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雪白血红 2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9 19:47:28 1999), 转信

                            第20章:金秋

     50天夏季攻势后,是50天秋季攻势。

   夏季攻势以围城打援为主要战法,秋季攻势以远距离渗透奔袭贯穿始终——都

 是林彪的拿手好戏。

   9月初,冀热辽部队正准备破袭北宁线,陈诚调集四个师,分三路向热河东部

 进攻。其中一路暂22师、暂50师各两个团,进至锦西西梨树沟门、新台边门一

 线。9月14日,8纵首先歼灭暂50师大部,又在杨杖子追歼了暂22师大部。

 从锦州出援的49军79师、105师,被诱至杨杖子一线,由8纵实施主要突击

 。49军军长王铁汉连续组织反冲击,都被打退。陈诚又拼凑49军26师、暂6

 0师主力和暂22师、暂18师各一个团,紧急驰援,被9纵阻于虹螺岘地区。4

 9军待援无望,多路突围,除百余人跑掉外,全部被歼。8纵、9纵乘机在北宁线

 上展开大破击,将山海关至锦州间铁路截成数段。

   1纵、2纵、3纵、4纵、10纵向中长路进击。3纵长途奔袭威远堡门,1

 0月2日,将53军主力116师一举全歼。4纵攻克开原东南八棵树,歼敌一个

 团。7纵克彰武、法库。然后,几个纵队转向吉林。长春地区,先后围攻吉林,攻

 克德惠、农安,准备诱敌出援,在运动中歼敌。敌均不敢出援。

   10月10日,7纵连克大虎山、黑山、新立屯,17日又克阜新。这时,华

 北李宗仁部和傅作义部五个师东进反扑。林彪决心以8纵、9纵歼灭该敌。23日

 ,9纵攻击朝阳,诱敌西援。92军军长侯镜如率21师和43师冒然西进,在义

 县西朝阳寺一带,被8纵、9纵包围。激战三昼夜,歼敌21师部和43师一部。

 金风飒飒中,各种金属的爆裂声震撼着黑土地。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1947年的夏天、秋天和冬天,都是金光灿灿的秋天。

