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catelli (不动明王),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四世同堂--惶惑(27)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12 16:35:19 1999), 转信

27            

    瑞宣不再到学校去。他可是并没正式的辞职,也没请假。他从来是个丁是丁,卯是卯的
人,永远没干过这种拖泥带水的事。现在,他好象以为辞职与请假这些事都太小,用不着注
意了;作亡国奴才真正是大事,连作梦他都梦见我们打胜仗,或是又丢失了一座城。

    他必须去挣钱。父亲的收入是仗着年底分红;一位掌柜的,按照老规矩,月间并没有好
多的报酬;父亲的铺子是遵守老规矩的。可是,从七七起,除了杂粮店与煤炭厂,恐怕没有
几家铺店还照常有交易,而父亲的布匹生意是最清淡的一个——谁在兵荒马乱之际还顾得作
新衣服呢。这样,到年终,父亲恐怕没有什么红利好拿。

    老二瑞丰呢,瑞宣看得很清楚,只要得到个收入较多的事情,就必定分居另过。老二,
和二奶奶,不是肯帮助人的人。

    积蓄吗,祖父和母亲手里也许有几十或几百块现洋。但是这点钱,除非老人们肯自动的
往外拿,是理应没人过问的——老人的钱,正和老人的病相反,是不大愿意教别人知道的。
瑞宣自己只在邮局有个小折子,至多过不去百块钱。

    这样,他是绝对闲不起的。他应当马上去找事情。要不然,他便须拿着维持费,照常的
教书;等教育局有了办法,再拿薪水。无论怎样吧,反正他不应当闲起来。他为什么不肯象
老三那样跺脚一走?还不是因为他须奉养着祖父与父母和看管着全家?那么,既不肯忍心的
抛弃下一家老少,他就该设法去挣钱。他不该既不能尽忠,又不能尽孝。他晓得这些道理。
可是,他没法子打起精神去算计煤米柴炭,当华北的名城一个接着一个陷落的时候。他不敢
再看他的那些学生,那些在天安门庆祝过保定陷落的学生。假若整个的华北,他想,都沦陷
了,而一时收复不来;这群学生岂不都变成象被小崔打了的小兵?他知道,除了教书,他很
不易找到合适的事作。但是,他不能为挣几个钱,而闭上眼不看学生们渐渐的变成奴隶!什
么都可以忍,看青年变成奴隶可不能忍!

    瑞丰屋里的广播收音机只能收本市的与冀东的播音,而瑞宣一心一意的要听南京的消
息。他能在夜晚走十几里路,有时候还冒着风雨,到友人家中去,听南京的声音,或看一看
南京播音的记录。他向来是中庸的,适可而止的;可是,现在为听南京的播音,他仿佛有点
疯狂了似的。不管有什么急事,他也不肯放弃了听广播。气候或人事阻碍他去听,他会大声
的咒骂——他从前几乎没破口骂过人。南京的声音叫他心中温暖,不管消息好坏,只要是中
央电台播放的,都使他相信国家不但没有亡,而且是没有忘了他这个国民——国家的语声就
在他的耳边!

    什么是国家?假若在战前有人问瑞宣,他大概须迟疑一会儿才回答得出,而所回答的必
是毫无感情的在公民教科书上印好的那个定义。现在,听着广播中的男女的标准国语,他好
象能用声音辨别出哪是国家,就好象辨别一位好友的脚步声儿似的。国家不再是个死板的定
义,而是个有血肉,有色彩,有声音的一个巨大的活东西。听到她的声音,瑞宣的眼中就不
由的湿润起来。他没想到过能这样的捉摸到了他的国家,也没想到过他有这么热烈的爱它。
平日,他不否认自己是爱国的。可是爱到什么程度,他便回答不出。今天,他知道了:南京
的声音足以使他兴奋或颓丧,狂笑或落泪。

