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百年的老舍(1)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r 27 06:03:36 2000), 转信
舒乙笑泪忆老舍
■咳,我小时候净不及格
■考不上大学你在家,我教你英文
■我要有个儿子,就让他去当木匠
■我没钱做新的,只好穿旧的
■穷人当家做主了,我,就是一穷人
■对不起,没有把你全部的画买回来
今天,是老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
今天,位于灯市西口丰富胡同的老舍故居里,昔日他手植
的柿树,已是亭亭如盖。
而舒乙,老舍先生唯一的儿子和研究者之一,这些日子以
来成为一个最忙碌的人。他几乎都快记不清楚有多少记者采访
过他,有多少个电视节目的摄像机镜头对准过他了。
这中间最早的一个,可能是1月2日的凤凰卫视。那个总是
用一句“今天的话题就是这样”来做结的杨澜和她的《杨澜工
作室》,记录下了63岁的舒乙,在回忆起他时不时称之为“老
舍先生”的父亲时,许多由衷的笑,还有抑制不住的眼泪。
老舍为父 起名儿为了好写字
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这要从我姐姐说起。我的姐姐生
在济南,所以叫“舒济”。这个“济”字繁体字难写极了,所
以起完这个名字,父母两个人都后悔:“唉,怎么给小孩儿起
这么个麻烦名字?让她上小学怎么上啊?”到我这儿,就极端
一下子,“乙”,就一笔。
两个妹妹的名字就都基本是触景生情的那种起法。舒雨是
因为生她的时候下了一个月的雨。我父亲是很幽默的人,我看
他文章里说过,原来他说,“给这孩子起名‘舒乱’得了”,
意思说当时国家很乱。我母亲说,“那怎么可以”。我父亲就
又说:“那就叫舒雨吧,赶明儿小孩儿写字的时候就光点点儿
了,那多好玩儿啊!”
舒立呢,是她的生日跟我父亲很近,基本上是立春生的,
我父亲叫“舒庆春”,就不能再叫“春”了,就叫舒立吧。
从不约束孩子的天性
老北京人多半“望子成龙”心很切。我觉得老舍先生正好
是相反的一个人,他的儿童观非常奇特。我觉得这跟他对整个
中国文化的审视有关系。他就觉得不要把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管
束得特别严,告诉他各种规矩,约束他天性的发展,他强烈地
主张不要这样。
我们成长起来都是很自由的,他从来不管我们,我们学习
成绩好啊坏的他都不管。举个例子,我小妹妹上高中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回家哭鼻子,他就觉得很奇怪,问:“怎么了?”
妹妹说:“数学考六十。”他说:“六十怎么了?”妹妹说:
“六十考不上北大啊!”他说:“咳,我小时候净不及格!”
妹妹说:“那不行,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他说:“考不上大
学,你在家,我教你英文!”
希望儿子当木匠
但我们的业余爱好他都很乐于参与。他就是主张保持儿童
的天真,自由发挥你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他非常尊重儿童天然
的兴趣。我小时候爱画画儿,喜欢坐在小山坡上,装模作样写
生的样子。这时候他往往过来,也坐在草地上,拿过铅笔:“
来,我教你怎么画......”他不会画,但他是师范出身,
会教,有一套理论。
他还不主张孩子走仕途之路。他自己说过:“我要有个儿
子,我就让他去当木匠,或者拉车。”
父亲说:“你好,舒乙!”
1946年父亲只身到美国去的时候,我们家在重庆。1949年
底,他回到北京,买了丰富胡同那个小院儿。然后1950年我们
全家又从重庆坐火车回北京。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15岁的半大
小子了,他站在月台上接我们,看见我走下火车了,马上把手
伸进来:“你好,舒乙!”我都吓坏了,那么小从来没有人跟
我握过手,而且是自己的父亲。我在家人家都叫我小名,母亲、
周围的大人都叫“小乙”,从来没有说“舒乙怎么怎么样”。
而父亲久别重逢第一面就非常郑重其事,他实际上等于传递一
种信息,也是他的一种主张,他自己身体力行:自己的子辈,
只要到一定年龄,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一样的。他非常
反对过去那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程式,那种宗法
的统治。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