                         战争这所大学

                             ——东野名将录之五、六、七、八

     《将帅名录》中1603名将帅中,上过军校的不多,像刘亚楼和李天佑那样

 吃过黑面包的更少。大多数将军别说大专文恁,有的连小学文恁也没有。有些人在

 广州读过黄埔,有些人在延安上过抗大。可在前几年兴起的“文恁热”中,国家教

 委可能是疏忽了,或者是认真地考虑过了。当年在延河之滨读过各种大学的人,他

 们的学历在各类正式表格中,都不屑一提。

   但他们都是大学生,是战争这所大学中真正的大学生,是在血与火的课堂上取

 得优异成绩的高材生。

   他们是一大批人,是1603名将帅的大多数。

   国民党将领中有留日派、保定系和黄埔系。共产党将领则几乎可以一言以蔽之

 曰“战大系”--战争大学系。

   无论当年“大老粗”曾荣耀到何种悲哀地步,也无论今天“文恁热”曾一度热

 得怎样发烧,共产党的天下,就是这些“战大系”率领千军万马打出来的。

   之五:黄永胜是员干将秋攻伊始,辽西三战三捷,给刚上任的陈诚当头一棒,

 8纵司令员黄永胜功劳不小。

   做为建纵不到一个月的小兄弟,8纵、9纵兵少炮少。8纵还不到2万5千人

 。以此不大的兵力优势,不到半个月歼敌1万6千多人,是颇见指挥员功力的。

   第二次杨杖子战斗,以1:11的伤亡比例,47小时歼敌正规军1万2千多

 人。在此前的黑土地是少见的。

   把王铁汉的援军诱至杨杖子,侦察报告是两个团。一打,打不动。再侦察,是

 两个师。刚从苏北调来的49军在秦皇岛下船时,一些士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

 冻得哆哆嗦嗦的49军,也是一支生力军。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8纵,熟悉的是扒

 铁路,炸桥梁,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况且,一口吃掉两个师,过去连

 想都未想过。

   纵队指挥所设在一座高山上,距敌几千米。落霞纷纷中,撤退命令已经下达了

 ,有的部队已经向后运动了。眼睛熬得通红的黄永胜,一屁股坐在山坡上,摸出一

 盒揉得像纸团似的10支装的“小粉包”:抽支烟,神仙神仙。副政委邱会作和参

 谋长黄鹄显见了,上去就抢。黄永胜叫起来:别抢,我不是土豪呀。黄鹄显按着,

 邱会作搜身,一盒“小粉包”变戏法似的不见了。三个人嘻嘻哈哈滚成一团,警卫

 员站在一边笑。

   咣咣咣咣,一阵炮弹突然打过来。一发口径挺大的山炮弹落在不到10米处,

 溅起的泥土石块,冰雹般砸在他们身上。没爆炸,是发臭弹,不然全完了。

   邱会作坐起来:敌人要退?

   黄鹄显道:“教师爷”说得对。

   黄永胜拍拍身上泥土:通知部队,停止撤退,立即转入攻击!

   电台已经撤了,电话也不通。司令部和政治部几个科长带上命令,分头去追赶

 和通知部队。

   8纵追,9纵堵,一场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原是东北军的王铁汉也被截住了

 。可他凭借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又换了便衣,蒙混过去跑掉了。

   8纵、9纵“开门大吉”,不但改变了热河局面,自己也鸟枪换炮了。8纵一

 下子发展到4万人。

   林彪说:这个8纵,还真有点主力样子。

   战场上,能够迅速地捕捉到貌似平常,却能表明敌人动向的些微变化,并迅速

 地做出判断,定下决心,这是一种真功夫。

   1927年参军,只读过一年私塾的黄永胜,是凭借身经百战身上留下六处枪

 伤,获得这种真功夫的。

   1933年,他在红1军团当团长时,师长郭炳生带两个团要去投敌。黄永胜

 率他那个团就追,部队都追回来,只郭炳生单枪匹马跑了。为此,在第二次全国苏

 维埃代表大会上,黄永胜得到一枚三等红星奖章。据说,得过这种荣誉的人,犯了

 死罪,可以罪减一等。

   1981年1月,中华人民共产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在给黄永胜等人量

 刑时,肯定会考虑到他们与“王张江姚”的不同——他们是为共产党打江山出过力

 、立了功的。

   机敏,果断,会抓住战机打巧仗,还能咬紧牙关打硬仗。辽沈战役期间,在堵

 截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的关键时刻,6纵司令员黄永胜在听了副司令兼16师师长

 李作鹏的汇报和决心后,面对绝对优势的强敌,面不改色:我的指挥位置就在这里

 ,我就准备死在这里!

   何等的魄力!

   能打能骂:娘卖X的,冲不上去我杀你头!

   能玩会玩。黑土地上的颇有几位会玩的将军,他是其中之一。打猎,打麻将,

 跳舞,逛城市,听说玩后脑勺乐开花。花钱大手大脚,流水似的不把钱当钱。

   还会赶时髦。有人说街上流行什么,他那儿就有什么。什么好地方都想去看看

 ,玩玩。任华南军区副司令员时,谁也没告诉,由他带头,和两个将军擅自跑去香

 港玩了三天。

   玩起女人来,那魄力也不比打仗、花钱、游山玩水差。

   据说,进城后,罗荣桓发的最大的一次火,就是为黄永胜玩女人而发的:这么

 大年纪,这么高职务,还不改,还要不要脸了!?

   在黑土地上,有人不但玩中国女人,还玩日本女人。

   在黑土地上大名鼎鼎的不要脸的人物,是满脸麻子,话如其人的高岗。

   在黑土地3年内战中,高岗是有功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高岗也有贡献。

   据说,彭德怀说过:都说我指挥得好,其实我是靠了两个麻子:前边靠个洪麻

 子,后边靠个高麻子。

   一面是英雄好汉,一面是混帐王八蛋。

   前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加里·哈特参加总统竞选时,报纸上捅出一张照片:一位

 女模特儿坐在他的大腿上。顿时舆论大哗。他不服气,韬光养晦七个月,东山再起

 又去角逐,结果仍被哄下台去,并赢得1987年美国丑闻主角奖中的“幽默家”

 奖。

   对于黄永胜和高岗这些“幽默家”的这类“幽默”,人们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可若不是成了反党集团的干将或首领,他们会不会仍然无拘无束,玩得很有魄力

 呢?