    他本来已经拒绝看新民会控制着的报纸,近来他又改变了这个态度。他要拿日本人所发
的消息和南京所广播的比较一下。在广播中,他听到了北平报纸上所不载的消息。因此,他
就完全否定了北平所有的报纸上的消息的真实性。即使南京也承认了的军事挫败,只要报纸
上再登记来,他便由信而改为半信半疑。他知道不应当如此主观的比较来源不同的报道,可
是只有这么作,他才觉得安心,好受一点。爱国心是很难得不有所偏袒的。

    最使他兴奋的是象胡阿毛与八百壮士一类的消息。有了这种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他以
为,即使军事上时时挫败,也没什么关系了。有这样的英雄的民族是不会被征服的!每听到
这样一件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便兴奋得不能安睡。在半夜里,他会点上灯,把它们记下来。
记完了,他觉得他所知道的材料太少,不足以充分的表现那些英雄的忠心烈胆;于是,就把
纸轻轻的撕毁,而上床去睡——这才能睡得很好。对外交消息,在平日他非常的注意,现在
他却很冷淡。由过去的百年历史中,他——正如同别的晓得一点历史的中国人——晓得列强
是不会帮助弱国的。他觉得国联的展缓讨论中日问题,与九国公约的要讨论中日问题,都远
不如胡阿毛的举动的重要。胡阿毛是中国人。多数的中国人能象胡阿毛那样和日本人干,中
国便成了有人的国家,而不再是任人割取的一块老实的肥肉。胡阿毛敢跟日本人干,也就敢
跟世界上的一切“日本人”干。中国人是喜欢和平的,但是在今天必须有胡阿毛那样敢用生
命换取和平的,才能得到世人的钦仰,从而真的得到和平。

    这样,他忙着听广播,忙着看报,忙着比较消息,忙着判断消息的可靠与否,有时候狂
喜,有时候忧郁,他失去平日的稳重与平衡,好象有点神经病似的了。

    他可是没有忘了天天去看钱默吟先生。钱先生渐渐的好起来。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
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想能力,而变为残废。老人慢慢的会有系统的说几句话了。这使瑞宣
非常的高兴。他晓得日本人的残暴。钱老人的神志逐渐清爽,在他看,便是残暴的日本人没
有能力治服了一位诗人的证明。同时,他把老人看成了一位战士,仗虽然打输了,可是并未
屈服。只要不屈服,便会复兴;他几乎把钱诗人看成为中国的象征了。同时,他切盼能听到
钱先生述说被捕受刑的经过,而详细的记载下来,成为一件完整的,信实的,亡城史料。

    可是,钱老人的嘴很严。他使瑞宣看出来,他是绝对不会把被捕以后的事说给第二个人
的。他越清醒,便越小心;每每在他睡醒以后,他要问:“我没说梦话吧?”他确是常说梦
话的,可是因为牙齿的脱落,与声音的若断若续,即使他有条理的说话,也不会被人听懂。
在清醒的时候,他闭口不谈被捕的事。瑞宣用尽了方法,往外诱老人的话,可是没有结果。
每逢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象老鼠
被猫儿堵住了的时候那种惧怕的,无可如何的光。这时候,他的样子,神气都变得象另一个
人了。以前,他是胖胖的,快乐的,天真的,大方的;现在,他的太阳穴与腮全陷进去,缺
了许多牙齿,而神气又是那么惊慌不安。一看到这种神气,瑞宣就十分惭愧。可是,惭愧并
没能完全胜过他的好奇。本来吗,事情的本身是太奇——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
来,太奇怪了!况且,钱老人为什么这样的不肯说狱中那一段事实呢?

    慢慢的,他测悟出来:日本人,当放了老人的时候,一定强迫他起下誓,不准把狱中的
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假若这猜得不错,以老人的诚实,必定不肯拿起誓当作白玩。可是,
从另一方面看,老人的通达是不亚于他的诚实的,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被迫起下的誓言呢?
不,事情恐怕不能就这么简单吧?

