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hampaign (原野), 信区: Reading
标 题: 第二章 现代症候群-2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Dec 13 20:30:06 1999), 转信
具有中年反叛“基因”的女士,以为如何?
快跑、当众痛哭、大声咳嗽,都可能妨害别人的自由?
自有我在
有人说老美最懂得自由的真义,处处唯恐个人的自由影响到别人,不过据我看,他
们简
直就是过度敏感,甚至显得有点神经兮兮!
有一回我在办公室的走廊跑,好几个老美居然同时打开门,大惊小怪地问:“发生
了什
么事!”我说:“没事,只因敝人干记者出身、跑惯了!”你猜他们怎么说?他们说:
“拜
托以后别跑,因为使我们紧张,以为失火了,这是妨害我们沉思的自由!”岂不是天大
的笑
话!
又有一回参加老美的丧礼,丧家的亲属居然不哭,使我还以为死了别家的人。原来
据说
是把悲恸藏在心里,泪往肚里流,为了免得外人不知所措,增加他人的心理负担。岂不
也是
笑话!吞泪是会得癌的!而且没人顿脚捶胸、哭天抢地,如何能见死者的哀荣?自己就
算不
哭,也该请职业孝子代劳才对呀!
还有一回,老美来我家做客,正逢家母花粉热咳嗽,居然每咳一次,那老美便要问
一
遍:“令堂是否不舒服?”也不嫌烦?后来拙荆在里屋伸了个“有声”的懒腰,那是痛
快
呀,老美居然也神经兮兮地问:“怎么了?”
到美国十年,我总算弄清楚,敢情老美自生下来便受个教育,别人打喷嚏,一定要
对他
说:“上帝保佐你!”那打喷嚏的人,则得讲:“对不起!”这对不起的意思,一则是
因为
自己失态,一则是对引起别人不安表示歉意,所以当我们打个过痛的喷嚏,或伸个畅快
而有
声的懒腰时,在中国,只要不传染,没人会去管你,但在欧美,却可能引来一大番不知
是真
是假的问候。
所以美国式的自由,说得好听,是建筑在关心别人的基础上;中国式的自由,是建
筑在
舒畅自己的原则上。说得难听一点,则老美是自己碍手碍脚的小家子气,我们老中才有
那
“自有我在”的大风范!
(本文为反讽)
如果我们办国际运动大赛,各国应该早早送选手来台北,以便适应这里的空气。
大体育馆万岁
听说台北市政府考虑在七号公园预定地兴建大体育馆,我立刻举双手造成,高呼市
府为
民造福万万岁!
首先,台北市寸土寸金,这么昂贵的土地,当然应该用为建筑,给大人办正事,而
非辟
为草地公园,让毛孩子嬉戏。而且在黄金地皮上种草,绝对不如建钢筋水泥来得恰当,
所谓
“佛要金装”,贵的地皮盖贵的建筑,才配呀!
其次,建了大体育馆,必有助于台北污浊空气的改善。想当年,韩国要求主办奥运
,国
际奥委会开出的首要条件就是汉城空气要净化、汉江要整治,否则运动员的体能不但无
法发
挥,只怕还要受到伤害。台北的空气号称世界最脏,又因为是盆地,常有逆温层作用,
若不
想把国际好手吓跑,当然会逼得改进空气污染。
或许有人说办不到,其实办不到也好啊!想那玻利维亚,在世界最高首都拉巴斯举
办国
际运动会时,各国为了使选手适应那里较稀薄的空气,纷纷提早把选手送去训练。同样
的道
理,如果大家早早来我国练习呼吸台北空气,不是能为观光事业带来一笔财富吗?届时
如果
旅馆不足,附近的文教住宅区还可以改建些小宾馆、套房、十分多采多姿!
既或不然,当那些吸惯新鲜空气的老外来比赛时,必不能与我国土生的高手相较,
如此
一来,金牌尽为我摘,体育馆中每日升起国旗、奏起国歌,岂不大大扬眉吐气!
还有,国父说我们不但要学习西方,而且要迎头赶上。纽约的中央公园里没有任何
大建
筑。只是草地、树林、湖泊和儿童动物园、游戏场,我们既然要超越,自然应该独树一
格,
在中间盖个大体育馆,而且愈大愈够面子!
至于儿童?我早说过,他们只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现在毕竟还不是,所以不必管
。何
况七号公园里若没了绿地,自然会逼得这些孩子早早长大,不必学着在草地上跑,就立
刻能
进入大体育场中比赛,真是一蹴而几,岂不妙哉?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既然建大体育馆,观众当必上万,七号公园四周没什么地方停
车,
自然得在公园内另辟大片水泥停车场。如此,在没有比赛时,不是正可以开放供大家停
车
吗?所以我建议只需要体育馆,一点绿地也不必留,其余通通建为停车场,一方面比草
坪容
易保养,一方面可以收费而增加市府的收入。此外比赛时场外必有摊贩聚集,久而久之
,发
展为新兴夜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都市繁荣,岂不一举而数得?
