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essieguan (针儿), 信区: Reader
标  题: 读书随感:两地书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29 01:22:56 1998)

                         两地书

    看鲁迅、许广平《两地书》。

    所不曾料及的是两地通信,儿女私情却甚少,然脉络而下,由
人称变化“你的学生”至“小鬼”至“YOURS H.M”(害马),由
“鲁迅”至“迅”,倪端略可一观。

    知道的书信体作品除这本外,还有徐志摩、陆小曼《爱眉小札》、
卢梭的《新爱洛伊斯》、郁达夫的《茑萝行》(这本仅知大意,未
看过)。

    《新》与《茑》是假书信形式作的小说。而《两》与《爱》则
是真正的书信日记,因作者闻名而后出版,本为私信,不为发表计
——若为发表,倒是情之不真不纯了。

    两对恋人所处年代相近,不过志向情趣差异甚大。鲁许之作,
言必及民众大事,人生理想;徐陆之作,皆为凄切婉约之辞,情至
切矣,不满亦甚,然视野不廓,终是憾事——尔后因陆之奢侈,致
徐不得不为生计奔忙,终飞机失事而死,唉,叹息!

    总认为徐陆有卖隐私之嫌(付梓之时徐已死?估计陆会相当迥
窘),我想,若徐志摩与林徽音也有信件来往,必有书商愿出版的。
我还是比较喜欢《两地书》,特别第一部,简直就象杂文,生动又
深刻。

    徐称陆为“眉眉”——这便是《爱眉小札》题名由来了,原想
这是情人痴语,虽然不解,也不理会,现在忽想起网上通称女网友
为“美眉”,不觉好笑——徐陆亲匿之状由此一览无遗,偏偏那时
一个是使君有妇,一个是罗敷有夫……

    不过那时鲁迅也娶了朱安……好象五四的文人婚姻总是不如意
的……接受了新思想却受了旧礼教的束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
听从,内心的痛苦也是无以复加的吧?
古人想必更惨——外力如罗网,织就了千重相思,却是见也不
能见的,一封书信也是不知要辗转多久才能到手,看看诗词,也就
只能问些“寒到君边衣到无?”或者说些“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
别”之类的话罢了,若是不幸碰见一两个象殷洪乔那般洋洋得意地
把人家托带的家信扔到河里去说“不能作致书邮”的家伙,那就真
是呜呼哀哉了。

    中国人向来是“天人合一”的,一腔相思只能寄托到自由的动
物身上——现在能想起的,比如鲤鱼(“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大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青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鲤是假鲤(刻成鱼形装书信的两片木盒子),雁来有律
却未必带信,青鸟是王母娘娘的信使本不是凡间物——这些意象,
对于相思的人儿来说,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

    古人的不方便我们是体会不到的了,古人的惆怅我们也不可能
领会万一……EMAIL、电话代替了传统的书信,交流及时,却少了许
多收信前的期许,收信时微妙的快乐。

    最近与两位朋友恢复了手书,因EMAIL、电话时时也用,看信时
便常有“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以致信中不再表达思念,都大谈
文学之类永不及时也不过时的话题——每每寄信收信,总因手中握
着的文字象一篇论文而欲笑——或许我们都只是想看看朋友的字:
那龙飞凤舞的,看出性情的,亲切无比的字。

                                  九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晨十时

--
※ 修改:·jessieguan 於 Oct 29 01:29:02 修改本文·[FROM:  202.96.141.237]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202.96.141.237]

--
※ 修改:.fzx 于 Nov 25 22:05:19 修改本文.[FROM: gaea.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