    再一想,瑞宣不由的便想到老人的将来:老人是被日本人打怕了,从此就这么一声不响
的活下去呢?还是被打得会懂得了什么叫作仇恨,而想报复呢?他不敢替老人决定什么。毒
刑是会把人打老实了的,他不愿看老人就这么老老实实的认了输。报复吧?一个人有什么力
量呢!他又不愿看老人白白的去牺牲——老人的一家子已快死净了!

    对钱太太与钱大少爷的死,老人一来二去的都知道了。在他的梦中,他哭过,哭他的妻
和子。醒着的时候,他没有落一个泪。他只咬着那未落净的牙,腮上的陷坑儿往里一嘬一嘬
的动。他的眼会半天不眨巴的向远处看,好象要自杀和要杀人似的楞着。他什么也不说,而
只这么楞着。瑞宣很怕看老人这么发呆。他不晓得怎样去安慰才好,因为他根本猜不到老人
为什么这样发楞——是绝望,还是计划着报仇。

    老人很喜欢听战事的消息,瑞宣是当然的报道者。这也使瑞宣很为难。他愿意把刚刚听
来的消息,与他自己的意见,说给老人听;老人的理解是比祁老人和韵梅的高明得很多的。
可是,只要消息不十分好,老人便不说什么,而又定着眼楞起来。他已不象先前那样婆婆妈
妈的和朋友谈话了,而是在听了友人的话以后,他自己去咂摸滋味——他把心已然关在自己
的腔子里。他好象有什么极应保守秘密的大计划,必须越少说话越好的锁在心里。瑞宣很为
难,因为他不会撒谎,不会造假消息,而又不愿教老人时时的不高兴。他只能在不完全欺骗
中,设法夸大那些好消息,以便使好坏平衡,而减少一些老人的苦痛。可是,一听到好消
息,老人便要求喝一点酒,而酒是,在养病的时候,不应当喝的。

    虽然钱诗人有了那么多的改变,并且时时使瑞宣为难,可是瑞宣仍然天天来看他,伺候
他,陪着他说话儿。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有一天不来,他
就有别种郁闷难过而外又加上些无可自恕的罪过似的。钱先生也不再注意冠晓荷。金三爷或
瑞宣偶然提起冠家,他便闭上口不说什么,也不问什么。只有在他身上不大好受,或心里不
甚得劲儿的时候,若赶上冠家大声的猜拳或拉着胡琴唱戏,他才说一声“讨厌”,而闭上眼
装睡。瑞宣猜不透老先生的心里。老人是完全忘了以前的事呢?还是假装的忘记,以便不露
痕迹的去报仇呢?真的,钱先生已经变成了一个谜!瑞宣当初之所以敬爱钱先生,就是因为
老人的诚实,爽直,坦白,真有些诗人的气味。现在,他极怕老人变成个丧了胆的,连句带
真感情的话也不敢说的人。不,老人不会变成那样的人,瑞宣心中盼望着。可是,等老人的
身体完全康复了之后,他究竟要作些什么呢?一个谜!金三爷来的次数少一些了。看亲家的
病一天比一天的好,又搭上冠家也没敢再过来寻衅,他觉得自己已尽了责任,也就不必常常
的来了。

    可是,每逢他来到,钱老人便特别的高兴。这使瑞宣几乎要有点嫉妒了。瑞宣晓得往日
金三爷在钱老人的眼中,只是个还不坏的亲友,而不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虽然诗人的心中
也许尽可能的消灭等级,把只要可以交往的人都看作朋友,一律平等,可是瑞宣晓得老人到
底不能不略分一分友人的高低——他的确晓得往日金三爷并不这样受钱老人的欢迎。