   之六:“旋风部队”司令谈起3纵司令员韩先楚,老人们都充满了怀念、崇敬

 和爱戴的深情。

   也许,在所有曾以中国为敌的国家的情报部门,为中国将军所建立的那些档案

 中,韩先楚的那一本,在同级将领中应是最厚的。从这位个头不高,黑黑瘦瘦的农

 民儿子16岁参军,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一个台阶没

 落升到大军区司令员,一笔一笔都有记载。当然,记述得最详细的,还是他指挥的

 那一个个辉煌壮观的战斗和战役。

   秋季攻势中,3纵奇袭威远堡门歼敌53军116师,是共产党人在黑土地上

 最成功的战例之一。

   这一仗怎么打,战前有两种意见。

   政委罗舜初认为,53军三个师在开原以东和东北地区,相距不远,互为犄角

 。为避免两面受敌,我军应集中兵力,先歼灭西丰之敌,再向纵深扩大战果。

   罗舜初曾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到东北后曾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戎马一生,主要是担任军事干部,打过许多好仗,深得部队信赖。更重要的是这种

 打法稳妥,符合“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所以,多数人都同意他的意见。

   刚就任司令员的韩先楚不同意。他主张以主力长途奔袭,直插敌纵深威远堡门

 ,乘敌不备,歼灭116师师部和1团,打乱其指挥。同时以部份兵力包围西丰之

 敌,相机歼灭其一部。如敌闻师部受击,回窜增援,就在运动中速战速决,而后再

 扩大战果。这是一个奇兵色彩极浓,带有冒险性的方案。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开头,一些人还各抒己见,后来就剩司令员和政委唇枪舌

 剑了。

   两个方案同时上报“东总”。

   李伯秋的夫人孙敏,当时是3纵机要科译电员。老人说,过去电报署名都是“

 韩罗”。这回是各发各的报,各吹各的号。都下半夜了,韩司令拿着电报,亲自跑

 到机要科。那字写得扒扒拉拉的,不少错别字,有的字不会写,画个圈。他一个字

 一个字说明,并说哪句话重要,让给“用括号括上”。科长给他解释,说可以括起

 来,但那不能表明重要。他就说:不管你们怎么弄,反正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行

 。坐那儿看着发完报才走。

   林彪很快回电:按先楚意见办。

   战斗发展,同韩先楚的预想一模一样。

   战后总结,罗舜初说:司令员指挥打仗,不拘一格,有正有奇,有独到之处,

 我们大家都要好好向他学习。

   高尚的博大的共产党人的襟怀!

   但这丝毫也不影响这一对老搭档在后来的岁月中继续争论,据说有时争论得更

 激烈,简直是面红耳赤。

   这是两个共产党人纯净心灵的披现,是两个杰出的将军聪明才智的尽情发挥。

 共产党人为什么无往而不胜?此后的3纵为什么所向无敌,被黑土地上的对手敬畏

 地称之为“旋风部队”?答案尽在其中了。

   据说,在新开岭战斗打到节骨眼儿时,有人动摇了,要撤。4纵副司令员韩先

 楚吼起来:要撤你们撤,把部队给我留下!

   (有的老人谈到这里,说:我说的这些你可不能写呀,写出来有人不高兴。)

   四平失守后,逼迫184师起义的鞍海战役,也是韩先楚指挥的。

   夏季攻势开始后,一次吃掉对方一个师就不足为奇了,到辽沈战役后期简直就

 只是“小菜”了。可在共产党人连连败退的劣势中,能够回过头去吃掉一个师,谈

 何容易?

   罗舜初讲完后,韩先楚说:政委的打法也有道理。威远堡门要是打胶着了,那

 可就不好办了。别看我一口咬定就那么打,仗没打完,这颗心也是吊在嗓子眼上呀

 !

   谁也不是神仙。但在千钧一发时刻,在千军万马撕杀的千头万绪中,一眼就能

 窥透要害,并咬钢嚼铁地一锤定音,高屋建瓴的大将风度和将才,不就在那一瞬间

 爆发出雷电般的轰鸣和闪光吗?

