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nter (城市猎人),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第一百六回 春申江激动诸团体 日本国殴辱留学生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Jan 16 15:38:47 2000), 转信
明国演义第一百六回 春申江激动诸团体 日本国殴辱留学生
却说徐总统迭接呈文,也知舆情愤激,罪有攸归,但曹宅被毁,章氏受
伤,似觉学生所为,未免过甚,一时不便为左右袒,独想出一条绝妙的通令来,
便即颁发出去。令云: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纠众集会,纵火伤人一事,方事之始,曾传令京师警察
厅调派警队,妥为防护,乃未能即时制止,以致酿成纵火伤人情事。迨经警察总
监吴炳湘,亲往指挥,始行逮捕解散。该总监事前调度失宜,殊属疏误,所派出
之警察人员,防范无方,有负职守,着即由该总监查取职名,呈候惩戒。首都重
地,中外具瞻,秩序安宁,至关重要。该总监职责所在,务当督率所属,切实防
弭,以保公安。倘再有借名纠众,扰乱秩序,不服弹压者,着即依法逮捕惩办,
勿稍疏弛!此令。
这道命令,既不为曹、章伸冤,又不向学生加责,反把那警察总监吴炳湘,
训斥数语,更要惩戒几个警察人员。徐总统实是使乖,故意下此命令,诿过到警
察身上,免得双方更增恶感。哪知吴炳湘不肯任咎,又将学生如何滋扰,不服警
察拦阻,明明是咎在学生,不在警察,申请内务部转达总统,严办学生云云。再
经曹、章等一班好友,也替曹、章沥陈冤情,请政府依法惩办学生,逼得徐总统
无乖可使,只得再下一令道:
据内务总长钱能训,转据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呈称:“本月四日,有北京
大学等十三校学生,约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集,议定列队游
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掷瓦,
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嗣将临街后窗击破,蜂拥而入,砸毁什物,燃
烧房屋,驻日公使章宗祥,被其攒殴,伤势甚重;并殴击保安队兵,亦受有重伤。
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豫审,送交法庭讯办”等语。学校之设,所以
培养人材,为国家异日之用。在校各生,方在青年,质性未定,自当专心学业,
岂宜干涉政治,扰及公安?所有当场逮捕滋事之学生,即由该厅送交法庭,依法
办理。至京师为首善之区,各校学风,亟应力求整饬,着该部查明此次滋事确情,
呈候核办。并随时认真督察,切实牖导,务使各率训诫,勉为成材,毋负国家作
育英髦之意!此令。
为这一令,又惹起学界风潮,不肯就此罢休。先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自
往警察厅中,保释学生。总监吴炳湘出见,却是婉言相告:“决不虐待学生,俟
章公使病有起色,便当释出,尽请放心”云云。蔡校长因即辞归,慰谕学生,
宽心待着。及炳湘受责,情有未甘,乃不得不加罪学生,为自己卸责地步。既而
通令颁下,着将逮捕学生,送交法庭惩办。北京大学诸学生,当然要求蔡校长,
再向警察厅交涉。蔡校长又亲赴警察厅,往复数次,俱由吴总监挡驾。于是蔡校
长亦发起愤来,即提出辞职书,离校出京。教育总长傅增湘,亦因职任关系,呈
请辞职。曹汝霖得知消息,还道是傅、蔡两人袒护学生,也愤然提出辞呈,自愿
去职。汇业银行经理陆宗舆,时正受任币制局总裁,与曹、章等通同一气,学生
概目为卖国贼,所以彼亦连带辞职。各呈文俱递入总统府,徐总统不得不着人慰
留。曹汝霖尚一再做作,欲提出二次辞呈,就是章宗祥伤势略痊,也愿辞归。甚
至钱内阁俱被动摇,相继提出总辞职呈文。徐总统倒也失惊,尽把呈文却还,教
他勉持大局。国务员始全体留住,姑作缓图。且住且住,莫使权位失去。
当时交通次长曾毓隽等,本属段派范围,与曹、章共同携手,一闻学生闹事,
