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第七十三回 论父病互斗新华宫 托家事做完皇帝梦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Jan 14 18:50:16 2000), 转信
明国演义第七十三回 论父病互斗新华宫 托家事做完皇帝梦
却说湖南将军汤芗铭,与四川将军陈宦,本皆袁氏心腹,只因云、贵义
师,直逼境内,不得不变计求安。陈于五月二十二日,宣布独立,汤犹在却顾中。
是时零陵镇守使望云亭,已早与桂军联合,在永州宣告独立,自称湘南护国军总
司令,且有电致汤,劝他速定大计,毋容瞻徇等语。汤正焦急万分,适宣慰使熊
希龄到省,两下商议,想出一策,联名电达中央,要求撤退北军,免延战祸。老
袁复电照准,既而又有悔心,仍令北军驻湘,且调倪毓棻军,回防湘境,另派雷
震春赴陕。倪至岳州,汤执前说力争,倪不得入,乃率兵退去。五月二十四日,
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又在凤凰厅独立,自称湘西护国军总司令。于是汤芗铭为势
所迫,不得已宣布独立,劝袁退位。第一电拍致老袁,其词云:
北京袁前大总统钧鉴:前接冯上将军通电,吁请我公敝屣尊荣,诚见我公本
有为国牺牲之宣言,信我公之深,爱我公之挚,以有此电。循环三复,怦怦动心。
国事棘矣,祸机丛伏,乃如万箭在弦,触机即发,非可以武力争也。武力之势力,
可以与武力相抗,今兹之势力,乃起于无丝毫武力之人心。军兴以来,徧国中人,
直接间接,积极消极,殆无一不为我公之梗阻。芗铭武人,初不知人心之势力乃
至于此,即我公亦或未知其势力之遽至于此。既已至此,靖人心而全末路,实别
无他术,出乎敝屣尊荣之上。我公所谓为国牺牲者,今犹及为之,及今不图,则
我公与国家同牺牲耳。议者谓我公方借善后之说,以为延宕之计,诚不免妄测高
深。顾我公一日不退,即大局一日不安,现状已不能维持,更无善后之可言。湘
省军心民气,久已激昂,至南京会议,迄无结果,和平希望,遥遥无期,军民愤
慨,无可再抑。兹于二十九日,已徇全湘众民之请,宣布独立,与滇、黔、桂、
粤、浙、川、陕诸省,取一致之行动,以促我公引退之决心,以速大局之解决。
芗铭体我公爱国之计,感知遇之私,捧诚上贡,深望毅然独断,即日引退,以奠
国家,以永令誉。曾任干冒,言尽于斯。汤芗铭叩。
第二电更加愤激,直欲与老袁开战。其词云:
自筹安会发生,枢府大僚,日以叛国之行为,密授意旨,电书雨下,怵诱兼
至,傀儡疆吏,奴隶国民,畴实使然?路人共见。芗铭忍尤含垢,眦裂冠冲,以
卵石之相悬,每徘徊而太息。天佑中国,义举西南,正欲提我健儿,共襄大举,
乃以瘠牛全力,压我湖湘,左掣右牵,有加无已。现已忍无可忍,于本日誓师会
众,与云、贵、粤、桂、浙、陕、川诸省,取一致之行动。须知公即取消帝制,
不能免国法之罪人。芗铭虽有知遇私情,不能忘国家之大义。前经尽情忠告,电
请退位息争,既充耳而不闻,弥拊心而滋痛。大局累卵,安能长此依违?将士同
胞,实已义无反顾。但使有穷途之悔悟,正不为萁豆相煎,如必举全国而牺牲,
惟有以干戈相见。情义两迫,严阵上言。汤芗铭叩。
看官!你想陈宦、汤芗铭两人,受袁之恩,算得深重,至此尽反唇相讥,恩
将仇报,哪得不气煞老袁?老袁所染尿毒症,至此复变成屎毒症,每届饭后,必
腹痛甚剧,起初下浊物如泥,继即便血,延西医诊视,说他脏腑有毒,啖以药水,
似觉稍宽。越日,病恙复作,腹如刀刺,老袁痛不可耐,连呼西医误我,隆裕以
腹疾致死,老袁亦以腹疾亡身,莫谓无报应也。乃另聘中医入治。中医谓是症乃
尿毒蔓延,仍当从治尿毒入手,老袁颇以为然,亟命开方煎服。服了下去,肠中
乱鸣,亟欲大解,忙令人扶掖至厕,才行蹲坐,北方大小便,皆至厕所。忽觉一
阵头晕,支持不住,一个倒栽葱,竟堕入厕中。侍役连忙扶起,已是满身污秽,
臭不可近。各姬妾闻报往视,闻着一大阵臭气,连掩鼻都不来及,哪里还敢近前?