什么?有人说幼儿在水泥地上跑,容易摔跤受伤?停车场车子多又不安全?真是太
过操
心了!要知道现在流行绑票,哪个孩子旁边不紧跟个大人?你放心好了!
(本文为反讽)
天生的个性,可能就是“命”。改得了自己的个性,就能改变自己的命;懂得积极
开创未来的人,则能创造自己的命。
创造自己的俞运
我有一位老大无成的朋友,年过四十,连个固定的工作都没有。当人问到他的未来
,他
总是一摊手:
“算命先生早说了,我这个人什么都不错,就是命中没有主运,所以做任何事都成
不
了,这是天注定,自己没办法!”
而当我问他什么是“主运”时,他则说:
“主运啊!就像是树干,有的人主运强,好比那高大的乔木,主干粗壮而高大,成
得了
栋梁之材。像我这种没主运的,则好比是灌木丛,浓密有余,但是没有主干,长不成大
树!?他的话锋一转:“不过算命先生也说了,像我这种没主运的人,也好比是藤萝,
自己
虽长不高大,却能攀附,要是遇见贵人,譬如好朋友、好老婆之类,如果他们的主运强
,则
我还有出头的机会。”
但是当朋友介绍他到一家公司做事的时候,明明是很有发展的公司,他却没有两天
就不
做了,道理是:
“那老板确实很强,可是他的生意有风险,没主运的人不能跟有风险的人在一块,
好比
藤子攀在有风险的大树上,大树倒,我也倒!跟你们这些自己站得住的人,是不同的!
没主
运的人,连坐车都得小心,如果同坐的人命不好,撞了车,我也会跟着死。倒不是我的
运
坏,是被别人连累的!”
于是我对他说:
让我讲几个真实故事给你听吧!我有个高中同学,很想出国,大学刚毕业就去看相
,问
什么时候能如愿,算命先生说:“你明年底以前一定能出国!”
问题是第二年过了,他还留在国内,没碰上出国的机会,于是去找相士理论。
“我算你能出国,你自己不出,我又有什么办法?”看相的理直气壮地说。
我还有个朋友,看相的时候,故意考考对方:“您算我可以有几个小孩?”
“三个!”
“我只有一个!”她听了之后跳起来:“而且因为长东西,把子宫都拿了!”
岂知算命先生一笑:“我是说你命中有三个,你不早生,我有什么办法?”
又有个人找算命先生,问姻缘。
“今年你是结不了婚的!”相士铁口直断。
其实问姻缘的人,只是迟疑到底能不能嫁给她已经交往多年的男朋友,听相士这么
说,
一气之下,心想我就要砸你的招牌,硬是赶在年前嫁了。
:“你自己要跟命斗,我当然没办法算!”相士听说之后讲:“如果人人非要拗着
来,
谁还能算得准?”
可是那硬要和命斗的人,如今儿女都十多岁了,夫妻思爱、事业顺利,又怎么解释
呢?
我在纽约念书时,同宿舍有个男生与女友交往多年,父母始终坚决反对。于是他去
请教
一位X宗名师。
“你只要每天早晚床脚提离地面三次就成了!”名师说。
几个月后,他的父母果然不再反对。可是那女孩竟先不告而别,听说去跟别人结了
婚。
“只怪我注意抬床脚,却忽略了床上人!”那男生自责地说。
接着又有一位介入别人婚姻的小姐,请教那X名师,怎么能减少痛苦。
”忘了他!”
“我忘不了!”
于是名师教她将男朋友照片,不知用何方法、朝哪个方向走,故意将照片掉在地上
,再
加吞几次口水,说是依此密法去做,就能把男朋友忘掉。
这又使我想起鉴定齐白石的画,有所谓凡是画上题七十六岁的作品,都是假画。因
为一
九三七年,算命先生说齐白石流年不利,所以白石老人用瞒天过海法,从七十五岁一下
子跳
到七十七岁,连胡适等人编的“齐白石年谱”都把这事记了下去。
问题是这“瞒天过海”法,真瞒得了天吗?只怕是瞒了人吧!那忘掉心上人的方法
又算
是“密法”吗?根本就是掩耳盗铃嘛!
据说有两姐妹同去算命。算命先生算出其中一个人,某年曾被倒过帐,另一个人则
不服
地说:“当年我们是同时被倒帐,为什么你没算出我来?”
“八成因为你虽被倒,却没放在心上,所以没显示在命里!”算命先生说:“而你
妹妹
伤痛欲绝,因此看得出来!”
举了这许多活生生的例子,我对那自称没有主运的朋友说:
命固然有许多是上天注定,但也有上天无法注定的。我看你的所谓没有主运,只是
没有
恒心、主见和志向,也可以说是你个性上的弱点。话讲回来,个性可能就是命,改得了
自己
的个性,能“超越自己”的人,就能改变自己的命。懂得积极开创未来,知道“创造自
己”
的人,则能创造自己的命。
至于只想靠父母、朋友、贵人的,那份依赖性,才真是没有主运的原因!