即与陆宗舆联名,电邀徐树铮入京,商量严惩的方法。小徐应召入都,察看政府
及各方面形势,多半主张缓办,并亲见章氏伤势,已经渐痊,所以不愿出头,免
拂舆情。内阁总理钱能训,恐得罪段氏,独去拜访段祺瑞,请他出来组阁,段亦
当面谢绝。他见徐东海主张和平,乐得让他去演做一台,看他能否达到目的,再
作计较,因此置身局外,做一个冷眼旁观罢了。却是聪明。
五月七日,为民国四年日本强索二十一款的纪念日,国民或称五九纪念,便
是此事。五七系日使递交最后通牒之日,五九乃袁政府签字之期。海内志士,吞
声饮恨,此次青岛问题,又将被日人占据过去,再经北京学界风潮,相激相荡,
传达各省,各省国民,越加动愤,或开大会,或布传单,口讲笔书,无非说是外
交失败情形,应该由国民一致奋兴,争回青岛。就中要算上海滩上,尤为热闹,
各团体各学校各商帮,借上海县西门外公共体育场,作为会址,特开国民大会。
下午一时,但见赴会诸人,奔集如螘,会场可容万人,还是不够站立。场外南至
斜桥,北至西门肇周路民国路,统皆摩肩击毂,拥挤不堪。当场人数,约有二万
以上,学生最多,次为各团体,次为各商帮。会中干事员,各手执白布旗一面,
上书大字,字迹不同,意皆痛切。大约以“争还青岛”、“挽回国权”、“国民自
决”、“讨卖国贼”、“誓死力争”诸语为最多。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本科学生
钱翰柱,年甫十九,也仿北京学生谢绍敏成例,截破右手两指,沥血成书,就布
旗上写明“还我青岛”四字,揭示会场。又有某校学生近百人,自成一队,人
各一旗,旗上写着,统用成语,如:“时日曷丧”及“国人皆曰可杀”等类。又
有一人,胸前悬一白布,自颈至踵,大书“我是中国人”五字,手中高持国耻
一册,种种形色,不能尽举。可惜中国人专务外观。开会时,众推江苏教育会副
会长黄炎培为主席,登台演说,最紧要的数语,乃是:
今日何日,非吾国之国耻日乎?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之天职,并望勿为五
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望吾国民坚忍勿懈,为国
努力!
说毕下台,再由留日学生救国团干事长王宏实,报告开会宗旨,次由叶刚久、
汪宪章、朱隐青、光明甫等相继演说,均极激昂。光明甫更谓:“目前要旨,在
惩办卖国贼。”这语提出,台下拍掌声,响彻屋瓦。时报名演说,共有二十七人,
有几人尚未及演说,主席因时间不早,报告演说中止,特宣示办法四条:
(一)电达欧洲和会我国专使,对于青岛问题,无论如何,必须力争,万不
获已,则决不签字。
(二)电告英、美、法、意四国代表,陈述青岛不能为日有之理由,以我国
对德宣战,本为刬除武力主义,若以青岛付之日本,无异又在东方树一德国,非
独中国受其祸,即世界各国之后患,亦正未有已。
(三)电致各省会,教育会,商会,请其一致电京,力争外交问题,营救被
捕学生。
(四)由本日国民大会推代表赴南北和会,要求两总代表电京,请从速严惩
卖国贼,释放学生。
预会诸人,听这四条办法,无不鼓掌赞成,且多愿全体整队,前往和会。主
席乃对众宣告,全体出发,路过英、法租界,洋巡捕出来干涉,援照租界章程,
谓:“人数过多,必先通知捕房,领给牌照,方许通行,否则不能违章”云云。
全体会员,被他一阻,不得不改推代表,赴和会请求两代表。惟有数校学生,必
欲前往,与洋巡捕辩论再三,洋巡捕乃令收去旗帜,听他过去。直至和会门首,
全数尚有四百余人,即由代表光明甫、彭介石、黄界民、郑浩然等入见,可巧南
北两代表,尚未散归,因即问明来意,随口与语道:“我等已有急电,传达中央
了。”说着,即各取出电稿一页,递示光明甫等,但见唐总代表电文云:
北京徐菊人先生鉴:顷得京耗,学生为山东问题,对于曹、陆、章诸人,示
威运动,章仲和受伤特重,政府将拟学生死刑,解散大学。果尔,恐中国大乱,
从此始矣。窃意学生纯本爱国热诚,胸无党见,手无寸铁,即有过举,亦可原情。
况今兹所争问题,当局能否严惩学生,了无愧怍?年来国事败坏,无论对内对外,
纯为三五人之所把持,此天下之所积怨蕴怒,譬之堤水,必有大决之一日。自古
刑赏失当,则游侠之风起,故欲罪人民之以武犯禁,必惩官吏之以文卖国,执事
若不能以天下之心为心,分别泾渭,严行黜陟,更于学生示威之举,措置有所失
当,星星之火,必且燎原,窃为此惧,不敢不告,幸熟裁之!