   巴顿、蒙哥马利、隆美尔等人不说了,就是一些并不十分出色的外军将领,传

 记和回忆录也是那么出色,从性格到作为栩栩如生,令人掩卷深思。

   我们的将军文化不高,有些人写的字可能像韩先楚那样扒扒拉拉,有很多错别

 字,不会写的还画了那么多圈儿。但在战争这个舞台上,他们的演技绝不比那些从

 著名军校中走出来的人差。他们在战争中显露的才华,是那样淋漓尽致,那样舒展

 大方,那样风流倜傥,令研究他们的中外学者惊叹不已。

   可在回顾战争,总结历史,为他们,也是为整个共产党人立传时,却往往把战

 役和战斗的高潮压平了,把他们高超的技艺束缚了,压抑了,回避了,掩盖了。没

 了表现人物的关键情节,也没了个人和个性。“麦城”可走不可讲,或是一笔带过

 。胜仗是大家打的,正确意见都是“党委意见”。他们本来已经走向世界,成为全

 人类的智慧和财富。可做为炎黄子孙,我们看到的将军就像大将一律四颗金星,上

 将一律三颗金星,中将一律两颗一样,不分彼此了。

   大家都满意的文章,也就是“文章”而已。

   一座工厂,一所学校,一支部队,搞得有声有色,与主要负责人的才智和心血

 是分不开的。有时也有例外,真正在那里挑大梁,起作用的,并不是职务最高的人

 。

   四保临江中,曾以4纵副司令员之身指挥3纵和4纵10师的韩先楚,就是这

 样一位走到那里,无论身居何职,都举足轻重的人物。本事在那儿,都服气。

   有的本来也赫赫有名的将军,由于种种原因,在黑土地未能得以施展技艺。

   而这位共产党一手拉扯大的“旋风部队”司令,几乎场场不落,可以从黑土地

 一直写到海南岛,再写到朝鲜半岛。

   应该把拿破仑那句名言再重复一遍:“对于一位伟大将领,决不会有一连串的

 大功绩都是由机会或幸运造成的;这些功绩常是熟筹和天才的结果。”

   从著名的将军之乡湖北红安走来,又把骨灰撒在了那里的农民儿子韩先楚,是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

   之七:“跟他打仗心里有底”黑土地上的两个主力纵队司令员韩先楚和刘震,

 挺有缘份。

   韩先楚当排长时,连里抓个“探子”。那时打听红军的人,常常被视为“探子

 ”。他去一看,那人认识,就放了。放了“探子”还了得,撤职罚去炊事班背锅。

 刘震也背过锅,是因为夜里打遭遇战,背的一袋光洋弄丢了。两人都能打仗,平时

 到炊事班背锅,打仗了再回去当排长。若用后来的“阶级斗争”观点看,这种作法

 正好颠倒了个儿。两人都是红25军75师225团的。长征途中,徐海东指挥后

 卫团打阻击被包围,骑匹白马,眼看被敌人追上了,韩先楚是营长,刘震是营政委

 ,两人一挺机枪轮着打,掩护徐海东冲出重围。又你帮我,我帮你,从死人堆里爬

 出来,赶上队伍。

   授衔时,两人都是上将,当初的老班长陈先瑞却是中将。中将说,战士是上将

 ,班长是中将,这兵叫我怎么带?上将说,什么这将那将的,战士到什么时候也得

 听班长的。

   “跟他打仗心里有底。”

