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okworm (书虫),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羊的门(9-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9月08日15:50:5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第九章
----------------------------------------------------------------------------
----
一、十二点
近来,县委书记呼国庆特别烦。
自从抄了弯店那个"造假村"之后,就不断地有电话打过来。这些电话大多是从省里
、市里打来的,打电话的人也自然都是有来头的,是呼国庆不能、也不敢慢待的。那些
询问者在电话里用的语气都是很得体的,似乎也没有说什么,也就问一问,表示一下关
切,但倾向是很明显的,那是要他放一马的意思。呼国庆自然是反复给人家解释,说那
是一个造假的窝点,是在"北京挂了号的"(在县里当一把手,有时也不得不"拉大旗作虎
皮",说点唬弄人的话。)等等,说得他口干舌燥的。有一天,他一连接了四十七个电话
,每一次都得好言好语地给人解释,后来气得他就把电话摔了,对秘书说,再来电话就
说我下去了!
紧接着,县教育局的白局长带着一帮校长找他来了。说是教育上的"人头费"欠了四
个月了,一直没有发下来,一些教师闹着要来县委静坐呢。呼国庆听了,一怔,说钱呢
?不是专款专用么?!白局长就说,专款专用不假。可钱是上一任的周局长借出去的,
说是暂借两个月,可一用用了两年,教育上的工资就接不上气了。加上最近县财政吃紧
,一拖竟拖了小半年!这么一来,教师们就受不了了。呼国庆就问,那钱干什么用了?
白局长说,局里办了一个粉笔厂,生产一种叫做"十二点"的药。呼国庆皱了一下眉头说
,什么乱七八糟的?粉笔厂咋会去生产药呢?这不是胡闹么。白局长哭笑不得地说,一
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才弄清楚了。这个厂开初确实是生产粉笔的。后来呢,这个,这
个,这"粉笔"就不是那粉笔了,这是带引号的……"粉笔"。在咱这儿,不是有一句俗语
,"小头"朝下叫做"老六点",那个、那个那,硬起来不就是"十二点"了么。对外说是"粉
笔"厂,那是为了免税,其实生产的是一种春药。这个春药的牌子就叫"十二点"。呼国庆
听了七窍生烟,什么,什么?教育部门搞春药。你们是疯了?!去,赶紧把钱给我要回
来!白局长苦苦一笑,说要是能要回来,就不来找你了。不是要不回来么。呼国庆说,
说清楚,到底是咋回事?!白局长说,"粉笔"厂垮了,厂长跑了。就这么简单。呼国庆
一拍桌子说,胡闹!钱还能追回来么?白局长说,追不回来了。剩下的是一堆(几万斤呢
!)发了霉的枸杞,白送都没人要。呼国庆说,人呢?白局长说,厂长跑了,抓住他一个
当会计的姘头。那姘头还在号子里关着呢,说是钱都花了,从她身上是一分钱也榨不出
来了。呼国庆气愤地说,谁让借的找谁去!白局长说,上一任的局长说了,那人是王华
欣书记介绍的,办厂也是王书记占了头的。我上哪儿找他去?呼国庆一听,咬着牙骂道
:王八蛋!可骂归骂,办法还得想,不然,一旦教师们闹起来,影响就大了。于是,呼
国庆就说,你们先回去,做好教师们的工作,不要激化矛盾。"人头费"的事,让我考虑
一下,三天以后给你们答复。就这么,好说歹说把他们打发走了。待人走后,呼国庆"砰
"地把门一关,心里骂道:王华欣这个王八蛋,一天到晚让我给他擦屁股!
这边刚把人打发走。不一会儿,范骡子又急煎煎地找来了。
范骡子一进门就说:"呼书记,那电话一个接一个,都是给那姓蔡的说情的,我是顶
不住了。你看咋办吧??呼国庆正在气头上,白了他一眼,什么也没有说。过了一会儿
,呼国庆突然问:"你吃过'十二点'么?"
范骡子一怔,说:"啥,啥东西?"
呼国庆也不解释,只说:"十二点。"
"十二点?"
范骡子愣了愣,跟着就笑了,说:"噢,噢噢。操,听人说,那狗日的提着在县委院
里到处给人送,也给王书记送过,说是啥子'十二点',日货。吃了金枪不倒,直戳戳的
,路都走不成……"
呼国庆骂道:"王八蛋!把全县教师的工资都给唿咚了,教师们闹着要来县委静坐呢
。这都是王华欣干的好事!"
