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无畏),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我是王(三十三)李宁离开李宁公司一头扎进了北大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Nov 29 13:46:30 1999), 转信
我是王(三十三)李宁离开了李宁公司,一头扎进了北大殿堂
在著名学府--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NIKE IN CHINA(耐克在中国)。
耐克的企业口号是"放手去干"(JUST DO IT),这表现了其鲜明的文化个性--"体育、
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
案例的简况是这样的:1985年,耐克鞋的生产已进入了中国,在中国拥有4个生产基
地,两个在福建省,两个在广东省。根据当时耐克公司在华总经理SCOTT THOMAS称,"我
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这些工厂生产12万双鞋的产量在今年翻一倍。"耐克公司自1
980年进入中国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要不要在中国
合资建厂。虽然耐克公司在以前没有这种先例,但中国市场巨大,20亿只脚都需要穿鞋
,似乎值得做特殊的安排。
耐克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曾经考虑过以下问题:
翻一番的问题;
耐克公司的返销承诺问题;
怎样同中方政府打交道的问题;
价格定位的问题;
耐克管理员工旅行成本过高的问题;
中外双方合营企业的问题;
不同的中外文化、经济和政治体制问题;
不同的定价原则问题;
政府的支持作用问题;
激励员工问题;
质量问题等等。
而这些问题,正是这几年李宁苦苦思考的问题。
同时,李宁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困扰着他:
经营方针、目标、规范不够明确,部属无所适从;
各项事物及其标准虽明确,且照着执行及定期追踪考核,但未能与奖惩制度结合;
经营者缺乏远见、魄力及市场规划能力,一窝蜂的生产方式刺激了市场容量之提前
趋于饱和,而致使同业间不得不削价输血式经营,经营管理与市场秩序顿显大乱;
企业内部又因高层管理者与中基层干部间观点不一,争执不易协调,员工因而成为
上下斗争的"夹心饼",凡事表现出漠不关心视若无睹的麻木现象。
这些,都是使公司"恶化"运营的因素。
如果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将自己打倒,看到耐克旁若无人地吞食中国市场,欲把中国
的体育品牌置于死地,而自己全无抗衡之力,丧失了本土市场,对于李宁牌来说,意味
着什么?
意味着在经济的世界里李宁将没有立锥之地。
市场虽然不是领土,但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里,在一个以经济竞争为主要生存竞争
的世界上,它和领土的含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改革开放始,中国人就一直在讲要
参与国际竞争,讲了十几年了。最开始,中国人讲的是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因为
那时国际竞争只有外面才有。随着我国向世界开放市场的深化,原来相对被隔绝的产业
和国际市场融合了,中国市场成了世界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这样,当我们还在讲要参
与国际竞争的时候,国际竞争已经上门找你来了。这时我们再讲参与国际竞争时,就要
避免一个误区了,就是:参与国际竞争不一定就是跨国门去打别人,这只是它一方面的
意思,是主动的积极的一方面意思,另外的一个意思是,在自己的国门里边抵抗别人,
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被动的一个含义,但却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
青岛海尔集团的老板张瑞敏有着这样的忧患:
"当你津津乐道于洋品牌的氛围之时,可曾想过多少曾有口皆碑的中国名牌已成昨日
黄花;又可曾发现那些登堂入室的洋名牌,已不是纯粹的舶来品,而是地地道道用中国
人的双手,中国产的原料,在中国地盘上的'中国造',将国际名牌与低廉成本相结合便
意味着可怕的竞争力。"
张瑞敏先生所说的"可怕"指什么呢?
就是指中国民族经济将要面临的灭顶之灾。
耐克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影响了一大批中国消费者,更是在苏州工业园建立了自己
的工厂,成立了本土化的公司--耐克(苏州)体育用品在限公司,德国另一老牌体育品牌
--阿迪达斯也落脚在同一块土地上。这些,对于李宁,意味着什么?!
易卜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一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不错,李宁是李宁公司这条船的船长,但他要应该是一个舵手。
传统的观念和意识导致僵化保守,现代的冲击带来眼花了乱。在这种环境生长的李
宁公司,注定要经受更多的煎熬和磨砺。
"不创新就死亡",面临这样一个时代,劈头盖脸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使李宁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压迫和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
和精神领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耐克的案例,耐克的气势,耐克的成熟以及耐克的管理,给了李宁很大的启示。
1998年,李宁突然作出决定,到北京大学潜心钻研法律。
从此,未名湖畔,一辆黑色的奔驰320游戈于北大学生的步履之中。
老板当得好好的,体操方面也蛮有成就感,突然去读书,而且是读法律,人们不禁
诧异地面对报端上若干关于李宁的这条消息,有些疑问。
"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充充电。其实,我想学的东西太多了,选择法律,是因为该
学科可以提高人的思辩能力,以及分析事物、洞察社会的能力,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
有很大帮助。"
面对众多记者的追击,李宁这样淡然地说。
尽管体育明星读大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前有黄志红、后有伏明霞、邓亚萍等等
,但作为中国前体操头号明星和现中国体育商界首脑人物的李宁,还是受到了大家的"关
注"。
李宁在北大读法律,是正规的本科教育,四年的学习时间雷打不动。
虽然贵为"王子",但他也一样同法律系的其他学生一起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拿
到大学本科文凭。
一位记者采访李宁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公司的事务那样繁重,你将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生意之间的关系?