   当年2纵的老人都这么讲。

   (不光2纵,几乎每个纵队的老人,都这样评说他们的司令员。)秋季攻势中

 ,2纵主要任务是在四平附近箝制新1军。

   此前2纵的一篇力作,是夏季攻势第一仗——怀德、大黑林子歼灭战。

   5月的吉林,春寒还带着股逼人的气势。清晨站在旷野里,脊背一会儿就凉嗖

 嗖的了。

   怀德镇像个掺了些高梁面的窝头,隆起在春日潮润的黑土地上。城墙上明碉累

 累,城脚下暗堡重重,一道宽8米左右,深3米左右的外壕,环绕着城墙。壕外屋

 脊形铁丝纲和鹿砦,层层叠叠。周围一马平川,只在西南角有道雨裂沟伸到城下。

 沟旁灌木丛生,光秃秃的枝条上,鼓着淡绿色的叶苞。

   突破口,主攻方向,箝制方向。兵力配置,主攻方向绝对优势兵力,一梯队,

 二梯队,预备队。炮兵阵地,纵队炮团和各师炮营及各团炮兵,全部使用在主要突

 破点上。

   对于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当敌情和地形尽收眼底时,脑幕上就会像电子计算

 机屏幕一样,随之闪现出各种克敌方案和数据,而胜利也就在此刻同步前进了。

   别看刘震打完仗就回哈尔滨,把部队扔给政委吴法宪等人,像个“甩手当家的

 ”,打起仗来可是半点不含糊。更何况这是黑土地的反攻第一仗。就像一场篮球赛

 ,一开场能否压住对手,一出手就投进三分球,还是被人连夺篮板球,事关全局,

 非同小可。

   5月17日怀德还未打响,城南十里堡方向枪声骤起。长春新1军四个团援兵

 ,被早已等在那里的1纵和独立师阻住了。接着,大黑林子地区又枪声大作,5师

 和从四平出援的71军两个师打响了。

   来得正好。

   激战一夜,怀德守军新1军新30师90团和保安17团大部被歼。残敌退守

 城东关帝庙和大烧锅内,拚死抵抗,不断打信号弹呼叫救兵。

   这时,林彪命令独1师单独阻援,1纵迅速南下大黑林子,与2纵围歼71军

 主力。

   这实在是节骨眼儿上的一招妙棋。如果攻占怀德再调兵打援,71军失去目标

 会拔脚溜掉,结果吃小鱼丢大鱼。现在小鱼把大鱼粘往了,靠不拢,不能溜,大鱼

 小鱼一锅烩。

   林彪在双城踱得有板有眼有章法,还要前线指挥员打得有板有眼有章法。

   黑土地上夏季攻势以后,有些战斗就是由于前线指挥员未能完成“东总”意图

 ,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刘震留下部份兵力围歼残敌,以主力迅速南移截断71军退路。结果,守敌和

 援敌全成了瓮中之鳖。

   反攻第一仗,前线主要指挥员刘震,功不可没。

   老人都说,战争年代摊上个能打仗的指挥员,那是福气。东南西北,甩开膀子

 打就是了。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许多本事,否则,你就跟着窝囊去吧,死都

 不知道怎么死的,更不用说今天跟你谈论这些了。

   之八:邓华及其他夏季攻势后,和8纵、9纵同时升级为主力的7纵,还未升

 级前(叫“邓华纵队”、“辽吉纵队”),就以主力的姿容驰骋在黑土地上。直到

 辽沈战役结束,7纵阵阵不落,而且都是独当一面的角色。

   古今中外,一支军队能不能打,首先取决于指挥员的水平。兵无强弱,将有巧

 拙,强将手下无弱兵。

   7纵司令员是邓华。

   很多老人都说邓华有谋略,看得准打得狠。有的老人还拿自己纵队的司令员和

 邓华比,说邓华“厉害”。有人说四平攻坚前,邓华认为兵力少,建议再增加一个

 纵队,林彪未置可否。

   老人都说邓华“军政双全”。这应该是无疑问的。不然,彭德怀从朝鲜半岛回

 国后,邓华大概不会是志愿军代司令员又代政委。

   按照常规,这样一位将军,应该是员风度谦和的儒将。一些老人却说他能打能

 骂:“狗养的”,“狗操的”,“娘卖X的”,骂你骂得狗血喷头,爱你爱得像儿

 子。

   有的老人说,也不知怎么回事儿,有时挺不痛快的,领导骂几句反倒挺舒服了

 。大概那时不骂人的领导不多,就兴这个,骂惯了,“骂是爱”。不过,今天有天

 大理,你骂个试试?别说部下,亲生儿子弄不好都和你翻脸。

   谈到7纵特色,一些老人说:真能打,也真能抢,两头冒尖,野。

   人家在村里住上了,7纵来了,“起来!起来!”就得把热乎乎的炕头让出去

 。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过大凌河时,几支部队挤在那儿。7纵到了,机枪朝

 桥头一架:谁也不准过,谁过就突突谁!