一提到王华欣,范骡子觉得不便多说什么,也就不吭了。呼国庆仍是气呼呼地在屋
子里走来走去。突然,呼国庆说:"老范,你说你顶不住了?"
范骡子嘟囔说:"请情的老多呀!一会儿一个电话,都是有来头的……"
呼国庆回过身来,望着他说:"你是不是也该买点'十二点'吃吃了?你也别给我'老
六点',你要是顶不住,就趁早说话!"
范骡子说:"只要你这里'直戳戳',请放心了,我没吃'十二点'也一样是十二点!"
过了一会儿,范骡子又小心翼翼地问:"呼书记,那烟咋处理呢?"
呼国庆说:"啥?"
范骡子说:"那没收的假烟咋处理?你得说个话呀!"
呼国庆没好气地说:"这事还用问么?按规定,该咋处理咋处理。"
范骡子说:"要按规定,得全部销毁。可这……"
呼国庆说:"怎么了?怕那姓蔡的雇人打你的黑枪?!"
范骡子说:"那倒不是。有县委作后盾,我怕什么?就是觉得烧了可惜了,那可是一
千大箱哇!"
呼国庆说:"多少?"
范骡子说:"光整的就有一千大箱,还不算那散的。有'中华',有'
','红塔山'……都是好牌子。"
呼国庆说:"那不是假烟么。"
范骡子说:"假是假,可一般人也吸不出来。这姓蔡的有些门道,这假烟也是有配方
的,包装就更不用说了,比真的还真,烧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咋说也是烟,也都是冒股
气。"
接着,范骡子又说:"呼书记,你不是正愁教师们的工资嘛?我倒有个主意。把这些
烟便宜些处理掉,教师们的工资不是就有着落了么。"
呼国庆迟疑了片刻,说:"净出馊主意。打假的再去贩假?"
范骡子说:"不是贩假,是处理假货,在烟箱上打上两个红字,就声明是假烟。比如
那'中华',真的四五十一盒,咱处理成五块、八块的,就这样算下来,也至少弄他个五
六百万。要是烧了,一分钱不值!"
呼国庆挠了挠头说:"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范骡子说:"处理假货是为了给教师补发工资,又不是咱私下分了,会出啥事情?"
呼国庆想了想说:"你去办吧。不过,一定要注明,是处理假货。千万别留后遗症。
"
范骡子说:"那就这样办了?"
呼国庆也没再多想,就挥了挥手说:"办吧。"
可呼国庆万万没想到,一旦处理假烟的风放出去,整个县城就像炸窝了似的,买烟
的竟然如此之多!连县委、县政府的干部们也都是一箱两箱、三箱五箱的争着要。说起
来,也都明明知道是假烟,可这假烟的赚头太大了,只要弄出去,换一个地方,出手都
是钱哪!谁还管它是真是假?县里的干部,沾亲带故的谁没有一两个做生意的亲戚?于
是就人托人、脸托脸地找来了……开始的时候,是谁要都给,后来一看不行,就由范骡
子批条,让人去稽查大队买。后来批着、批着,范骡子也顶不住了。找来的领导、熟人
太多,有的甚至连钱都不给,就成箱成箱地把烟弄走了。于是,范骡子心思一动,就弄
了两个内部价格,一个价是由他批的,这个价略高一些;另一个更为便宜的价格得让县
委书记呼国庆亲自批。一出现两种价格,县里的干部们都把买假烟当成了一种"福利",
你给亲戚帮忙,我也给亲戚帮忙,你能找书记,我也能找,一时,人们蜂拥而至,都来
找呼国庆批条子。连市里的一些干部也不断地写条子来,条子都是写给呼国庆的。这么
一来,找呼国庆批条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在这段时间里,连县里的一般干部的吸烟档次都普遍提高了。干部们无论大小,只
要见了面,你掏出的是"红塔山",我掏出的就是"",他一掏又是"大中华"……谁也分不
清是真还是假了。气得一个很有实权的银行行长直骂大街:"我操!我一盒几十块,他一
盒才几毛钱,掏出来还叽吧一个样!跟谁说理呢?!"