独第八妾叶氏,不嫌腌臜,急替他换易衫裤,并用热水揩洗。老袁抚叶氏臂,吁
吁叹息道:“你平时沈默寡言,至今能独任劳苦,不怕臭秽,我才知你的心了。”
叶氏之心,至此才知,无怪受人矇蔽,始终未能瞧破。叶氏为之泣下,老袁亦洒
了几点痛泪。
至扶入寝室后,精神委顿不堪,闭目静卧,似寐非寐;但觉光绪帝与隆裕太
后,立在面前,怒容可怖;倏忽间,变作戊戌六君子;又倏忽间,变作宋教仁、
应桂馨、武士英、赵秉钧等;又倏忽间,变作林述庆、徐宝山、陈其美等;后来
有无数鬼魂,面血模糊,统要向他索命的模样。这是心虚病魔,并非真个有鬼。
他不觉大叫一声,吓得冷汗遍体,及启目四瞧,并无别人,只有叶氏在旁侍着,
并低声问明痛苦,当即答言道:“我不过精神恍惚,此外还没有甚么痛楚,但你
也很困乏了,如何不去休息?她们如何并不见来?”叶氏道:“姊妹们都来过了,
见陛下安睡,不敢惊动,所以退去。”老袁道:“你何故未退?”叶氏忍着泪道:
“天下可无妾,不可无公,妾怎忍退休?”老袁不禁欷歔道:“可惜我平日待卿,
未尝稍厚,今日自觉愧悔哩。”
言未已,见闵姨进来,自思许多姬妾,惟闵氏资格最老,而且性情浑厚,从
不闻她争论,只自己得了新欢,往往忘却旧爱,此时回溯生平,也觉抱歉得很。
闵姨却近前婉询,很是殷勤,反惹起老袁许多怅触,便与语道:“你随我多年,
好算是患难夫妻,今日我已病剧,恐怕要长别了。”闵姨道:“陛下何出此言?
疾病是人生常事,静养数日,自然复原,何必过虑!”老袁道:“我年已望六,
死不为夭,但回忆从前,诸多错误,就是待遇卿等,也觉厚薄不均。我死后,卿
等幸勿抱怨。”闵姨呜咽道:“妾到此已二十多年,一衣一食,无不蒙恩,怎敢
再生异想?但愿陛下逐渐安康,妾仍得托庇帷帟。万一不幸,妾……妾也不愿
再生呢。”为下文自尽伏笔。说到末句,已是涕泪满颐,语不可辨。老袁此时,
益觉悲从中来,痰喘交作。经叶、闵两姨,替他抚胸捶背,方略略舒服,蒙眬睡
去。
既而诸子陆续入室,请安问疾,见老袁委顿情状,多半掩面涕泣。闵、叶两
氏,恐惊扰老袁,嘱诸子退至外寝,静心待着。诸子退后,克文见乃兄形态,似
乎不甚要紧,且面上亦并无泪容,不由的懊恼道:“阿兄!你知父病从何而起?”
