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第一章

----------------------------------------------------------------------------
----

    


  贞观十六年四月七日,皇太子承乾策动谋反获罪遭废,滴往黔州。与此同时,太宗
皇帝驾临太极宫则天门,宣布晋王李治为太子,特赦天下罪犯,并赐酺三天。 
  当天晚上,太宗召来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在内的四位重臣,在贞元殿内室
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庆贺太子新立。由于宫变甫息,圣上余悸未消,这一次的庆贺
仪式并未像往常那样大事铺陈,极尽豪奢,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君臣相对默坐,枯寂无
 
  太宗皇帝今年刚满四十六岁,自从武德九年登基即位至今,作为一代名君,已御宇
十七载。眼下虽然正值盛年,往昔栉风沐雨,不避矢石锋镝的煊赫英气似乎已一去不返
。承乾被废遭贬使他第一次经历了骨肉相残的枪痛,也终于使他看清了大唐王朝内忧外
患,风雨飘摇的岌岌危局。银烛摇曳,灯影幢幢。太宗在重臣面前虽一再强作笑颜,但
已遮掩不住满脸意消气萎的垂垂老态。 
  国舅长孙无忌脸上的表情也同样滞重而仪肃。他完全能够明白皇帝陛下此刻的尴尬
处境。在太宗的十四个子嗣当中,陛下平常对四子魏王泰和三子吴王恪最为钟爱。早在
承乾谋反之前,太宗即屡次向无忌作出过易储的暗示。眼下新立九子李治为太子,完全
是长孙无忌一手操纵的结果。名相魏征去世之后,无忌居位显赫,权倾朝野。而晋王李
治生性懦弱,仁厚无能,一旦陛下龙驭上宾,朝野上下无疑将是无忌的天下。因此,长
孙无忌于持重泰然的外表之下,显露出宿愿已偿的自负和欣慰。在对自己的成功暗自陶
醉的同时,无忌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朝他步步逼近:他劝立李治为太子的结果之
一,便是为日后自己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太子李治这年二十二岁。他对于自己突然被立为太子毫无准备,对于权力格局的悄
悄变动也浑然不觉。事实上,他也没有必要知道得更多。既然他对权势和皇位素来没有
兴趣,他所应该做的无非是顺乎天命,按部就班而已。在贞元殿内的宴席上,他看上去
显得颇为轻松。 
  灯觥交错,月上宫墙,不觉已过初更。贞元殿内气氛沉寂,郁闷。太子李治恍惚中
站起身来,经过一条暗香浮动的长廊,朝外室走去。随恃在侧的一名宫女悄悄地跟上了
他。 
  看到太子离开,唐太宗默默地喝了一杯酒,突然对长孙无忌说道: 
  “朕在治这个年纪,已骑征天下,威服远疆,可太子现在仍似浑噩未醒,这如何是
好?但愿治长大之后,能够威武雄壮一些。” 
  太宗皇帝的话中对晋王李治颇不放心,而且还隐隐透露出对英武潇洒的吴王恪的赞
赏与愧疚。长孙无忌反驳道:“皇上勇猛慓悍,为开创天下的一代英主,太子李治却宽
仁有德,将来必能守成有功;安抚苍生,以无忌之见,实为皇夭所赐至福,陛下何忧之
有?” 
  无忌话音刚落,中书令褚遂良、侍中韩瑷相继劝谏。褚遂良举例道:“太子新立之
初,即上表圣上,恳请赦减承乾之罪,足见他圣德有礼,现太子虽未出宫门,仁爱之名
已播于天下……” 
  太宗皇帝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太子李治站在倚窗前,看见一个侍女在他身后垂手侍立。李治感觉到这个侍女非常
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恭喜殿下……”侍女悄声说道。 
  李治细细地打量着她,醉酒的不适顿时烟消云散。在半明半暗的烛光下,一张俊美