当这个"内部价格"的批条权力移到呼国庆的手里的时候,他就知道坏事了。在那些
日子里,他简直就成了一个"烟书记",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都有
人找他批条。有人甚至在大街上就拦住他说,呼书记,给批两箱吧。于是,呼国庆抓起
电话,发脾气说:"骡子,咋搞的?我撤了你!"范骡子就在电话里诉苦说:"呼书记,我
也是没有办法,才拉大旗作虎皮的。要不是这样,一分钱也收不回来。你也知道,我头
皮老薄呀,来的都是领导,也都知道这烟是打假打来的,他们硬不给钱,我能挡住谁呢
?"呼国庆说:"你拿我当枪使呢?!"范骡子说:"我哪敢呢?这不是为了教师们的工资
么?"呼国庆"啪"一下把电话挂了。
过了一会儿,范骡子又把电话挂了过来,小心翼翼地说:"呼书记,你放心,我保证
'十二点'!"
事后,呼国庆回想起来,就觉得他还是轻看范骡子了。
二、跑一跑
当弯店村遭受到灭顶之灾的打击之后,面对众多的父老乡亲,做为村长的蔡先生只
说了一句话,他长叹一声,说:"跑一跑吧。"
在平原,有些话语是很专业的。
比如,这个"跑一跑",就是一种具有特指意义的专业术语。它的核心仍然是一个"活
"字,这个"活"的前沿是动化的,是在运动之中求"活",所以它才叫"跑一跑"。"跑一跑
"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生存动词,也可以说是失去希望之后的再
努力,它泛指遇到了什么难事和关卡,就去找熟人、拉关系、走门路,尔后打通一道道
关节。这里边当然还包涵请客、送礼、行贿等内容,所以这个跑字是一个"足"字带上一
个鼓鼓囊囊的"包"。人是要带着"包"跑的呀!造字的人莫非也生在平原么?怎么跑呢?
看来县里的关系是不行了,有一个呼国庆在那儿戳着,谁还敢替他们说话呢。要跑也只
有往上边跑了。跑,当然是先找一些熟地方,找一些早年"喂"出来的"窝"。人情是什么
?人情就是存款。你得不断地把钱存进去,尔后到了万一需要的时候,才可以取。这就
跟钓鱼一样,先得用饵喂,喂熟了,才能下杆。人当然比鱼更难"喂",但蔡先生毕竟是
蔡先生,这几年,他已经有了一个小本本了,那个小本本上记的名字就是他的联络图。
于是他就带着这么一个联络图上路了。
蔡先生"跑"的第一站,是找了原县委书记王华欣。王华欣跟他的关系自然是非比一
般,两人已好到了称兄道弟的程度。弯店这个"亿元村",可以说是王华欣一手扶持起来
的。然而,当蔡先生去见王华欣时,还是带了重礼的。
蔡先生给王华欣带去的是一味"药引子"。那药的引子名叫八哥。蔡先生是一个厚道
人。临上路前,蔡先生又一次问了八哥。说:"闺女,你要是觉得屈,就别去了。"
八哥说:"叔,我去吧。我去。"
蔡先生勾下头去,沉默良久,说:"唉,八哥呀,你叔连累你了。"
八哥说:"叔,这是一村人的事。我也豁出去了。是好是歹我都不埋怨你。"
蔡先生说:"家里还缺些啥?你说。"
八哥说:"家里也就这样了,啥也不缺。这还多亏了叔。要不是叔领着干事,我爹的
病也不会好。房也盖不起来,我俩哥也不会娶上媳妇。叔啊,啥也别说了,走吧。"
听了这话,瘸着一条腿的蔡先生摇摇地站起身来,对着八哥深深地施了一礼!八哥
慌忙把他扶起,说:"叔,咱走吧。"
其实,蔡先生要送的不是八哥这个人,是八哥的舌头。八哥长得秀是不屑说的,但
八哥有一个常人所不具备的特长,那就是她的舌头上的功夫。八哥的舌头比一般人的长
,且灵巧如手,翻卷似蛇。这功夫是八哥在无意之中练出来的。八哥从小就喜欢嗑瓜子
,嗑瓜子一般都是用手捏着,放到嘴边上嗑,可唯独八哥嗑瓜子是不用手的。那时候,
八哥家里穷,有一个时期,他爹曾跟人贩过一段瓜子。那时八哥常坐在屋里包瓜子。包
瓜子时,手是不能停的,手一停,爹就骂。可八哥馋瓜子,于是她就练成了一种不用手
嗑瓜子的绝活。就坐在屋子里,包着包着,只要爹一不注意,八哥头一勾,"滋溜"一下
,舌头就伸出去了,一舔就是三个五个,开始时还在嘴里偷偷地涮,涮着涮着不知怎的
就嗑开了。以后,她慢慢就嗑出巧了,只要舌头一涮,瓜子就卷到嘴里去了,这边嗑那
边嗉,瓜子皮一个个张着嘴儿从她嘴边排着队飞出来,想吐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
有一段八哥家的墙角里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瓜子皮,她爹气得一下子买了十包老鼠药!