克定道:“无非寒热相侵,因有此病。”克文摇首道:“论起病源,兄实祸首。”
克定沉着脸道:“我有甚么坏处?”克文道:“父亲热心帝制,都由阿兄怂恿起
来,今日帝制失败,西南各省,纷纷独立,连日接到电报,都是明讥热刺,令人
难堪,你想阿父年近花甲,怎能受此侮辱?古语有云:‘忧劳所以致疾’,况且
郁愤交集,怎能不病?”克定道:“我曾禀告父亲,切勿取消帝制,他不从我,
遂致西南革党,得步进步,前日反对我父为帝,今日反对我父为总统,他日恐还
要抄我家、覆我族哩。我父自己不明,与我何干!”好推得乾净。克文冷笑道:
“兄不自己引咎,反要埋怨老父,可谓太忍心了。试思我父曾有誓言,决不为
帝,为了阿兄想做太子,竭力撺掇,遂至我父顾子情深,竟背前誓。弟前日尝谏
阻此事,不敢表示赞同,今日阿父抱病,弟亦何忍非议我父,致背亲恩。公义私
情,各应顾到,兄奈何甘作忍人哩。”是时克端亦在旁座,他与克定素有芥蒂,
亦勃然道:“大哥素无骨肉情,二哥说他什么?”克端性暴,故口吻如此。克定
被二弟讥嘲,顿觉恼羞成怒,便大声道:“你两人算是孝子,我却是个不孝的罪
人,你等何不入请父前,杀死了我?将来袁氏门楣,由你等支撑,袁氏家产,也
由你等处分,你等才得快意了。”克文尚未答言,克端已喧嚷道:“皇天有眼,
帝制未成,假使我父做了皇帝,大哥做了太子,恐怕我等早已就死。”克定不待
说毕,竟恶狠狠的指着道:“你是什么人,配来讲话?”克端也不肯少让,极端
相持,几乎要动起武来。猛听得内室有声,指名呼克定入内。克定闻是父音,方
才趋入,但听床内怒骂道:“我尚未死,你兄弟便吵闹不休,你既害死了我,还
要害死兄弟么?”说着,喘咳不止。克定见这情形,只好伏地认罪。待至老袁
喘定,又指斥了数语,并召诸子入室,约略训责,挥手令退。
嗣是病势逐日加重,起初还传谕秘书厅,遇有紧要文件,必呈送亲阅,到六
月初二三日,病不能兴,连文件亦不愿寓目。急得袁氏全眷,没一个不泪眼愁眉,
就是向不和爱的于夫人,亦念着老年夫妻的情谊,镇日里求神拜佛,虔诚祷告,
并愿减损自己寿数,假夫天年。虽是迷信,但也是一片至诚,可见老年人总尚足
恃。各房姨太太,只与诸公子商量,不是请中医,就是请西医,结果是神佛无灵,
医药无效,老袁不言亦不食,昏昏然如失知觉,鼾眠了一两天。到了六月五日辰
刻,忽觉清醒起来,传命克定,速请徐东海入宫。克定即令侍卫往请,不一刻,
东海到来,趋就病榻,老袁握住徐手,向他哽咽道:“老友!我将与你永诀了。”
徐东海尚强词慰藉,老袁长叹道:“人生总有一死,不过我死在今日,太不合时。
国事一误再误,将来仗老友等维持,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只我自己家事,也当尽
托老友,愿老友勿辞!”徐答道:“我与元首系总角交,虽属异姓,不啻同胞,
如有见委,敢不效劳。”老袁道:“我死在旦夕,我死后,儿辈知识既浅,阅历
未深,全赖老友指导,或可免辱门楣。”徐又答道:“诸公子多属大器,如或询
及老朽,自当竭尽愚忱,以报知己。”老袁闻言,命侍从召诸子齐集,乃一律嘱
咐道:“我将死了,我死后,你等大小事宜,统向徐伯父请训,然后再行。须知
徐伯父与我至交,你等事徐伯父,当如事我一样,休得违我遗嘱!”诸子皆涕泣
应命。老袁又顾徐东海道:“老友承你不弃,视死如生,应受儿曹一拜。”徐欲
出言推让,那克定等已遵着父命,长跪徐前。徐急忙挽起克定,并请诸子皆起。