台湾的城市,可以仰观,不能俯视!
丑陋的空中
十几年前,安克志造仿我的画室时,我问他对台湾的印象。他说:“美丽的乡村、
丑陋
的城市!”
我当时不太高兴,但是眼看台北一片赃乱,又有什么好讲的?
接着我出国念书,多年后重履故上,台北竟焕然一新,尤其是东区,高架路两则的
平房
不见了,矗立起整排的高楼,忠孝东路四段,更有了台北银座之称。
我特别请朋友开车,带我做了一番巡礼,以录摄影机,拍下这令我有一雪前耻之感
的伟
大画面,并带到美国给朋友看,且得意地说:“瞧!台北就快赶上纽约了!”
今年一月,我再次返国,适逢经国先生逝世,电视公司以直升机转播奉厝的时况,
我除
了看到壮观的车队和祭悼的人群,却也见到了一个令我惊讶的画面。从空中看到的台北
市,
竟然跟地上见到的仿佛两个不同的世界,在那整齐林立,贴着马赛克瓷砖和玻璃帷幕墙
的
楼,不是游泳池,更非空中花园,而是由石棉瓦、铁架、塑胶浪板、空心砖、鸡舍、破
烂家
具和各种垃圾堆积成的另一个新兴违章建筑区。
我在日本旅游时,常感觉那是一个懂得在极度现代化中保有“传统美的国家,譬如
奈良
东大寺庭院间徜徉的鹿、东京上野飞舞的鸽、京都平安神宫的院囿和东福寺的青石板道
,都
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连那最无情趣的“纽约客”,也懂得保留一些石块的道路和古老的
建
筑。
而今,我发现自己的国民也真不差,且看那四十年代的违章建筑区,不是依然保留
,且
提升到近八十年代的空中了吗?还有那鸡笼鸽舍,不是也高升一等,使我们仍能闻鸡起
舞、
观鸟骋怀吗?还有那“台北市拆除违章建筑认定基准”,不是也订得巧妙,可以“免依
法拆
除”违章建筑吗?
只是我建议,以后别再盖更高的楼,否则上层的住户,将不堪俯首。我也拜托以后
客机
别从台北上空飞,否则我只好砸掉那拍来炫耀国外友人的录影带!
美国某电视气象播报专家说:“各位女士遇到强暴,如果无法抗拒,何不干脆享受
一番!”第二天,他就被炒了鱿鱼。
幽默,你在哪里?
听女孩子谈择偶的条件,似乎总脱不了“要有幽默感”这一项。我便想:在她们心
中,
什么是幽默感呢?会不会连促狭捣蛋、说说笑话、扮个鬼脸都能算是幽默?
这使我想起高中时,有一天学校里来了几个美国外宾,由英文老师做陪,那场面真
难形
容,倒是有位同学说得妙:“奇怪!平常英文老师都一脸夫子像,怎么碰到外国人,就
突然
变成猴子了!”
可不是吗?尤其是当这群人走过操场的时候,远远看去,只见其中一人,又缩脖子
、又
端肩,加上手舞足蹈、尖声干笑,正是我们的英文老师。而事后,您猜那老师怎么解释
?
他说:“这是幽默!跟洋人在一起就要幽默!”
问题是,那些真洋人怎么反而没做成猴子样呢?
有幽默感(witi a sence of humor),在西方社会诚然是非常重要的,当别人这样
说
你时,甚至是一种相当的夸赞。因为没有机智的人,不可能表现出高度的幽默。
“机”是快速的反应,幽默往往要在最恰巧的时机灿然出现,才能给人灵光一闪之
感,
所以需要抓住“第一时间”的反应。“智”则是智慧,真正高级的幽默,往往不是直接
,因
为幽默多少带着几分谑,如果太直接,难免尖刻伤人,所以要绕个弯子来,段数才显得
高,
那绕弯子就非智慧不能达到了。
举例来说,某日我参加慈善晚会,其中义卖残障人士画的耶诞卡,有一位不知趣的
宾
客,居然大声说:“怎么卖耶诞卡,我一年根本寄不了几张!”这煞风景的话一出,整
个场
面都僵住了,就在这一刻,突然有位太太举起手,笑嘻嘻地喊着:“喂!要不要我分一
些我
的朋友名单给你?”顿时引得哄堂大笑,整个尴尬都解除了,怎能说那及时发言,不是
高度
智的表现呢?
至于认幽默的方法来做反击,就更不简单了。中国的诗经有所谓“主文而谲谏”,
意思
是以隐喻迂回的方式来劝谏人,那幽默的反击法,则是主文而谲攻。
譬如当我任中视代表时,有一次摄影记者因为机器突然故障,不得不用一架家用的
小机
器救急。岂知那被采访者的家属,竟然带着几分嘲笑地说:“早知道您用这种小机器,
我就
自己拍好送给你!”
