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di (benben), 信区: Reading
标  题: 8.3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9月22日16:22:2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天气:台风
大学(一)
  前两天在榕树下与众网友聊天,有问如何看待和评价大学生活的问题,一怕觉得说
来话长,有断章取义反而不美,二来觉得这个话题我早晚会谈到,便在网上约了自己的
稿,给自己一篇“命题日记”。
  离开大学十五年整了,大学的一切还很新鲜地活在我的脑子里,因不断有新的内容
在补充进来,更因为常与妻拌嘴,需要大学生活的细节作为素材来互相揭短,所以常历
常新。
  我的病情也惊动了母校的老师,要来探望,前辈探望晚生,着实让我感动和不安。
昨天已有一年级时就带我的老师和领导前来探望,谈及我给他们的印象,老师说我走路
有一跳一跳的情况。
  送走老师,便努力回忆一跳一跳的模样,但怎么也想不起来,想可能是背影给人家
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当时的心情倒真是一跳一跳的。
  在中学,我属于黑马一类,因为文理偏科,具无知造成无畏,每有模拟考试,遇有
自己弄懂的题目便略过
  
不做,专做那不会的,因而成绩一直不怎么样,够用而已。看着现在的考生面对着7成的
录取率,还要包租了宾馆的客房去复习,说是抵御噪音,心里就很忿忿然了,我们那时
倒没有噪音,有的只是十三取一的录取率,这个事实,每天由我们的班主任在早晨重复
一次,弄得我的眼前总有一小队人影晃动,整十二个,面目不详,全是背影,镜头取自
邻校的广播操汇演,我时不时提醒自己得干了他们才能进大学。现在想起这事,我唯一
觉得有所安慰的是那十二个假想敌全是男的,我总算胜之有道,没有欺负女孩子的想法

  的确是跳着走进华师大的门的,虽说有点浪费了考分,可以更好的学校,但想到吃
饭不用花钱,专业也是自己称心的,心情依然很好。
  接下来就是四年现在回忆起来美得难以形容的大学生活了,可这恰恰是最难表达的
.
  但凡写过大学生活的人都知道这个题材难写,因为对没进过大学的人来说,怎么写
都可以,而对于一个离开大学的人来说,他的心目中的大学跟我的那可是千差万别,再
说校园的季节变得快,几年就面目全非了,你明明写了一枝火炬,可读者一定说是根木
炭,如果我把十五年前的故事全都写下来,准有孩子会问:叔叔们想干什么?快干呀!
这就算完啦?
  我们的感情历险至少有30%仅仅拉一下手就告终的,而这个比例可能只略高于现代
大学生同居的比例而已。时候不同了,故事也不同了,但我坚信,很多体验一定是相通
的和不变的。
  上海有个天才少年作家,中学不肯毕业,故被上海众多大学拒之门外,哪怕他的长
篇已经是二十万的印数,盗版商的重点,出版社的宝贝,因是非标件,进不了咱们的人
才生产线。我是很为此愤慨的,没想到小伙子说了一句很有才气和志气的话:大学我是
一定要进的,但不一定要读。
  这“进”与“读”两个字简直道出了大学生活的真谛,让人相信这小子并非浪得虚
名。
  这些年到过不少机场,除出那些小如中学操场的机场,正规的大机场在全世界看起
来都很想像,经常出差的那帮家伙常被此弄得失去时空感。
  其实,大学又何偿不是如此呢?除去历史、校风、学术侧重以外,所有大学都长得
一个模样,而且正越来越像,简言之,一道高速的人才生产流水线。
  如果你一步一步地照着学校的要求做,你会是个通用的标准件,我不想哄你,你可
以把自己从人才队伍里
  
划分出来,现在找工作尚可参阅《人才市场报》,以后,要有看《劳动力市场报》的心
理准备;
  如果你敢冒一定的风险,有时很大,你只是利用大学的设施,做的是你自己的梦,
就像你睡的铁床是学校的,而蚊帐是你自个的,你会与众不同,也很有可能变成丑人多
作怪一类,但真正的人才在你们中间。
  两者都是合理的选择,通用型的可以享受四海为家处处家的乐趣,但不必奢望非你
不可缺你不行的受人期待的快感,反之亦然。
  我在离开大学时狂妄地总结,大学是什么:一家藏书丰富的免费图书馆、一群前途
不可预知的朋友、一口行走江湖的底气,除此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进大学那阵子恰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为强烈的阶段之一,因为
老的77、78级还在,他们已懂得如何给自己配药了。那时候,同一栋教学楼里,教室门
口常会这样的奇观,下课的脸如白煮蛋般的年轻,而后涌进来一群脸如陈年花生的中年
汉子和阿姨,老少相望,彼此都辛酸。虽然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不多,但我们有很多地方
还是模仿了他们,脱离流水线的节奏,开始为自己安排。
  我旷了很多课,那种两节连上,一百多人一起听教授读讲义的课几乎都被我旷掉了
,我实在不愿受那个罪和看教授们受罪,我从不担心漏掉精华,因为兄弟们会通风报讯
的。旷了课干吗?睡觉?有过,但没超过三十次。我去了图书馆,早晨的图书馆那个美
啊,斜射的阳光,蒙着薄灰的长条桌,静悄悄的,那几个常客虽不认识,虽不认识,但
都是我的同志,彼此会意,因为上午不排课的系几乎是没有的。
  我的四年,至少有一半时间是在图书馆过的,虽然不可能像马克思把地板弄出个洞
,但还是自豪地坐坏了两把椅子的,相对我的爱玩的天性,我已尽力了。我们班的女孩
子因在课堂里难见身影,多有认为陆幼青懒于学业的,这一误解让我耿耿于怀十五年,
谨在此作最后一次庄严更正。
  我什么书都看,当然也看教科书,不过没有一点虔诚的心态,只是想知道别人要我
接受什么样的观点,它和我的观点有什么区别,因此,考试从没有难倒不上课的我。
  我得承认,以现在的使用情况看,我看的书至少有70%即使无害也是无用的,但转
念一想,那恰恰是阅读
  
  的真谛了,金子是从沙里淘出来的,如果沙子是从金子里提练出来的,那我们现在
住的当是金砖焊就的屋,带水泥手镯:晃眼、硌手。
  ……
  有过度兴奋的迹象,打住,明天再来。
 
 
 
--
          岂 能
 尽 如
 人 意
但 求 无 愧 吾 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70.22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