老袁道:“一诺千金,一言百系,想老友古道照人,定不负所托呢。”
言至此,微觉气喘起来,好一歇不发一声。徐东海起身欲辞,老袁亟阻住道:
“老友且坐!我尚有许多事情,拟托老友,幸勿却去!”徐乃复坐。袁命诸子退
出,令传召各姬妾入室,各姬妾依次毕集。去了一班,又来一班,东海老眼,恐
被他惹得昏花了。老袁复指语道:“这是我平生好友,我死后,你等有疑难情事,
尽可请命老友,酌夺施行。如你等不守范围,我老友得代为干涉,诸子中有欺负
你等,你等亦可禀白我友,静待解决,慎勿徒事争执,惹人笑谈!”既托诸子,
又托诸妾,念念不忘家属,乌肯努力为公?只老徐无缘无故,代挑许多担子,却
也晦气。各姬妾闻了此语,相对痛哭,老袁也不胜哽咽,连老徐也凄切起来。约
过一二刻,老袁又命诸妾退出,悄语东海道:“你看她们何如?”徐随口贡谀道:
“统是幽娴贞重的福相。”老袁微哂道:“君太过奖了,这十数姬妾中,当有三
种区别,周、洪二氏最号聪明,然性太阴刻,不足载福;你亦晓得么?闵氏、黄
氏、何氏、柳氏,随我多年,当不至有他变,但性质庸柔,免不得受人欺弄,我
颇为深虑;范氏、贵儿及尹氏姊妹,尚不脱小家气象,幸各有所出,将来或依子
终身,不致中途改节;下至阿香、翠媛两人,年纪尚轻,前途难恃,我拟命我妇
拿她回籍,加意管束,但我妇是否允负责任,她两人是否肯就钤制,这倒是一桩
大难事,还乞老友开导我妇,曲为保全。”谁叫你年已望六,还要纳此少艾?徐
亦随口允诺。老袁又道:“我徧观诸姬中,惟第八妾叶氏,秉性纯良,得天独厚,
且子嗣亦多,他日或得享受厚福。”徐即答道:“元首鉴别,当然不谬。”老袁复
道:“老友!我死后,各姬妾等能相安无事,不必说了,万一周、洪两妾,生风
作浪,凌逼他姬,还乞老友顾念旧情,代为裁处,似老友的威望,不怕她不慑服
呢。”说着,又牵住徐衣,泣语道:“老友!我死后,我诸子必将分产,或将酿
成绝大的争剧,我宗族中,没人能排难解纷,这事非老友不办。抑强扶弱,全仗
大力。”徐嗫嚅道:“这……这事却不便从命!”老袁瞿然道:“老友!你的意思,
我也晓得了,我当立一遗嘱,先令儿辈与老友面证,将来自不致异言。”语至此,
命侍从取过纸笔,由老袁倚枕作书,且写且歇,且歇且写,好容易才算成篇,递
交徐手。徐见上面写着:
予初致疾,第遗毒耳,想是熟读《三国演义》,尚记得刘先主遗嘱,故摹仿
特肖。不图因此百病丛生,竟尔不起。予死后,尔曹当恪守家风,慎勿贻门楣之
玷。对于诸母及诸弟昆无失德者,尤当敬礼而护惜之。须知母虽分嫡庶,要皆为
予之遗爱,弟昆虽非同胞,要皆为予之血胤,万勿显分轩轾也。夫予辛苦半生,
积得财产约百数十万磅,尔曹将来噉饭之地,尚可勿忧竭蹶,果使感情浃洽,意
见不生,共族而居,同室而处,岂不甚善?第患不能副予之期望耳。万一他日分
产,除汝母与汝当然分受优异之份不计外,其余约分三种:(一)随予多年而生
有子女者;
(二)随予多年而无子女者;(三)事予未久而有所出及无所出者,当酌量
以与之。大率以予财产百之十之八之六依次递减。至若吾女,其出室者,各给以
百之一,未受聘者,各给百之三。若夫仆从婢女,谨愿者留之,狡黠者去之。然
无论或去或留,悉提百之一,分别摊派之,亦以侍予之年份久暂,定酬资之多寡
为断。惟分析时,须以礼貌敦请徐伯父为中证。而分书一节,亦必经徐伯父审定,
始可发生效力。如有敢持异议者,非违徐伯父,即违余也。则汝侪大不孝之罪,
上通于天矣。今草此遗训,并使我诸子知之!