我那摄影记者回头一笑:“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我来的拍的道理!”
他这句话真可以说是既幽默而且含蓄地给予还击,意思是:“你拍的毕竟不是我拍
的,
机器相同,拍出来的可不一样啊!”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就是因为你不敢用你老
兄拍
出的烂东西,所以还得我这位专家出马!”
如果他真将前面一大段讲去出,难免成为正面的冲突,所以那淡淡短短一句,学问
是大
极了!
“淡淡地”,这正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如同会说笑话的人,往往自己面无表情、毫
无笑
意,却冷不防地说出叫人前仰后合的话。
在西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幽默例子:
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总是赞扬另一位作家,但是对方却一个劲地批评伏尔泰不好,
当伏
尔泰听说时,只是淡淡一笑:“真的吗?相信我们双方都错了!”
不过几个字,全然改变了形势,岂不妙哉V
又有一个笑话,某男士骂某女士为狗,被告进了法院,法官判决被告应向原告当庭
道
歉,被告回问:“我称女士为狗,是犯了法。但是如果称狗为女士行不行呢?”
法官想了一下:“行!”
接着被告就对那原告深深一鞠躬,说:“对不起!女士!
我还亲眼见到一个以这种逻辑方式反击的幽默例子:
有一个人在竞选对手诘问:“你一无所长,到底有哪样比我强?”时,只是淡淡一
笑:
“我实在跟阁下差不多,阁下的优点,我全有!我的缺点,阁下也都具备!”
这句话,若不是聪明人,还真难会意,它的妙处是表示“我的优点,等于或大于阁
下!
阁下的缺点,等于或大于我!”
当然这种反转式的句法,也不尽然用在攻击,譬如在金钟奖的颁奖典礼上,我就见
过某
电视公司的得奖人,在致词时说:
“过去我以公司为荣,但是今天(顿一下)公司要以我为荣!”顿时引得满场热烈
的掌
声。
他这句话的妙处,不仅在于句子的反转,更在其中的停顿,引起听众预期的心理,
甚至
使人有错误的预期,然后峰回路转,一语惊人!
梁实秋教授,就善于这种幽默,譬如他曾说:
“我从来不相信儿童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一顿)因为我处处看见他们在做现在
世界
的主人翁!”
更妙的是,我曾在纽约电视上,看一位著名小提琴家到高中座谈,在学生发问告一
段落
之后,小提琴家说:
“刚才有些问题问得很好,但是有些问题……”他停顿了一下,学生都紧张起来,
以为
他要批评问得不好。就在这一刻,小提琴家继续了下面的话:“简直是好极了!”赢得
一片
欢呼。
凡此,都是将听众先做错误的导向,而后语锋突转,达到幽默的效果。
看完以上几个高级幽默的例子,读者或许发现幽默固然难,要听得懂幽默,也真不
容
易。确实如此,幽默不仅常像“歇后语”,有时更如猜灯谜。譬如中国人最常用的:
“七窍通了六窍”,表示一窍不通。
“聪明透顶”,比喻将秃的头。“聪明绝顶”比喻已经秃光的头。
又如,故意把“誓死不渝”,讲成“誓死不偷”,都算是一种幽默。
至于洋人也爱玩这种双关语的幽默,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在画展中,会见一位美国
老先
生指着画中人的眼睛说:“Beautiful students!”隔了两秒钟,大家全笑了,原来那
student等于pupil。而pupil则是瞳孔的意思。
洋人固然喜欢在言语间耍幽默,但是也有许多禁忌,譬如种族、性别、残障,都少
碰为
妙,因为那是天生而无法改变的,幽默不得体,就变成了歧视,而歧视则是民主社会最
大的
忌讳。
譬如在电视上常表现幽默的气象播报专家,就曾经有一位因为讲错话,隔天便卷了
铺
盖,你猜他说什么?他是跟着前面一条强暴妇女的案子耍幽默:
“各位女士遇到强暴,如果无法抗拒,何不干脆享受一番!”
他是犯了,既伤受害者的自尊,又表示了性别歧视的大忌讳,怎能不走路呢?
由此可知,幽默固然妙,但是如何抓住分际,幽默得恰到好处,更是大学问。近日
看电
视,见主诗人以一位残障歌星当笑料(当天那位残障者井未到场),或对着相貌不出色
的女
孩子说“阁下这副尊容”,再不然则在电视剧中让儿童当众尿尿,在桥剧中表现在车上
偷
香,以手摸对方臀部,再拿到鼻子前嗅的镜头。让我不禁要问:
“这是幽默吗?还是因为社会一下子开放,连幽默笑料,也顿时失了分寸?”
我朋友所说的一段话,更引起我的省思。
“当人们吃完大油大腻之后,是无法欣赏淡雅的禅宗水墨画的!当‘抓痒’式的幽
默已
经引不起皮肤的感觉,只好用‘打’的了!”
