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读书随感:“反抗绝望”还是“无法直面”*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Nov 25 15:37:27 1998), 转信
发信人: jessieguan (针儿), 信区: Reader
标 题: 读书随感:“反抗绝望”还是“无法直面”*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29 01:21:12 1998)
“反抗绝望”还是“无法直面”?
午饭过后,抽出本王晓明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翻
了一下第一卷第四辑关于鲁迅的四篇论文。
有两篇汪晖的,一篇王晓明,一篇钱理群王得后的,钱王论鲁
迅的散文,汪其一论鲁迅研究的,看了一下便算。而另两篇,汪与
王的,同论鲁迅思想,一曰“反抗绝望”,一曰“无法直面”,相
去径庭,让我看了有点头痛了。
且抄两段:
“正如‘过客’一样,‘走’的生命形式是对自我的肯定,是
对‘绝望’的抗战;世界的乖谬,死亡的威胁,内心的无所依托,
虚妄的真实存在,自我与周围环境的悲剧对立,由此而产生的焦虑、
恐惧、失望、不安……,不仅没有使‘我’陷入无边无涯的颓唐的
泥沼,恰恰相反,却使‘我’在紧张的心灵挣扎和思辨中摆脱随遇
而安的态度,坦然地‘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尽管
从客观情势看,这月下小路的尽头依然是孤独的坟墓。”
——汪晖《鲁迅小说的精神特
性与“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本来是常常并排供着两尊神,一个要他
注重实际,把眼前的功利奉为第一,另一个却要他超越世俗,向上
下左右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不知道该
皈依哪一尊神,总是在其间犹豫徘徊。”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
——二十年代晚期的鲁迅思想》
这两段话——或大而言之,这两篇文章——其实都是在说鲁迅
思想上的矛盾性吧?然而从不同视点看出,一赞扬一批判,并各自
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汪晖认为在“反抗绝望”的不
懈努力中,鲁迅完成了自身的人格塑造。而王晓明似乎认为鲁迅的
人格本来就不怎么样,认为鲁迅对自己的全部信心是建筑在社会对
他的敬重上的,他的努力只不过是在社会的漩涡中争取一点肯定而
已。
并不打算研究鲁迅,虽然自己比较赞同汪晖的意见,若是王晓
明的文章分成一截截发在网上,也许我会写点什么来批驳一下,至
少,在有些地方很感到他不能自圆其说(如说鲁迅注重实利,收了
国民党的奉禄,但举鲁迅“手头松”的例子竟是他“不止一次拿出
钱来,帮助陷于困厄的青年人——难道象朱自清那样饿死才算真伟
大?——大概我不是伟大的人,我觉得鲁迅一边收钱一边骂国民党,
一边接济青年,这么做简直好极了!)。
既不打算研究,仅仅是看一看了解了解,那我头痛些什么呢?
想到这个问题,倒真开始头痛了。
我想到现今的评论界(咳咳,这样说真是太过份了,但总算看
过几年《人大复印中心资料》的一些研究,姑妄言之),走向到底
是什么呢?个人观感,除一些“全”“要”“纲目”较好看之外,
其余的都似在纠纠缠缠(不过也没法),找到一个观点,然后用大
量例子及高深辞句来证明这个观点,而我们明明知道例子永远只是
冰山的一角,而且是“合用的”一角。既不让人看全又不让人看懂,
这是否属于文人“狡辩”之一种?
*N论这就来了:如果不这样,偏要面面俱到,岂不走向中庸,
而失却思想的火花?有偏向观点的文论虽往往成为后人攻诘的目标,
然大学问的成就岂不都由小观点而来?
头痛,不去想了。
无论如何,还是感谢王晓明的文章,虽然这篇文章让我有点心
痛,我喜欢并崇敬鲁迅,这喜欢和崇敬并不因王文而减色,只是若
有憾焉——或许是心则喜之吧,因为,如果有选择,我还是情愿听
多些不同的声音,也许会走向另一条路,也许不会,但总该听听。
九八年十月二十一时午后三时
--
※ 修改:·jessieguan 於 Oct 29 01:28:22 修改本文·[FROM: 202.96.141.237]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202.96.141.237]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