李:在大学的四年里,我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业上,至于公司里的事情,我已向
各级经理们作了交待。如遇到重大的决策性的事情,他们会与我电话联系的,而且每隔
一段时间,我也会召开电话会议。但一般事务基本用不着我去操心。现在我感到压力最
大的是来自于学业。
记:请你说心里话,学习、做生意和当运动员,三者你更喜欢哪一个?
李:当然是学习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相反,我觉得学知识是一件
非常享受的事情,是越学越有兴趣。不用为谁负责,完全是自己的事。若能做一辈子学
生,那才幸福呢。
记:从当运动员,到做生意到现在读书,你似乎总是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锐意进取
的精神,是什么动力令你如此永不知疲倦?
李:我喜欢有挑战、有创造性的工作,我更喜欢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和实干来实现
梦想。所以,我认为年轻人就应该踏实肯干,应该善于在实践中把握机遇,并根据自己
的实力和能力,将自身的优势最充分地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永远活力和斗志
。
记:你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你认为是自己比别人的机遇更好一些吗?
李:我不否认这一点,相对来讲我的机遇的确要比许多人好些。可是,我并不认为
这是成功的要素,但机遇有了关键还得看你如何去把握它,我自认为也许自己后者做得
更好些吧。
记:离开了体操那么多年了,你还在关注它吗?
李:虽然在生意场上搏杀了多年,但我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体操。这些年为了
推动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我也尽自己的力量想方设法地做了一点实事。
记:走到今天这一步,对于未来你有何大志?
李:说实话,我是一个没大志的人。从当运动员到现在,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理想
。小时候在业余体校时,我只想到练好一点能进广西队,大一点,便想参加全国比赛。
再后来,就想从第15名,争取进到13、12、11名。我并不是每天都将冠军作为自己奋斗
目标的那种人,只不过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现在也一样,我的目标就是将李宁服
做成一种品牌,并希望再做得更好一些。
其实,这个记者只问到了一些"皮毛",李宁也就回答了些"毛皮"。
尽管很多的时候,李宁不愿意接受"企业家"这顶桂冠。但"李宁牌"的诞生、成长乃
至发展,注定了李宁本人的企业家生涯。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它的领导者。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头脑。
作为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李宁公司的指挥系统在李宁那里。
作为李宁公司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他必须是睿智的,必须是一个象征,必须不仅仅
是一个象征。
在中国的体育界,李宁的聪明是众所周知的。从体能竞技到头脑的思维运动,从体
操场到商界,光靠李宁自己的聪明决对不够的。
李宁淡出商界,走入中国著名的学府,自然是要从更深地层面上丰富自己。
他是主宰李宁牌命运的人。
自我的理想主义和高度的使命感不允许李宁眼睁睁地看到"李宁牌"的没落直至夭折
。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处于平稳状态的时候,
抽出时间去深造,无疑是明智之举。
汉城的悲剧给了李宁很大的启示,尽管那时候他已经经过了体能的巅峰;但他亲手
创下的"李宁牌"不允许出现第二个"汉城之悲",要跨过"汉城之悲",从而演绎成"汉城的
辉煌",就要求李宁必须深化思维,改变观念。
李宁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任何理想都不会离现实很近,否则就不会被称之为理想了,从你和你的企业现在所
处的位置,到你期望自己和自己的企业所要到达的理想王国之间,肯定会有一个马拉松
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之内,你要一刻不停地拽着自己的企业跑,要能够忍受非人的痛苦
和孤独,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统帅你的企业到达你的理想王国。
这就是毅力的意义。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这是惟一的一条通道。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他是这个企业的精神支柱,他是整个企业的意念所在。他有一
种特殊的责任,就是坚持既定的道路。在自己的员工因为疲劳、迷惘甚至绝望而停下来
的时候,他要继续往前走,这时候,他自己就变成了一种鞭策员工的口号,变成了企业
的一针强心剂。他的员工能憋100分钟,他至少要能憋101分钟,也许他所多出的这最后
一分钟就是企业的转机和希望,是挽救企业于即倒的关键力量。
"要死,李宁也要死在最后一个!"
不错,面对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匡威等国际知名品牌猛烈进举中国之势,李宁
这样认为。
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自身的经历平等地放在一起,李宁一边比较一边鉴别,一边
吸收一边扔弃,一边使用一边修正,直至二者兼收并蓄,互为补充,成为一个全新思想
体系。
这正是李宁走入校园的使命。
周游世界惯了的李宁,真的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课堂里,和那些小他十多岁的师妹师
弟们一样去听课吗?
1999年4月中旬,有记者在上海松江体育馆采访李宁,其时李宁正在上海组织"李宁
杯中美体操对抗赛",他本人担任赛事策划总监。
记者问他:"比赛结束后,你要去干吗?"
李宁笑答:"我要回到北大的燕园,学习是我的主业。"
作者:边邓伟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