尚有朱总代表一电,乃是拍交国务院,文云:
钱总理鉴:北京大学等各校学生,闻因青岛问题,致有意外举动,为维持地
方秩序计,自无可代为解说。惟青岛问题,现已动全国公愤,昨接山东省议会代
表王者塾等来函请愿,今日和平会议,开正式会,已由双方总代表,联名电致巴
黎陆专使,暨各专使,代陈国民公意,请向和会力争,非达目的,不可签字,已
将原电奉达。各校学生,本系青年,忽为爱国思潮所鼓荡,致有逾越常轨之行为,
血气戾事,其情可悯。公本雅尚和平,还请将被捕之人,迅速分别从宽办理,以
保持其爱国之精神,而告戒其过分之行动。为国家计,为该生计,实为两得之策。
迫切陈词,伏惟采纳,不胜企祷之至!
光明甫等看罢,即向两总代表道:“两公电旨,正与众意相同,足见爱国爱
民的苦心。但鄙人等尚有一种要求,请两公特别注意!就是惩办卖国贼,最为目
前要着。”朱总代表道:“待转告北京政府便了。”光明甫复接入道:“北京卖国
党,国民断不承认他为政府,今国民所可承认,惟本处和议机关,所望出力帮助,
就在和会诸公。况事关国家存亡,何能再分南北?愿诸公勿存南北意见!”唐总
代表听了,亦插口道:“卖国两字,国人可言,如负有政治责任,却不便如此云
云。试想有卖必有买,岂不多生纠葛?”唐君亦畏木屐儿么?光明甫又道:“我
等国民,但清内乱,并未牵涉外交。总之卖国贼不去,世界和会,决无办法。”
唐绍仪踌躇半晌,方徐徐道:“这也不必拘牵文义,但说是行政人员,办法不当,
即令去位,便足了事。”光明甫等齐答道:“唐公谓不必拘名,未始不可,总教
除去国贼便了。惟请两公从速办理!”朱唐两代表,方各点首。光明甫等乃告别
而退,出示大众,全体拍手,始各散会。
是晚国民大会筹备处,续开会议,召集各公团各学校代表,讨论日间未尽事
宜,及将来对付方法。大众都说是:“北京被捕学生,存亡难卜,应急设法营救,
不如往见护军使卢永祥,要求电请释放学生。”各学校更存兔死狐悲的观念,主
张尤力,统云:“目的不达,即一律罢课。”此外如改国民大会筹备处,为国民
大会事务所,并推起草员,速拟宣言书,传示国民大会的宗旨。议决以后,时已
夜半,共拟明日依议进行,定约而散。古人有言:“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这
原是声响相感的原因,物且如此,人岂不如?内地各省,为了国耻纪念及青岛问
题,集众开会,不甘默视。就是我国留学日本的学生,系怀故国,未忍沦胥,也
迫成一腔公愤,应声如响。五月初上,留学生议择地开会,四觅会场,均被日本
警察阻止。众情倍加愤激,改拟在我驻日使馆内开会,免得日人干涉,当时选派
代表,往谒代理公使庄景珂,说明意见。庄颇有难色,唯当面不便驳斥,只好支
吾对付。待代表去后,即通知日本报馆,否认留学生开会。
到了五月六日晚间,使馆内外,巡警宪兵,层层密布,仿佛如临大敌。留学
生前往侦视,但听得使馆里面,笙箫激越,弦管悠扬,又复度出一种娇声,脆生
生的动人耳鼓,是何情由?快乐至此。及问明究竟,乃是燕京名伶梅兰芳,赴日
卖艺,即由使馆中人延聘,令唱《天女散花》,侑酒娱宾,所以这般热闹。中国
官吏,尚得谓有人心么?留学生得此报闻,无不叹恨,料知使馆开会一节,定难
如愿,乃当夜改议,决定分队游行,向各国驻日公使馆中,递送公理书。待至天
晓,留学生约集二千余人,析为二组,一从葵桥下车,一从三宅坂下车,整队进
行。三宅坂一路,遇着日本巡警,胁令解散,各学生与他辩论,谓无碍治安举动,
奈何见阻?当即举起白布大旗,上书“打破军国主义”、“维持永久和平”、“直
接收回青岛”、“五七国耻纪念”等字样。日警欲上前夺旗,因留学生不肯照给,
竟去会同马队,截住去路,甚且拔剑狂挥,横加陵践。留学生冒死突出百余人,
竟至英国使馆,进谒英代理大使。英使倒也温颜相见,且云:“诸君热心国事,
颇堪钦佩,我当代达敝国政府,及巴黎讲和委员。惟诸君欲往见他国公使,当举
代表前往,倘或人数过多,徒受日警干涉,有损无益”等语。留学生即将陈述
书交出,别了英使,再往法国使馆。法使所言,与英使略同。外人都尚优待,偏
是同种同族,不肯相容。各学生又复辞出,时已为下午四时,因尚未知葵桥一路,
情形如何,特往日比谷公园相候。不意行至半途,又有日本军警,杂沓前来,所
有留学生的白布旗帜,尽被夺取。龚姓学生,持一国旗前行,亦为日警所夺,抵
死不放,旁有学生吴英,朗声语日警道:“这是中华民国国旗,汝等怎得妄犯?”
