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ntao (涛涛),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补天裂(霍达)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Jul 23 17:35:01 1998), 转信
[本讨论区]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
[说明]以下为霍达长篇小说补天裂。转发本版,以飨虫虫。
后面部分将陆续贴上。
发信人: shizg (dragon),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补天裂(小说连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Jul 18 21:12:47 1997)
补天裂(小说连载)
霍达(香港)
编者按:北京女作家霍达远赴香港,历时三载,创作了长
篇小说《补天裂》,最近将由北京出版社隆重推出。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末,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公元
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乘大清国甲午战败、列强瓜分中
国之势已成之机,胁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
址专条》,这是继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
京条约》之后,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签订的第三个不平等
条约,从而完成了英占香港、九龙、“新界”的“三部曲”,
中华民族蒙受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奇耻大辱。
本书正面展现了“香港拓界”那一页惨痛的历史,通过京
师举人易君恕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香港的坎坷人生经历,以
及与新安县爱国志士联合10万乡民奋起抗英保土而惨遭血腥
镇压的悲壮义举,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
慷慨悲歌。
我们请本书的责任编辑吴光华予以浓缩剪裁,于今日起连
载。
一、千钧一发续奇缘
马家铺火车站,月台上,开往天津的火车升火待发。
栓子在票房买好了车票,递给易君恕,搀着他,随着拥挤
的人群,走向检票口。上车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把手里的车票
递上去,由穿着铁路制服的“路差”验过,一一放行。可是,
奇怪,那旁边还站着一排穿着号衣的官兵,眼睛紧盯着每一个
人,发现形迹可疑的就随时拦住,仔细盘查,易君恕和栓子眼
睁睁地看着前面有一个人被官兵架着胳膊带走了。
易君恕暗暗吃了一惊,如果那些官兵是在盘查“康党”,
他也就在劫难逃。谭嗣同说,“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易君
恕连面前的这一关都不能通过,那就是他本不该逃,应该和复
生兄一样,从容地走向自己的归宿。为国而死,死不足惜,只
可惜身后还留下病弱的老母和孤苦无依的妻子;刚才在急驶的
骡车上栓子又告诉他,少奶奶添了个小姐,唉,生不逢时的可
怜的女儿……
他已经走到了面前的关口。“路差”验了他的票,正要放
行,旁边的官兵却一把拦住了他:“等等你———姓什么叫什
么”
那一排官兵呼啦啦都朝他围过来,尖厉的目光像猛兽发现
了猎物。
站在他身后的栓子,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懊悔自己把大少
爷送到了火坑里了
“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许这位先生通行”突然,旁边响起一
个威严的声音。
易君恕猛然抬起头,一位西装革履、高鼻蓝眼的老者正从
月台方向朝这里走过来。那人虽然换了装束,他也一眼就认了
出来:林若翰
易君恕和林若翰是在谭嗣同的“莽苍苍斋”里相识的。那
一天,他在谭嗣同的书房里,被满架的图书深深吸引住了。其
中,有一本《甲午战纪》更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书自甲午战争
前夕起,至乙未议和止,把整个战争过程中的中外电报、皇帝
诏令、大臣奏折、中日双方军事装备、作战方略、议和历程,
尽行收录,洋洋大观。尤其是其中一节,列有北洋水师阵亡将
士名单,“易元杰”三字赫然在列,更使易君恕激动不已那场
浩劫早已震动中外,虽然著文评说者不乏其人,但都是择其大
端,述其概略,易君恕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详尽的记录,第一
次看到白纸黑字的行世书刊中提到父亲的名字父亲既不是提督、
管带,也不是枪手、炮手,他只是一介书生,怀着报国之志,
卷入了那场战争,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这样一个默默无
闻的殉国者,也有人记得他,在煌煌巨著之中列上他的名字,
传布天下,流传后世,那么,父亲的死也就值得了
易君恕连忙翻过书来,重新审视封面,才注意到刚才未曾
在意的一行小字:“林若翰著”。
“复生兄”,他迫不及待地问谭嗣同,“我孤陋寡闻,不
知这位林若翰先生是……”“噢,”谭嗣同朝易君恕手中的那
本书看了一眼,说,“你不认识他,并不足怪,林若翰是个英
国传教士……”“英国人而且还是个传教士”易君恕很觉意外。
“是啊”,谭嗣同说,“十几年前他就到华北赈灾、传教,还
得了个雅号‘鬼子大人’。”“‘鬼子大人’”易君恕琢磨着
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我一向对传教士并无好感,不过,这
位‘鬼子大人’倒是颇有学识,一个外国人,能够对甲午之战
作如此深入的研究,著书立辩,倒是令人刮目相看”“不知这
位林若翰现在哪里”易君恕好奇地问。“现在北京。”谭嗣同
说,“和我约定今晚来访的,便是此人”
“噢”易君恕又是出乎意料,“你和他认识”
“也不过是一面之交。他久居香港,也常到内地走动,去
年他到湖南拜会张之洞,我就是那时候和他认识的。这次,我
刚到北京,就收到他的帖子,说有要事和我相商。”谭嗣同说
着,看了看窗外,院墙已经被夕照染红,“现在,他也该动身
了。”
易君恕听谭嗣同说到“香港”二字,心中便不禁一阵刺痛。
抬头看看外面,见天色不早,便合上手中的书,说:“兄长还
要会客,我就告辞了。”
“不妨,不妨,”谭嗣同忙说,“我的朋友,也就是你的
朋友,你完全不必回避,和他认识认识又有何不可”待续
--
※ 修改:·shizg 於 Jul 18 21:39:32 修改本文·[FROM: 166.111.136.119]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136.119]
--------------------------------------------------------------------------------
[本讨论区]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