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展开牡丹  
胡兰成  
 

  我十三岁那年,芝山小学举行会试,十里内的小学与村塾皆各选拔四五人去
应试。
我坐轿去,四哥哥与阿钰哥哥抬轿,他们都是望兄弟成名。芝山小学是新制高小,
我到得
那里,只见样样开通,人人明达,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花洋纱短衫,茄色纺绸裤,还
佩着俞
家庶母绣的红桃绿叶缎子笔袋,真觉得不好意思。试毕回来,胡村学堂里的先生问
我们考
得怎样,三个同学皆答得头头是道,惟我无望。焉知放榜倒是我考得好,赏了一部
《史记
》菁华录,还有四角银毫,他们却只得一支铅笔或一锭墨。

 
  其后我读高小及中学,亦仍是这样的谦逊。我考进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二年
级,同
学都是城里人,都来欺侮我,我起初因情况不明,不敢争斗,但后来他们不欺侮我
了,倒
又用不着争斗。第五师范及第五中学多有诸暨新昌嵊县义乌永康来的学生,个个身
长力大
,城里人同学开口轻薄,他们就动手打人,人亦不敢欺侮他们。但是我不打架,人
亦不欺
侮我。可比我初到上海,码头上的挑夫与黄包车夫都敲我竹杠,竟是要反抗亦无从
反抗起
,其后住在上海,闲时走街竟从不遇见流氓,可见只要自身不太触目,就海晏河清
,许多
事原不必靠斗胜或屈伏来解决。

  高小毕业我进绍兴第五中学,只读得一学期,学生闹风潮,第二学期久久开不
得课,
我就回胡村了。我连不知这风潮是所闹何事,只觉人世太大,不可唐突干与或仅仅
动问。
此后表哥吴雪帆带我到杭州考进蕙兰。蕙兰是教会中学,青年会在礼拜堂欢迎新同
学,弹
琴唱赞美诗,且分糖果,那样的“兄弟爱”于我完全不惯。

  我在蕙兰读到四年级,已在举行毕业考试了,却因一桩事被开除。我是校刊的
英文总
编辑,校闻栏有一则投稿,记某同学因账目问题被罢免了青年会干事职。校刊顾问
是教务
主任方同源,他说有关教会的名誉,不可登。经我说明,他就不再言语,我当他已
经默认
了,焉知登出后他叫了我去骂,当下我不服,他遂向校长以辞职要挟,开除了我。
我倒亦
不惊悔,惟一时不敢回里,后来是父亲写信来叫我,我才回里的。

  苏轼十二岁时,有代欧阳修谢赐玉带名马表:“岂伊坠之,而带有余,非敢后
也,而
马不进。”真是谦逊。我连理真气壮的不屈,亦对同学对父母没有慷慨之言。

  但那几年的学校教育对我也是好的。彼时学校功课不像现在的忙,考试亦不在
其意,
很少团体活动,很少竞争比赛,读书只是读书,没有想到要拿它派什么用场,亦不
打算将
来的职业,且连对世事的意见有。我所以亦不信基督教。蕙兰做礼拜,我总是可躲
则躲,
因为不喜欢基督教的无故郑重其事。

  但比学校教育更好的仍是绍兴杭州的风景,使我的人亦在风景里。民歌里有“
送郎送
到房门边,抬头只见太平钱”,如此一路唱到“送郎送到九曲湾,九曲呀弯弯看牡
丹”,
当年父亲带我到绍兴杭州,于我的一生里就好比屏开牡丹。

  我出外读书,虽是父亲与俞家义父早有此意,但我自己完全没有想到。我十三
岁那年
夏天,在傅家山下小舅舅家作客,与雪帆表哥为伴,我父亲忽来叫我同去章家埠,
有十五
里路,我就替父亲背钱搭,沿剡溪沙堤走到那里,他事先没有和我说要到绍兴杭州
去,却
就趁了夜航船。后来这条路我自己来去走过多少遍,不是一句离情别绪的话可以说
得尽。


  章家埠是上虞地界,剡溪到此,再下去就成了曹娥江。到绍兴去,从三界亦可
趁船,
但水浅时埠船只到章家埠。从三界章家埠趁船到蒿坝,要过坝换趁内河船。蒿坝街
上,只
见饭店拉客人吃饭,热闹非凡,那条石板街路晴天也是湿湿的,一股黄芽韭菜的气
味,我
倒是喜欢闻。在此过坝换船的人,惟见扁担钱搭包裹雨伞戢戢如林,夹着一两乘轿
子,经
过饭店门口,都像抢夺打架一样,被拉进去吃饭。饭店里四方板桌长条凳,点叫的
无非是
白饭二分钱一碗,扎肉三分钱一块,滚热猪油烧鱼头豆腐八分钱一大碗,要吃酒也
有五香
猪肚,炒腰花。客人多是农夫及生意人,亦有去外头读书的山乡少年少女,他们都
计算着
路费,仍不免稍稍吃惊于自己在路上的豪阔。那堂倌是搬馔收碗,像穿梭一般,浑
身都是
手眼,客人叫声应声,灶头煎炒,锅铲敲得当当响。