    瑞宣,当金三爷也来看病人的时候,很注意的听两位老人都说些什么,以便猜出钱老人
特别喜欢金三爷的理由。他只有纳闷。金三爷的谈话和平日一样的简单,粗鲁,而且所说的
都是些最平常的事,绝对没有启发心智或引人作深想的地方。

    在庆祝保定陷落的第二天,瑞宣在钱家遇到了金三爷。这是个要变天气的日子,天上有
些不会落雨,而只会遮住阳光的灰云,西风一阵阵的刮得很凉。树叶子纷纷的往下落。瑞宣
穿上了件旧薄棉袍。金三爷却还只穿着又长又大的一件粗白布小褂,上面罩着件铜钮扣的青
布大坎肩——已是三十年的东西了,青色已变成了暗黄,胸前全裂了口。在坎肩外边,他系
了一条蓝布搭包。

    钱诗人带着满身的伤,更容易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他的浑身都酸疼。一见金三爷进来,
他便说:“天气要变呀,风多么凉啊!”

    “凉吗?我还出汗呢!”真的,金三爷的脑门上挂着不少很大的汗珠。从怀里摸出块象
小包袱似的手绢,仿佛是擦别人的头似的,把自己的秃脑袋用力的擦了一番。随擦,他随向
瑞宣打了个招呼。对瑞宣,他的态度已改变了好多,可是到底不能象对李四爷那么亲热。坐
下,好大一会儿,他才问亲家:“好点吧?”

    钱老人,似乎是故意求怜的,把身子蜷起来。声音也很可怜的,他说:“好了点!今天
可又疼得厉害!要变天!”说罢,老人眨巴着眼等待安慰。

    金三爷捏了捏红鼻头,声如洪钟似的:“也许要变天!一边养,一边也得忍!忍着疼,
慢慢的就不疼了!”

    在瑞宣看,金三爷的话简直说不说都没大关系。可是钱老人仿佛听到了最有意义的劝慰
似的,连连的点头。瑞宣知道,当初金三爷是崇拜钱诗人,才把姑娘给了孟石的。现在,他
看出来,钱诗人是崇拜金三爷了。为什么呢?他猜不出。

    金三爷坐了有十分钟。钱老人说什么,他便顺口答音的回答一声“是”,或“不是”,
或一句很简单而没有什么意思的短话。钱老人不说什么,他便也一声不响,呆呆的坐着。楞
了好一大会儿,金三爷忽然立起来。“看看姑娘去。”他走了出去。在西屋,和钱少奶奶说
了大概有两三句话,他找了个小板凳,在院中坐好,极深沉严肃的抽了一袋老关东叶子烟。
当当的把烟袋锅在阶石上磕净,立起来,没进屋,只在窗外说了声:“走啦!再来!”

    金三爷走后好半天,钱老人对瑞宣说:“在这年月,有金三爷的身体比有咱们这一肚子
书强得太多了!三个读书的也比不上一个能打仗的!”

    瑞宣明白了。原来老人羡慕金三爷的身体。为什么?老人要报仇!想到这儿,他不错眼
珠的看着钱先生,看了足有两三分钟。是的,他看明白了:老人不但在模样上变了,他的整
个的人也都变了。谁能想到不肯损伤一个蚂蚁的诗人,会羡慕起来,甚至是崇拜起来,武力
与身体呢?看着老人陷下去的腮,与还有时候带出痴呆的眼神,瑞宣不敢保证老先生能够完
全康复,去执行报仇的计划。可是,只要老人有这么个报仇的心思,也就够可敬的了。他觉
得老人与中国一样的可敬。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便不能再因考虑军备的不足,而不去抗
战。老人,在受了侮辱与毒刑之后,也不再因考虑身体精力如何,而不想去报复。在太平的
年月,瑞宣是反对战争的。他不但反对国与国的武力冲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动武,他
也认为是人类的野性未退的证据。现在,他可看清楚了:在他的反战思想的下面实在有个象
田园诗歌一样安静老实的文化作基础。这个文化也许很不错,但是它有个显然的缺陷,就
是:它很容易受暴徒的蹂躏,以至于灭亡。会引来灭亡的,不论是什么东西或道理,总是该
及时矫正的。北平已经亡了,矫正是否来得及呢?瑞宣说不上来。他可是看出来,一个生活
与趣味全都是田园诗样的钱先生现在居然不考虑一切,而只盼身体健壮,好去报仇,他没法
不敬重老人的胆气。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
成敢流血的战士。难道在国快亡了的时候,有血性的人不都应当如此么?