日警瞋目呵叱道:“什么中华民国!”中国人听着!说着,复召同日警数十名,
攒击吴生,把他打倒,拳殴足踢,更用绳捆住两手,狂拖而去。还亏后队留学生,
拚死赴救,猛力夺回。日警尚未肯干休,沿路殴逐,又被捕去数名。余众奔入中
国青年会内,暂免陵轹,但已是不堪困惫了。
同时葵桥一路,先至美国使馆,求见美使,美使适因抱病,未能面会,特令
书记官出与接洽,亦许电达美国政府,暨巴黎会议委员。学生辞退,转至瑞士公
使馆,为日警所阻,不得入内,因即举出代表,入递意见书。复循行至俄使馆,
俄使出语学生道:“现在我国内乱方张,连巴黎和会中,且未闻代表出席,本使
对着诸君举动,也表同情,可惜力不从心,势难相助,但仍当就正义人道上极力
主张,仰副诸君热望。”说罢,为之欷嘘不已。彼亦得毋有同慨么?学生慨然辞
退。到了馆外,统说是外国使馆,尚许我等出入,同声赞成,独我国使馆,反闭
门不纳,太没情理,我等非再至使馆一行不可。乃各向中国使馆折回,将至使馆
前面,忽来了无数军警,马步蹀躞,刀剑森横,恶狠狠地奔向留学生前队,夺取
国旗。执旗前导的,是著名留学生山东人杜中,死力坚持,不肯放手。偏军警凶
横得很,用十数人围住杜中,一面指挥众士,蹂躏学生,把全队冲作数段。可怜
杜中势孤力竭,被他击仆,不但国旗被夺,并且身受重伤,被他拘去。此外各学
生不持寸铁,赤手空拳,怎能禁得住马蹄?受得起剑械?徒落得伤痕累累,气息
奄奄。有一湖南小学生李敬安,年才十龄左右,身遭毒手,倒地垂危,虽经众力
救出,已是九死一生。各学生遭此凶焰,不得不各自奔回,陆续趋入中国青年会
馆,当由青年会干事马伯援,代开一临时职员会,筹议办法,即派人赴代理公使
庄景珂,及留学生监督江庸处,请他提出此事,与日本政府交涉。哪知使人返报,
统受了一碗闭门羹。小子有诗叹道:
闭门不顾国颠危,宦迹无非效诡随。
笑骂由他笑骂去,眼前容我好官为。
毕竟留学生如何自救,待至下回表明。
----------
青岛问题,纯为弱肉强食之见端,各界奋起,求还青岛,虽未能执殳前驱,
与东邻争一胜负,然有此人心,犹足为一发千钧之系。假令有良政府起,教之养
之,使其配义与道,至大至刚,则他日干城之选,胥在于是。越王勾践之所以卒
能沼吴者,由是道也。乃北京各校倡于前,上海各界踵于后,留学生复同时响应,
为国家力争领土,而麻木不仁之政府,与夫行尸走肉之官吏,不能因势利导,曲
为养成,反且漠视之,摧抑之,坐致有用之材,被人凌辱,窃恐志士灰心,英雄
短气,大好河山,将随之而俱去也。
读是回,殊不禁有深慨云。
------------------ 黄金书屋 整理校对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