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okworm (书虫),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黑蜻蜓(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0月19日16:10:0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第三章
----------------------------------------------------------------------------
----
  二姐真不是人么?我不敢这样说。可我总觉得二姐是有神性的。不然,我怎会记不起
她的面目呢?
  要知道,我从八岁起就跟二姐在乡下野,野了许多年那。那时候,为了一张嘴,我
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到乡下来。每次来,二姐都站在离村口远远的大路上等我。是的,我
记住了那座石桥,也记住了二姐穿在身上的枣花布衫。我常常把那件枣花布衫当作乡村
的旗帜,远远地望见了,就急煎煎地向它奔去。它也仿佛具有某种灵性,老远老远,就
听见它说:“兄弟,你回来啦,兄弟。
  二姐的枣花布衫在田野里是会转色的。有时候我觉得它是红的,有时候我觉得它是
紫的,有时候它是黄的,有时候它又是绿的。在夕阳下它是金红的,人也仿佛溶进了金
红色的大地;在芥麦地里它是紫的,人一进去就不见了影儿;在油菜地里它是黄的,人
像是化在了灿灿的粉黄中;在玉米田里它又是绿色的,走着走着,倏尔就寻不到了。所
以,田野里总响着我声声急切的呼唤:“二姐,二姐——”
  我似乎是记住了二姐的手。二姐的手并不鲜嫩,手指也不纤细,那是很粗很涩的一
双手,摸上去像锯齿一样。每当这双手牵着我的时候,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草香。那
草香一日日伴着我,久久后熏得我也有了一点点灵气,以至于多年后我仍然认得什么是
“马屎菜”,什么叫“面条棵儿”。什么是“芨芨莱”,什么是“狗尾巴草”。至于哪
种是能吃的“苦瓜蛋儿”,哪种是“甜哑巴杆儿”,那是一看便能认出的。
  乡村是手的世界。我很难说清这双手的魔力。跟二姐在田野里野的时候,我知道这
双手出奇的快,出奇的灵巧。先不说割草吧,乡村最美妙的音乐就是割草,那“嚓嚓,
嚓嚓嚓”的声响让人心醉。那是生命的音乐,那音乐奏起的一刹那间天还是灰的,东方
仅露出淡淡的一线红,继尔滚滚的一轮红回升起,一杆两杆地跃动,渐渐就钉在了中天
,送大地一片泛着七彩光色的气派,然后慢慢西移、下沉,烧一天胭脂的红……直到那
一线灰红消去的时候,乐声才止。二姐十二岁就是劳力了,凭着这双手,二姐挣的工分
抵得上两个壮汉。
  我还知道二姐的指纹,二姐手上有九个“斗”。乡人说,九“斗”一“簸箕”是福
相,可二姐的福在哪里呢?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那锯条样的小手指一顿饭的功夫就能
编出十个好看的蝈蝈笼子。当然还有两层楼的,那要慢一些。二姐编的蝈蝈笼使我从小
就有了一点点商品意识。编好了笼子,二姐就带我去地里抓蝈蝈,那是一抓一个准。抓
住了,二姐就问我:“叫了么?”我欢欢地说:“叫了!”二姐说:“只有母蝈蝈才叫,
公蝈蝈不会叫。”于是我就把装了母蝈蝈的笼子带回城去,拿到学校门口跟同学们换蒸
馍吃。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二姐原是听不见蝈蝈叫的……
  那时候,二姐的手就是我的食品袋。跟着她我尝遍了乡间的野果。即使在光秃秃的
冬天里,二姐也能在野外地老鼠营造的“搬仓洞”里刨出一捧花生来!可这双手平素却
是专拣黑馍馍吃的。在姥姥家里,饭一向分两种,黑窝窝是姥姥跟二姐吃的,掺了些白
面的馍是我跟姥爷吃的。乡间的女人,似乎都长了一双拿黑漠的手,那仿佛是命定的。
二姐才比我大四岁,又是姥爷姥姥极疼爱的孙女,为什么就不能拿白馍呢?那时,我不
懂。长大了,我仍然不懂。但我却明白了“黑”与“白”。我固执地认为,黑与白就是
人生的全部含义。
  我痛骂过自己,似乎不应该这样“肢解”二姐。二姐示惠于我,我凭什么“肢解”
她呢?