骂道:"这老鼠真成精了,连瓜子也会嗑!"那会儿,她爹贩瓜子赔得一塌糊涂,倒是成
就了一个舌头!
后来,弯店成了"亿元村",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八哥嗑瓜子的功夫自然又精进了一
层。这几乎是一次质的飞跃,那舌头也仿佛有了灵性似的,吐出的瓜子皮不但能排成队
,还能组成字和画,这样一来,她嗑瓜子的功夫就成了一个绝技!有一次,在烟摊上,
她跟人打赌,不用手,嗑一斤瓜子,也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是这一次,刚好被
蔡先生碰到了。蔡先生慧眼识才,于是他灵机一动,就发明了一道菜,叫做"女儿涎",
称之为药膳,说是大补。这道"女儿涎"自然是不会轻易示人的。一旦弯店来了极其尊贵
的客人,那么酒席上的最后一道菜就是"女儿涎"了。在颍平县的干部群里,也只有王华
欣有幸吃过这道药膳。这"女儿涎"自然是要八哥来做的,而且是面对着客人当场表演。
上菜时,八哥穿一身开叉的中式旗袍(这也是蔡先生所理解的"中国特色")款款地来到宴
席上,先是要当着客人的面纯水净口,三遍后,含盐、含糖、含胡椒粉、含红枣、人参
、枸杞等八样,嚼烂后吐出,尔后,再由两位姑娘款款而至,一个端着一盘瓜子,另一
个捧一垫了白绒的红漆托盘,八哥就双手背后,身子微微前倾,樱口启处,只见舌尖翻
飞,"啪、啪、啪……"一阵玉碎声,就有一行白籽徐徐落入一净盘之中!未了,在人们
瞪眼、咂舌,连连叫好时,只见另一空托盘之中,早已跳出了一行由瓜子皮组成的黑体
字:王书记好!姑娘就托着那有字托盘让王华欣亲自过目。王书记高兴坏了,连声说:
"绝了。绝了!"蔡先生就亲自布菜,先是给王华欣布上一匙,说:"老王,尝尝,这可是
一味好药呀!"王华欣在酒酣脸热之机,就不经意地乜斜了八哥一眼,笑着说:"药是好
啊,要是有'药引子'配着一齐吃,岂不更妙?!哈哈,笑话,笑话。谢谢,谢谢。"
因为事关全村,所以,这一次,蔡先生是带着"药引子"去的。在市里,因为带着"药
引子",蔡先生自然不便到王华欣家里去。于是,就在"天一阁"定了一个高级雅间。把王
华欣请到饭店里来了。王华欣现在是市信访局的局长,虽然仍属于正县级,但信访局是
个穷单位,跟他当县委书记那会儿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已经没有一点实权了。因此
,王华欣一直窝着一肚子的火。等他在"天一阁"坐定,听了蔡先生一番话后,更是气不
打一处来!王华欣的脸色先是由红变黄,黄了一阵又灰,尔后脸上的肉皮痉孪着动了几
下,就黑下来了。一股浓浓的黑气罩在了他的脸上!这时候,就是再好的"药引子"他也
无心消受了。于是,他抬起眼皮,脸上勉强挤出了几丝笑容,说:"让他们出去吧,咱哥
俩说说话。"
蔡先生看了他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摆了摆手,对八哥说:"你们去吧。"
待人退出去后,蔡先生欠起身,给王华欣斟了一杯酒,说:"老王,药引子我给你带
来了。"
王华欣却一句话也不说,就在那儿干干地坐着。过了一会儿,他默默地说:"老蔡,
罢手吧。"
蔡先生一怔,失声叫道:"王书记……?"