的脸正满含期待地仰望着他。李治很快想起来,有一次他随父皇去禁苑看宫女们打球时
曾经见过她。当时,一匹脱缰的烈马受惊,将试图降服它的宫廷驯马师一个个地摔在地
上。太宗皇帝在一边看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这匹烈马难道无人能够降伏吗?”突
然,一个女人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陛下,臣妾能制眼这匹烈马,不过,臣需要三件工
具:一条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先以鞭笞,不驯则施以铁锤,若再不驯服就用匕
首割断它的咽喉。” 
  这个稚气未脱的女人给李治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立即向身边的侍从打听她的名字
,站在一旁的高阳公主向他做了个鬼脸:“这是父皇新选入宫的武才人……” 
  李治神不守舍地凝望着眼前的这位女人,一度忘了自己置身何处。贞元殿里,父皇
好像正在和大臣们说着什么,话音似断似续。窗外树声沙沙,月光满地,风吹珠帘,熏
香扑鼻,李治不觉心旌摇荡,难以自持。 
  李治从侍女手中接过一方汗巾,擦了擦脸,随后低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侍妾武媚娘。”侍女的答话如同耳语。 
  李治惘然若失地摇了摇头,将汗巾递还给她,转身欲去。 
  “太子殿下……” 
  武才人急切而大胆地叫了一声,握住了李治的手,脸上汗珠涔涔。她仿佛有许多话
急于出口,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李治一时手足无措。他慌忙躲开她炽烈的目光。一阵强烈晕眩过去之后,在被紫红
的窗格衬得微红的光线下,他听到了细若游丝的喘息声。他不知不觉地将她拥入怀里。
恍惚中,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奇异的兰麝之香很快将他带到了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如
果说,武才人作为父皇宠幸的嫔妃这一事实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曾将他们远远隔开,那
么现在,这道屏障已经变成了神秘的禁忌、恐惧和乱伦的快乐的混合体。 
  “殿下请快些回去吧,你在这儿已待得太久了。”武才人推开李治的手,用手帕擦
拭着太子脸上的胭脂。李治若有所失地看着她,迟迟不愿离去。 
  “请殿下先回去,臣妾稍后再来,免得让人怀疑。” 
  武则天回到永巷的掖廷宫时,天色已近四更。一条湿漉漉的巷道浸沐在黑暗之中。
当她走到一扇被月光照得银白的拱桥边时,远远地看见太太监魏安正提着灯笼在巷道的
尽头等她。四年前,在武则天来到永巷的一个晚上,就是魏安给她送来了陛下幸召的御
旨和沐浴用的澡盆与熏香。魏安像宫中所有的太监一样,贪婪、自私,面目凶残。不过
,由于一种无法说明的原因,他对武则天却显得颇为亲近。皇帝初幸的那天晚上,当武
则天洗沐一新在梳妆台前整理鬓发时,魏安隔着幕帘低声嘱咐她进宫面君时应当注意的
种种细节。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使武则天进宫以来第一次感到了温暖。久而久之,魏安
就成了武则天在举目无亲的官廷中唯一的依靠。 
  宫女们纷纷回房之后,魏安打着灯笼来到了武则天的跟前,悄悄问她: 
  “武才人,见过太子殿下了吗?” 
  武则天疲惫地点了点头。 
  “这就好了,”魏安说,“今天你去贞元殿,我一直在为你担心。不过,你以后可
要处处留神。皇宫大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刚瞬息万变。稍有差池,就会铸成大错。” 

