长大,兴致来时,也会唱唱英语歌,喜欢40年代美国电

影。年轻时,为了逃避国民党军警搜查共产主义分子,他

曾藏在校长汽车的行李箱里逃出了校园。江既是一个资

产阶级自由化的敌人,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热心人。

    李瑞环是一位年轻活跃的人。1958年他曾以八个

月的时间完成了人民大会堂的修建工程而获得“青年鲁

班”的美名。他担任过天津市市长,是一位极富想象力

的、能干的市长,他好像是一团火,谈话从不死板。他鼓

励海外对天津投资,这点是众所周知的。他的提升也与

江泽民一样,代表邓小平希望持续进行改革。

    中央委员会会议两个月后,邓小平未接受其他同志

的劝阻,准备辞去中央军委主席之职。但是有一点是明

确的,邓小平离开工作并非是完全放弃政治。邓小平很

明白地声明,即使他完全退下来,也还要继续为党和国家

工作。他十分清楚,对于一个一党制的国家,领导人离开

办公室之后的命运有两种可能:一是成为元老领导人,一

是失势。作为一位具有七十年政治生涯的领导人,即使

完全退休,党和国家也还会向他请教问题的。

    在辞职信中,邓小平说他的身体仍旧很好。应该说,

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一事实。但是,看上去忽然间邓显

得老了许多。就身体状况来说,他选择这个时候退休是

正确的。退休后他是如何打发时间的呢?大部分时间他

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的孩子们大多也是中年人,他似

乎与小女儿邓榕关系最亲近。1992年10月在十四次党

代会上扶着他走进会场的就是她。邓继续打桥牌,还是

与他的老牌友一起,包括万里和杨尚昆。他偶尔也接见

外国来访者。1989年秋,他会见了基辛格和朝鲜的金日

成。

    邓小平仍旧关心国际事务。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

克、罗马尼亚共产主义制度在1989-1990年的崩溃,坚

定了他的看法:中国应该振作起来反对西方企图推翻世

界社会主义的联合运动。邓小平看到了国际变化对中国

的影响,1990年初,他和党的中央告诫人们说: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

    敌人的所有矛头将会对向中国。他们会利用各

    种借口制造麻烦,增加我们的困难和对我们的

    压力。不管怎样,中国需要稳定,稳定,再稳定。

    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以后的三至五年将是相

    当困难的,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垮下

    了,中国的历史将会倒退几十年甚至一百年。*

          *根据原文译出。——译注

 

    邓小平和党的新领导人就是以这种态度来看待西方

国家“六·四”事件以后对中国进行的制裁。

    邓小平相信,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已制定了在整个共

产主义世界中实行“和平演变”的策略。邓小平主张中国

在外交上采取谨慎的态度。他提出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

发展问题。在国际上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做好自已的事,实现奋斗目标,而不搞意识形态领域的争

论。

    邓小平的观点受到重视。由于执行了邓小平的思

想,其结果,中国逐渐取得了优势。西方的经济制裁宣告

失败,西方的部长们又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1992年,

杨尚昆在北京接待了笑容满面的叶利钦。耐心与谨慎果

然使中国获得了成功。在一些事件的帮助下,特别是伊

拉克入侵科威特使得西方国家必须在联合国争取中国的

支持。于是,中国又恢复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上也取得了胜利。这要归功于他

在接见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那篇讲话,以及他提升了

江泽民。因此,“六·四”之后,在继续贯彻80年代的政策

上没有严重的障碍。农业上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计

划经济的范围并夫扩大;对国外投资者的奖励政策没有

改变。而且,邓小平还要扩大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

    由于邓小平不再在党的会议上作报告,也很少接见

外国访问者,所以要了解他的思想发展是不太容易的。

不过,在1990年初至1991年底,他经常与党的高级领导

人谈论改革之事。有一点很清楚的是,很多人对他的观

点漠不关心或表示反对,1991年春,上海一家报纸发表

了一篇阐述他的观点的文章,而一些全国性的报纸甚至

不曾提到这篇文章。

    1992年初,他开始南巡。巡视华中、华南、华东,

包括他的话能很快被香港报道出去的地方。他访问了武

汉、深圳特区、珠海和上海。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发表

讲话。很快,他讲话的全部内容和一些引语出现在香港

的报纸、电台和电视节目中。观看香港电视的成千上万

华南观众很快获得这一消息,不久消息遍及全国各

地。

    从北京对此事反应的速度来看,中共领导阶层未经

过太多的争议就已决定支持邓小平的观点了。2月21

日。邓小平作南巡的最后讲话。28日他讲话的部分内容

以中央委员会文件形式大量下发到各级党组织。

    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谈到两个大问题:经济

发展和政治改革。在发展问题上,他强调“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的路线是正确的,不能改变,必须大胆地、创造

性地贯彻这条路线。在一段讲话中,他说出了一段在思

想上有重大突破的话。这段话即使胡耀邦这个当年最激

进的改革者听了也会大吃一惊。他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

    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

    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②。

 

    邓小平同样批判了那些对经济改革持批评态度的

人。他说: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

    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

    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

    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

    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

    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

    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

    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

    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

    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

    就是“左”③。

 

    这些话很清楚:对自由化的反应过头了,甚至已威胁

到经济发展和全民士气,所以需要阻止这种反作用力。

    在政治上,同他过去多次所说的一样,主张搞好社会

秩序(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排除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我们

决不能手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青年人提拔到党的

领导岗位上来,创造性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马

克思主义的精髓)。最后,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

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还

说:“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

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

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

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的讲话在夏初的《人民日报》发表后在政治生

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成了政治的转折点。从此,中国

的政治形势向着邓小平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的成功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

上成为定局。江泽民在政治报告中把邓小平比喻成改革

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并指出,大

会的任务是把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作为指导方针……加速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步伐。并说,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大会最后一天,当邓小平在邓榕小心的搀扶下缓慢

地经过会见大厅时,他完全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邓小

平没作任何发言,也没呆很久,但代表们热烈的掌声说

明,人们对这位总设计师的热爱比对舵手毛泽东更胜一

筹。代表们将会很想念他。因为,代表们知道,有许多人

帮助过邓小平设计过中国现代化,并创建起一套基础理

论,但是,他们也知道邓小平一直是中国现代化最主要的

推动者。如果没有了邓小平,中国将会怎么样?确实,在

新的领导层中,或者说在全国各地、各个领域,无论在声

望、经验或能力方面,没有任何人能与邓小平相比。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

③同上书,第375页。

 

--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43.89.47.168]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