  还有蒿坝的过塘行,埠船到时客人聚集,开票转船换船,泡茶绞热手巾,单是
塘柴一
天里要烧好几担,中小企业的这种兴旺热闹慷慨,天下世界的财富可比新鲜鱼虾的
烧好了
即热烙现吃,我一直喜爱。

  从蒿坝换船在内河中行,此外江就是另一番景象,河岸迤逦人家,一路有市镇
。到得
鉴湖水域,田地便平洋开阔,山也退远去到了天边,变得斯文起来。这里的田地都
是好土
壤,阳光无遮拦,所以出得绍兴这样名城。绍兴城此时从船上还望不见,只觉它隐
隐的浮
在水乡上,又像是在云中,却人语与鸡犬之声可听得见似的,河水里渐渐繁密起来
的菱角
芡叶,与从我们船傍掠过的一只两只乌篷船,好比从绍兴城里流出来的桃花片。

  及至五市门,说是绍兴到了,我一看不过是沿河塘的行家店家,不禁失望。惟
因东湖
鸟门山出石板,此地的河岸塘路都铺得极好,人家的粉墙也很白,河塘里许多乌篷
船,对
河平畴远山,都在下午的太阳里。当下我跟父亲进城门,走过大街,才不再失望,
却不晓
得自己的感情是说高兴好,还是不高兴好,只觉我自己这个人与父亲非常分明,此
地的一
切也一步一步都是分明的。

  绍兴城里大街小巷,一色是石板铺的路,许多节孝牌坊,状元牌坊。惟我对那
些石牌
坊不大有好感,走过时怕它万一压下来,且状元及孝子节妇的人世有点安稳过了头
。又家
家后门都是河,地名也是桥,八字桥、广宁桥、探花桥、莲花桥、大郎桥、小郎桥
等,坐
船赛过坐黄包车,探亲会友,女儿望娘,外婆到女婿家,都自家后门口下船,那家
后门口
上岸,那些乌篷船,就像要撑入人家的堂前与灶间,可比小艇撑入荷花深处,那栉
比鳞次
的人家便是荷叶荷花。

  绍兴城里要做一府五六个县的生意,要算得工商业发达,却只见是住人家的,
大街也
只得一条,其余惟江桥头热闹,又东郭门头、西郭门头、水偏门、旱偏门、及五市
门头是
热闹的,凡米谷、鱼虾、木材、酒业及各种工业生产都在那里成交,锡箔的制成是
分散在
小户人家里,有名的绍兴酿造,及陶器铁镬,酒瓮酒缸,则都在城外市镇里。城里
的大商
号,如陶泰生布庄及钱庄酒庄茶庄,皆反开在大街边的小巷里。便如杭州,比绍兴
更市面
大,亦没有受工业区在压迫的感觉,不须特为规定住宅区,这实在是最高的设计,
怎样的
现代都市皆应当采用的。

  绍兴城里许多台门房子,平家台门、王家台门、陶家鲍家台门等,数也数不清
,最大
是吕府,宋朝宰相的宅第,但已夷为闾巷小家了,这些台门都有照壁,狮子旗杆石
,很高
的避火墙,兽环沤钉门,里边石砌大院,三厅两厢,正房侧院,有花园亭台,门上
厅上挂
满功名匾额。但如今多是子孙分数家居住,且有租出的。我住在三哥家,即租的平
家台门
的一个侧院,我喜中国旧式的深宅大院,但不喜住在里边的败落子弟,他们一点锐
气也没
有。

  绍兴城里的小家小户也好,便是从那样的人家出来得龙凤锁里的金凤姑娘,又
如《水
浒传》里藏匿恩人鲁提辖在楼上的金老儿父女,宋人平话及元曲里广有人世风情的
小民亦
是住的这种房子。破落的大家子孙少爷小姐的称呼我听了不惯,但我喜小户小家妇
女像小
姐少奶奶,有女体的香气。明眸皓齿本来多是出在寻常百姓家,因为不染富贵的沉
淀不洁
。其后我在杭州,亦喜欢在长巷短巷里走,看看这种临街浅屋人家,门多开着,好
像都可
以进去堂屋里坐坐,讨盅茶水吃或借红灯。

  绍兴老酒有名,又越鸡极嫩,我父亲每次来,必去府前街买早羊肉,及芝麻酱
,油条
是沿门来卖,此外各式蒸糕都便宜好吃,竟成了家家的早点心。但我自己只买过几
次油条
,现在还数得出来。大街上的洋货店我当然喜爱,虽然读书时没有钱,且亦根本不
想到要
买。