请问我们的社会,是否已经因为吃了太多的油腻,而对点到为止、意味深长的高级
幽默
失去了感觉?
幽默,你在哪里?
有不舒适的城市没关系,问题是那城市里是否也有最不舒适的家庭!
从国看家
去年底,美国教育电视台,做了一系列有关自由中国的报导,广泛地介绍了台湾的
政
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其中有一句旁白,听了令我十分不愉快,那是当片子介绍
到有
关台湾的公害污染时所说:
“台北,世界上住起来最不舒适的地方之一。”(One Of themost uncomfortable
places in the worod for living)
这句话一直挂在我心里。某日特别提出来和十七岁的儿子讨论,哪知道年轻人居然
眉头
一场:
“有不舒适的城市没关系,问题是那里是否也有着最不舒适的家庭?”
儿子说这句话或许并没怎么经过大脑,对于我来讲,却有如当头棒喝。
“可不是吗?国家、国家,一国的情况不常也反映在家庭里吗?”
我们有着八百亿美金的外汇存底,造成骄奢逐利的社会,却无法改进环境的品质。
许多
人只知求取个人的利益,不顾群体的发展。只求车内的舒适,不顾车外的污染;只求关
起门
来,享有室内的安宁,却不管自己在外面制造的噪音。
问题是,当我们关起家门,门内是不是也反映了这样的社会情况呢?
我们的家庭可能拥有比西方人高得多的储蓄。可是室内再不然就是多年一成不变的
陈
设,再不然则动辄数百万元装潢,结果却显得杂乱无章,没有表现出个人的风格与品味
。正
如同我们所居住的都市,有一栋栋看来不错的建筑,却常未能表现出民族的风格与整体
的谐
调感。
我们的厨房可能有美国的不沾锅、英国的蓝花瓷,却见那锅盆炉台,满是油垢黑烟
,家
里除了宴客,用的常是塑胶腕盘。
我们的客厅可能有柚木画柜、红木家具,里面却堆着过时的报纸、喝空的酒瓶和准
备用
来装垃圾的各种购物袋。如同我们新建的文化中心、美术馆,可能有最昂贵的硬体设备
,以
及贫乏可怜的收藏与演出。
我们号称有敬老尊贤的美德,许多家中的高龄长者,却成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到
吃饭
时才被“请”出来,平常难得有年轻人“领着”出去散步、旅游。如同我们有许多国宝
级的
艺术大师,却只见政府要员一年一度前去拜寿,平时则乏人问津。
我们的子女,一方面希望得到父母“中国式”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方面要求“西式
”的
民主与放任。如同职员要求公司有日本式的升迁与福利,却又追求美国式的跳槽与个人
自
由。
我们的父母可能一面交给子女过多的零用金,一面下达十八世纪的专制令,自己却
又早
上坐号子,晚上在酒廊,如同……
总之,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集合,当我们大声疾呼国家要现代化的时候,是不
是能
先由家庭做起呢?
我们常说人才不怕被埋没,迟早会被发掘出来。但是,今天这句话或许不对了!
不能及时成功就是失败
由于后院紧邻者被列为鸟类保护区的森林,使我经常能观察到鸟类的生态,尤其是
在屋
檐下挂了野鸟的喂食器,躲在百叶窗后,更可以近在咫尺地看它们的小动作。
最爱仲春、山茱萸花盛开的时节,红雀、蓝坚、斑鸠、麻雀,都携家带小地来进餐
。其
中阵容尤其庞大的要算是麻雀了,一对父母,足足领来五只小宝宝,不知是否因为怕冷
,宝
宝紧紧地挤在同一枝上,等着父母喂食。
大鸟总是先飞到喂食器里卸取谷子,然后飞到地面咀嚼,再回到枝头哺育孩子。而
每当
大鸟飞临的时候,小雀都极力地抖动翅膀,张大了嘴巴,并发出叫声,别看那些小鸟不
大,
它们的嘴巴张开了可是惊人,似乎整个头,就只有一张此的样子。而且小雀的嘴跟大鸟
的颜
色不同,色彩较浅,边缘呈淡淡的黄色,变得非常显眼。
观察久了,这些小鸟的生活,竟使我产生一种惊悸,我发现在那一窝初生的小鸟之
间,
居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生存的竞争。至于那张大嘴巴、高鸣、乃至抖翅的动作,
则莫
不是为了吸引大鸟的注意。
鸟毕竟是鸟,那做父母的居然不知道算计每个孩子的食量,它们可以来来回回地,
喂同
一、两只小鸟,只为了那两只的嘴张得特别大、声音特别响、翅膀抖得特别凶。有时候
看到
最瘦小的一只,半天吃不到一口,真是让我发急,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只怪它的父母太
蠢,
更怪它自己不知道争取表现哪!