徐捧读毕,便向老袁道:“甚好甚好。”老袁又召入克定等,令徐宣读草嘱,
俾他听受。于是用函封固,暂置枕畔,俟弥留时,再行交掷。老袁至此,已有倦
容,徐亦告退,约于翌晨再会。适段国务卿等,也入内问病,袁已不愿多谈,由
克定代述病状,袁第点首示意。徐、段等遂相偕退去。嗣是老袁鼾睡至晚,昏沈
不省人事,是夕于夫人以下,统行陪坐,等到夜半时,袁又苏醒转来,见于夫人
在侧,乃与语道:“此后家事,赖汝主持,我因汝生平忠厚,恐不能驾驭全家,
已将大事尽托徐东海了。”复顾众姬妾道:“你等切须自爱!”再顾诸子道:“我
言已具遗嘱中。但我身后大殓,不必过丰,惟祭天礼服,不应废除。死欲速朽,
何用此服?治丧以后,亟应带领全眷,扶柩回籍,葬我洹上,大家和睦度日,不
宜再入政界,余事悉照遗嘱中履行。”诸子均伏地受命。老袁略饮汤水,复沈沈
睡去。既而鸡声报晓,又不觉呻吟起来,忽瞪目呼道:“快!快!”说了两个“快”
字,觉得舌已木强,话不下去。克定听了,料已垂危,急命左右请徐、段入宫。
不一时,段已到来,由老袁挣出最简单的声音,带喘带语道:“可……可照新约
法请黄陂代任,你快去拟了遗令来。”段慌忙趋出,徐亦赶到,见老袁脸上,大
放红光,睁着眼,嘘着口,动了好一回嘴唇,方叫出“老友”两字。又歇了半
晌,才作拱手模样,又说了“重重拜托”四字。徐不觉垂泪道:“元首放心罢!”
旋听老袁复直声叫道:“杨度,杨度,误我误我。”两语说毕,痰已壅上,把嘴
巴张噏两次,撒手去了。时正六月六日巳刻,享寿五十八岁。后来黄克强有一挽
联,邮寄京师,联语云:
好算得四十余年天下英雄,陡起野心,
假筹安两字美名,一意进行,
居然想学袁公路。
仅做了八旬三日屋里皇帝,伤哉短命,
援快活一时谚语,两相比较,
毕竟差胜郭彦威。
老袁已死,全眷悲号,忽有一人大踏步进来,顿足道:
“迟了迟了!”究竟此人为谁,容至下回表明。
----------
阅此回,可为世之多妻者鉴,并为世之多子者鉴,且为世之贪心不足,终归
于尽者鉴。为人如袁世凯,可为富贵极矣,而不能长保其妻孥,至于弥留之际,
再三嘱托老友,彼于热心帝制时,岂料有如此下场耶?夫不能治家,焉能治国?
只知为私,安能为公?袁氏一生心术,于此回总揭之,即可于此回总评之。然人
之将死,其言也善,观其种种悔悟,不可谓非良心之未死,然已无及矣。呜呼!
袁氏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黄金书屋 整理校对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