王华欣郑重地说:"制假贩假,也不是长法,早早晚晚也是会出事儿的……"
听他这么一说,蔡先生心里凉了半截,心想,人怎么说变就变呢?就急急地说:"王
书记,弯店是你抓的点,呼国庆这一手,可是对着你来的呀!"
王华欣很冷静地说:"我知道。"
蔡先生长叹一声,说:"王书记,早些年,弯店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咱那边土地贫
瘠,穷哇,是弄啥啥不成。这些年,在你的扶持下,白手起家,成了'亿元村',也算是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了。要说假,也不是咱一处假。说句不中听的话,要是真查究起来
,我可以说全国没有一处不假!不管哪个地方,他多多少少都是有点假的。既然是处处
都有假,为何仅查我一处?这不是报复是啥?话再说回来,那何为真何为假?烟这东西
,不就是冒一股气么,气还有真有假?再说了,咱也不是非要贩假的,咱也想真,可那
会儿咱没有本钱,又能干啥呢?到了这会儿,咱想真的时候,他又来打你的假,这不是
存心不让人真么?王书记,你那会儿有句话,我是非常赞成的……"
这时,王华欣突然打断他说:"老蔡,这些年,我待你不薄吧?"
蔡先生立时回道:"不薄。"
王华欣定定地看着他,说:"要是万一出了什么事,你不会把我屙出去吧?"
蔡先生坐直了身子,说:"王书记,你要是把我当人看,就把这句话收回去。我是这
样的人么?说起来,我是个半残之躯,要不是王书记,哪有我的今天?!不光是我,弯
店的父老乡亲,都不会忘了你。你放心,就是天塌下来,我也决不会吐一个字!"
王华欣沉默了片刻,重重地拍了他两下,说:"老蔡,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过了片刻,他默默地说:"要是我还在颍平,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了。"
蔡先生说:"王书记,事到了这一步,你看,有解还是无解?"
王华欣说:"你既然来了,我就不能不管。现在,我给你谈三点意见。第一,立即罢
手。假烟是不能再做了。往下看事态的发展,假如有了转机,就赶快把设备转手卖掉,
利用卖机器的钱,转行干些合理合法的营生,到那时,我保证你还能东山再起……"
蔡先生插言道:"不是不想转行。咱那些机器设备,价值上亿元。头前南方有个买主
,出价到五千万,觉得太亏,没有谈下来……"
王华欣说:"卖。五千万也卖。现在是能收回多少是多少,只要能把扣住的设备要回
来,这棋就活了。第二,我给你写一封信,你现在就到省里去,去找省烟草局的梅春海
。他是我的一个学生,当年是我一手把他提起来的。他现在是省烟草局的副局长,主抓
打假的。让他想法把查办弯店假烟案的权力要回去,由省烟草局直接办。只要他能把查
办的权收过去,这事就好办了。另外,我告诉你,这个小梅有个嗜好,特别喜欢收藏名
人的字画……"
蔡先生点了点头说:"明白了。"
王华欣说:"第三,呼国庆既然是不让你活了,你也不能让他安生。不能老是被动挨
打,该还手也得还手。你也可以组织群众写状子么……"
蔡先生再次点头。出事之后,蔡先生曾往外打了几十个电话,有省里的、也有市里
的,可是收效甚微。那些人也都是他多次"喂"过的,十万八万,三万五万,都是给过的
,可一旦出了事……无奈,他只好亲自出来跑了。这次见了王华欣,倒使他心里好受了
许多,王华欣到底还是给他出了主意的。真是患难见人心哪!
话说到这里,蔡先生看了王华欣一眼,试探说:"那药引子?"