  但是绍兴的名胜古迹我不知,在读书的那两三年里,我连没有去过禹陵兰亭,
我常去
的倒是水偏门,只见舳舻如林,米市鱼市非常热闹,四处田畴河汉,不必登高望远
,也城
郭山川都在这里了。再出去,离闹市稍远,沿河石砌官塘大路,一次梅香哥哥来,
我与他
走过,太阳晒得热起来,进去路亭里有卖老酒的摊子,四枚铜币一碗,水红菱一枚
铜币二
十只。

  但我还是更欢喜杭州,绍兴人有一种熟祁祁,像西瓜熟透倒了瓤,与我的脾气
合不来
,杭州则有辛亥起义以来民国世界的清明。我在绍兴高小时,五四运动只在学校里
刚起来
,而到了杭州,则寻常巷陌人家,湖山市廛,皆只觉五四时代原是向来的本色,好
到使人
不起怀旧之感,因为没有一个旧时代在死灭,然而眼前的已是全新的。

  我第一次跟父亲去杭州亦是十三岁那年,其后在十五岁才又跟表哥吴雪帆去杭
州进蕙
兰中学。跟父亲去时,有个亲戚是胡村进去十二里前冈村人,在电灯公司当工人,
领我们
到机器间看正在转动的发电马达,那样大声激烈,我有点害怕,就像山西梆子“呱
呱!”
把感情思想都轧掉扫荡掉了,剩下来的只是更纯简且更端然的人。那天去他家吃夜
饭,钱
塘江的鳊鱼这样鲜美,我也是初次吃着。饭后又请去共舞台门看髦儿戏,正演大闹
天宫,
京戏的锣鼓与锦袄花帽的孙悟空皆与我山乡地方戏里的不同,而是民国世界东吴的
繁华,
新鲜到几乎是带有刺激性的。那亲戚能有多少工钱,却这样豪爽重义,这也是我初
次见识
了现代工人。后来他又陪我们到旗下洋货店里,我只见电灯光像水晶的条条射目,
身穿旗
袍,头戴丝绒帽的女子在买东西,我还当她是男人,她却又脸上粉敷得这样白,襟
边水钻
闪烁,我只觉不顺眼,然而这正是我对现代都市的初次惊艳。

  要说杭州,道杭州,只能用三个字,杭州地方好风景。无论人或物,但凡能是
风景,
即私的亦皆成公的,西湖里私家的庄子皆开放,西泠桥畔苏小小墓,当年儿女之私
亦成了
天下世界的风景,所以杭州女子这样的喜欢在门口小立。一次我与蕙兰中学的同学
钟志谦
走过谁家庭院,大门开着,他便昂然进去看花看鱼,即或主人出来干涉,他也会得
应付,
我可是胆怯,像欧阳修诗里的“黄鸟飞来立,摇荡花间雨”,生怕惊动人世。

  我爱杭州的紫气红尘,浣纱路河畔洗衣的女子,我走过总要看看,只觉这里的
杨柳才
真是杨柳。我是个俗人,世上富贵荣华我都爱,只是不信伏权力。彼时孙传芳当五
省联军
总司令,辕门在旗下督军署,一次我与钟志谦走过,见说孙馨帅今日要游湖,就停
步想要
看他出来,此时已日上三竿,辕门外卫队勒马盘旋,步哨一直放到岳王坟,等了很
久,辕
门里却还不见动静,我忽觉自己可以平视他。还有蕙兰的同学于瑞人与我最好,他
家在三
元方开于天顺洋货庄,做钱塘江上游的生意,有钱得华丽深邃,还比官家清洁,这
也是我
第一次见世面,好比读花间词。

  我在蕙兰时,西湖是每逢星期六总去,但没有像他人的风雅,且要花钱的事亦
轮不到
我。

  我是过西泠印社亦不吃茶,过杏花村亦不买醉,惟独自在白堤苏堤走走,或花
四个铜
元搭游艇从岳王坟回旗下。因为我与西湖真是自己人,不在乎虚花。便是灵隐净慈
寺这样
名刹,及巍巍的岳王坟,系人冶情的苏小小墓,也见了我不讲什名深微妙法,不讲
英雄恨
,不讲痴情艳意,因为真是亲人相对了。

  又彼时承“五四运动”的风气,我表哥及与他同班的马孝安,及他们的好友第
一师范
的学生汪静之、崔真吾,还有刘朝阳,他们都有爱人,且都会做白话诗,惟我在低
年级,
既不会做诗,亦不想到要爱人,虽常跟表哥与他们在一起,总之没有资格入群。我
对他们
都只有佩服,他们说话我惟敬听。《西游记》里花果山的石猴,才出生下得地来,
摇摇拐
拐地行走,参拜四方。早惊动天上玉帝,令太白金仙查看了,回说是下界小小一生
灵,倒
晓得有个向善之心,因此亦就不问。我年幼的可笑便像这样,是人家所说可怜儿的
一条小
性命罢了。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