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df (变量),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谁是真的莎士比亚?(转寄)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Dec  5 16:20:46 1997), 转信

  牛津伯爵在逗留欧洲期间,挥霍了他所有的钱财。他给柏利勋爵写了一封信
,要他变卖他的(牛津伯爵的)一部分地产。(在《皆大欢喜》中,罗瑟林对贾
奎斯说:“我担心你是卖了自己的地而去观赏人家的地”。)牛津伯爵告诉柏利
勋爵,他要用变卖地产的收益去满足催债人的和自己的需要,但却要“以自己的
需要为先”。他在后来给柏利勋爵的信中,又回到了这个“唯我是先”的题目上
。他说:“我过去总是、我将来也还是宁愿把满足自己放在满足别人之前。”这
种自私的性格是典型的天才性格。天才把才能奉献给自己的著作,而不是奉献给
任何他人。正如萧伯纳所说的:“天才无视自己时,是崇高的利他主义者;天才
无视他人时,是恶劣的自我中心者。③”

  奥格本并没有对牛津伯爵的缺点加以掩饰。他这样描述牛津伯爵:他“自高
自大、性情多变、唯我是先、喜好变着法儿赚钱,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和糟糕透顶
的丈夫,对值得尊重的人粗暴无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某些主人公也有同样的
缺点。比如,《终成眷属》中的勃特拉姆对待他夫人的态度就比牛津伯爵对夫人
的态度还要坏。莎士比亚了解自己,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并描写有这些缺点的人
物。同时,莎士比亚也知道自己的优点。正如《终成眷属》中的一个人物在一场
对话中提到勃特拉姆时所说的那样,“人生就象是一匹用善恶的丝线交错织成的
布;我们的善行必须受到我们的过失的鞭挞,才不会过分趾高气昂;我们的罪恶
有赖我们的善行把它们掩盖,才不会完全绝望。”莎士比亚对自己的了解使他对
人类有总体的认识。

--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