王华欣淡淡地说:"先办事。回头再说吧。"
于是,蔡先生领着一干人匆匆赶往省城去了。
在省城,蔡先生兵分三路,一路去烟草局打探情况,一路等在大门口盯人、认门,
一路专门去搞字画。蔡先生则留在东亚大饭店坐镇指挥,八方联络。
第二天晚上,蔡先生亲自到梅局长家里去了,去时仅带了八哥一人。梅局长住在烟
草局家属院的三楼的一个单元里,敲开门的时候,只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要出
门。蔡先生忙说:"是梅局长吧?"那人有点诧异地问:"你们是?"蔡先生赶忙说:"我是
从王华欣书记那里来的,带了他给你的一封信。"
那人"噢"了一声,说:"请进,请进。"
待进了客厅,就见墙上挂满了字画。蔡先生随口夸道:"看起来,梅局长是个雅士啊
。"
梅局长一边让人倒水,一边客气地说:"哪里,纯粹是个人爱好。"
接着,蔡先生就呈上了王华欣写的亲笔信。梅局长看了信,淡淡地说:"王书记是我
的老领导……"尔后就没有话了。这时,蔡先生说:"听说梅局长喜欢字画,我们托人弄
了几幅,不知是真是假,请梅局长给鉴定一下。"
说着,给八哥使了个眼色,八哥就赶忙起身,把带来的字画一一摊开,请梅局长过
目。梅局长的眼立时就亮了,这些字画都是省里顶尖人物的作品,当梅局长看到第二幅
时,突兀地"咦"了一声,两眼竟放出了异彩!那是一幅字,那幅泼墨之作也仅是四个大
字:大象无形。梅局长久久地盯着那四个字,嘴里喃喃地说:"不对吧,冉老不是封笔了
么?"听了这话,八哥差一点掉下泪来,她当然清楚,为搞到这幅字,蔡先生曾先后托了
八个人!那个什么狗屁冉老,曾三次把她们轰出家门,像赶狗似的……蔡先生在一旁说
:"冉老是收笔了。这是他最后一幅字,是他破例写的。"
梅局长激动地说:"珍品,珍品!不瞒你们说,我也曾托人求过冉老的字……"蔡先
生见火候已到,就说:"这些字画就是送给梅局长的。"
梅局长有些扭捏地说:"这不好吧?你们有什么事么?有事说事,不要这样嘛……"
蔡先生说:"说起来,也没什么事。我们大远来了,也没给你带什么,几幅字画,也不是
什么主贵东西,就算是个见面礼吧。"
梅局长连声说:"这不好,这样不好。"
话虽是这样说,可他的两只眼却仍是死死地盯着那些字画。
不料,第三天,梅局长竟主动到宾馆里看他们来了。这一次,梅局长客气了许多,
一见面就说王书记是他的老领导,是王书记一手提拔了他,老领导专门写了信,有什么
忙他是一定要帮的。可蔡先生脸上却一点也不急,蔡先生说,先吃饭吧,咱们边吃边谈
。在宴席上,蔡先生说:"像梅局长这样的,一定是什么菜都吃过了。不过有一道菜,是
我们乡下的土产,我保证梅局长是没有吃过的。"
梅局长说:"那好,我一定要尝尝。"
最后,自然是让梅局长品尝了"女儿涎"。梅局长也自然是赞不绝口!说是凭生未见
,凭生未尝的一味佳肴,也就不由地多看了八哥两眼。
饭毕,蔡先生又陪梅局长洗了一道桑拿浴。尔后,当两人坐进日式茶室的时候,关
上门,蔡先生才慢声细语地讲了弯店村发生的故事。梅局长听了,沉思了很久,才说:
"原来,是这种事。你怎么不早说呢?棘手太棘手了!既然县里已经插手了,怕不好办哪
。"
蔡先生说:"弯店是王华欣书记过去抓的点,呼国庆这一手纯粹是报复。梅局长,你
要是能帮这个忙,不但弯店一村的父老乡亲忘不了你的大恩,就是王书记,也会感激你
的……"话已说到这一步,梅局长仍没有松口,只说:"让我考虑考虑。"
当天夜里,蔡先生就带着人返回了。临行前,他对留下来的八哥说:"闺女呀,咱弯
店这一次就靠你了。只要你能把这二十万给咱花出去,就有指望了。"
八哥看了看给他撇下的那一箱子钱,流着泪说:"叔啊,咱咋有猪头进不了庙门哪?
