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mmand (行云流水),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战俘手记(9)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Dec 23 18:09:31 1997), 转信
搜身比赛
~~~~
我们被押送到挂有“第10号战俘收容所”牌子的营门口就停了下来。接
着,两旁的美国卫兵开始了对我们的“搜身比赛”。他们狂呼着一拥而上,搜索
每一样值钱的东西:钢笔、手表、打火机……每当有人搜到一样东西就发出一声
欢乐的怪叫。我原以为自己藏得很好的瑞士GYMA怀表可以免遭劫难,也被一
个大胡子美军在我裤档里找到了,他摸到以后得意地怪笑着,硬把我的裤子全部
扯了下来,拿着怀表对别的美军高喊“GYMA”!炫耀他的“胜利”。
那只怀表本是我父亲送我的珍贵纪念品。1948年我从清华大学到解放区
跨过封锁线时,曾用同样的办法使它免被国民党士兵搜走。这次却没有躲过更为
狡猾贪婪的美国兵。
经过这次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我们被赶进了第10号集中营。我们列队进
入一个帐篷,完成每个人的入营登记。在“战俘登记卡”上除了写明姓名、性
别、年龄、籍贯、所在部队番号、军衔、职务、健康状况等等之外,在卡片的顶
上还有一个要求战俘本人必须记住的战俘编号。
我的编号是730030。
然后由一些从战俘中选任的工作人员各领50名新来的战俘到一个空帐篷里
住下来。同时,扔给我们每人一床旧军毯,一身美军士兵替换下来的旧军衣,上
面打印有“P.W.”(战俘)的字样,拿走了我们的志愿军军装。从此,我们
就正式开始了集中营内的战俘生涯。
寻 找
~~~
当我疲惫不堪地躺在潮湿的草垫子上,思考着下一步行动计划时,进来了一
位胖胖的战俘操着四川口音问:“你们哪个会写英文?要会,就来参加填写登记
卡片工作,我们人手不够。”帐篷里无人响应,我慢慢地举起手,他高兴地向我
招手,我们一直走出帐篷。
我们坐在一条田埂上,手里扯着脚下那些因修建集中营而荒芜了的田里的杂
草,慢慢地交谈起来。
开始我们只是互相试探,交换了各自的简单情况。当他知道我也是四川人、大学生、宣传队员等等情况后,显然在感情上比较亲近了。于是,他告诉我他名
叫方向前,四川人,从中学志愿参军,在部队当文化教员,被俘较早。因为会些
英文,一直在这个集中营的“卡片登记科”工作。
在我请求下,他介绍了不少情况:这个集中营主要是接收从前方新下来的志愿军战俘,进行登记、分类、编队后,即送往巨济岛战俘营长住,只有登记卡片
的工作人员、炊事班、清扫队继续留下来。另外在这个集中营里还有一个特殊的
小集中营,叫“G-2”,是美军情报部门设置的专门审讯战俘、收集情报的地
方,受审人员也是流动的。管理这个集中营的美军上尉叫泰勒。看起来为人还和
善。他手下有个美军少尉负责后勤供应。负责营内管理的有一个大队部,从大队
长、翻译,到文书、卫生员、通讯员等都由战俘担任。大队下面有中队和小队,
都设有中队长、小队长。只有大队长是由美军上尉任命的,其余工作人员全由大
队长挑选。
最后他说:“你就到卡片登记科来工作吧!这样至少可以不出苦工,可以吃
饱饭。”我问:“怎么当个普通战俘连饭都吃不饱?”他苦笑了一下说:“这里
每天吃两餐,每餐只有大半碗大麦米饭,饿不死也吃不饱。”
“担任工作的战俘不是应该和美军士兵同等待遇么?”
“你听谁说的?”
“日内瓦战俘公约规定的呀!”
“我们这里从没有听说过。”
“你们怎么能吃饱饭呢?”
“美军上尉规定我们工作人员吃饭直接由伙房送来,一般都比普通战俘多
点,这就算是报酬吧!”
我想:我必须首先熟悉环境,摸清敌我友情况,再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既
然在“卡片登记科”有较大的行动自由,便同意了方向前的推荐,和他一起干上
了登记工作。
几天以后,我确定他是一个敦厚正直的爱国青年,便发展他参加了爱国主义
小组。
--
------------------------意似行云流水,不执着!--------------------------------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magic.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2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