  可映在我眼前的还是一个背影,二姐的背影。也许是我常常跟在二姐身后的缘故。
在我的印象里,二姐肩头上那块补丁是很醒目的。那是一块蓝色的补丁,布是半成新,
针脚很细,细得让人看不出。尤其叫我难忘的是那补丁上还绣着一朵花,是“牛屎饼花
”。这是名字最难听的花,却是乡村里最鲜艳最美丽的花朵。在乡人的院子里,种在窗
前的就是“牛屎饼花”。这种花的香气很淡,在风中细品才能捉到,但这种花的香气最
久,即使干枯了,也有丝丝缕缕余香不散。后来二姐那绣在补了上的“牛屎饼花”磨去
了,只有花的印痕依然清晰……
  从二姐的肩头望过去,还时常能看到邻村的一块坡地,坡地上立着一个年轻的汉子
。在夏日的黄昏,那汉子总是野野的光着脊梁,远远看上去热腾腾的。间或拄着一张锄
,就那么斜斜地站着,身上被落日的余晖照得亮亮的,像黑缎一样。开初我不明白,后
来总见二姐就那么站着,即使背着草捆的时候,她也那么站着,痴痴地朝西边望。而西
边坡地上的汉子,也常常那样站着,久了,就见他也朝这边望。那一瞬间,二姐就把头
勾下去了,尔后耸一耸背上的草捆,又慢慢、慢慢地抬起头……那坡地并不遥远,却没
见谁走过去或走过来,就那么仅仅望着,望着。有时候,就见那年轻的后生在坡地里犁
田,犁着犁着就打起牲口来。那鞭儿炸炸地响着,人也一窜一窜地骂,骂声十分地响亮
。于是,我拽起割草的二姐朝那边看。看着看着,那汉子就不再打牲口了,重又规规矩
矩地犁田,鞭儿悠悠地晃着,在坡上一行一行地走。收工时,天地都静了,又见二姐朝
那边望,他朝这边望,就那么默默无言地相互望着……
  这也许是二姐一生中最有色彩的部分了。在那个夏天里,二姐的脸总是很生动地朝
着西边,与那年轻的汉子无言地相望。没有见谁说过一句话。我曾一再倒放记忆的胶片
,是的,他们没有说过话,连一声吆喝都没有。后来那汉子就不再来了,坡地上空空的
。可二姐还是朝西边坡地里望,一日又一日,无论风天还是雨天,二姐总在望,默默地
,默默地……
  终于有一天,二姐带我穿过了那块坡地。那是秋后时节,坡地里的芝麻一片一片地
开着小朵的白花,香气十分浓郁。可二姐并没有在那块坡地里停下,她仅仅是看了一眼
,就又往前走,身子摇摇的。穿过高粱地,又穿过玉米田,也不知走了多久,抬起眼来
,已经站在了坟地里。那是一块极大的坟地,坟地里最显眼的是一座潮湿的新坟。二姐
就在那座新坟前站住了。
  二姐站住了,我的记忆也“站”住了。只记得二姐留在坟地里的脚窝很深,五个脚
趾的印痕深深地扣进地里,那印痕一圈一圈地绕着新坟,就像在地上镌刻一个巨大的花
环……
  这就是二姐的秘密。二姐一生中就这么一件秘密。
  记得那是雨后的黄昏,在回去的路上,我要二姐带我去捉靖蜒,二姐就带我去场里
捉蜻蜒。空气湿湿的,地也湿湿的。蜻蜒在空中一群一群地飞,忽一下高了,忽一下又
低了,那薄薄的羽翼在晚霞中折射出七彩的神光,旋得十分好看。我拿着场里的水锨去
扑,东一下,西一下,总也扑不着。急了,我就喊:“姐,姐……”
  二姐干什么都帮我。可那一次二姐没有帮我,我记得二姐没有帮我。她站在场院里
,一动也不动,默默地看着靖蜒飞。靖蜒飞来了,又飞去了,亮着黑黑的头,摇着薄薄
的羽,一双双,一对对,在她身边打着旋儿,有一只精蜒竟然停在二姐的肩上,二姐还
是不动,愣愣的。我跑过去扑,却见二姐的嘴在动,二姐说:“丁丁(蜻蜒)比人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3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