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r (栀子),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路遥怎样写《平凡的世界》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Dec  1 16:12:52 1998), 转信

    日本有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工作狂。《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
 分析报告》采集的大量资料表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所追求的事业
 中去,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共同素质。成功的人,勿宁说是为事业付出代价
 甚至惨重代价的人。本文从中撷取作家路遥的事例,从中可见一斑。

   凡看过《平凡的世界》一书的人,没有不被其深刻而朴实的内容所打
 动的,这是一部凝聚了作者路遥全部生命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了写好这
 部宏大的作品,他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苦苦挣扎了6年。在他所写的《早
 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真实地记录了他艰辛甚至惨重的创作历程。

   为了积累素材,路遥奔波了3年多。他翻阅记录了10年间的五种报纸,
 采访了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百姓的几乎数不胜数的各式各样的人。
 1985年,他正式动笔写作。在以后的3年里,他忍受了巨大的孤独和病痛的
 折磨,走过了一段悲壮的人生之路。

   路遥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从那时起一直伏案至夜里三四点,有时
 甚至天已大亮。他每天的写作时间超过了15个小时,只留下20分钟的散步
 时间。每天睡下后,第二天就觉得起不来,但他总是挣扎着,待稍有恢复
 就爬起来,用热水洗脸,再饮一杯浓咖啡,又开始写作。有时,累得撑不
 住了,就把几本书摞起来,歪着脑袋枕着写。手麻得实在握不住笔了,他
 就开始一页一页地整理稿纸。

   后来,路遥回忆说:“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
 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

   生活的没有规律、写作的精神紧张以及营养失调,摧残着他的健康,
 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眼前出现幻觉,有几次近乎错乱;大小便
 不畅,胃口不佳,进食不足,浑身没有力气。

   在写第三部书稿时,有一天他两眼发黑,吐出了鲜血,最终晕倒在桌
 前。他感觉自己可能不行了,同病相怜地想到了企图完成长卷作品而不遂
 愿的曹雪芹和柳青。

   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际,一位中医救了他。经过几个月的调养,他体力
 有所恢复,但中医劝他再疗养一年,什么都不要做。

   摆在他面前的,已不是写不写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选择。

   路遥却难舍难割他的作品,他要一气呵成把第三部完成。“完了以后,
 死就死了。”他对自己说。为了写作,他又一次开始了“戴着脚镣的奔跑”,
 付出的代价更是令人难以置信:脾、胃、肝、胆等部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
 病变。面色发黄,两鬓早白,昔日虎背熊腰的陕北汉,背驼得像个老人,
 登起楼来气喘吁吁。

   然而,痛苦不仅是肉体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路遥自己写道:“写
 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在深山老林里写作的几个月里,他几乎没
 有和一个人说过话,白天黑夜,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房子里,望着山下的
 万家灯火,两眼发热。他勉励自己说:“你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就
 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

   写作完成后,路遥这样自述说:“我的精神疲惫不堪,以致达到失常
 的程度,智力似乎像几岁的孩子……”

   路遥终于获得了成功,《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然而,他
 的受到摧残的身体却一天天垮下去,4年后,他离开了人间。

   路遥悲壮辉煌的一生,可歌可泣。人们常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
 但对于许多杰出的人物而言,最重要的或许就是自己的追求,从一定程度
 上说,这也是他们与常人相比最不寻常的地方。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its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