  武则天谢过魏安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寝房内。她坐在窗下,目送着太监魏安的身影
在巷道的尽头渐渐消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虽然夜色己深,武则天毫无睡意。从终南
山方向飞来的一群乌鸦栖息在巷外的树枝上,冰凉的啼叫声撕破了月色中宁静的天空。
她久久地注视着树梢的顶端展露出来的满天星斗,仿佛从晦暗不明的苍穹之下看到了一
线光亮。 
    


  贞观二十三年仲春,太宗皇帝李世民在终南山的翠微宫里染病卧床。两个月之后,
太宗的病情急转直下,到了夏初,已近弥留之际。秀丽的终南山谷中终日笼罩着一种神
秘而紧张的气氛,含风殿内汤药和安息香的气息弥积不散。太子李治日夜侍奉在太宗的
床边,寝食不安,前来探病的御医和大巨进进出出。宫中的侍女两眼红肿,暗自饮泣。
唯有山谷中的清流和瀑布仍像往常一样淙淙流淌,随着微风送来一阵阵阴森森的凉气。
 
  五月十二日,太宗皇帝命左右侍巨和宫女尽皆退下,将太子李治叫到了床边。 
  “看起来,朕的病情日笃,恐大去之期已不远了。生死乃人间常理,朕并不畏惧。
朕所顾念的唯有我大唐宗庙江山……” 
  太宗刚刚说了几句,就已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喘息,过了一会儿,太宗继续说
道:“高祖在世时曾说,国有三哀:不辨贤能,知而不用,用而不信。今我朝四海升平
,贤士良臣云集。无忌才智过人,敏于进退,遂良忠心可鉴,耿直善决,有此二人辅佐
你,朕可无忧。将军李世勣,勇猛慓悍,是安邦定国的难得的三军统帅。过去,我一直
没有重用他,特意将他留下来辅弼你。现在我要将他贬往外地,等我死后,你可见机将
他召回,让他担任仆射之职,这样,他必会对你感恩图报……” 
  太宗一席话尚未说完,李治早已泪流满面。随后,太宗又将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
褚遂良召入含风殿内。唐太宗握着褚遂良的手,看了看两位大臣,说道:“这些年来,
卿二人对朕忠心耿耿,朕一直对你们深为倚重。今将二卿召来,受孤遗命。太子忠厚仁
孝,你们都是知道的,现在,朕将江山子嗣托于二卿,望善为辅佐,趋吉避凶,恪守寡
人遗范,永保大唐社稷……” 
  无忌和褚遂良默然受命,含泪领旨。过了片刻,太宗长叹了一声,看着垂立在侧的
李治说道:“朕现在可以放心地去见天帝了。” 
  五月十六日午后,太宗皇帝在含风殿溘然长逝。同一天,太子李治在太宗灵前宣誓
登基,是为高宗。父皇初丧,李治悲不自胜,日复一日跪立在太宗灵位前,守护待旦。
无忌见状,只得上前援例劝慰,命宫女将他扶入别房寝息。 
  这天晚上,李治在昏睡中醒来的时候,发现武才人此刻正背对着他坐在床边暗自落
泪。一轮新月悬挂在窗外秀木丛集的山巅,父皇灵堂里僧侣们的诵经之声远远传来,听
上去如同梦寐。李治很快就觉察到,在夜凉如水的山谷里,不时传来马匹的悲鸣,其间
还夹杂着女人隐隐的哭声。 
  李治久久地凝视着武则天削瘦的脊背,一缕浓浓的暖意掠过心头。自从贞元殿与她
邂逅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能在宫中看到她。每当他们目光相遇,她总是冲他会心一笑。
李治仿佛一直是在隔着一层浓雾在看她似的。 
  李治将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上,武则天吓了一跳,她转过身来,擦了擦眼泪:
“陛下……” 
  “现在是什么时辰啦?”李治问道。 
  “已过了三更天了。” 
  “窗外的山谷里,好像有人在吵吵嚷嚷……” 
  “陛下,”武则天答道,“那是宫女们在准备马车。” 
  “马车?” 
  “明天一早,先帝的嫔妃们就要前往感业寺了。” 
  “哦……”李治叹息了一声。他想起来,按照朝规,先帝驾崩之后,身边的嫔妃和
宫女一律出宫削发为尼。 
  “这么说,你明天一早也要离开这里了?”李治又问。 
  武则天的眼泪又流出来了,她点点头。 
  “臣妾与陛下今夜一别,便是永诀……” 
  李治转过脸去看着窗外,山谷中的一条便道上,几辆黑糊糊的马车静泊在淡蓝色的
月光中,一些太监和侍从的身影在树林中来回逡巡。 
  “陛下……”武则天突然拉住李治的手,脸上呈现出既腼腆又放怢的神色,“陛下
,在去感业寺之前,就让臣妾最后侍奉陛下一次吧……” 
  武则天像往常一样含着哀怨与期待的目光大胆地看着李治。她的眼神中所包涵的隐
秘的成份再一次让李治感到了头晕目眩。在过去的年月中,他曾经一直在寻找自己与她
单独相处的时机,现在,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所处的位置与太宗肃穆阴森的灵堂竟
只有一墙之隔。 
  “可是……”李治下意识地朝门外看了一眼。 
  “门六外的太监和侍卫在天亮之前是不会让任何人进来的,”武则天仿佛看穿了李
治的心思,“请陛下快一点……” 
  李治昏昏沉沉地跟着武则天来到了内室的重重幕帘之中。当李治第一次在灯光下看
见她秀美健硕的胴体时,灵堂里僧侣的诵经之声似乎越来越远。压抑不住的快乐的潮水
因恐惧和罪孽感在他体内迅速暴涨。 
  在暗红色的灯光之下,李治感觉到她那袒露的肌肤宛若一面明亮的铜镜,映射出父
皇虚胖而略显浮肿的身影,这个影子他怎么也驱赶不掉…… 
  一种神秘的声音伴随着流水般的喘息灌满了他的耳朵,它与其说是来自他的心底,
还不如说是来自他焦渴的躯体。 
  让伦理、罪孽和禁忌统统见鬼去吧。 
    