   这些,都是其它纵队和几位抗战时在邓华身边工作过的老人讲的,对于黑土地

 上的邓华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7纵这个军的番号,1952年就撤销了。

   将士分散各处,所著文章亦少。采访的百余位老人中,7纵的只有一位。这是

 令人遗憾的。

   有机会把这一节补上,邓华当不会比韩先楚等人逊色。

   还有些名将也不能写在这里了。像秀水河子战斗前线总指挥、7旅旅长彭明治

 ,是个打仗不但指挥自已的部队,还经常被授权指挥兄弟部队的将军。可四平保卫

 战后他就病倒了,一腔热血和才华只能耗在病床上。

   有的是因为秘书不准“打扰首长”,未能采访。其实“首长”大都挺好说话的

 ,只是“秘书关”难过。

                官场与战场

               ——战犯录之六

   就在陈明仁焦头烂额地躲在四平东北角化工厂地下室里,嘶哑着嗓子向沈阳呼

 救时,杜聿明病倒了。

   三分治,七分养。一年前的这个时侯,当杜聿明面带微笑站在这片焦黑的黑土

 地上时,林彪没在话下,病魔当然也就不在话下。如今,这一切都颠倒了个儿,把

 这位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不在话下了。而且还不止这些,那位头上有块癞

 疤的参谋总长“陈小鬼”,也趁人之危,从背后向他和熊式辉逼上来了。

   陈诚出马,一个顶俩。

   后来去台湾当了副总统的陈诚,在国民党上层圈子里,是位佼佼者。

   出身农民家庭的陈诚,当过小学教师,后来考上北平保定军官学校。未毕业,

 又随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来到黄埔军任侯差军官。东征陈炯明时,他是炮兵连

 长,带伤发炮,击中目标,当即提为营长。

   此前,一次访友,深夜归来捧读《三民主义》。恰值蒋介石巡视,见他如此勤

 奋,当即考问,陈诚对答如流。蒋介石连连点头,说: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你努力吧。

   1930年10月,陈诚去日本观操。有日本将领问他:你年纪很轻,资历甚

 浅,怎么能够当上将?陈诚正襟危坐,正言正色:你们日本的裕仁年纪很轻,资历

 甚浅,怎么能够当天皇?语惊四座,酿下一场外交风波。

   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廉洁,俭朴。

   他当18军军长时和谭祥结婚后,家中没有佣人。广东和武汉国民政府主席谭

 延恺的千金小姐能够承受,农民的儿子陈诚居然未害“气(妻)管炎(严)”,这

 两口子也真够可以的。当团长时就跟随他的一位副官,家里雇了个女佣人,被他毫

 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美国人用蓝眼睛对陈诚投以青睐,就是因为在乌烟瘅气的国民党官场上,看到

 了一株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官场中果真有清净人吗?

   对于这片丰沃的黑土地,国民党和共产党争斗,国民党内部也在争斗。

   在“八·一五”后的“接收热”中,国民党上层人士,如陈诚、张群、吴铁城

 等,都跃跃欲试要争得这个肥缺。可蒋介石对他们另有打算。老谋深算的中央设计

 局秘书长熊式辉,乘机以中央设计局“东北复员设计委员会”名义,向蒋介石提出

 《关于东北复员问题的几项原则意见》③,捷足先登。

   陈果夫、陈立夫、陈诚、朱家骅等等,纷纷保荐自己的人去插一腿。腿脚不大

 好的熊式辉去找腿脚不大好的杜聿明,请“光亭兄”(杜聿明号“光亭”)给他搭

 伙当军头。

   未上战场,先战官场。

   正宗军人出身的儒将杜聿明,曾决心做个纯正军人,除了带兵打仗,不作非份

 之想。他当中国陆军第一个装甲兵团团长和200师师长时,经常穿着工作服在坦

 克下爬来爬去。逐渐地,他也谙熟这个世界了,那样除了一身油污能爬出个什么名

 堂呢?