"蔡先生说:"闺女,你要是后悔了,就说句话,你叔不难为你。"
八哥牙一咬,说:"你们走吧,等我的信儿。"
不久,省里果然派出了一个调查组,而且声明要接管弯店村的假烟案。
三、十面埋伏
一个电话打到颍平,说省里要来调查组。范骡子先先就慌了,他就赶快给呼国庆拨
了个电话。
呼国庆接了电话后,沉吟片刻,说:"你马上过来。"
呼国庆是何等人物,放下电话后,他就明白了,这一定是那姓蔡的在外边活动的结
果!这个假烟案一旦交上去,那么,过不多久,肯定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
王华欣在后边给他们出谋划策,任其发展下去,那就不知道还会出什么事情。省里一旦
插手,只怕连那些处理假烟的钱也要上交。搞来搞去,七跑八跑的,说不定又会回到姓
蔡的手里。县里动了这么大劲儿,其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这边呢,他已经把话说
出去了,到时候,教师的工资怎么办?那不等于他吹牛皮,自己打自己的脸么?!况且
,就在这段时间里,告状信满天飞!县城里已经谣言四起了。有人竟然说他呼国庆曾偷
偷地去弯店索要贿赂,因为口张得太大,人家没有答应,所以才去查人家的。有人甚至
说,这是狗咬狗一嘴毛!
呼国庆心想,看来,事态很严重啊!
于是,就在范骡子赶到时,县公安局的杨局长也被他召来了。待两人在沙发上坐下
后,呼国庆劈头就对范骡子说:"你把弯店假烟案的情况给杨局长汇报一下。"
范骡子也不知道呼国庆要干什么,就一五一十地把弯店制假、贩假的情况给杨局长
讲了一遍。接着,呼国庆很严肃地指示说:"杨局长,这是一个上亿元大案。上边非常重
视。制假贩假,证据确凿,影响极坏。最近,听说那姓蔡的四下跑,到处活动,你先把
那姓蔡的给我扣起来!"
不料,杨局长却说:"呼书记,这件事,看来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由公安出面,怕
不大合适吧?"
呼国庆沉着脸,久久不说一句话。他心里清楚,这个杨局长也是王华欣提起来的干
部,对弯店的情况大概也知道一些,不然,他不会说这样的话。于是,呼国庆背过身去
,轻声说:"老范,你先出去一下。"
范骡子很知趣地退出去了。紧接着,呼国庆背着两手,在屋子里一趟一趟地来回走
动。他走到哪里,杨局长的目光就跟到哪里,可呼国庆根本就不看他,只是不停地走…
…过了一会儿,一直等他把声势造足了,才突然转过身来,单刀直入,对杨局长说:"老
杨,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是听县委的?还是听王华欣的?!"
这句话问的太猛,太直接!顿时,杨局长头上冒汗了。他头上冒出了一豆一豆的汗
珠,那汗珠云集在他的脑门上,像豆花一样,一片一片地盛开着……片刻,他终于抬起
头来,说:"我听县委的。"
呼国庆说:"那好。你马上把人给我扣起来。三天换一个地方,不允许任何人接触他
!"
杨局长迟疑了一下,说:"扣人我执行,可我只有十五天的权限。超过十五天,就得
报检察院了……"
呼国庆手一摆,说:"技术问题由你处理。今天务必把人给我抓回来!"
杨局长不由地两脚一并,说:"是。"
等杨局长一走,呼国庆又把范骡子叫了回来,吩咐说:"等省调查组的人到了以后,
你的任务就是陪他们吃好、住好、玩好。记住,关键是拖住他们,不能让他们了解任何
情况。"
范骡子说:"这个你放心。可他们要是死追不放哪?"
呼国庆很干脆地说:"你就往我这儿推。"
中午的时候,呼国庆仍不放心,又给县公安局的杨局长挂了一个电话。杨局长在电
话里说,他正在调动警力。因为弯店是个大村,怕人手少了会出现意外情况。呼国庆一
听,眉头皱起来了。马上对着电话说,立即取消这次行动!杨局长急了,说怎么了?呼
书记,你是信不过我?!呼国庆解释说,不是不相信你。你讲的有道理。我也怕出现意
外情况,万一被群众围住怎么办?这样吧,你马上带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就地待命。
放下电话后,呼国庆沉思片刻,又给范骡子挂了一个电话,请他立即过来。于是,
范骡子撂下饭碗,又"橐橐"赶来了。呼国庆匆匆地对范骡子说:"你现在就坐我的车,到
弯店去一趟。你一个人去,把那姓蔡的给我请来,就说我要找他谈话。"
范骡子说:"他要不来呢?"