  安业寺位于朱雀大街以西约莫三十里之外,原先是蛰伏在长安城外废街中的尼姑庵
,在武德九年被改名为感业寺之后,它实际上已成了收容前朝宫女的牢狱。寺内杂树重
生,断垣处处,在残破颓败的佛塔的阴影下,几座低矮的房舍散搁在荒野之中。 
  武则天和宫女们被遣送到这里的时候,已是六月的初夏。寺院中空气浱闷,除了树
上的麻雀和喜鹊不安地鸣叫之外,唯有呆板、滞重的钟声在旷野里回荡。 
  这天傍晚,武则天和新近入寺的宫女们排着长队来到了一座佛堂前,接受剃度。主
持剃度仪式的尼姑名叫法明,看上去约莫六十来岁。从她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出一个女人
的影子,她的身材像男人般健壮,嗓音粗犷、有力。法明向宫女们详细说明了寺院的院
规以及官女们必须遵循的种种礼仪之后,开始为她们剪发剃度。 
  落发的仪式虽无痛苦,但对于那些曾在华丽宫廷尽享优游,欢宴无歇的宫女们来说
,仪式本身却显得惊人地残酷:随着蛾黛鬓云悄然落地,过去的岁月已一去不返,她们
的残生将在这座荒寂的寺院中度过,除了一堆白骨之外,什么也不会留下来。 
  剃度仪式刚刚开始,感业寺中就响起了一片嚎哭之声。排在武则天前面的一个宫女
也许被这样一种仪式所包含的不祥内容吓呆了,任凭尼姑们苦苦相劝,怎么也不肯接受
剃发。法明见状,笑嘻嘻地朝她走了过去,不动声色地在她脸上搧了几个耳光: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那名宫女立即就不吱声了,泪水在她脸上无声地流淌。 
  武则天一声不吭地来到佛堂前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动手解开了头上高绾的发髻。她
本能地意识到,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命运的乖戾而哭泣也许还不是时候,她需要冷静下来
,积攒起所有的精力来应付正在降临到她身上的一切。法明手里握着一把咔嚓作响的剪
刀悄悄地来到她的身后。 
  “你知道她们为什么哭吗?”法明用讥讽的语调向武则天问道。 
  “她们在追念先帝的恩德。”武则天不卑不亢地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哭?!” 
  “我的眼泪早已流干了。”武则天大声说道,仿佛要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到她
的声音。 
  “你叫什么名字?”过了一会儿,法明问道,语调已经平和下来。 
  她们来到感业寺的当天晚上,寺院里就发生了一件事。一名宫女在夜里偷偷跑出寝
房,在院中树林里的一棵槐树上吊死了。第二天拂晓,当武则天随着宫女和尼姑来到佛
塔前为先帝焚香时,她的尸体已经被人从树上取下来,横放在佛塔前的井栏边。按照先
朝旧例,宫女们入寺为尼一方面是为先帝守节,另一方面,朝廷将她们幽禁在与世隔绝
的环境中,也是为了使这些皇帝陛下所宠幸的嫔妃不至于将宫中的秘密泄漏出去。但是
,宫女的自杀往往会被当作不愿追随先帝的忤逆之举,自然法无可绾。尤其是在入寺的
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事,更使法明怒不可遏,她下令对尸体鞭笞三百下。负责鞭打的尼
姑似乎对此格外卖力,不一会儿,那名宫女的尸体便已血肉模糊,血腥之气招来了无数
的苍蝇。 
  一名瑟瑟打抖的宫女紧紧地依偎在武则天的身边,悄悄问道:“这里的尼姑怎么比
宫中的太监还要残忍?”武则天的回签却显得颇为平静: 
  “和皇宫中一样,在这个荒凉的寺院里,一个人如果不找出点事来做做,一定会发
疯的。” 
  随着感业寺庭院里的桂树飘散出情新的芳香,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在刻漏和日晷的
阴影里,蟋蟀开始了不安的鸣叫,黑夜随之渐渐拉长。 
  宫女们仿佛一株株被寒霜打枯的树木,在清凉而悠长的钟声中静静枯萎。她们意气
消沉不施粉脂,甚至脸也懒得洗。上吊自缢的事件在院中时有发生,她们的尸体在院外
的草丛中有时一晾就是好几天。她们中的一些人很快就学会了通过自慰或同性间的相互
亲昵来获取快乐,但这无疑加速了她们的沉沦和衰老。 
  武则天的情形似乎显得与众不同。她几乎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承揽下了寺院里几乎
全部的杂务:打扫庭院,去伙房帮着拣菜,给树木剪枝,照料花圃里的草木。她的耳畔
时常回响着太监魏安在她临行前给她的意味深长的忠告:“当一个人好运来临的时候,
他需要用冷静、大胆、谦卑和智谋来帮助自己获取更大的成功,而在逆境之中,他仅仅
需要勇敢就足够了。” 
  武则天在寺院中默默地劳作,不久就赢得了法明住持和尼姑们的好感,同时也招来
了同行宫女的嫉恨、讥讽和嘲笑。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女们在对她的不满之中渐渐掺进
了一种无端的猜测:倘若不是上苍在冥冥之中对她格外顾恤,一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
暗中支撑着她。她们的猜测也并非没有道理,它很快就在第二年的暮春得到了证实。 