   第一次患病住院后,先是听说胡宗南的干将范汉杰要去东北取代他,接着是他

 那位迟迟不去上任的副手梁华盛,也从广东老家赶来病榻前,探头探脑地“听候吩

 咐”。共军攻击四平前,熊式辉对他说,陈诚在关里净吃败仗,想来东北出出风头

 ,咱俩得想法子对付这个“小鬼”。杜聿明再瞧不起政学系的熊式辉,也不能不和

 他合作。官场上的白刃格斗,把他们逼到一条战壕里了。

   他不知道林彪有没有这种麻烦,只知道一个林彪已经难以对付了,还要小心翼

 翼地对付周围到处都是的明碉暗堡。他早已不是在坦克下爬来爬去的那个杜聿明了

 ,但政治远比他想像得更复杂,更残忍,更冷酷。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他斗不过

 那些专门吃政治饭的人。他在两条战线上挣扎着,他太累了,他被共产党和国民党

 的两面夹击打垮了。

   官场搅扰了战场,人事捣乱了战事,自己打败了自己。

   比杜聿明矮半头的陈诚,雄心壮志冲云天。

   内战开始后,陈诚在北平向中外记者宣称,在军事上对付中共,三至五个月便

 能解决。现在,这位东北行辕主任下车伊始,又扬言六个月恢复东北局势。

   南京国防部成立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陈诚不服,常讲“国防部长有权,参

 谋总长有能”。现在,这位正统的黑土地之王,可以大显其能了。

   说干就干。他锐意整军,将正规军扩充到十四个军。然后,快刀斩乱麻地整肃

 党纪军纪,将党政军中那些贪官污吏撤的撤,抓的抓,一时间人心振奋,觉得陈诚

 有决心,党国有希望。

   连坚守四平的英雄陈明仁也被撤职。说他坚守四平时,用大豆做工事,乘机贪

 污。功是功,过是过,铁面无私。可胸佩“青天白日”勋章,手拿撤职令的陈明仁

 ,心中是何滋味?那些看着陈明仁此等模样的将军们,又会作何感想?党国正当用

 人之际,就不能用他一技之长,让他带罪立功?而且,官场早已腐烂透顶,国民党

 已从根上朽了。别说一个陈诚,就是蒋委员长有孙悟空的本事,拔把毫毛,吹口仙

 气,变成成百上千的“蒋委员长”,党国就能起死回生吗?

   陈诚责难杜聿明的防御待援方针为被动挨打,确立自己的战略为机动防御,提

 出“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和保护海口”的战略计划。架子还未端

 足,林彪一个秋季攻势把他打得哇哇直叫。冬季攻势开始不久,精锐之一新5军又

 被歼灭,连军长都被活捉了。

   沈阳市民街谈巷议: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平(站?)。

   领章上缀有3颗星花的陈诚,当之无愧是官场上的“政治上将”。论起领兵打

 仗,比他少颗星花的杜聿明,比他强多了。

   蒋介石从南京赶来,“娘希匹”地骂廖耀湘和李涛见死不救。廖、李二将说没

 接到救援的命令,那话语就像身形挺得笔直梆硬。承认错误本来不是政治家的习惯

 ,可当着老头面弄僵了,也只有习惯一下,好像还能显示一下风度。陈诚也把身子

 挺得笔直:新5军被歼是我指挥无方,请“总裁”按党纪国法惩办我。

   蒋介石倒没像他对陈明仁那样铁面无私,说了句:仗正打着,俟战争结束后再

 评功过。

   蒋介石走后不久,陈诚也走了。

   杜聿明是病着走的,陈诚也是病着走的。都是为党国呕心沥血累病的,被林彪

 打得伤心憋气窝囊病的。

   军阀混战年代,年轻的陈诚投身黄埔时,瘦小的胸膛翻腾着救国救民的潮浪。

 抗战时期,他的头发一年比一年灰白,那颗中国心在为国为民跳动。可此刻,当他

 灰溜溜地踏上飞机,望着脚下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时,那心情,能比逃往台湾时望着

 水天一色的大海强多少呢?

   陈诚真正有点政绩,是在跑到台湾以后。

   能在那种窘境中,坚韧不拔地有所作为,也算一条汉子。

   新5军被歼后,陈诚说:我决心保卫沈阳,如果共军攻到沈阳,我决心与沈阳

 共存亡,最后以手枪自杀。

   说这话时,那脚下已经准备开路了。

   美国有个专说谎的“鲍灵顿俱乐部”,有年要从9万多会员提供的谎言中,挑

 选出一个“世界冠军”。最佳谎言愈夸张愈好,因为夸张是幽默的一个重要内容。

 会员不受国籍、性别和年龄限制,唯独一种人拒之门外,就是政客——因为政客是

 “职业撒谎者”。

   在一个权力就是一切的国家里,政治家与政客的界限在哪里呢?

亦凡书库扫校

下一章 回目录 

--

☆ 来源: 未名空间 [FROM: Unknown]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 修改:.fzx 于 Jun  9 19:47:27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 转寄:.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zx.bbs@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9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