呼国庆说:"你一定要把他弄来。你就说,请他来,是要跟他谈拍卖机器设备的事。
他会来的。"
范骡子走后,呼国庆仍有些心神不宁。他当然知道那姓蔡的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
制假贩假这么多年,已成了气候了。那"亿元村"也不是凭白喊出来的。他钱来得容易,
撒得就开。再说,这姓蔡的又是有名的大方人,既然如此,谁知道他到底贿赂了多少上
层人士?!除了王华欣,他背后还有没有更厉害的人物?这是不能不防的。如果他得到
消息,人一跑,那事就难说了。他觉得这事既然办了,就必须想得更周全些,得有十二
分的把握才行……"
呼国庆思前想后,反复掂量,最后,又给省报的副总编冯云山挂了一个电话。电话
响了三声之后,话筒里传来了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哪一位?"呼国庆赶忙说:"是冯老师
么?我是国庆哇。"
立时,电话里的声音变了,冯云山十分热情地对着话筒说:"噢,是国庆啊。国庆,
听说你当'老一'了?祝贺你呀!你这个国庆,也不请我去你们那里玩玩?"呼国庆说:"
冯老师,我这次就是邀请你的。我正式邀请你到颍平来……不,不是客气,我是诚心诚
意的。你听我说,我们这里最近来了一个神人。是,确有其事……我已经试过了,人家
是带功按摩。人家给国家领导人都按过。对,对,放音乐。按头时放的是'二泉映月',
按身子时放的是'百鸟朝凤',绝了!你不是腰不太好么?来这里住上一段,洗洗桑拿,
让他给你好好按按,一切由我安排!……"冯云山高兴地说:"此话当真?"呼国庆就说:
"我马上派车去省里接你。"
冯云山对着电话说:"那倒不用了,我带车去吧。"
呼国庆又一次叮嘱说:"那好,你可一定来呀!"
放下电话,呼国庆又叫来了秘书,让他赶快去准备两份材料,一份要详,是准备让
省报公开发表的;另一份要简,是要让冯总编带回去,做为'内参'往上边送的。题目一
定要打眼,内容就是弯店村假烟案……秘书听了,自然不敢怠慢,就急匆匆地准备材料
去了。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半钟,那电话才骤然响了!
当电话铃响起来的时候,有一刻,呼国庆怔怔地站在那里,似乎不知道该不该接这
个电话。他想,万一人跑了呢?这时,时间已不允许他多想了。当铃声响到第六遍时,
他快步走上前去,抓话筒时,就像攥了个火炭似的!他对着话筒大声说:"我是呼国庆。
"
此刻,只听话筒里说:"呼书记,客人请到了。"
呼国庆暗暗地骂了一句,尔后说:"人呢?"范骡子在电话里汇报说:"已经到县城了
。你不是要跟他谈话么?"呼国庆说:"你马上把他交给杨局长,交给杨局长之后,你就
不要管了。"
于是,这位名为蔡花枝的蔡先生,半个小时之后,就糊糊涂涂地被送到邻县一个看
守所里去了。他刚刚被带走,不到一刻钟,省调查组一行五人到了颍平县,领头的自然
是那位烟草局的梅局长。
当天晚上,呼国庆又亲自摆酒为梅局长一行接风。在县委招待所O号厅里,摆了一桌
极为丰盛的酒席:酒上的是"茅台",烟上的是"大中华"(真的!),主菜是从南方空运来
的"大龙虾"……在一旁作陪的范骡子特意给梅局长介绍说:"在我们颍平,这是最高规格
的接待。这里没有1号厅,1号不好听不是?在咱颍平,O号就是1号,意为圆圆满满,是
'老一"亲自出面才用的。除非省里来了贵客,一般进不了O号……"呼国庆脸一嗔,打断
他说:"你给省里领导讲这些干什么?领导们啥没吃过?主要是要配合好领导的工作。"
范骡子忙又说:"那是。我罗嗦几句,是想说明县委的重视……"呼国庆端起酒说:
"省里领导亲临颍平指导工作,县委能不重视么?不要再说了,梅局长,我敬你三杯!"
一时,杯来盏去,风卷残云,县烟草局的头头们轮番上来敬酒,他们也都不说什么,只
剩下一个字,"喝!"待酒过三巡,呼国庆站起来说:"梅局长,失陪了。我那边还有个会
。"
梅局长初来乍到,已喝得迷迷糊糊,就说:"你忙,你忙。"
呼国庆却转回头又对范骡子指示说:"老范,我就要求你一条,对省调查组的工作,
要人给人,要车给车,全力配合!"梅局长站起身来,一语双关地说:"有你这句话,我
就放心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3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2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