  这天中午,寺院的尼姑和宫女们正在午睡。武则天独自一人出了寝房,沿着寺院的
护墙朝远处一座废弃的佛堂走去。她一边朝前走,一边不安地回过身来四下里张望。 

  一名宫女隔着门帘的流苏远远地窥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她曾经一连几次看到武则天
朝那座废庙走去。在沉寂的阳光中,她看见武则天在水井旁停下来,吊起一桶水洗了洗
脸,随后她跨过花圃的篱笆,采撷了一把花束。她久久地注视着武则天健美颀长的身影
,随之而起的一个念头使她不禁两腮发热,面色绯红。接着,宫女出了房门,悄悄地撵
上了她。 
  武则天刚刚走进庙宇的院中,官女就在身后跟了进来。 
  “姐姐……”宫女气喘吁吁地叫了一声。 
  武则天回过头,看见宫女脸上堆满浮靡的笑容倚在门扉边。 
  “你来于什么?”武则天问道。 
  “姐姐趁着午后到庙堂来,一定是在等什么人吧?”宫女笑嘻嘻地朝她走过来。 

  武则天后退了一步:“你想干什么?” 
  宫女淫押一笑:“怪不得李氏父子都被你搞得神魂颠倒,姐姐果真貌若天仙……”
 
  “放肆……”武则天怒道。 
  “姐姐何必认真,咱们寺中都是女人,谁来还不是一样……妹妹这双手待会会让你
魂飞魄散的……” 
  宫女不由分说地朝她凑过来。她的手刚刚碰到武则天的腹部,随即就像被火烫了一
样缩了回来,同时她的眼睛也惊恐地睁大了。 
  “姐姐……,你怀孕了?” 
  武则天嫣然一笑。 
  宫女正想说什么,一个她所熟悉的声音在庙堂之内飘然而出:“院中何人喧嚷?”
 
  “皇上吉祥!”武则天闻听伏地跪拜。 
  “皇上?”宫女自语了一声,她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来,高宗李治在一群侍卫的簇
拥下已经出了庙门,朝这边徐徐走来。 
  “臣妾不知皇上驾到,罪该万死……”宫女脸色惨白,浑身颤栗不已。 
  “大胆贱妇,先皇驾崩,丧期未满,你竟敢在神庙之中秽辱先帝,拿下!”高宗喝
道。 
  两名御前侍卫立即挺剑上前。 
  “姐姐饶命……”宫女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武则天。 
  “事已至此,”武则天平静地说,“我想救你恐怕也不行了。” 
    


