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作  家: fifi (我爱工大) on board 'reading'
题  目: 李泽厚论鲁迅(之三)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Sun Jun  8 14:06:04 1997
出  处: bbs@bbs.hit.edu.cn

发信人: freeboy (自由男孩儿), 信区: story
标  题: 李泽厚论鲁迅(之三)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Sat Jun  7 21:37:37 1997) , 转信

  但鲁迅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抚摸着生和死,惊心目睹着生命
的逝去和灭亡的总将来临。鲁迅不象周作人,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
深刻的悲观,用苦茶和隐士的自我解嘲来解脱人生。鲁迅恰恰相反,以愈
战愈强的勇士情怀来纪念着这生和死,赞颂着这生和死。

.............

  正因为“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正因为死亡之后会希望有“
坟”,即使不久它也将被踏平;也正因为“问题是从此到那的道路”;所
以,生命和死亡于鲁迅便不完全同于现代派。鲁迅把温暖和爱恋仍然留给
了人间,即使写于“颓唐”中的<野草>诸篇,仍然洒泻着生命的力量。
《希望》、《死火》、《墓碣铭》、《过客》、《影的告别》,在惨痛和
死灭中仍有奋起;而《秋夜》、《风筝》、《雪》、《腊叶》、《淡淡的
血痕中》,在冷峻中便更藏着极大的和暖、情爱和温柔。鲁迅在这里显然不
同于卡夫卡,沙特以及陀斯妥也夫斯基,他更温暖,他的人情味更强。他
不是那永远折磨着人的残酷的上帝。鲁迅把他的情感化为本体,放在他的
创作中,留给了人间。

  也许,这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传
统?也许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民族魂”?它毕竟不同于加缪的西西
福斯的无谓劳动。但鲁迅已经把传统精神置放在现代意识的洗礼下深化了
,升华了,具有了超越的形上光彩。

  所以,鲁迅的孤独和悲凉才有这强大的力量。

  把体验着生和死、背负着一切苦难和黑暗、面对着历史的废墟和荒坟
的情感心理,化为形上本体,它将哺育着人间。他也就是人的主体性,他
也就是那“使造物者也羞惭”的人间的猛士。

.............

  这就是现代人的“参天地,赞化育”。这是一种尼采和中国传统精神
的奇异的融合。这是人的主体性的超人式的昂扬,这也就是艺术所呈现的
巨大的心理本体。

  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潜在力量就在这里。

............

  鲁迅与陈、胡迥然不同。鲁迅是深沉锐敏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
的思想充满了爱憎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活生生的现实气息,他的情感充满
了思想的力量和哲理的深意。他的作品比起陈、胡来,显然具有远为强
大长久的生命力。陈、胡的思想和作品(包括思想的、政治的、文艺的
和学术的),在今天已基本过时而不需重读了,但鲁迅却至今仍可以激
动着人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鲁迅的孤独、悲凉的人生境
界也是超越和伟大的。



--
                        ~~~~~~~~~~~~~~~~~~~~~~~~~~~
                        *                         *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
                        *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                         *
                        ~~~~~~~~~~~~~~~~~~~~~~~~~~~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12.26.47]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bb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