    因为钦佩钱老人,他就更看不起自己。他的脑子一天到晚象陀螺一般的转动,可是连一
件事也决定不了。他只好管自己叫作会思想的废物!

    乘着钱先生闭上了眼,瑞宣轻轻的走出来。在院中,他看见钱少奶奶在洗衣服。她已有
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在孟石死去的时候,因为她的衣裳肥大,大家都没看出她有“身子”。
在最近,她的“怀”开始显露出来。金三爷在前些天,把这件喜信告诉了亲家。钱先生自从
回到家来,没有笑过一次,只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笑了笑,而且说了句金三爷没听明
白的话:“生个会打仗的孩子吧!”瑞宣也听见了这句话,在当时也没悟出什么道理来。今
天,看见钱少奶奶,他又想起来那句话,而且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钱少奶奶没有什么模
样,可是眉眼都还端正,不难看。她没有剪发,不十分黑而很多的头发梳了两根松的辫子,
系着白头绳。她不高,可是很结实,腰背直直的好象担得起一切的委屈似的。她不大爱说
话,就是在非说不可的时候,她也往往用一点表情或一个手势代替了话。假若有人不晓得这
个,而紧跟她说,并且要求她回答,她便红了脸而更说不出来。瑞宣不敢跟她多说话,而只
指了指北屋,说了声:“又睡着了。”

    她点了点头。

    瑞宣每逢看见她,也就立刻看到孟石——他的好朋友。有好几次,他几乎问出来:“孟
石呢?”为避免这个错误,他总是看着她的白辫梢,而且不敢和她多说话——免得自己说错
了话,也免得教她为难。今天,他仍然不敢多说,可是多看了她两眼。他觉得她不仅是个年
轻的可怜的寡妇,而也是负着极大的责任的一位母亲。她,他盼望,真的会给钱家和中国生
个会报仇的娃娃!

    一边这么乱想,一边走,不知不觉的他走进了家门。小顺儿的妈正责打小顺儿呢。她很
爱孩子,也很肯管教孩子。她没受过什么学校教育,但从治家与教养小孩子来说,她比那受
过学校教育,反对作贤妻良母,又不幸作了妻与母,而把家与孩子一齐活糟蹋了的妇女,高
明得多了。她不准小孩子有坏习惯,从来不溺爱他们。她晓得责罚有时候是必要的。

    瑞宣不大爱管教小孩。他好象是儿女的朋友,而不是父亲。他总是那么婆婆妈妈的和他
们玩耍和瞎扯。等到他不高兴的时候,孩子们也自然的会看出不对,而离他远远的。当韵梅
管孩子的时候,他可是绝对守中立,不护着孩子,也不给她助威。他以为夫妻若因管教儿女
而打起架来,就不但管不了儿女,而且把整个的家庭秩序完全破坏了。这最不上算。假若小
顺儿的妈从丈夫那里得到管教儿女的“特权”,她可还另有困难,当她使用职权的时候。婆
母是个明白人:当她管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她的公平与坚决差不多是与韵梅相同的。可是
现在她老了。她仍然愿意教孙辈所受的管束与昔年自己的儿子所受的一样多,一样好;但
是,也不是怎的,她总以为儿媳妇的管法似乎太严厉,不合乎适可而止的中道。她本想不出
声,可是声音仿佛没经她的同意便自己出去了。

    即使幸而通过了祖母这一关,小顺儿们还会向太爷爷请救,而教妈妈的巴掌或苕帚疙疸
落了空。在祁老人眼中,重孙儿孙女差不多就是小天使,永远不会有任何过错;即使有过
错,他也要说:“孩子哪有不淘气的呢?”