几乎是一定的,那不知道表现而吃不到东西的小鸟,后来都不见了,剩下壮硕的两
三
只,被喂得更结实,终于能独立进食。我常想:这是否就是自然的定律呢?因为大鸟的
体力
有限、食物有限,在成长过程中。当然有些子女要被淘汰。
于是那抖翅、张大嘴、高鸣的的表现,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因为鸟的社会正反映了
人类
社会,生物间生存竞争的道理是相同的。
去年底,当民生报公布七十八年畅销书排行榜的时候,也道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卖
得好
的书与滞销书,是一比四。金石堂每月进书近七百种,其中百分之七,可能全年一本也
卖不
掉。
那些卖不掉的书,难道就都差吗?不!它们可能从进书店,就没被摆在显眼的“台
面”,而被塞到书架的一角,因此一年下来,不曾被顾客翻阅过。如此说来,内容再好
又有
什么用?滞销书的命运,不仅像我所看到的那只瘦小麻雀,不知所终。而且几乎从一开
始,
就注定了早夭的命运。
我们常说人才不怕埋没,迟早会被发掘出来。但是,今天这句话或许不对了!
一百年前,你可以靠科举考试而一举成名天下知;三十年前,你可以大学毕业而雄
纠
纠、气昂昂;十年前,你可以混个硕士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再过十年,只怕你拿
到博
士学位,都还可能失业。因为你一心读博士,“出道”落在别人后面,等学位拿到时,
只能
给国中毕业的老板打工。
在这个极端竞争的时代,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时成功,而且要及时成功,否则
就是
失败。甚至你要嫁个理想的丈夫,再也不能凭自己天赋的外在或内在来吸引异性,而要
主动
地展示给你中意的人看。
否则你可能只是一本封面无比精美的书,由于出版商少了炒作、宣传和疏通,而被
束之
高阁。也可能是内容无比深入的精品,却落得一本也卖不掉的命运!
你的内容再美,人家翻都不翻,又有什么用?尤其现实的是:在这个时代,一过时
,就
没人要了!
所以,不如学学我窗外那两只聪明的小雀吧!
那原本在人们心中,只是一张加了色彩笔墨的纸或布,瞬间成为活生生的东西——
日日夜夜都长大,增高的”活宝”。
艺术收藏的明牌
国内的朋友寄来剪报,标题赫然是:
“今年投资的大明牌是艺术!”
其中举出许多例证,譬如某股市大户准备斥巨资开画廊;日本及欧洲艺术经纪人纷
纷抢
滩;国际艺术拍卖公司计划在一九九七年后在香港之外另找据点;台湾的财团开始在国
际艺
术市场活跃。
接着美国的消费者摘(Consumers Digest)也刊出了统计资料,列出十大最佳与最
差的
投资工具,其中投资名家画作居然是最佳投资项目之首。如果去年投资一万美元买画作
,现
值已高达一万六千三百七十六元,比公共事业股票、成长基金、史坦普五百种股票、国
际基
金和道琼工业指数都高得多。
消息传开,纽约一位中国画家在世界日报的专访中兴奋地说,过去他在台湾教书时
,不
但美术课被列为最不重要的副科,连分配宿舍,都要排在英文、数学老师之后,这口闷
气,
如今总算能一吐为快了。
事实上,这艺术收藏的明牌,早已显现出来,过去国内画家展览,简直是求爷爷告
奶
奶,全靠人情。曾几何时,许多名家作品,己到达一画难求的地步。
大前年当代朋友向黄君壁大师买画时,老师画了四张给我挑,我拿了两张,才取到
手,
剩下的两幅已被“伺候”多时的画廊老板一把抢去。
去年我到台北某画廊看画展,问画廊负责人是否有计划请林玉山大师举行个展,那
老板
一笑,引我走进内室,指着墙上一幅梅花斑鸠说:“玉山先生说未来开画展,还要向我
借这
张画去展呢!他的画作一幅难求,开个展谈何容易!”
不久之后,一位本省老辈的西画名家同时在几个画廊举行个展,请贴上居然印著:
展览
中每号XX元,展后将涨价为XX元。据说作品也是一抢而空。
过去画家展览,能有个百万元收入,已经不错,而今若属老牌名家,上千万也是不
平
常,怎能说不是画家翻身之时呢!?连我在国内办完画展之后,家里都只剩复制品可挂
,更
是亲身体验了国内绘画市场的蓬勃。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内一片投机风吹到了艺术品上,使画成为另一种可以炒作的股
票,
如同证券市场,属于畸形的发展。但是据我看,倒不如说股票的风潮,更打开了人们的
视
野,把原先将钱存在银行生息的封闭式投资观念,带人便开放的境地。
想想看,一张印刷的股票尚且能升值,那有血有肉、独一无二的绘画原作,岂不是
非但
能欣赏,且更实在吗!?所以,股票族转为收藏家,真是通过了股票的“投资教育”。
更深入一层想,我们应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到达了艺术收藏的阶段,中国有句俗
话说
得好:有钱买吃,再有钱买穿,再有钱买房,再有钱买家具,再有钱买骨董字画。当衣
食三
餐尚不济,或无檐敞体的情况下,有谁会想到买艺术品呢?