  皇帝陛下频频驾临感业寺的消息虽然经过严格的保密,但寺中的住持和尼姑们对此
也并非一无所知。法明住持本能地感觉到,这桩艳情的两个当事人,一个是本朝天子,
另一个是已故大行皇帝的宠妃,任何的闪失和唐突之举都将可能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也许佯装不知,听其自然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到了秋天,武则天所穿的黑袍法衣再也掩饰不住悄悄隆起的腹部,流言和猜测在寺
院的尼姑和宫女们中间四处流传。武则天终日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常常在伙房呕吐不
止。法明不禁感到忧心忡忡。 
  一天下午,法明派身边的一个尼姑去请武则天来静修堂喝茶。尼姑去后不久就独自
回来了。她告诉法明,武则天正在床上卧眠,她说如果住持有事找她的话,可以到她的
寝房去。法明怔了一下,随后命尼姑从堂内取出一包上好的茶叶和两挂葡萄,朝武则天
的住处走去。 
  法明来到武则天的床边,武则天手里拿着一本《大藏经》,正在闭目养神。她见住
持进来,只是微微欠了欠身,算是打了招呼。 
  法明住持将茶叶和葡萄搁在床边的斗桌上,两人照例闲语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法明忽然说道:“武才人日后飞黄腾达之时,不知还会不会记起幽处
寺中的贫尼……” 
  “法师何故这样说?”武则天冷冷答道。 
  “姑娘既已身怀六甲,重入皇宫只是早晚的事。” 
  武则天慷懒地闭上了眼睛,没有搭话。 
  法明继续说道:“贫尼长处寺中,于寂寞无聊之际,常以阴阳术数之道排遣光阴,
年深月久,倒也略通相术。以贫尼之见,才人龙睛凤颈,眉吐英气,颇类伏羲之相,日
后前程当不可限量。” 
  住持的一席话似乎触动了武则天纷乱而沉睡的记忆。在她七岁那一年冬天,曾有一
个名叫袁天罡的江湖术士踏雪登门,在父亲的书房里拱炉夜谈。住持的话仿佛是那个术
士苍老的声音的又一次重现,令武则夭惊愕不已。 
  法明叹息了一声,喃喃说道:“自古以来,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女人的命运总是
极为相似的,一旦容颜衰老,两鬓成霜,难免被人弃如草芥,枯索而终……” 
  武则天倏然变色,她从床上起来,朝住持躬身施礼:“小人眼拙福浅,不知高人惠
临,还请法师多加指点。” 
  “才人不必多礼”,法明欠身相让,接着说道,“自混沌初开,天下江山莫不由男
人主宰,女人纵有光风霁月之度,经天纬地之能,也不过是残虫小鱼,流花浮萍,略事
点缀而已。对于女人来说,下福之人,自不免奉帚堂前,枯度一生;中福之人可人于钟
鸣鼎食之家,夫唱妇随;上福之人将位列君侧,尽享富贵荣华。才人骨相非凡,日后造
化又在福外……” 
  “何为福外?”武则天赶忙问道。 
  “贫尼不敢妄言。” 
  “法师但说无妨。” 
  “当位列仙班,君临天下。” 
  武则天听罢,早已泪流满面。她当即就地跪倒,叩头拜谢:“法师在上,谨受小女
子一拜。” 
  法明慌忙将武则天扶起,低声说道:“贫尼现已老朽,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若日
后果成大事,我在九泉之下亦会引为荣耀。俗话说,欲行大事之人,必有非常之器,你
宜好自为之。” 
  武则天呆呆地看着窗外。屋外乌云低垂,秋风飒飒,一场大雨已在眼前。 
  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高宗皇帝派出的一队黄衣使者来到感业寺,宣召怀孕六月的
武才人重入皇宫。武则夭虽然觉得这件事是在意料之中,可是当它终于降临到自己身上
,她仍然感到有些突然和仓促。 
  感业寺蛰居的漫漫长夜终于过去了,但武则天丝毫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在返回宫
中的马车上,一名随行的侍女悄悄地告诉了武则天宫中近来所发生的一切。当时,高宗
皇帝所宠幸的另一位女人萧淑妃现已产下一子,而没有子嗣的皇后王氏似乎正在竭尽全
力设法将日益受宠的萧淑妃除掉…… 
  武则天不安地想到,生性懦弱的高宗皇帝将一个先帝的嫔妃迎入宫中,不仅没有受
到无忌等权臣的阻止和反对,而且据说还得到了皇后王氏的暗中支持,看来,这其中必
然潜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重大交易…… 

  ------------------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6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