    祁老人与天佑太太而外,还有个瑞丰呢。他也许不甚高兴管闲事,但是赶上他高兴的时
候,他会掩护看小顺儿与妞子,使他们不但挨不上打,而且教给他们怎样说谎扯皮的去逃避
责罚。

    现在,瑞宣刚走进街门,便听到了小顺儿的尖锐的,多半是为求救的,哭声。他知道韵
梅最讨厌这种哭声,因为这不是哭,而是呼唤祖母与太爷爷出来干涉。果然,他刚走到枣树
旁,南屋里的病人已坐起来,从窗上的玻璃往外看。看到了瑞宣,老太太把他叫住:“老
大!别教小顺儿的妈老打孩子呀!这些日子啦,孩子们吃也吃不着,喝也喝不着,还一个劲
儿的打,受得了吗!”

    瑞宣心里说:“妈妈的话跟今天小顺儿的犯错儿挨打,差不多没关系!”可是,他连连
的点头,往“战场”走去。他不喜欢跟病着的母亲辩论什么。

    “战场”上,韵梅还瞪着大眼睛责备小顺儿,可是小顺儿已极安全的把脸藏在太爷爷的
手掌里。他仍旧哭得很厉害,表示向妈妈挑战。

    祁老人一面给重孙子擦泪,一面低声嘟囔着。他只能低声的,因为第一,祖公对孙媳妇
不大好意思高声的斥责;第二,他准知道孙媳妇是讲理的人,决不会错打了孩子。“好乖孩
子!”他嘟囔着:“不哭啦!多么好的孩子,还打哪?真!”瑞宣听出来:假若祖母是因为
这一程子的饮食差一点,所以即使孩子犯了过也不该打;太爷爷便表示“多么好的孩子”,
而根本不应当责打,不管“好”孩子淘多大的气!

    小妞子见哥哥挨打,唯恐连累了自己,藏在了自以为很严密,而事实上等于不藏的,石
榴盆后面,两个小眼卜哒卜哒的从盆沿上往外偷看。

    瑞宣从祖父一直看到自己的小女儿,没说出什么来便走进屋里去。到屋里,他对自己
说:“这就是亡国奴的家庭教育,只有泪,哭喊,不合理的袒护,而没有一点点硬气儿!钱
老人盼望有个会打仗的孩子,这表明钱诗人——受过日本人的毒打以后——彻底的觉悟过
来:会打仗的孩子是并不多见的,而须赶快的产生下来。可是,这是不是晚了一些呢?日本
人,在占据着北平的时候,会允许中国人自由的教育小孩子,把他们都教育成敢打仗的战士
吗?钱诗人的醒悟恐怕已经太迟了?”正这么自言自语的叨唠,小妞子忽然从外面跑进来,
院中也没了声音。瑞宣晓得院中已然风平浪静,所以小妞子才开始活动。

    小妞儿眼中带出点得意与狡猾混合起来的神气,对爸爸说:

    “哥,挨打!妞妞,藏!藏花盆后头!”说完,她露出一些顶可爱的小白牙,笑了。

    瑞宣没法子对妞子说:“你狡猾,坏,和原始的人一样的狡猾,一样的坏!你怕危险,
不义气!”他不能说,他知道妞子是在祖母和太爷爷的教养下由没有牙长到了满嘴都是顶可
爱的小牙的年纪;她的油滑不是天生的,而是好几代的聪明教给她的!这好几代的聪明宁可
失去他们的北平,也不教他们的小儿女受一巴掌的苦痛!
  
--
      宁    淡
      静    泊
      致    明
      远    志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bsvr.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7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