即使买艺术品,也有不同的层次与阶段,从最先的贴张美女海报、风景图片,到印
制精
美的复制品,而后可能是“外销油画”、限印编号的版画、一般原作,最后才可能到达
名家
作品。
妙的是,我发现这层次与阶段的转换,明明应该是平均而渐进的,在国内近几年,
却呈
现了跳跃跃变化。这一方面因为经济的:“突飞猛进”,一方面实在还是如前面所说:
人们
由农业时代的保守,打开视野,产生了投资的观念。也可以讲,大家从“补壁”、“用
画来
装饰家庭”,一下子跳到了“用名画来表现身份、品味”、更跳到了“挂一幅日日增值
的宝
贝”,那原本在心中,只是一张加了彩色笔墨的纸或布,瞬间成为活生生的东西——日
日夜
夜都在长大,增长的“活宝”。
我们甚至可以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这并非指有些建
筑公
司,在卖房子时,附赠艺术品,因为那反而可能造成对艺术市场乃至艺术家的伤害。而
是
说,由于人们在居住上愈来愈讲究,连带对室内装潢与悬挂摆设的艺术品,也考究起来
。
譬如我去年回国,有个学生带了一位豪富到我画室,当他问明我的山水画每材(三
十乘
三十公分)价格两万元,工笔花鸟一材四万元之后,虽然这价钱已经不低,但他竟然说
:
“画是真好,只可惜太便宜了,因为我新盖的房子,花了好几千万,总要挂一幅几百万
元的
才够意思!”使我不得不介绍他到一家叫从云轩的画廊,去看黄君壁大师的作品。
由此可知,国内艺术市场背面的动力,或人们买画的动机相当复杂。问题是:大家
是否
对于收藏艺术品有足够的认识?
艺术市场是更复杂的!当财大气粗的老板们准备一掷千金,初入场的新手预备下注
之
前,是否应该受个基本训练,免得缴太多的“学费”呢?
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是否有足够的定力,依然坚持自己创作
的理
想,绝不粗制滥造?
西方艺术界有一句著名的玩笑话:“某人希望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家,并在屋后有个
游泳
池!”以国内目前的购画热潮,伟大的艺术家,要想盖个游泳池诚然不难,但是如果初
出道
的,先以盖游泳池为目标,那画作恐怕就难以伟大了!
至于那以为挂了百万元名作,就自然风雅的人,只怕也要用这逻辑来想想吧!”
做个现代人
某日,我在东亚艺术概论的课上,谈到中国绘画里表现宁静、闲适的愉悦,突然有
个学
生举手发问:“教授!无论在电视或电影上,我们见到的中国,总是熙来攘往的人群与
喧闹
的环境,可以说比起纽约毫不逊色,他们怎么可能享受宁静与闲适的快乐呢?如果你说
的是
几百年前,我相信;如果今天的中国人还能享受这种快乐,我实在很怀疑。”
这位美国大学生所提出的,实在正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从小,我们阅读的诗文
,表
现的多半是我宁静恬适的境界;看到的国画,描绘的总是悠闲淡远的景象,甚至儿时的
记忆
中,也依然保存着瓜棚下纳凉和夜晚追逐萤火虫的印象。但是曾几何时,随着现代化、
工业
化,便是农村也难以享受旧有的宁静。这不过在二,三十年间,甚至只是一、二十年间
所造
成的巨大改变,使我们无法将想望中的青山白云、归帆远浦。渔樵耕读、恬淡天真与眼
前的
一切相对照。
如果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宁静的情怀,在变乱的社会中,抱持稳健的态度,做一个
快乐
的现代人,就是我在本文中要讨论的。
现代人的快乐不是无忧,而是忘忧;不是逃避环境,而是改变环境;不是等待宁静
,而
是创造宁静。
谈到宁静,一般人总想到是无声的状态,其实真正的宁静,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恬
适。
这种恬适不一定能山无声所引起,我们甚至可以说现代人尤其难以用无声来培养内心的
宁
静,这就如同快跑的选手到达终点时,不适于立刻躺下来休息一般,由于日常过度的忙
碌喧
哗、争逐奔忙,如果骤然把我们投入:“无声的宁静”,因为心中的“不宁静”,反倒
对比
得容易不安了。所以现代人需要的宁静,常是有声的宁静,竹韵、松涛、虫鸣、鸟转,
甚至
一首音乐、几曲清歌,反倒更能把我们沸腾的胸臆,渐渐平复下去,慢慢地引来宁静的
情
怀。
我常说:现代人的宁静,是咖啡室的宁静,当我们走在熙来攘往的闹市,推开咖啡
室厚
重的玻璃门,便一下子把喧哗摒在门外,于是坐下来取一个舒适的姿势,吸口咖啡,聆
赏向
首柔美的乐曲,而当时间到了,推开门,便再度投入那尘嚣的环境之中。
所以现代人的宁静,不是遁隐山林,友麋鹿、煮白石式的宁静,而是在喧嚣与喧嚣
的空
