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df (变量),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谁是真的莎士比亚?(转寄)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Dec  5 16:17:59 1997), 转信

  在牛津伯爵二十二岁时,一本题为《百花束》的书出版了。奥格本相信,牛
津伯爵是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书中有诗作和一篇题为《F·I·少爷历险记》的
散文体叙述故事。从某些部分来看,《百花束》是对一个叫做克里斯多弗·海敦
的朝臣的嘲讽。这个克里斯多弗就是莎士比亚后来在《第十二夜》里所嘲弄的马
弗里奥。在《百花束》和《第十二夜》里,海敦都被描述为给一个高层贵族妇女
写求爱信的人。海敦爱上过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牛津伯爵在二十三岁时为一本题为《卡笛那斯的衷告》的书作序并题诗。长
期以来,学者们一直相信,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哈姆雷特在波格涅斯问他他在读什
么书时手里所拿的那本书。《卡笛那斯的衷告》里对老人的批评与哈姆雷特对老
人的批评很相似。《卡笛那斯的衷告》还有对死亡、睡眠和旅行的评论,这些评
论使人联想起哈姆雷特著名的独白。

  同年,一伙旅行者向柏利勋爵抱怨说,牛津伯爵和他的一帮朋友在大路上袭
击了他们。在《亨利四世上篇》里,类似的袭击发生在同一条大路上。牛津伯爵
和威尔士亲王一样,为了好玩而在舞台上重演了这场袭击。这一事件和五年前发
生的刺死厨师的事件一样,表明牛津伯爵除了爱好文学以外,有时也任性,甚至
狂暴。这种个人癖性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有明显的表现,这些戏剧以逼真的现实主
义手法描写狂暴行为。奥格本说,莎士比亚“热衷于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暴力,
他的性格里一定存在着这种暴力倾向。”


--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