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鲁迅和他骂过的人  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9 14:26:36 1999), 转信

   二

    在五四运动兴起之前,胡适在《新青年》二卷五期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后,鲁

迅与胡适有着比较一致的思想观点与共同的主张,即: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

旧道德旧礼教,提倡科学与民主。此外,他们在文学、学术实践上也有很多共同点和互

补之处,他们的步调是一致的。在反对旧文化,倡导新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密切配合,

互相呼应:或是胡适首先发难,鲁迅紧紧跟上,并作进一步的阐发;或是两人同时从不

同的角度和侧面,对某一问题作深入的论述。

    关于倡导文学革命,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发难信号。此

后,他陆续又写作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

、《什么是文学》等等文章,在否定了旧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革命文学论。鲁

迅关于革命文学的意见,在总体上没有超出胡适,但在创作新文学的实践方面,却有自

己的独特的贡献。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一文中说,“我做小说,是开手于1918年

,《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的。”鲁迅认为,这些提倡“文学革命”的“

战士”“虽在寂寞中,想头是不错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首先,就是为此”。鲁迅

认为,“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

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南腔北调集》)很明显,鲁迅所遵的是提倡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的命,这当然包括了

胡适。鲁迅的“遵命”之作,切实地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也弥补了胡适所自以

为的“提倡有心,创作无力”的缺憾。

    到了1927年,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仍然对胡适的功绩给予实事求是的历

史评价:

    要恢复这多年无声的中国,是不容易的,正如命令一个死掉的人道:“你活过来!

”我虽然并不懂得宗教,但我以为正如想出现一个宗教上所谓“奇迹”一样。

    首先来尝试这工作的是“五四运动”前一年,胡适之先生所提倡的“文学革命”。

“革命”这两个字,在这里不知道可害怕,有些地方是一听到就害怕的。但这和文学两

字连起来的“革命”,却没有法国革命的“革命”那么可怕,不过是革新,改换一个字

,就很平和了,我们就称为“文学革新”罢,中国文学上,这样的花样是很多的……然

而,单是文学革新是不够的,因为腐败思想,能用古文作,也能用白话作。所以后来就

有人提倡思想革新。(《三闲集》)

    这里,鲁迅把“文学革命”,看作宗教上的“奇迹”一样,无异于让死掉的人活过

来。这也不是危言耸听,新文学运动实际上是对死的封建文学的革命。当然,鲁迅也指

出,只有文学革命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想的革命。

    胡适在理论上提倡革命文学的同时,决心以实验主义的方法来实验白话作诗的可能

性。他努力去尝试,终于将零星写成的近七十首新诗结集为《尝试集》,成为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孤军奋战时,鲁迅给予他极大的支持和配合。鲁迅说:

“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

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集外集·序言》)鲁

迅作新诗实在是为了给胡适助威,给对新诗持怀疑态度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1918年5

月15日,他以唐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梦》、《爱之神》和《桃花》三首白

话诗,以后又发表过三首。

    当胡适遭到学衡派与甲寅派的围攻时,鲁迅挺身而出,撰写《估学衡》与《答KS君

》等名文,给予胡先[马肃]、章士钊等人以有力的回击。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在《

鲁迅与章士钊》等文中有介绍,此不赘述。

    在学术研究方面,鲁迅与胡适之间,曾经过从甚密,相互切磋。从《鲁迅日记》中

我们知道,《中国小说史略》出书前后,鲁迅曾反复征求过胡适的意见。胡适在写作《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的过程中,也多次向鲁迅请教。他们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凡是认为

正确的便欣然表示同意;错误的便明言直说,从不含糊其辞,拐弯抹角;有疑问的,也

不苟同、提出商榷意见。这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与胡

适的《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里,都有明确的记载。

    胡适对鲁迅也多有赞誉之词,仰慕之情。

    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以后,胡适便给予热烈的赞赏与高度的评价,称誉鲁迅是

“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胡适在1922年所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回顾

了五四运动前后的小说创作情况时指出“这一年多(1921年以后)的小说月报已成了一

个提倡‘创作’的小说的重要机关,内中也曾有几篇很好的创作。但成绩最大的却是托

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

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1922年8月11日,胡适在日记中还写道:“周氏兄弟最可爱

,他们的天才都很高。豫才兼有赏鉴力与创作力,而启明的赏鉴力虽佳,创作较少。”

胡适是最早认识鲁迅小说的价值的人之一。不言而喻,胡适对鲁迅小说的推崇,不仅肯

定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对推动当时的白话文学的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

的良好的作用。

    对于鲁迅前期杂文,特别是在《新青年》发表的《随感录》,胡适对其中有些篇章

,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如《随感录·四十一》关于“学学大海”、“摆脱冷气”、“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段寓意深刻的话,胡适说,看了这段文字,感动得“一夜不能好

好的睡,时时想到这段文章”。(《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

    对于鲁迅的翻译成就,胡适曾以《域外小说集》为例,与严复、林纾的翻译文章相

比较,认为鲁迅既有很高的古文工夫,又能直接了解西文,所以“域外小说集比林译的

小说确是高得多”。胡适在1958年的一次讲演中,仍然肯定鲁迅的成就:“《域外小说

集》翻得实在比林琴南的小说翻得好,是古文翻的小说中最了不得的好。”(《胡适讲

演集(一)》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出版)

    我们从胡适在1919年2月致钱玄同的信中知道,胡适原先“曾经拟过几条办法”,

很想做一部《中国小说史》”。据胡适说,“可惜没有试办的工夫”,终于未能遂愿。

事隔三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了,胡适对此不是心怀嫉妒,而是报以热情的

夸奖,认为“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严,可以替我们研

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

    五四落潮以后,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开始有了小裂痕。1926年前后,“现代评论派”

陈西滢与鲁迅发生激烈论战。胡适与陈西滢同是“现代评论派”的,以胡适的思想倾向

来说,当然是更亲近陈西滢。即使如此,胡适并没有介入这一争论,更没有对鲁迅进行

任何公开的指责,反而于同年5月自天津写了致鲁迅、周作人和陈西滢的信,居中调解

,他说:

    “你们三位都是我很敬爱的朋友,所以我感觉你们三位这八九个月的深仇也似的笔

战是朋友中最可惋惜的事。我深知“道你们三位都自信这回打的是一场正义之战;所以

我不愿意追溯这战争的原因与历史,更不愿评论此事的是非曲直,我最惋惜的是,当日

各本良心的争论之中,不免都夹杂着一点对于对方动机上的猜疑;由这一点动机上的猜

疑,发生了不少笔锋上的情感;由这些笔锋上的情感,更引起了层层猜疑,层层误解;

猜疑愈深,误解更甚。结果便是友谊上的破裂,而当日各本良心之主张就渐渐变成了对

骂的笔战。”胡适最后还说:“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从今以后,都向上走,都朝前走

,不要回头睬那伤不了人的小石子,更不要回头来自相践踏。我们的公敌是在我们的前

面;我们进步的方向是朝上走。”(《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胡适是持息事宁人的态度,而不是支持陈西滢继续攻击鲁迅,

胡适对鲁迅还是比较尊重的。

--

            永忆江湖归白发☆共回天地入扁舟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2.105.18

1.6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 修改:.fzx 于 Jun  9 14:26:35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 转寄:.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zx.bbs@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5毫秒