隙中找寻宁静,那短暂的宁静,能使我们疏散前一刻的紧张,并为下一刻冲刺,加注更
多的
力量。现代人的快乐不是无忧,而是忘忧;不是逃避环境,而是改变环境;不是等待宁
静,
而是创作宁静。
以速度争取时间,再用这时间去享受宁静,而非拖泥带水,永不得真正的空闲。
读者或会问,宁静如何创造呢?我的答案是:宁静可能反倒需要以迎向喧哗去创造
,如
同和平常需要以迎向战斗来求取一般。这种例子在美国最普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美
把五
个月的工作,赶忙地在四个半月完成,剩下的半个月便去度假。当你问他:“何不慢慢
做
呢?”他们必然会告诉你:“慢慢做,也是忙,因为事办不完,心不定,也便难以放松
,反
不如一鼓作气,将争取来的时间,拿去痛痛快快地享受些宁静的生活,”由此可知,现
代人
的工作,应该以速度争取时间,再用这个时间去享受宁静,而不是拖泥带水,却永不得
真正
的空闲。
也就因为现在的社会一切步调都快,那产生的“变数”,也自然愈来愈多,高速公
路一
辆车子出事,很可能排几公里的车队长龙,电脑输入的一点误差,很可能得鸡飞狗跳。
它不
像农业社会,除了天气难以把握之外,其它只要照着农民历去做便成;过去画山水:明
代画
家所描绘的舟船与宋代相隔几百年,却少有差距,现代的画家如果要画船舰,只怕十年
便是
一个样子。总之,现代生活的变数是太大了,不能在这万变中,随时适应,也就没有办
法掌
握生活,没有可能快乐。
生活在现代,就得照着现代的步调走。时代变,你就得变。
对于现代社会的变,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别人都变,我们的不变,就
要出
问题,很简单,如果银行提款改用:“自动提款机”,你偏偏不去学着用,短时间或许
仍能
多花点时间到柜台办事,只怕再过十几年就要出大问题;同样的道理,旧时的知足常乐
,只
怕到了现代也有许多不适用。譬如你有某种电器,虽然过时,只要能用,也便凑合着使
用,
但是一朝有了小毛病,连零件都配不到,于是不得不换新的。总之,现代是个车,人在
车上
驾着代跑,时代又带着人跑,车子更顶着车子跑,如同高速公路,开不快的不准上,开
得太
快的又要吃罚单。生活在现代,就得照着现代的步调走,时代变,你就得变,你永远是
被
动,也永远是主动,想要离群索居,完全我行我素的人,在现代社会很难适应,只有与
环境
融合,并掌握环境的人,才能快乐。
现代人要把满足的准点,设在比眼前能力略高的位置。
谈快乐,人们总会想到“知足常乐”这句话。现代人的快乐,自然也是如此,只是
那知
足的“准点”与旧时大有不同。老一辈的人通常把那满足的准点放在与自己当时生活水
准相
当的位置,于是眼前的一切,虽不极佳,倒也合人意,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便十
分快乐;但是现代人,因为科技进步太快,刚出品的东西,往往已是不久便要落伍的,
所以
那满足的准点,只好设在比眼前能力略高的位置,或许有读者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是只
要您
想想家中有多少尚在分期付款的东西,便会了解我所说的意思。古人往往是游刃有余、
行有
余力,才做下一步;现代人却往往是力有不逮时,已经开始进行、开始享用,因为只有
这
样,才赶得上时代。所以就:“知足常乐”而言,现代人是以赶上最新的、企及更高的
理想
来满足自己,来使自己快乐。
消极地等风雨过去,不如积极地冲过风雨。
记得前年,有位在国际贸易上非常成功的朋友跟我到纽约的中国城观光,我提到中
国人
“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格言,他立刻表示强烈的反对:“当你等到风
平浪
静,海阔天空时,别人早已冲过暴风雨,到达宁静的彼岸了。所以在现代社会,应当面
对风
雨,接受挑战,冲出暴风圈。”
去岁我回国坐计程车,看到一辆小轿车上撞上路边的树。“一定是开得太快了,所
以闪
避不及。”我说。
“只怪他反应不够快,所以撞上树。”年轻的司机表示。
在这个人口爆炸、动乱纷争、暄嚣扰攘又瞬息万变的现代环境中,我们应该是等待
风平
浪静式的宁静,躲在月白风情、渔舟唱晚的山间水畔,找寻那古典的恬然自得,还是冲
过风
雨,冲出险阻,在企及更高的理想下,享受那“争取来的满足与宁静”呢?
请读者诸君,自己斟酌吧!
--
感情是一个难以驯服的野马
理智却是一个严厉的马夫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2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